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四库全书道教指南茗香文斋茗香文斋-补遗轩怡文苑
> 子部->墨子卷6-9

墨子闲诂

 

墨子闲诂卷六

   节用上第二十

  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毕云 :“言利可倍。”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 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gguuoojiia,去其无用之费,旧 本脱“用之费”三字,王据下文及中篇补。足以倍 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 使”,旧本作“便”。王云:“‘便民’二字与下句文 意不合‘便民’当为‘使民’,言必有用之事,然后使 民为之也。”案:王校是也,今据正。无不加用而 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德与 得通,下同。其兴利多矣。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 圉寒,夏以圉暑。圉,御字通,详辞过 篇。凡为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凊者,芊●不加 者去之。毕云:“‘芊●’二字凡四见 ,疑一‘●’字之误。鲜,少也,言少有不加于温凊者 去之,即下篇云‘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是 也。不加,犹云无益。洪云:“篇中言为宫室、甲盾、 五兵、舟车,‘芊●’字凡四见,其文义皆同。以中篇 言衣服、舟楫、宫室句证之,“芊●”当是‘则止’二 字之讹,‘则’讹为‘鲜’,‘止’讹为‘且’,传写 者又割裂讹为‘芊●’。俞云:“‘芊●’二字凡四见 ,疑当作‘鲜且’。盖‘鲜’字左旁之‘鱼’,误移在 ‘且’字左旁耳,且读为●,鲜且者鲜●也。说文黹部 ‘●,合五采鲜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从黹●声,诗曰;衣裳●●‘。鲜 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谓之●,故合而言之曰鲜●。今诗作‘楚楚’,毛传 曰‘楚楚,鲜明貌’,然则鲜●连言,正古义也。鲜且 不加。谓徒为华美而无益于用。毕云不加犹言无益,是 也。●从●声,●从且声,故●得以且为之。如籀文● ,小篆作●,或作徂,而诗溱洧篇‘士曰既且’,释文 曰‘且,往也’。则即以且为之,是其例矣。”案:俞 说近是。公孟篇云:“楚庄王鲜冠组缨”,“芊●”、 “鲜组”,并“鲜●”之异文。又疑当为“华驵”,晏 子春秋谏下篇云“今君之服驵华,不可以导众”,又云 “圣人之服,中侻而不驵”。此驵字从鱼且声,旧本并 同。俞正燮谓“羊”乃“善”脱,“□”乃“但”误, 则误仞为从旦,又读“羊”属上为句,并谬。苏云“或 作‘鲜有’二字”,亦非。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 圉风寒,夏以圉暑雨,有盗贼加固者,芊●不加者去之 。其为甲盾五兵何?周礼司兵云“掌五 兵五盾”,又“军事建车之五兵”。郑众注云“五兵者 ,戈、殳、戟、酋矛、夷矛”。郑康成云“步卒之五兵 ,则无夷矛而有弓矢”。司马法定爵篇云“弓矢围,殳 矛守,戈戟助,凡五兵,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案 :五兵,古说多差异,惟郑君与司马法合,当为定论。 此甲盾、五兵并举,而卫宏汉旧仪说五兵有甲铠。周礼 肆师,贾疏引五经异义公羊说,谷梁庄二十五年范宁注 ,曾子问孔疏引礼记隐义,扬雄大玄经玄数,说五兵并 有盾,皆非也。以为以圉寇乱盗贼,若有寇乱盗贼 ,有甲盾五兵者胜,无者不胜。毕云: “‘者’,旧作‘有’,以意改。”是故圣人作为 甲盾五兵。凡为甲盾五兵加轻以利,坚而难折者,芊● 不加者去之。其为舟车何?以为车以行陵陆,舟以行川 谷,以通四方之利。凡为舟车之道,加轻以利者,芊● 不加者去之。凡其为此物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旧 无“不”字。俞云:“上文云‘无不加用而为者’,此 脱‘不’字。”案:俞校是也,今据补。是故用财 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

  有去大人之好聚珠玉、鸟兽、犬马,旧 本无“矣”字。戴云“‘
多’下当依上文补‘矣’字。‘有 ’,疑‘者’字之误。‘者’上脱‘今’字。‘去’字 乃‘王公’二字之误”。案:戴校“多”下补“
矣”字,是也,今据增。有,当读 为又,此承上文,言圣人为衣裳、宫室、甲盾、五兵、 舟车,既去其芊●不加者而不为,又去珠玉、鸟兽、犬 马之玩好,以益为衣裳五者,故其数自倍增也,戴说并 非。以益衣裳、宫室、甲盾、五兵、舟车之数于数 倍乎!若则不难,戴云:“若,犹此也 。‘则不难’下,有脱文”。案:审校文义,似无脱文 。故孰为难倍?唯人为难倍。然人有可倍也。昔者 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明 吴宽钞本作“不敢毋处家。”左文十八年传云“男有家 ”。周礼大司徒、郑注云“有夫有妇,然后为家”。女 子年十五,吴钞本作“二十”,误。毋 敢不事人。”周礼媒氏“令男三十而娶 ,女二十而嫁”,贾疏引王肃圣证论云“前贤有言:丈 夫二十不敢不有室,女子十五不敢不有其家。”王肃语 本于此。此圣王之法也。韩非子 外储说右篇“齐桓公下令于民曰:丈夫二十而室,妇人 十五而嫁”,亦见说苑贵德篇。墨子此说与彼同。国语 越语亦云“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 ,其父母有罪”。齐、越之令,或亦本圣王之法与?圣 王即没,于民次也,次,读为恣,言恣 民之所欲。其欲蚤处家者,有所二十年处家;其欲 晚处家者,有所四十年处家。王云:“ 所,犹时也。言有时二十年,有时四十年也。文十三年 公羊传注曰‘所,犹时也’。”以其蚤与其晚相践 ,王藻,郑注云“践,当为翦,声之误 也。”吕氏春秋制乐篇,高注云“翦,除也。”戴云: “践,读如笾豆有践之践,传曰‘践,行列貌’,行列 有比校之义。”案:戴说未允。后圣王之法十年。 若纯三年而字,子生可以二三年矣。周 礼玉人注云“纯,犹皆也”。说文子部云“字,乳也” 。苏云:“字,犹养也。下‘年’字疑当作‘人’,盖 圣王之法,二十而处家,今后十年,彼早处家者当有二 三子也。”戴云:“虞氏注易屯卦云‘字,妊娠也’, 下‘年’字,乃‘人’字之误。”此不惟使民蚤处 家,“惟”,吴钞本作“唯”。而 可以倍与?且不然已。此文未足,必有 脱字。明鬼下篇云“且不惟此为然。”此“且不”下, 疑亦脱“惟此为”三字。

  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其使民劳, 其籍敛厚,王引之云:“籍敛,税敛也 。大雅韩奕篇‘实亩实籍’,笺曰‘籍,税也’。正义 引宣十五年公羊传曰‘什一而籍’。”民财不足, 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且大人惟毋兴师以攻伐邻国,“ 惟毌”吴钞本作“唯无”。毕本“毋”改“毌”,云“ 毌”同“贯”。案:毕校非也,唯毋,毋,语词,说详 尚贤中篇。久者终年,速者数月,男女久不相见, 此所以寡人之道也。与居处不安,饮食不时,作疾病死 者,有与侵就●橐,有,读为又。侵就 未详。橐,以举火攻城之具,见备穴篇。韩非子八说篇 云:“干城距冲,不若堙穴伏橐”,疑此“●”,亦当 为“伏”之讹。毕云:“‘●’,即‘援’字异文。” 攻城野战死者,不可胜数。此不令为政者,所以寡 人之道数术而起与?毕云:“‘令’, 当为‘今’。”戴云:“不,犹非也。”圣人为政 特无此,“此”字疑当重,误脱其一。 不圣人为政,其所以众人之道亦数术而起与?”故 子墨子曰:“去无用之费,王云:“旧 本脱‘费’字,中篇曰‘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 为’,今据补。”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节用中第二十一

  子墨子言曰:“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 侯者,彼其爱民谨忠,说文言部云:“ 谨,慎也”,此盖与信义近。利民谨厚,忠信相连 ,又示之以利,是以终身不餍,吴钞本 作“厌”。殁世而不卷。“殁” ,吴钞本作“没”。“世”,旧本作“二十”二字。卢 云:“二字疑当为‘世’”,今据正。苏云:“‘卷’ ,当为‘倦’。”诒让案:正字当作“券”,说文力部 云“券,劳也”。考工记辀人,郑注云“券,今倦字也 ”。卷即券之假字。古者明王圣人,其所以王天下 正诸侯者,此也。正,长也,详亲士篇 。

  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 工,轮车、●匏、毕云:“●,说文云 ‘韦绣也’。‘匏’当为‘鞄’,说文云‘柔革工也, 读若朴’。”王云:“‘●’,即考工记‘□鲍韗韦裘 ’之‘韗’,非谓韦绣也。轮车梓匠为攻木之工,陶为 抟埴之工,冶为攻金之工,然则●匏即韗鲍,为攻皮之 工也。凡文、吻、问,与脂、旨、至,古音多互相转, 故‘韗’字或作‘●’,‘鞄’之为‘匏’,亦借字耳 。故考工记又借作‘鲍’。”案:王说近是。说文革部 云:“●,攻皮治鼓工也,或从韦作韗”,又云“鞄, 柔革工也,周礼曰柔皮之工鲍氏”。“鞄”,即“鲍” 也,此假●匏字为之。非儒篇有“鲍函车匠”,字亦作 “鲍”。或云考工记“设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之工画缋”,“●”即“缋 ”之借字,亦通。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 ’,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 利者,圣王弗为。毕云:“旧‘民用’ 下,作‘诸加费不加民利则止’,今据后文改。史记李 斯列传‘李斯曰: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 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即用此 义。’

