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医药学 » 中药常识 » 正文

新国学网:鹿蹄根_疥疮-黄绿色-树皮-福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09 
核心提示:【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拼音名】LTGēn【别名】绿泥根(《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冻绿的根、根皮或树皮。【原形态】冻绿,又名:红冻、狗李、油葫芦子、搭绿皮、大脑头、过路黄,小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4米。小枝通常不具刺,或顶端具刺,无毛。单叶,常近对生;狭倒卵状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短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钝锯齿,干时黄绿色,下面无毛。或嫩时脉上有短柔毛,侧脉黄色;叶


原题:鹿蹄根
词频:草药,福建,疥疮,树皮,浙江,黄绿色,湿疹,民间,肾囊,山药,江西,雌雄异株,油葫芦,生于,音名,雄花,仙鹤草,叶腋,柔毛,天目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Lù Tí Gēn

【别名】绿泥根(《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冻绿的根、根皮或树皮。

【原形态】冻绿,又名:红冻、狗李、油葫芦子、搭绿皮、大脑头、过路黄,小黄。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4米。小枝通常不具刺,或顶端具刺,无毛。单叶,常近对生;狭倒卵状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短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钝锯齿,干时黄绿色,下面无毛。或嫩时脉上有短柔毛,侧脉黄色;叶柄长5~12毫米。花单性,雌雄异株,径约3.5毫米,黄绿色,有梗,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成无总梗的伞形花序;花萼4裂;花瓣4片;雄花有雄蕊4枚。核果倒卵球形,直径6~8毫米,含2粒具单种子果核;种子背面有纵沟。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丘地的灌木丛中或疏林中,或田边。路旁。分布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福建、浙江、江苏、云南、贵州。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苦,寒。"

【功能主治】治疥疮,湿疹,发痧肚痛,跌打损伤。

《福建民间草药》:"凉血,清热,解毒。治疥疮,湿疹。"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内服:煎汤,0.5~1两。

【附方】①治血热瘙痒、疥疮、湿疹:鹿蹄根二至四两,肥猪肉四至六两。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干疥疮:冻绿根皮一两(或加黑胡椒二钱)。研极细末,同适量生猪油捣和,纱布包,火上烘热涂擦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发痧腹痛:冻绿根皮或树皮六至七钱,仙鹤草二至三钱,檵木根、翅茎胡枝子根(豆科)各四至五钱,醉鱼草根三至四钱。水煎,早、晚饭前各服-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④治跌打损伤:冻绿根皮或树皮,加干苦参捣烂,拌酒糟,做成饼块,烘热敷于伤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⑤治肾囊风:冻绿根皮、百草霜各一两。共研细末,麻油调搽。(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