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医药学 » 中药方剂 » 正文

新国学网:阳和汤_艺文-熟地黄-结核菌-阳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27 
核心提示:《外科全生集》:阳和汤【处方】熟地黄30克麻黄1.5克鹿角胶9克白芥子6克(炒,研)肉桂3克生甘草3克炮姜炭1.5克【药理作用】对结核菌的抑制作用《中成药研究》1981(11):41,据对5例顽固结核病例的痰培养进行抑菌试验,证实本方确有抑制结核菌作用。但方中七种药物单用则无作用或作用不明显。【功能主治】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治阳虚寒凝而成之流注、阴疽、脱疽、鹤膝风、石疽、贴骨疽等漫肿无头,平塌白陷,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者


原题:阳和汤
词频:艺文,阳虚,麻-黄,芥子,熟地黄,结核菌,肉桂,补血,结核,血脉,用量,摘录,处方,用法,外科,骨膜炎,血亏,页首,腠理,鹿角胶,抑制


《外科全生集》:阳和汤

【处方】熟地黄30克 麻-黄1.5克 鹿角胶9克 白芥子6克(炒,研)肉桂3克 生甘草3克 炮姜炭1.5克

【药理作用】对结核菌的抑制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1(11):41,据对5例顽固结核病例的痰培养进行抑菌试验,证实本方确有抑制结核菌作用。但方中七种药物单用则无作用或作用不明显。

【功能主治】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治阳虚寒凝而成之流注、阴疽、脱疽、鹤膝风、石疽、贴骨疽等漫肿无头,平塌白陷,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者。现用于骨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无菌性肌肉深部脓肿、坐骨神经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腹膜结核、妇女乳腺小叶增生、痛经等证属阳虚寒凝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疮疡阳证、阴虚有热及破溃日久者均忌用。

【备注】方中重用熟地大补营血为君;鹿角胶生精补髓,养血温阳为臣;姜炭破阴和阳,肉桂温经通脉,白芥子消痰散结,麻-黄调血脉,通腠理,均以为佐;生甘草解脓毒而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阳回阴消,血脉宣通,用于阴寒之证,犹如离照当空,阴霾四散,故名"阳和汤"。

【摘录】《外科全生集》

页首

郑艺文方:阳和汤

【处方】熟地黄30克,鹿角胶9克,上肉桂3克,甘草3克,炮姜1.5克,麻-黄1.5克,白芥子6克。

【功能主治】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主阳虚血亏,阴寒内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郑艺文方

页首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