  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 股肱,毕云“太平御览引有‘使’字。 ”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毕 云:“芬字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 怪”,旧本作“恢”。毕云:“‘恢’,一本作‘怪’ 。太平御览引同。说文云‘恢,大也’,亦通。”诒让 案:作“怪”是也,今据正。“恢”篆文相近而讹。公 羊昭三十一年传“有珍怪之食”,何注云“珍怪,犹奇 异也”。荀子正论篇云“食饮则重大牢而备珍怪”。淮 南子精神训云“珍怪奇异,人之所美也,而尧粝粢之饭 ,藜藿之羹。”何以知其然?古者尧治天下,南抚 交址吴钞本作“趾”。案:址,趾之假 字。大戴礼记少闲篇、韩非子十过篇、淮南子脩务训, 并作“趾”。高注云“交趾,南方之国。”荀子杨注引 尸子及贾子新书,并作“址”。案:交址,即今越南国 。北降幽都,王云:“‘降’字 ,义不可通,‘降’当为‘际’。尔雅‘际,接捷也’ ,郭注曰‘捷,谓相接续也’。‘
际’‘降’字形相似,故传写易讹 。周易集解丰象传‘天降祥也’,王弼本‘降祥’作‘ 际翔’。案:王校是也。淮南子脩务训,高注云“阴气 所在,故曰幽都,今雁门以北是。”庄子在宥篇云“尧 流共工于幽都”,释文引李颐云“即幽州也。尚书作幽 州,北裔也。”东西至日所出入,毕 云:“谓旸谷、昧谷。”诒让案:荀子王霸篇,杨注引 尸子云“尧南抚交址,北怀幽都,东西至日月之所出入 ”,韩非子十过篇云“昔者尧有天下,其地南至交趾, 北至幽都,东西至日月之所出入者,莫不宾服”,文并 略同。又大戴礼记少闲篇云“昔虞舜以天德嗣尧,朔方 幽都来服,南抚交趾,出入日月,莫不率俾”,淮南子 脩务训云“尧北抚幽都,南通交趾”,贾谊新书脩政语 上云“尧抚交址,北中幽都”,亦与此文大同小异。莫 不宾服。逮至其厚爱,黍稷不二,羹胾不重,说 文肉部云“胾,大脔也”。诗鲁颂閟宫“毛炰胾羹”, 毛传云“胾,肉也;羹,大羹、铏羹也。”管子弟子职 “羹胾中别”,尹注云“胾,谓肉而细切。”案:不重 ,谓止一品,不多重也。饭于土塯,“ 饭”,旧本讹“饮”。王云“土塯乃饭器,非饮器,‘ 饮’乃‘饭’字之误。”案:王校是也,今据正。毕云 “‘●’当为‘溜’,太平御览引此云‘饭土轨’,史 记李斯列传‘二世责问李斯曰:吾有所闻于韩子也,曰 尧饭土匦,啜土铏’,徐广曰‘匦一作溜’。说文无‘ 塯’字。玉篇云‘力又切,瓦饭器也’。”诒让案:史 记秦始皇本纪云“饭土簋”索隐本“簋”作“●”,云 “如字,一音镂,一作簋”。又叙传云“食土簋”。集 解“徐广云:一作塯”,与此字并同。韩非子十过篇云 “尧饭于土簋鲜饮于土铏”,即李斯所本。韩诗外传三 又云“舜饭乎土●,啜乎土型”,文并大同小异。啜 于土形,毕云:“太平御览引作‘铏’ 。郑君注周礼云‘铏,羹器也’,后汉书注引此云“尧 舜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斫,饮土簋 ,歠土铏,粝粱之饭,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 。是约己也。”文选注亦以为此文案出韩非子。”顾云 :“秦本纪正作‘土形’,太史公自序作‘刑’。”诒 让案:说文口部云“啜,尝也。”“形”“刑”并“铏 ”之假字。史纪叙传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云“墨者亦尚尧 、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 翦,采椽不刮,食土●,啜土刑,粝粱之食,藜藿之羹 ,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后汉书注所引疑即本史记文 。史记正义引颜氏云“刑所以盛羹也。土,谓烧土为之 ,即瓦器也。”秦始皇本纪作“啜土刑”,集解引如淳 云“土刑,饭器之属,瓦器也”,李斯传作“铏”,韩 非子十过篇同,韩诗外传又作“型”。斗以酌。王 云:“‘斗’上脱一字,此与下文义不相属。‘酌’下 必多脱文,不可考。”诒让案:诗大雅行苇云“酌以大 斗”。说文木部云“枓,勺也”,勺部云:“勺,挹取 也”。此“斗”“酌”,即“枓”“勺”之假借字,谓 以枓挹酒浆也。俛仰周旋威仪之礼,毕 云:“说文云‘俯,低头也,或从人免’。”圣王 弗为。此句上,以上下文例校之,当亦 有“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九字。

  古者圣王制为衣服之法曰:‘冬服绀緅之衣,轻 且暖,毕云:“
说文云‘绀,帛深青扬赤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玉 篇‘绀古憾切’。”案:“緅”非古字,当为“才”。 考工记云“五入为緅”,郑君注云“今礼俗文作爵,言 如爵头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说文“才”云“帛雀头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与郑注“緅 ”义合,说文无“緅”字,是知当为“才”。夏服 絺绤之衣,轻且凊,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 王弗为。古者圣人为猛禽狡兽,暴人害民,广 雅释诂云“狡,健也。”吕氏春秋恃君篇“服狡虫”, 高注云“狡虫,虫之狡害者。”此狡兽,与彼狡虫义同 。于是教民以兵行,日带剑,为刺则入,“ 日”疑当为“曰”。击则断,旁击而不折,此剑之 利也。甲为衣则轻且利,动则兵且从,“ 兵”字无义,疑当作“
弁”,与“兵”形近而误。弁者, 变之假字。书尧典“于变时雍”,汉孔宙碑作“于亓时 痈”,亓即弁之隶变,是其证也。考工记“函人为甲衣 之无齘则变也”,郑注云“变随人身便利”,此变且从 之义。此甲之利也。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 之则利,安以不伤人,利以速至,此车之利也。古者圣 王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王 云:“‘利’字义不可通,‘利’当为‘制’,隶书‘ 制’字或作‘●’,与‘利’相似而误。”足以将 之则止。广雅释诂云“将,行也”。“ 止”,旧讹“上”,今据道藏本正。虽上者三公诸 侯至,旧云“上”旧作“止”,以意改 。舟楫不易,津人不饰,说文水 部云“津,水渡也。”津人,盖掌渡之吏士。左传云“ 二十四年,王子朝用成周之宝珪于河。甲戌,津人得诸 河上”。列子黄帝篇云“津人操舟若神”,刘向列女传 辩通篇“赵津女娟者,赵河津吏之女”。此舟之利 也。

  古者圣王制为节葬之法曰:‘衣三领,意 林作“三领之衣”,荀子正论篇,杨注云“三领,三称 也。礼记:君陈衣于序东,西领南上,故以领言。”足 以朽肉,棺三寸,意林作“三寸之棺” ,说详节葬下篇。足以朽骸,荀 子正论篇云“世俗之为说者曰:太古薄葬,棺厚三寸, 衣衾三领,葬田不妨田,故不掘也。”盖战国时相传有 是语,不独墨家言也。堀穴深不通于泉,意 林“不”作“则”,误。“堀”,吴钞本作“掘”,下 同。毕云:“说文云‘堀,兔窟也’,此‘竁’字假音 。”案:毕说非也。说文土部别有“堀”字训突也,引 诗曰“蜉蝣堀阅”。段玉裁注本,校改“堀”篆作“● ”,而删“堀,兔窟也”一条,最为精审。此“堀穴” 则借为“窟”字。战国策楚策云“堀穴穷巷”。汉书邹 阳传“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颜注云“堀与窟 同”。流不发泄则止。毕云:“ ‘流’,疑当为‘气’,据下篇有云‘气无发泄于上’ 。”死者既葬,生者毋久丧用哀。’

  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堀穴而处 焉。圣王虑之,以为堀穴曰:‘冬可以辟风寒’,毕 云:“辟同避,言堀穴但可以避冬日风寒而已。”逮 夏,毕云:“‘逮’,旧作‘建’,以 意改”。下润湿,上熏烝,“熏 ”,道藏本、吴钞本作“重”,误。恐伤民之气, 于是作为宫室而利。”“于”,吴钞本 作“于”。戴云:“下有脱文。”然则为宫室之法 将柰何哉?子墨子言曰:“其旁可以圉风寒,上可以圉 雪霜雨露,其中蠲洁,可以祭祀,蠲洁 ,详尚同中篇。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则止,诸加费 不加民利者,圣王弗为。”下疑有脱文 。

   节用下第二十二

   节葬上第二十三

   节葬中第二十四

   节葬下第二十五

   毕云:“说文云‘葬,臧也,从 ●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荐之。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 以薪’,又云‘节,竹约也’,经典借为约之义。”

  子墨子言曰:“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辟之无以异 乎孝子之为亲度也。毕云:“辟同譬。 ”今孝子之为亲度也,将柰何哉?曰:‘亲贫则从 事乎富之,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众乱则从事乎治之。 ’当其于此也,亦有力不足,财不赡,智不智,此 字与“知”通,下同。毕云:“一本作‘知’。”然 后己矣。无敢舍余力,隐谋遗利,而不为亲为之者矣。 隐谋,谓隐匿其智谋,犹尚同上篇云“ 隐匿良道,不以相教也。”荀子王制篇云“无隐谋,无 遗善,而百事无过,非君子莫能。”若三务者,毕 云:“旧脱此字,据后文增。”孝子之为亲度也, 既若此矣。

  虽仁者之为天下度,毕云:“旧 脱‘为’字,一本有。”亦犹此也。曰:‘天下贫 则从事乎富之,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众而乱则从事乎 治之。’当其于此,亦有力不足,财不赡、智不智,然 后已矣。无敢舍余力,隐谋遗利,而不为天下为之者矣 。若三务者,此仁者之为天下度也,句 首“此”字,据上文不当有。毕云:“旧脱‘也’字, 据上文增。”既若此矣。

