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三尖相照”与“四点一面”-赵志勇
词频:劲力,鼻尖,脚尖,后脚,攻击点,重心,意念,击中,垂直,相合,躯干,无处,平面,重力,平衡
在拳术中有“三尖相照”之说,是说凡一出手要三尖对准,即鼻尖、手尖、足尖三尖要在同一个垂直平面内,三尖的意念指向与发力方向一致。三尖对正才能发劲如放箭,攻击力合一,得到充分发挥。
“四点一面”是指在三尖相照基础上,这三点再加上后脚蹬弹点要在一个垂直平面内,才能使后脚所产生的蹬弹力充分释放到打击点上,而不会产生自身的旋转与移动,使自身的重心稳定,具备再次进攻的能力。
在动作时头、手、脚同时协调配合,上下一线,称为“三尖相照”。各门各派习武者练习中都很讲究注意这一内容。技击中能做到三尖相照,则身正、步稳、重心垂直。静止的动作如此,运动中的各种动作招势也需如此。
三尖相照是为了劲力相合,三尖之中鼻尖与脚尖是为手尖助力的,在发力中,脚尖与手尖相照,脚尖的意念指向能激发后脚的蹬弹力,强化躯干的前撞力,能增强手的打击力度,只是力源在脚,体现在手上,充分体现打人如走路的“脚打”宗旨;鼻尖与手尖相照能使头领躯干的撞击力充分体现在手上,而鼻尖与脚尖相照才能体现上下相合,形意拳中有“头打落意随脚走,起而未起占中央”体现出三尖所在的立面向前切割对方中线的神意。当然,除手之外,全身的各个接触点都应该是发力点、攻击点。才能体现“浑身无处不弹簧”的劲力。三尖相照只是外形上的要求,而在实战中应该是全身上下无处不照、无处不合。在正面发力时,我们不仅要做到三尖相照还要做到四点一面,这是由于力学的平衡原理所决定的。在发力攻击对方时以能将对方击出而自身重心稳固,方为得体。从力学的角度来看,当我击中对方时,我自身的重力及后足蹬地的反作用力与击中对方时来自对方被击点之反力,三者应成一平衡力系,我身体才能能稳固。而三力平衡的必要条件是共同作用于同一平面内且交汇于一点,只有做到四点一面才能达到上述力三力的平衡。反之,这三种力便又可能形成对自身重心的不平衡力矩,在此力矩的作用下,于击中对方的同时自身也将产生旋转或移动,而不能中正安舒,破坏了攻守兼备的待发状态,此乃拳家之忌,不可不知。在日常推手练习中,也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一方将对方推出去了,而自己也左右踉跄失重。
四点一面是对自身的要求,将劲放到对方身上能否打动对方,还要做到自身四点形成的面要正对对手的重力线,还要掌握“端、的”二字。太极有云“放时腰脚认端的”。“端”就是指发力点、攻击点、和对方的接触点;“的”是指意念中攻击力的落点。在向前发力时了在四点一面的基础上还要做到我方的后脚弹爆点和“端、的”相照,才能使自身的力量充分发挥、使自身的攻击能量完全作用到对方身上,从而达到理想的攻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