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医药学 » 道医药浴 » 正文

新国学网:药浴养生简介药浴的发展历程_烫洗-药浴-药液-乌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14 
核心提示:道医治病的方法有很多,如中药疗法,食疗药膳,拔罐按摩等,药浴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病养生的方法。道医介绍,药浴属于外治法的一种,可以分为全身浴和局部浴。如今药浴治病的方法深受大家的喜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药浴的发展历程。祖国医学数千年的总结,在对疾病的辨证治疗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在治疗上,更是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药浴就是对疾病治疗的一种内病外治的方法之一。在道医中,药浴法是外治法之一,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


原题:药浴养生 简介药浴的发展历程
词频:药浴,烫洗,治疗,药液,疾病,乌梅,黄柏,黄帝内经,局部,机理,介绍,治病,雷丸,治疗方法,疗法,养生,记载,痈疽


道医治病的方法有很多,如中药疗法,食疗药膳,拔罐按摩等,药浴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病养生的方法。道医介绍,药浴属于外治法的一种,可以分为全身浴和局部浴。如今药浴治病的方法深受大家的喜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药浴的发展历程。

祖国医学数千年的总结,在对疾病的辨证治疗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在治疗上,更是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药浴就是对疾病治疗的一种内病外治的方法之一。

在道医中,药浴法是外治法之一,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其形式多种多样:洗全身浴称“药水澡”;局部洗浴的又有“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之称,尤其烫洗最为常用。

中华药浴,古已有之。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载有熏浴方8首,如用雷丸水浴治疗婴儿疼痛、韭和酒煮沸以其热气熏蒸来治疗外伤等,是我国目前最早发现关于药浴的文字资料。《礼记》中讲“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经》中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可以讲,药浴的历史源远流长,奠基于秦代,发展于汉唐,充实于宋明,成熟于清代。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介绍了一些药浴疗法,如治疗百合病的百合洗方:“上以合百一升,以水一斗,渍之—宿,以洗身。洗已……”不但说明了内病外治的作用机理,还说明了使用药浴后调理及注意(食煮饼,勿以盐豉也。)。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则收录了更多的药浴内容,对不同的疾病原因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酒洗、醋洗、黄柏洗。“若有息肉脱出,以苦酒三升,渍乌梅五枚以洗之”。最可贵的是运用药浴开创了急救的先河:“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马矢以水煮取三斗以洗。”

隋朝巢元方《诸病源侯论》有“食毕当漱口数过”的记载,作为口腔保健方法介绍,实为含漱药浴治疗方法的起源。到了唐朝以后,运用药浴治疗疾病的内容更加丰富,除了常见外科皮肤疾病如痈疽、冻疮、丹毒外,还运用于妇科、儿科以及临床急症抢救等。到了宋明时期,随着各大医家流派的出现,药浴更是百家争鸣,对药浴的临床应用以及作用机理都有了更深的见解,极大丰富了药浴治疗方法的内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