  今逮至昔者三代圣王既没,卢云 :“‘今逮至昔者’连下为文,亦见下篇。”天下 失义,后世之君子,或以厚葬久丧以为仁也,义也,孝 子之事也;或以厚葬久丧以为非仁义,非孝子之事也。 曰二子者,言则相非,毕云:“‘则’ 字,据下当为‘即’。”诒让案:二字古通。行即 相反,“即”,吴钞本作“则”。皆 曰:‘吾上袓述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者也。’而言即相非 ,行即相反,于此乎后世之君子,皆疑惑乎二子者言也 。若苟疑惑乎之二子者言,然则姑尝传而为政乎gguuoojiia万 民而观之。“传”,道藏本、吴钞本并 同。毕本作“傅”。王云:“‘傅’字义不可通,当依 旧本作‘传’,传与转通。吕氏春秋必己篇‘若夫万物 之情,人伦之传’,高注曰‘传犹转’,庄子天运篇‘ 无方之传,应物而不穷’,汉书刘向传‘禹、稷与咎繇 ,传相汲引’,传并与转同。淮南主术篇‘生无乏用, ●无转尸’,逸周书大聚篇‘转’作‘传’。襄二十五 年左传注‘传写失之’,释文‘传一本作转’。言若疑 惑乎二子之言,则试转而为政乎gguuoojiia万民,以观之也。 ”计厚葬久丧,奚当此三利者?我意若使法其言, 用其谋,厚葬久丧实可以富贫众寡,定危治乱乎,此仁 也,义也,孝子之事也,毕云:旧脱此 字,据前后文增。”为人谋者不可不劝也。毕 云:“此下旧有‘仁者将求兴天下,谁霸而使民誉之’ 云云,共六十四字,与下文复出,今删。”案:吴钞本 亦衍“霸”作“伯”。仁者将兴之天下,“ 将”下,当依俞校补“求”字。谁贾而使民誉之, 终勿废也。
谁贾”义不可通,当为“设置”之 误。兼爱下篇“设以二士”,“设”,今本亦讹作“谁 ”,可证。“置”与“贾”亦形近而讹。毕校一本作“ 霸”,尤讹谬不可据也。下文云“仁者将求除之天下, 相废而使人非之。”兴与除,置与废,誉与非,文并相 对也。俞云:“此上旧有‘仁者将求兴天下,谁霸而使 民誉之’云云,毕氏删之,是也。惟‘将’下当有‘求 ’字,下文云‘仁者将求除天下之相废而使人非之,终 身勿为’,与此为对文,可证也。此当云‘仁者将求兴 天下之利,而使民誉之,终身勿废’也。”案:“将” 下,俞校补“求”字,是也,余并非。意亦使法其 言,用其谋,厚葬久丧实不可以富贫众寡,定危理乱乎 ,毕云:“‘理’,前作‘治’。”诒 让案:唐人避讳改。此非仁非义,非孝子之事也, 为人谋者不可不沮也。仁者将求除之天下,毕 本作“除天下之”,今据道藏本、吴钞本乙正,与上文 “仁者将兴之天下”句法正同。相废而使人非之, “相废”义难通。“相”疑当为“措” ,与“废”义同。书微子之命叙云“殷既错天命”,释 文引马融云:“错,废也。”非命上篇云“今虽毋求有 命者之言不必得不亦可错乎。”“措”“错”字通,今 本作“相”,形近而讹。终身勿为。俞 云:“此当云‘仁者将求除天下之害,而使人非之,终 身勿为也’。”案:句末当依俞校补“也”字,余并非 是。

  且故兴天下之利,王云:“‘且 故’二字,文义不顺,当为‘是故’之误,兴利除害, 正承上文而言。”案:王说是也,俞谓“终身勿为”下 旧有“也”字,“且”即“也”字之误,失之。除 天下之害,令gguuoojiia百姓之不治也,自古及今,未尝之有 也。当作“未之尝有也”。何以 知其然也?今天下之士君子,将犹多皆疑惑厚葬久丧之 为中是非利害也。”穆天子传,郭璞注 云“中,犹合也”。故子墨子言曰:“然则姑尝稽 之,今虽毋法执厚葬久丧者言,毋语词 毕改毌非,详尚贤中篇。王云:“‘虽’与‘唯’同。 ”苏云:“‘虽’字误,当从下文作‘唯’。”案:王 说是也。以为事乎gguuoojiia。此存乎王公大人有丧者, 曰棺椁必重,毕云:“椁旧作椁以意改 。”诒让案:檀弓云“天子之棺四重,柏椁以端长六尺 ”,郑注云:“诸公三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 。”荀子礼论篇云:“天子棺椁十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 ,土再重”,杨注云“礼记云‘天子之棺四重’,今云 十重,盖以棺椁与抗木合为十重也。诸侯以下,与礼记 多少不同,未详也。案:庄子天下篇述丧礼作“天子棺 椁七重”,余与荀子同,葬埋必厚,衣衾必多,丧 大记云“小敛君锦衾,大夫缟衾士,缁衾,皆一衣十有 九称。大敛君陈衣百称,大夫五十称,士三十称。”文 绣必繁,文绣,谓棺饰,若帷荒之属。 周礼缝人,郑注云“孝子既启见棺,犹见亲之身,既载 饰而以行,遂以葬。若存时居于帷幕,而加文绣”,是 也。丘陇必巨;说文土部云“垄 ,丘垄也”。礼记曲礼郑注云“丘,垄也。垄,冢也” 。陇,垄之假字。淮南子说林训云“或谓冢,或谓陇, 名异实同也。”吕氏春秋安死篇云“世俗之为丘垄也, 其大若山,其树之若林”。存乎匹夫贱人死者,“ 匹”旧本讹作“正”。毕云:“正同征。”王云:“毕 说非也正当为‘匹’。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通义曰‘庶人称匹夫’。上 文王公大人为一类,此文匹夫贱人为一类,无取于征夫 也。隶书‘匹’字或作‘疋’,与‘正’相似而误。礼 器‘匹士大牢而祭谓之攘’,释文‘匹,本或作正’。 缁衣‘唯君子能好其正’,注‘正当为匹’。”案:王 说是也,今据正。殆竭家室;庄 子养生主,释文引向秀云“殆,疲困也”。乎诸侯 死者,毕云:“‘乎’,当云‘存乎’ 。”虚车府,然后金玉珠玑比乎身,“ 比”,旧本讹“北”,今依道藏本、吴钞本正。俞云: “‘车’乃‘库’字之误。汉书王尊传,师古注曰‘比 ,周也’。比乎身,犹言周乎身。”纶组节约,车 马藏乎圹,淮南子齐俗训云“古者非不 能竭国糜民,虚府殚财,含珠鳞施,纶组节束,追送死 也”,许注云“纶,絮也。束,缚也”。案:节约,与 淮南书“节束”义同。又必多为屋幕。吴 钞本作“幄幙”。案:“屋”,非攻中篇亦作“幄”, “幄”俗字,古止作“屋”。诗大雅抑“尚不愧于屋漏 ”,郑笺云“屋,小帐也”,史记周本纪云“有火自上 复于下,至于王屋”,并以“屋”为“幄”。“幙”, 俗“幕”字。鼎鼓几梴壶滥,“ 梴”,道藏本、吴钞本并作“挻”,从手,误。毕云: “梴同筵。吕氏春秋节丧有云‘壶滥’,高诱曰‘以冰 置水浆于其中为滥,取其冷也’。”卢文弨云:“壶滥 ,盖器名,高注似臆说。吕览慎势篇云‘功名着乎盘盂 ,铭篆着乎壶鉴’。”梁履绳云:“周礼‘春始鉴’, 集韵鉴或从水。”案:卢、梁说是也。戈剑羽旄齿 革,吕氏春秋节丧篇云“国弥大,家弥 富,葬弥厚。含珠鳞施,夫玩好货宝,钟鼎壶鉴,舆马 衣被戈剑,不可胜其数,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 寝而埋之,后文云“扶而埋之。 ”“扶”,王引之校改“挟”,此“寝”字疑亦“挟” 字之误。满●。满、意义同。说 文心部云“●,满也”。若送从,此 当从公孟篇作“送死若徙。”荀子礼论篇云“具生器以 适墓,象徙道也”。此脱“死”字,“送”字误箸“若 ”字之下,“徙”又误“从”,遂不可通。曰天子 shaa殉,毕云:“古只为‘●’。”诒让 案:“天子”下,疑当有“诸侯”二字。众者数百 ,寡者数十。将军大夫shaa殉,将军大夫 ,即卿大夫,详尚同中篇。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处丧之法将柰何哉?曰哭泣不秩声翁,尔 雅释诂云“秩,常也”。仪礼士丧记云“哭昼夜无时” 。杂记云“中路婴儿失其母焉,何常声之有?”毕云: “言声无次第。‘翁’义未详。”洪云:“毕读作‘翁 缞绖’句。案‘翁’字属‘
声’为句,‘声翁’,当是‘声嗌 ’之讹。说文‘嗌,咽也,籀文作●’,与‘翁’字形 相近。”案洪说是也。缞绖毕云 :“说文云‘缞服长六寸,博四寸,直心’。郑君注仪 礼云‘麻在首、在要,皆曰绖’。说文云‘绖,丧首戴 也’。”垂涕,处倚庐,寝苫枕□,礼 丧服传及士丧记云“居倚庐,寝苫枕块”,郑注云:“ 倚本为庐,在中门外东方北户。苫,编槁。块,堛也。 ”释文“块,本又作□”。案:□本字,块或体。又 相率强不食而为饥,闲传云“斩衰三日 不食,齐衰二日不食,大功三不食,小功缌麻再不食” 。薄衣而为寒,使面目陷●,毕 云:“当为‘陬’。陬之训阪隅,言面瘦棱棱也。”卢 云:“玉篇有‘●’字,先外切,云瘦病也。则当为‘ ●’。”诒让案:庄子天地篇云“卑陬失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释文云 “李云:卑陬,愧惧貌。一云颜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不自得也”。此“● ”,疑亦与“陬”同,皆形容阻丧之貌,与瘦异也。颜 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黧黑黧,黎之俗,详兼爱中篇。耳 目不聪明,手足不劲强,不可用也。又曰上士之操丧也 ,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丧服四制云 “百官备,百物具,不言而事行者,扶而起,言而后事 行者,杖而起”,郑注云:“扶而起,谓天子、诸侯也 ;杖而起,谓大夫、士也”。以此共三年。若法若 言,行若道王引之云:“若,犹此也。 ”使王公大人行此,则必不能蚤朝,俞 云:“‘蚤朝’下,脱‘宴退’二字。‘蚤朝晏退’与 下‘蚤出夜入,夙兴夜寐’对文。若无‘宴退’二字, 文义未完。尚贤中篇、非乐上篇、非命下篇,并有‘蚤 朝晏退’之文。尚贤篇与‘夜寝夙兴、蚤出莫入’相对 ,非乐篇、非命篇与‘蚤出暮入,夙兴夜寐’相对,是 其证也。”案:俞说是也,但此处脱文尚不止此二字, 今未敢臆补。五官六府,此当作 “使士大夫行此,则必不能治五官六府”。盖上王公、 大人指天子、诸侯言,此治五官六府,辟草木,实仓廪 ,指卿大夫言也。非乐上篇云“王公大人,蚤朝晏退, 听狱治政,此其分事也。士君子内治官府,外收敛关市 、山林、泽梁之利,以实仓廪府库,此其分事也”。此 与彼正同。今本“五官”上有脱文,遂以“五官六府” 以下,并为王公大人之事,非也。又案:五官者,殷、 周侯国之制也。史记周本纪云“古公作五官有司”。大 戴礼记千乘篇云“千乘之国列其五官”。曾子问“诸侯 适天子,乃命gguuoojiia五官而后行”,郑注云“五官,五大 夫典事者”。管子大匡篇云“乃令五官行事”。商子君 臣篇云“地广民众,故分五官而守之”。战国策齐策云 “五官之计,不可不曰听也”。典礼“天子之五官,曰 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天子之六 府,曰司土、司水、司木、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 职”。郑注云:“此亦殷时制也。府主藏六物之税者” 。周礼大宰说邦国官制云“设其参,傅其伍”,郑注云 “伍,谓大夫五人”。檀弓孔疏引崔灵恩说,谓小宰、 小司徒、小司马、小司寇、小司空是也。盖诸侯虽止三 卿,然亦备五官,但其二官无卿耳。战国时,诸侯盖犹 沿其制,至准南子天文训云“何谓五官东方为田,南方 为司马,西方为理,北方为司空,中央为都”,春秋繁 露五行相生篇云“司马者,火也;司营者,土也,司徒 者,金也;司寇者,水也;司农者,木也”,左昭二十 九年传云“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火正曰祝 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此并古 五官之别制,与周侯国五官之名不甚合也。六府,古籍 无明文。曲礼六府,郑君以为殷制,则非周法。左传文 七年、大戴礼记四代篇并以水、火、金、木、土、谷为 六府,亦非官府。汉书食货志说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 颜注谓即周官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 职内、职金、职>等官。若然,天子有九府,六府或亦 诸侯制与?辟草木,毕云:“辟 同辟,草即艸字假音。”实仓廪。使农夫行此。则必不 能蚤出夜入,毕云“‘夜’,一本作‘晚’。”耕 稼树艺。说文●部云“埶,穜也”。“ 艺”即“埶”之俗。使百工行此,则必不能修舟车 为器皿矣。使妇人行此,“妇”,吴钞 本作“●”。则必不能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毕 云:“纴、纴二字皆通。”细计厚葬。为多埋赋之 财者也。苏云:“‘之’字衍。”俞云 :“‘细’字无义,盖即上句‘纴’字之误而衍者。‘ 纴’,本作‘纴’,因误为‘细’矣。‘埋赋’二字, 亦不可通。‘赋’当作‘赃’。玉篇贝部‘赃,作郎切 ,藏也’。是埋赃即埋藏也。‘赃’‘赋’相似,因而 致误耳。”案:俞以“细”为衍文,是也。而破‘赋’ 为“赃”,则非。此当云“计厚葬,为多埋赋财者也” ,与下文云“计久丧,为久禁从事者也”,文例同。计 久丧,为久禁从事者也。财以成者,毕 云:“以同已。”扶而埋之;王 引之云:“‘扶’字义不可通,‘扶’当为‘挟’,谓 挟已成之财而埋之也。隶书‘挟’字或作‘●’,与‘ 扶’相似而误。”俞云:“‘扶’乃‘抉’字之误。广 雅释诂‘抉,穿也’。抉而埋之,谓穿地而埋之也。说 文穴部‘●,穿也’,又曰‘●,深抉也’,义并与‘ 抉’相近。”案:王说近是。后得生者,而久禁之 ,毕云:“言厚葬,则埋已成之财;久 丧,则禁后生之财。”案:此谓死者之亲属得生而禁其 从事耳,非谓财也,毕失其义。以此求富,此譬犹 禁耕而求获也,富之说无可得焉。

  是故求以富家毕云:“旧‘求以 ’二字倒,据后文改。”而既已不可矣,欲以众人 民,意者可邪?其说又不可矣。今唯无以厚葬久丧者为 政,‘唯’,旧本作‘惟’,今据吴钞 本改,下文亦作‘唯’。‘唯无’‘唯毋’义同。毕本 并改“无”为“毌”,非,详前。吴钞本,“丧”下无 “者”字。君死,丧之三年;父母死,丧之三年; 丧服经“为父斩衰三年,父卒,为母齐 衰三年”。说苑修文篇“齐宣王谓田过曰:吾闻儒者丧 亲三年,丧君三年”,则战国时,非儒者盖不尽持三年 服也。妻与后子死者,孔广森云 :“后子者,为父后之子即长子也,战国策谓齐大子申 为后子,荀子谓丹朱为尧后子,其义并同。”毕云:“ 后子,嗣子适也。”五皆丧之三年;毕 云:“左传曰:‘王一岁有三年之丧二’,周礼如此。 ”案:丧服经父为长子,斩衰三年;夫为妻,齐衰期。 ”毕据左昭十五年传证此文,是也。彼叔向语,指景王 有穆后、太子寿之丧,而云“有三年之丧二”,是妻亦 有三年之义。杜注云“天子绝期,唯服三年。故后虽期 ,通谓之三年丧。”孔疏云“丧服传曰:父必三年然后 娶,达子之志也。父以其子有三年之戚,为之三年不娶 ,则夫之于妻,有三年之义,故可通谓之三年之丧。” 孔广森云“杂记云:期之丧,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 ,十五月而禫。有练有祥有禫,故妻丧禫期,兼得三年 之称也。假令遭丧于甲年之末,除禫于丙年之首,前后 已涉三年。”王云:“‘者五’,当为‘五者’,谓君 、父、母、妻与后子也。非儒篇曰‘妻、后子三年’。 今本‘五者’二字倒转,则义不可通”。俞云:“上文 君死、父母死,既已别而言之,此不当总数为五,‘五 ’疑‘二’字之误。”案:王、俞二说不同,未知孰是 。然后伯父叔父兄弟孽子其;毕 云:“其,同期。”诒让案:公孟篇正作“期”。非儒 篇作“其”,与此同。丧服经“为世父母叔父母昆弟众 子,并齐衰期”。说文子部云“孽,庶子也”。孽子即 众子,对前后子为冢嫡也。族人五月;丧 服经“为从祖袓父母从祖父母报从袓昆弟,并小功五月 ”。王云:“‘族人’,当为‘戚族人’,谓族人之近 者也。非儒篇正作‘戚族人五月’,见仪礼丧服。今本 脱‘戚’字,则义不可通。公孟篇‘戚族人五月’,今 本亦脱‘戚’字。”姑姊甥舅皆有月数。丧 服“为姑姊妹,在室,期;适人大功九月;甥舅相为缌 麻三月。”王云“‘月数’,当为‘数月’。公孟篇正 作‘姑姊舅甥皆有数月之丧’。亦见丧服。今本‘数月 ’二字倒转,则文义不明。”则毁瘠必有制矣,使 面目陷●,颜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黧黑,耳目不聪明,手足不劲强,不可 用也。又曰上士操丧也,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以此 共三年。若法若言,行若道,苟其饥约,又若此矣,是 故百姓冬不仞寒,毕云:“仞,忍字假 音。”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胜计也。此其 为败男女之交多矣。以此求众,譬犹使人负剑,而求其 寿也。负、伏通。左传襄三年“魏绛将 伏剑”。孔疏云“谓仰剑刃,身伏其上,而取死也。” 众之说无可得焉。

  是故求以众人民,而既以不可矣,毕 云:“以同‘已’。”欲以治刑政,意者可乎?其 说又不可矣。今唯无以厚葬久丧者为政,“ 唯”,旧本作“惟”,今从吴钞本改。gguuoojiia必贫, 人民必寡,刑政必乱。若法若言,行若道,使为上者行 此,则不能听治;使为下者行此,则不能从事。上不听 治,刑政必乱;下不从事,毕云:“‘ 不’下旧有‘行’字,衍文。”衣食之财必不足。 若苟不足,为人弟者,求其兄而不得不弟弟必将怨其兄 矣;为人子者,求其亲而不得,不孝子必是怨其亲矣; “是”,据下文疑当作“且”。为 人臣者,求之君而不得,不忠臣必且乱其上矣。是以僻 淫邪行之民,“僻淫”,吴钞本作“淫 辟”。出则无衣也,入则无食也,内续奚吾,俞 云:“四字不可解,疑当为‘内积奚后’,皆字之误也 ,‘奚后’,即‘謑诟’之假音。说文言部‘謑,耻也 。重文●,曰:謑,或从奊’,又曰‘诟,謑诟,耻也 。重文□,曰:诟或从句’。荀子非十二子篇作‘謑□ ’,是其本字。汉书贾谊传作‘奊诟’。‘奊’即‘● ’之省。墨子作‘奚后’,‘奚’即‘謑’之省,‘后 ’即‘诟’之省。古文以声为主,故省不从言耳。内积 謑诟者,内积耻辱也。盖出则无衣,入则无食,不胜其 耻辱,故并为淫暴而不可胜禁也。”并为淫暴,而 不可胜禁也。是故盗贼众而治者寡。夫众盗贼而寡治者 ,王云:“‘夫’字承上文而言,旧本 ‘夫’讹作‘先’,今改正。”以此求治,譬犹使 人三□而毋负己也,王引之云:“□与 还同,还读周还折还之还。谓转折也。使人三转其身于 己前,则或转而向己,或转而背己,皆势所必然。如此 ,而欲使其毋背己,不可得也。故曰‘以此求治,譬犹 使人三□而毋负己也。’亦言求治之必不可得也。负, 亦背也。明堂位‘天子负斧依’,注‘负之言背也。’ 秦策‘齐东负海,北倚河’,高注‘负,背也’。负与 背古同声,而字亦相通。史记主父偃传‘南面负扆’, 汉书‘负’作‘背’。汉书高纪‘项羽背约’,史记‘ 背’作‘负’。”案:王说是也。庄子说剑篇,说赵文 王宰人上食,王三环之。释文云“环,绕也”。□、环 义同。治之说无可得焉。

  是故求以治刑政,而既已不可矣,欲以禁止大国 之攻小国也,意者可邪?其说又不可矣。是故昔者圣王 既没,天下失义,诸侯力征。国语吴语 云“以力征一二兄弟之国”。大戴礼记用兵篇云“诸侯 力政,不朝于天子”,卢注云“言以威力侵争”。案: 征、正、政通。天志上篇作“力政”,下篇及明鬼下篇 并作“力正”。南有楚、越之王,而北有齐、晋之 君,此皆砥砺其卒伍,毕云:“‘砺’ ,当为‘厉’。”以攻伐并兼为政于天下。是故凡 大国之所以不攻小国者,积委多,说文 禾部云“积,聚也”。周礼大司徒,郑注云“少曰委, 多曰积”。左传僖三十三年,杜注云“积刍米禾薪”。 城郭修,吴钞本作“脩”。上 下调和,是故大国不耆攻之,汉书景帝 纪,颜注云“耆,读曰嗜”。毕云:“‘之’,旧作‘ 者’,据后文改。”无积委,城郭不修,上下不调 和,是故大国耆攻之。毕云:“‘耆’ ,旧作‘者’,据上文改。”今唯无以厚葬久丧者 为政,“唯无”,旧本作“惟毋”,今 据吴钞本改。gguuoojiia必贫,人民必寡,刑政必乱。若 苟贫,是无以为积委也;若苟寡,是城郭沟渠者寡也; 王云:“‘城郭沟渠’上,当有‘脩’ 字,而今本脱之,则义不可通。此‘脩’字正承上文城 郭脩、城郭不脩而言”,苏校同。若苟乱,是出战 不克,入守不固。

  此求禁止大国之攻小国也,而既已不可矣。欲以 干上帝鬼神之褔,意者可邪?其说又不可矣。今唯无以 厚葬久丧者为政,“唯”,旧本作“惟 ”,今据吴钞本改。gguuoojiia必贫,人民必寡,刑政必 乱。若苟贫,是粢盛酒醴不净洁也;若苟寡,是事上帝 鬼神者寡也;若苟乱,是祭祀不时度也。今又禁止事上 帝鬼神,为政若此,上帝鬼神,始得从上抚之曰:‘我 有是人也,与无是人也,孰愈?’曰:‘我有是人也, 与无是人也,无择也。’则惟上帝鬼神“ 惟”,吴钞本作“唯”。王云:“惟与虽同。”降 之罪厉之祸罚而弃之,王云:“之祸罚 ,之,犹与也,谓罪厉与祸罚也。之字,古或训为与。 ”则岂不亦乃其所哉!“乃”, 毕本作“反”,云“旧作‘乃’,以意改”。王云:“ 毕改非也。乃其所,犹言固其宜,言以不事上帝鬼神而 获祸,固其宜也。襄二十一年左传曰‘若上之所为,而 民亦为之,乃其所也’,是其证。文二年传‘吾以勇求 右,无勇而黜,亦其所也’,哀十六年传‘克则为卿, 不克则亨,固其所也’,若改为‘反其所’,则义不可 通。”

  故古圣王毕云“后汉书赵咨传注 引作‘古者圣人’。”诒让案:北堂书钞礼仪部十三, 引亦同。制为葬埋之法,宋书礼 志引尸子“禹治水为丧法”,墨子所述或即夏法与?曰 :‘毕云:“初学记引作‘
桐’,余书亦多作‘曰’。”棺 三寸,“棺”上,当有“桐”字。左传 哀二年云“桐棺三寸,不设属辟,下卿之罚也”,释文 云“棺用难朽之木,桐木易坏,不堪为棺,故以为罚。 墨子尚俭,有桐棺三寸”。荀子礼论篇说刑余罪人之丧 ,棺厚三寸,衣衾三领,吕氏春秋高义篇云楚子囊死, 为之桐棺三寸,是皆示罚之法。墨子制为恒典,则太俭 矣。檀弓云“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 郑注云“为民作制”。荀子杨注引墨子曰“桐棺三寸, 葛以为缄”,盖兼用下文。孟子公孙丑篇云“古者棺椁 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并与 此异。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毕 云:“死者为人恶之,故云覆恶。”以及其葬也, 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参 耕之亩,谓三耦耕之亩也。考工记匠人“为沟洫,耜广 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郑 注云“古者耜一金,两人并发之,其垄中曰●,●土曰 伐。今之耜歧头两金,象古之耦也。”说文耒部云“耕 广五寸为伐,二伐为耦”,与考工说同。若然,一耦之 ●,其广一尺,则三耦之●,其广三尺也。则止矣 。死则既以葬矣,生者必无久哭,王云 :“‘久哭’,当为‘久●’。●字从哭●声。墨子原 文盖本作‘●’,见玉篇、广韵,而传写脱去●字耳。 节用篇曰‘死者既葬,生者毋久●用哀’,是其证。‘ 久丧’二字,见于本篇及它篇者多矣,若作‘久哭’, 则语不该备。”而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 利也。’此圣王之法也。”

  今执厚葬久丧者之言曰:“厚葬久丧虽使不可以 富贫众寡,定危治乱,然此圣王之道也。”毕 云:“‘之’,旧作‘也以’二字,据后文改。”子 墨子曰:“不然。昔者尧北教乎八狄,艺 文类聚十一,引帝王世纪“舜摄政二十八年,尧与方回 游阳城而崩。”毕云:“北堂书钞引作‘北狄’。”案 :毕据书钞九十二引校,然书钞二十五又引,仍作“八 狄”。尔雅释地有八狄。诗小雅蓼萧,孔疏引李巡本尔 雅云“五狄,在北方。”周礼职方氏又云“六狄”,礼 记王制,孔疏引李巡云“五狄“:一曰月支,二曰秽貊 ,三曰匈奴,四曰单于,五曰白屋。”道死,葬蛩 山之阴,毕云:‘蛩’,初学记引作‘ 巩’,一本亦作‘巩’,北堂书钞、后汉书注、太平御 览,俱引作‘□’。吕氏春秋安死云‘尧葬于榖林’, 高诱曰‘尧葬成阳,此云榖林,成阳山下有榖林’。” 诒让案:后汉书赵咨传注作“尧葬□之山”。水经瓠子 河注,引帝王世纪云“墨子:尧北教八狄,道死,葬巩 山之阴”,山海经曰“尧葬狄山之阳,一名崇山”,二 说各殊,以为成阳近是尧冢也。史记五帝本纪集解云“ 皇览曰尧冢在济阴城阳,刘向曰尧葬济阴,丘垄皆小, 吕氏春秋曰:尧葬榖林,皇甫谧曰:榖林即城阳”。正 义云“括地志云:尧陵在濮州雷泽县西三里。郭缘生述 征记云城阳东有尧冢,亦曰尧陵,有碑是也。”衣 衾三领,榖木之棺,说文木部云“榖, 楮也”。毛诗小雅鹤鸣,传云“榖,恶木也”。礼天子 棺用梓杝,此用榖,尚俭。毕云:“榖字从木。”葛 以缄之,释名释丧制云“棺束曰缄。缄 ,函也。古者棺不钉也”。丧大记云“凡封用綍,去碑 负引,君封以衡,大夫士以咸”,郑注云“咸,读为缄 。凡柩车及圹,说载除饰,而属绋于柩之缄。今齐人谓 棺束为缄绳”。又檀弓云“棺束缩二衡三”。案:礼, 棺束用皮,此用葛,亦尚俭也。汉书杨王孙传云“昔帝 尧之葬也,窾木为并,葛藟为缄,其穿下不乱泉,上不 泄殠”。既●而后哭,毕云:“ ‘●’,当为‘犯’,‘窆’字之假音也。”满陷 无封。毕云:“古无‘陷’字,当为‘ 坎’。北堂书钞、后汉书注、太平御览,俱引作‘坎’ 。玉篇云‘陷,苦感切’,亦与‘坎’同。‘封’,后 汉书注引作‘窆’,‘封’‘窆’声相近。”俞云:“ 上云既●,毕云‘●’当为‘犯’,‘窆’字之假音也 ,则此不当云无窆矣。且窆者,葬下棺也,葬虽至薄, 亦必下棺,而云无窆,理不可通。‘封’仍当读如本字 。礼记王制篇‘不封不树’,郑注曰:‘封,谓聚上为 坟’。无封,言不为坟也。檀弓曰:‘古也墓而不坟’ 。”已葬,而牛马乘之。舜西教乎七戎,毕 云:“北堂书钞、太平御览引,俱作‘犬戎’。”诒让 案:尔雅释地有七戎。诗蓼萧,孔疏引李本尔雅云“六 戎在西方”。周礼职方氏又云五戎。王制孔疏引李注云 “六戎,一曰侥夷,二曰戎夷,三曰老白,四曰耆羌, 五曰鼻息,六曰天刚”。道死,葬南己之市,书 钞九十二、御览八十一引帝王世纪云“舜南征,崩于鸣 条,年百岁,殡以瓦棺,葬于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零 陵,谓之纪市,在今营道县”。孟子离娄篇云“舜卒于 鸣条”,史记五帝本纪“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 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集解“皇 览曰:舜冢在零陵营浦县”。毕云:“后汉书注,引作 ‘舜葬纪市’,又一引作‘葬南巴之中’,太平御览亦 作纪。吕氏春秋安死云‘舜葬于纪市,不变其肆’,高 诱曰‘传曰舜葬苍梧九疑之山,此云于纪市。九疑山下 亦有纪邑’。按:‘南己’,实当作‘南巴’,形相近 ,字之讹也。高诱以为纪邑,非。九疑,古巴地。史记 正义云‘周地志云:南渡老子水,登巴领山,南回(记 )大江。此南是古巴国,因以名山’,是已。”王云: “南己,后汉书王符传注引作南巴,‘巴’即‘己’之 误。毕以作‘巴’者为是,且云九疑古巴地。案:北堂 书钞及初学记礼部下引墨子并作‘南己’,后汉书赵咨 传注及太平御览并引作‘
南纪’,吕氏春秋安死篇‘舜葬于 纪市’,即所谓南纪之市,则‘己’非误字也。若是, ‘巴’字则不得与‘纪’通矣。墨子称舜所葬地,本不 与诸书同,不必牵合舜葬九疑之文也。至谓九疑为古巴 地,以牵合南巴,则显与上文‘西教乎七戎’不合,此 无庸辩也。”案:王说是也。舜葬,古书多云在苍梧, 孟子又云卒鸣条,与此云葬南己,并不相涉。困学纪闻 引薛季宣,谓苍梧山在海州界近莒之纪城,罗泌路史注 又谓纪即冀,河东皮氏东北有冀亭,鸣条在安邑西北, 其地相近。斯并欲傅合诸说为一,实不可通。近何秋涛 ,又谓周书王会篇“
正西枳己”,即此南己,云“纪市 ”与“枳己”声近,盖即一地,尤臆说不足据。刘赓稽 瑞引墨子曰“舜葬于苍梧之野,象为之耕”,与此不同 ,疑误以他书之文改此书。衣衾三领,榖木之棺, 毕云:“后汉书注引‘榖’作‘款’, 非。”葛以缄之,已葬,而市人乘之。淮 南子齐俗训云“昔舜葬苍梧,市不变其肆。”禹东 教乎九夷,九夷,详非攻中篇。毕云: “太平御览引作‘教于越者’,以意改之。”王云:“ 钞本北堂书钞及初学记引此,并作‘于越’,非作御览 者以意改也。今本作‘九夷’者,后人因上文七戎、八 狄而改之,不知此说尧、舜、禹所至之地,初非以七戎 、八狄、九夷为次序也。据下文云‘葬会稽之山’会稽 正在越地,则当以作‘于越’者为是。”道死,葬 会稽之山,稽瑞引墨子云“禹葬会稽, 鸟为之耘”,疑此佚文。史记夏本纪云“或云禹会诸侯 ,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集解云“皇览曰:禹冢在山阴县会稽山上。会稽山本名 苗山,在县南,去县七里。越传云:禹到大越,上苗山 ,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因而更名苗山曰会稽。因 病死,葬,苇棺,穿圹深七尺,上无泻泄,下无邸水, 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周方一亩。”正义“括地志云: 禹陵在越州会稽县南十三里。”案:越传即越绝书,今 本越绝记地传文,与裴骃所引略同。衣衾三领,毕 云:“史记集解引‘衾’作‘裘’,非。”诒让案:周 礼职方氏,贾疏引亦作“裘”,与夏本纪集解同。七患 篇云“死又厚为棺椁,多为衣裘”,则葬有用裘者。桐 棺三寸,毕云:“后汉书注引尸子云‘ 禹之葬法,死于陵者葬于陵,死于泽者葬于泽,桐棺三 寸,制丧三日”。诒让案:宋书礼志引尸子云“禹治水 ,为丧法,曰:使死于陵者葬于陵,死于泽者葬于泽, 桐棺三寸,制丧三月。”越绝书记地外传、吴越春秋越 王无余外传,并云禹葬会稽,苇椁桐棺。葛以缄之 ,“缄”,当作“绷”。说文糸部云“ 绷,束也”,引墨子曰“禹葬会稽,桐棺三寸,葛以绷 之”,即此文。艺文类聚十一、御览三十七,引帝王世 纪亦云:“禹葬会稽,葛以绷之”。段玉裁云:“‘绷 ’,今墨子此句三见,皆作‘缄’。古蒸、侵二部音转 最近也。”毕云:“太平御览引‘缄’作‘绷’,注云 ‘补庚切’,则此‘缄’字俗改。”绞之不合,通 之不陷,道藏本、吴钞本“通”并作“ 道”。土地之深,王云:“‘土 地’二字文义不明。‘土地’,当为‘掘地’,写者脱 其右半耳。下文曰‘掘地之深,下无菹漏,气无发泄于 上’,节用篇曰‘堀穴深不通于泉’,皆其证。”下 毋及泉,“毋”,吴钞本作“无”,下 同。上毋通臭。后汉书赵咨传注 引作“皆下不及泉,上无遗臭”。书钞“无”作“不” ,余并与李引同。既葬,收余壤其上,说 文土部云“壤,柔土也”。九章算术商功篇“穿地四, 为壤五,为坚三”,刘徽注云“壤谓息土,坚谓筑土” 。毕云:“太平御览引作‘收余壤为垄’,则当云‘为 其上垄’。”诒让案:以上文校之,“垄”不得属上为 句,毕说非。垄若参耕之亩,艺 文类聚十一、御览三十七,引帝王世纪文略同,盖即本 此书。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命群臣曰:吾百世之 后,葬我会稽之山,苇椁桐棺,穿圹七尺,下无及泉, 坟高三尺,土阶三等,葬之后田无改亩”,即其事也。 毕云:“‘垄’,前汉书注作‘陇’。”则止矣。 毕云:“‘则’,旧作‘取’,据前汉 书注改。”若以此若三圣王者观之,此 若,若亦即此也,详尚贤上篇,后同。则厚葬久丧 果非圣王之道。故三王者,皆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岂 忧财用之不足哉?以为如此葬埋之法。毕 云:“太平御览引作‘以为葬埋之法也’。”王云:“ 北堂书钞、初学记亦如是,于义为长。”

  今王公大人之为葬埋,则异于此。必大棺中棺, 礼记丧大记云:“君大棺八寸,属六寸 ,椑四寸;上大夫大棺八寸,属六寸,下大夫大棺六寸 ,属四寸:士棺六寸”,郑注云“大棺,檀之在表者也 。檀弓曰‘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 杝棺一,梓棺二,四者皆周’。此以内说而出也,然则 大棺及属用梓,椑用杝,以是差之。上公革棺不被,三 重也。诸侯无革棺,再重也。大夫无椑,一重也。士无 属,不重也。庶人之棺四寸”。案:此云大棺中棺,即 大棺与属。下云“革阓三操”,疑即所谓“水兕革棺被 之”也。革阓三操,毕云:“阓 同●,操同缫,假音字。”案:说文革部云“●,革绣 也。”国语齐语“●盾”,韦注云“缀革有文如缋也。 ”若然,革棺或亦有文饰与?“操”,毕读为缫,义亦 难通,疑当为“杂”,淮南子诠言训,高注云“杂,□也 ”,“杂”“操”形近而误。璧玉即具,王 云:“‘即’字文义不顺,‘即’当为‘既’,言璧玉 既具,而戈剑等物又皆具也。”戈剑鼎鼓壶滥,并 详前。文绣素练,大鞅万领,说 文革部云“鞅,颈靼也”。释名释车云“鞅,婴也。喉 下称婴,言缨络之也。”案:鞅为马鞁具之一,无大小 之分,此“大”字疑误。又不当云万领,所未详也。舆 马女乐皆具,曰必捶●吴钞本无“必” 字。毕云:“‘捶’,当为‘●’,说文云‘坚土也’ 。‘●’当为‘涂’”,说文、玉篇无●字。言筑涂使 坚。”诒让案:疑当读为“捶唋”。内则,郑注云“捶 ,捣之也”。说文手部云“捣,一曰筑也”,则捶亦有 坚筑之义。●、除声义亦通,谓除道也。差通,垄 虽凡山陵。“差通”,疑当作“羡道” 。周礼冢人,郑注云“隧,羡道也”。九章算术商功篇 云“今有羡除”,刘注云:“羡除,隧道也,其所穿地 ,上平下邪”。史记卫世家“共伯入厘侯羡自shaa”,索 隐云“羡,墓道也。”窃疑此当读“必捶●羡道”为句 ,即九章所谓羡除也。“垄虽凡山陵”为句,大意盖谓 丘垄之高如山陵耳。然“虽凡”二字必误,无以正之, 今姑从旧读。戴云:“疑当作‘虽凡山陵差通为垄’, 脱‘为’字,又倒其文耳。”案:戴校义仍不可通,今 不据改。此为辍民之事,靡民之财,不可胜计也, 其为毋用若此矣。”是故子墨子曰:“乡者,毕 云“乡,向省文”。吾本言曰,意亦使法其言,毕 云:“旧脱‘法’字,一本有。”用其谋,计厚葬久丧,请可以富贫众寡,定危治乱乎,毕 本“请”改作“诚”,云:“旧作‘
请’,一本如此。”王云:“古者 诚与请通,不烦改字。尚同篇‘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 子,请将欲富其gguuoojiia,众其人民,治其刑政,定其社稷 ’,请即诚字也。墨子书情、请二字并与诚通,说见尚 同篇。则仁也,义也,孝子之事也,为人谋者,不 可不劝也;意亦使法其言,用其谋,若人厚葬久丧,实 不可以富贫众寡,定危治乱乎,则非仁也,非义也,非 孝子之事也,为人谋者,不可不沮也。是故求以富gguuoojiia ,甚得贫焉;欲以众人民,甚得寡焉;欲以治刑政,甚 得乱焉;求以禁止大国之攻小国也,而既已不可矣;欲 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祸焉。上稽之尧舜禹汤文武之 道而政逆之,政、正通。下稽之 桀纣幽厉之事,犹合节也。若以此观,则厚葬久丧其非 圣王之道也。”

  今执厚葬久丧者言曰:“厚葬久丧果非圣王之道 ,夫胡说zhongguo之君子,为而不已,毕云 犹言何说。操而不择哉?”毕云 :“择同释。”诒让案:淮南子说山训,高注云“释, 舍也”。子墨子曰:“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 。“习”,吴钞本作“事”,下同。俞 云“义犹善也,谓善其俗也。礼记缁衣篇‘章义瘅恶’ ,释文曰尚书作善,皇云:‘义,善也’。是义与善同 意。”案:“义”当读为“宜”,俞说未塙。昔者 越之东有輆猿之国者,毕云:“‘輆’ ,旧作‘●’,不成字,据太平广记引作‘輆’,音善 爱反,今改。卢云列子汤问篇作‘辄才’,新论作‘轸 猿’。”顾云:“世德堂列子作‘木’,影宋本作‘猿 ’。”诒让案:意林引列子及道藏本刘子风俗篇,并作 “辄博”。博物志五,引作“骇猿”。宋本列子作“● 猿”,注云“
又休”。道藏本殷敬顺释文及卢重 元注本,并作“辄休”。殷云:“
‘辄’,说文作‘耴’,诸涉切, 耳垂也。休,美也。盖儋耳之类是也。诸家本作‘●猿 ’者,误耳。”案:诸文舛互,此无文义可校。集韵十 九代云“輆猿,国名,在越东”,是北宋本实作“輆猿 ”,依殷说则“輆”当作“辄”。后鲁问篇“以食子为 啖人国俗”,与此复不同。后汉书南蛮传说啖人国在交 址西。交址即南越,而国名及方域并异,未知孰是。其 长子生,则解而食之。卢云:“‘解’ ,鲁问作‘鲜’,与列子同。杜预注左传云‘人不以寿 死曰鲜’。”顾云:“
此列子释文之谬说。”诒让案:殷 敬顺列子释文引杜说而释之云“谓少也”,即卢说所本 。卢校列子则谓“鲜”“析”一声之转,引“析支”亦 作“鲜支”为证,说较此为长,盖“解”“鲜”“析” 义并同。新论作“其长子生,则解肉而食其母。”谓 之‘宜弟’;其大父死,负其大母而弃之,博 物志引作“父死则负其母而弃之”,新论作“
其人父死,即负其母而弃之。”案 :此不必定为大父母,疑张、刘所引近是。曰鬼妻 不可与居处。此上以为政,不以为俗,为而不已,操而 不择,则此岂实仁义之道哉?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 也。楚之南有炎人国者,顾云:“季本 ‘炎’作‘啖’。”卢云:“列子作‘炎’。殷敬顺释 文读去声。”诒让案:鲁问篇亦作“啖人”,新论同, 博物志引作“炎”。道藏本列子释文作“啖人”,云“ 谈去声,本作炎”,后汉书亦作“啖人国”,疑当从“ 啖”为是,详鲁问篇。其亲戚死亲 戚,谓父母也。详兼爱下篇。朽其肉而弃之,毕 云:“列子‘
朽’作‘●’同,太平广记引作‘ 刳’。”诒让案:御览七百九十,引博物志亦作“刳” 。列子释文云“‘●’,本作‘咼’,音寡,剔肉也。 又音朽。”殷作“咼”,盖“●”之讹。说文●部云“ ●,剔人肉,置其骨也。”新论作“坼”,尤误。然 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毕 云:“‘渠’,旧作‘秉’,据列子及太平广记改。史 记正义‘括地志云宁、原、庆三州,秦北地郡,战国及 春秋时为义渠戎国之地,今甘肃庆阳府也,在陕西之西 ’。”诒让案:“渠”吴钞本作“●”,不成字。博物 志引作“义渠”,新论同。宋本列子“渠”下注云“又 康”。“康”与“●”并“渠”之形误。周书王会篇云 “义渠以兹白”,孔晁注云“义渠,西戎国”,后汉书 西羌传云“泾北有义渠之戎”。俞云:“史记秦本纪‘ 厉共公三十三年,伐义渠,虏其王’,即此国也。”其 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毕 云:“埙即熏字俗写。太平广记引作‘熏其烟上,谓之 登烟霞’。”诒让案:列子亦作“熏则烟上,谓之登遐 。”新论作“烟上熏天,谓之升霞。”博物志作“勋之 即烟上,谓之登遐。”吕氏春秋义赏篇云“氐羌之民, 其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不焚也”。荀子大略篇 说同。义渠在秦西,亦氐羌之属。登遐者,礼记曲礼云 “天子崩,告丧曰:天王登假”,郑注云“登,上也。 假,已也。上已者,若仙去云耳”。释文云“假音遐” 。汉书郊祀志云“世有仙人,登遐倒景”,颜注云“遐 亦远也”。案:依广记所引及新论,似皆以“遐”为“ 霞”之●字,非古义也。 然后成为孝子。“ 成为”,吴钞本作“谓之”。此上以为政,下以为 俗,毕云:“太平广记引有云‘而未足 为非也’。”诒让案:博物志引,有“zhongguo未足为非也 ”七字,列子作“而未足为异也”。为而不已,操 而不择,则此岂实仁义之道哉?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 者也。若以此若三国者观之,则亦犹薄矣。若以zhongguo之 君子观之,旧本脱“以”字,王据上文 补。则亦犹厚矣。王云:“尔雅 ‘犹,已也’,言亦已薄,亦已厚也。”如彼则大 厚,如此则大薄,然则葬埋之有节矣。故衣食者,人之 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葬埋者,人之死利也,吴 钞本无“者”字。夫何独无节于此乎。”

  子墨子制为葬埋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骨; 衣三领,足以朽肉;韩非子显学篇云“ 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丧三 月。”掘地之深,下无菹漏,菹与沮通,广雅释诂云“ 沮,湿也”。气无发泄于上,垄足以期其所,毕 云:“言期会”则止矣。哭往哭来,反从事乎衣食 之财,佴乎祭祀,毕云:“说文‘佴, 佽也’,饮训便利。”案:佴者,次比之义。言不疏旷 也,毕说非。以致孝于亲。“于 ”,吴钞本作“乎”。故曰子墨子之法,不失死生 之利者,此也。

  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 仁义,“请”,旧本作“谓”,毕本改 “诚”,云“旧作‘谓’,以意改”。王云:“‘谓’ 即‘请’之讹,请与诚通,毕径改为诚,未达假借之旨 。”案:王校是也,顾说同,今据正。求为上士, 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zhongguo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 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此者” 二字,旧本倒,今依王校乙,详非攻下篇。
 
 
 

墨子闲诂卷七

   天志上第二十六

   春秋繁露楚庄王篇云“事君者仪 志,事父者承意,事天亦然”,此天志之义也。毕云: “玉篇云‘志,意也’,说文无志字。郑君注周礼云‘ 志,古文识’,则识与志同。又篇中‘多’或作‘之’ ,疑古文‘志’亦只作‘之’也。”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 。何以知之?以其处家者知之。若处家得罪于家长,犹 有邻家所避逃之。毕云:“广雅云‘所 ,□也’,玉篇云‘处所’。”王云:“所犹可也,言 有邻家可避逃也,下文同,毕引广雅‘所,□也’,失 之。”案:此当从毕说,下文云“此有所避逃之者也” ,又云“无所避逃之”,即承此文。然且亲戚兄弟 所知识,亲戚,即父母也。下篇云“父 以戒子,兄以戒弟”。共相儆戒,毕 云:“‘共’,旧作‘其’,一本如此,下同”。皆 曰:‘不可不戒矣!不可不慎矣!恶有处家而得罪于家 长,而可为也!’非独处家者为然,虽处国亦然。处国 得罪于国君,犹有邻国所避逃之,然且亲戚兄弟所知识 ,共相儆戒皆曰:‘不可不戒矣!不可不慎矣!谁亦有 处国得罪于国君,而可为也’!此有所避逃之者也,相 儆戒犹若此其厚,况无所避逃之者,相儆戒岂不愈厚, 然后可哉?且语言有之曰:‘焉而晏日焉而得罪,将恶 避逃之?’“日”,旧本作“曰”,毕 校并上“曰”字,皆改为“日”,云“犹云日暮途远, 两‘日’字旧作‘曰’,以意改”。俞云:“毕改两‘ 曰’字皆作‘日’,然上‘曰’字实不误。‘且语有之 曰’,盖述古语也。‘言’字即‘语’字之误而衍者, 下‘曰’字当从毕改作‘日’。‘
焉而’字●出,文义难通,疑上‘ 焉而’字亦为衍文。墨子本作‘且语有之曰:晏日焉而 得罪,将恶避逃之’?晏者,清也,明也。说文日部‘ 晏,天清也’,小尔雅广言‘晏,明也’,文选羽猎赋 ‘于是天清日晏’,淮南子缪称篇‘晖日知晏,阴蝔知 雨’,并其证也。此谓人苟于昏暮得罪,犹有可以避逃 之处,若晏日,则人所共睹,无所逃避矣。下文曰‘夫 天不可为林谷幽门无人,明必见之。’然则墨子正以晏 日之不可避逃,起下文明必见之之意,晏之当训明无疑 矣。毕注谓‘犹云日暮途远’,是但知晏晚之义,而忘 天清之本训,宜于墨子之意不得矣。”案:俞说晏日之 义是也,此当以“焉而晏日焉而得罪”八字为句,上焉 与于同义,焉而,犹言于而,言于此晴晏之日,焉而得 罪也。俞以上“焉而”二字为衍文,则尚未得其义。曰 无所避逃之。夫天不可为林谷幽门无人,毕 云“‘门’,当为‘涧’”。王云:“毕据明鬼篇文也 。余谓‘门’当为‘闲’,闲读若闲。言天监甚明,虽 林谷幽闲无人之处,天必见之也。贾子耳痹篇曰‘故天 之诛伐,不可为广虚幽闲,攸远无人,虽重袭石中而居 ,其必知之乎!’淮南览冥篇曰‘上天之诛也,虽在圹 □幽闲,辽远隐匿,重袭石室,界障险阻,其无所逃之 ,亦明矣’,义皆本于墨子。则‘幽门’为‘
幽闲’之误明矣。明鬼篇‘虽有深 溪博林,幽涧毋人之所’,‘幽涧’,亦‘幽闲’之误 。”案:王校是也,但读闲为闲,尚未得其义。“闲” 当读为闲隙之“闲”,荀子王制篇云“无幽闲隐僻之国 ,莫不趋使而安乐之”,杨注云“幽,深也。闲,隔也 ”。明必见之。然而天下之士君子之于天也,旧 本脱“士”字及“之于”二字,王据上下文补“士”字 ,又以意补“之于”二字,今从之。忽然不知以相 儆戒,此我所以知天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也。

  然则天亦何欲何恶?天欲义而恶不义。然则率天 下之百姓以从事于义,则我乃为天之所欲也。我为天之 所欲,天亦为我所欲。然则我何欲何恶?旧 本无“我”字,毕云:“一本则下有‘我’字。”案: 有者是也,王亦据增。我欲福禄而恶祸祟。若我不 为天之所欲,而为天之所不欲,旧本脱 此十五字,王据中篇补。然则我率天下之百姓,以 从事于祸祟中也。然则何以知天之欲义而恶不义?吴 钞本无“以”字。曰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 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然则天欲其 生而恶其死,欲其富而恶其贫,欲其治而恶其乱,此我 所以知天欲义而恶不义也。毕云:“‘ 我’,旧作‘义’,以意改。”顾云:“季本‘我’。 ”

  曰且夫义者政也,王云:“‘政 ’与‘正’同,下篇皆作‘正’。”诒让案:意林引下 篇,“正”皆作“政”,二字互通。“义者正也”,言 义者所以正治人也。无从下之政上,必从上之政下 。是故庶人竭力从事,未得次己而为政,毕 云:“‘次’,‘恣’字省文,下同,一本作‘恣’, 俗改。”王引之云:“毕说非也。次犹即也,下文诸次 字并同。此言士在庶人之上,故庶人未得即己而为正, 有士正之也。次即声相近,而字亦相通。康诰‘勿庸以 次女封’,荀子致士,宥坐二篇,并作‘勿庸以即女’ ,家语始诛篇作‘勿庸以即女心’,皆其证。说文‘□, 古文作堲’,亦其例也。”案:意林引下篇,“次”并 作“恣”,则毕说亦通。节用上篇云“圣王既没,于民 次也。”“恣”亦作“次”,可证。有士政之;士 竭力从事,未得次己而为政,有将军大夫政之;将 军大夫,即卿大夫也,详尚同中篇。将军大夫竭力 从事,未得次己而为政,有三公诸侯政之;三公诸侯竭 力听治,未得次己而为政,有天子政之;天子未得次己 而为政,有天政之。天子为政于三公、诸侯、士、庶人 ,天下之士君子固明知,天之为政于天子,天下百姓未 得之明知也。毕云:“当云明知之也。 ”俞云“上之字,当在天字上,属上为句。本云‘天子 为政于三公、诸侯、上、庶人,天下之士君子固明知之 ’,今之字误在天字下,则‘固明知’句文气未足,且 ‘天为政’与‘天子为政’相对不当作‘天之为政’也 。”案:“固明知”下,当有之字,至“天之为政于天 子”,下文屡见,之字似不当删。故昔三代圣王禹 汤文武,欲以天之为政于天子,明说天下之百姓,故莫 不犓牛羊,豢犬彘,洁为粢盛酒醴,毕 云:“‘为粢’二字旧脱,据后文增。”以祭祀上 帝鬼神,而求祈福于天。我未尝闻天下之所求祈福于天 子者也,顾云“据中下二篇,‘
下’字衍”,苏校同。戴云:“案 中篇云‘吾未知天之祈福于天子也’,则此文衍‘下’ 字,及‘所求’二字及‘者’字。”我所以知天之 为政于天子者也。

  故天子者,天下之穷贵也,天下之穷富也,戴 云“穷,极也,此二字转相训”。故于富且贵者, “于”,吴钞本作“欲”。当天 意而不可不顺,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 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然则是谁顺天意 而得赏者?谁反天意而得罚者?”子墨子言曰:“昔三 代圣王禹汤文武,此顺天意而得赏也。毕 云:“‘赏’下,当有‘者’字。”昔三代之暴王 桀纣幽厉,此反天意而得罚者也。然则禹汤文武其得赏 何以也?”子墨子言曰:“其事上尊天,中事鬼神,下 爱人,故天意曰:‘此之我所爱,兼而爱之;我所利, 兼而利之。爱人者此为博焉,利人者此为厚焉。’故使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业万世子孙,传称其善,业 ,谓子孙纂业也。左昭元年传“台骀能业其官”,杜注 释为“纂业”。又疑当为“叶万子孙”,叶与世同。公 孙龙子云“孔穿,孔子之叶也。”“万”下“世”字衍 。古文苑秦诅楚文云“叶万子孙,毋相为不利。”檀弓 云“世世万子孙毋变也。”毛诗长发,传云“叶,世也 ”。方施天下,毕云:“方犹● ,或当为□字之坏。”诒让案:方●古通。皋陶谟“方 施象刑,惟明”,新序节士篇“方”作“●”。说文上 部云“●,溥也”。方施,言施溥遍于天下也。至 今称之,谓之圣王。”然则桀纣幽厉得其罚何以也?” 依上文,当作“其得罚何以也”,此误 倒。子墨子言曰:“其事上诟天,中诟鬼,道 藏本、吴钞本并作“中诬鬼。”大戴礼记本命篇云:“ 诬鬼神者,罪及二世”。则作“诬”义亦通毕。云:“ 据上,当有‘神’字。”下贼人,“ 贼”,旧本讹“贱”,今依王校正,说详尚贤中篇。故 天意曰:‘此之我所爱,别而恶之,我所利,交而贼之 。恶人者此为之博也,贱人者此为之厚也。’“ 贱”,亦“贼”之误。此并●上文别相恶、交相贼而言 。故使不得终其寿,不殁其世,“ 殁”,吴钞本作“没”。至今毁之,谓之暴王。

  然则何以知天之爱天下之百姓?以其兼而明之。 何以知其兼而明之?以其兼而有之。何以知其兼而有之 ?以其兼而食焉。何以知其兼而食焉?四海之内,粒食 之民,大戴礼记少闲篇云“粒食之民, 昭然明视。”莫不犓牛羊,豢犬彘,洁为粢盛酒醴 ,以祭祀于上帝鬼神,天有邑人,毕云 :“‘邑’,旧作‘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非,以意改。”何用弗 爱也?且吾言shaa一不辜者必有一不祥。shaa不辜者谁也? 则人也。予之不祥者谁也?则天也。若以天为不爱天下 之百姓,则何故以人与人相shaa,而天予之不祥?此我所 以知天之爱天下之百姓也。“此我”下 ,吴钞本有“之”字。

  顺天意者,义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 力政”,下篇作“力正”,谓以力相制,义详节葬下篇 。然义政将柰何哉?”毕云:“ 旧脱‘政’字,一本有。”子墨子言曰:“处大国 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贵者不傲贱 ,多诈者不欺愚。中篇及兼爱中篇、下 篇,文并略同,皆无“多”字,此疑衍。此必上利 于天,中利于鬼,下利于人,三利无所不利,故举天下 美名加之,谓之圣王,力政者则与此异,言非此,毕 云“非犹背”。行反此,犹幸驰也。毕 云:“‘幸’,一本作‘偝’。”诒让案:“幸”疑“ ●”之误。玉篇人部云“淮南子‘分流●驰。’●,相 背也,与舛同”。今淮南子说山训作“舛”。又泛论训 ,高注云“舛,乖也”。偝与背同,见坊记、投壶及荀 子,与●义亦同。处大国攻小国,处大家篡小家, 强者劫弱,贵者傲贱,多诈欺愚。此上不利于天,中不 利于鬼,下不利于人。三不利无所利,故举天下恶名加 之,谓之暴王。”

  子墨子言曰:“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 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圜,曰:‘中 者是也,不中者非也。’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 载,言语不可尽计,上说诸侯,下说列士,其于仁义则 大相远也。毕云:“‘相’,旧作‘其 ’,一本如此。”何以知之?曰我得天下之明法以 度之。”

   天志中第二十七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君子之欲为仁义者,吴 钞本“君子”下无“之”字。则不可不察义之所从 出。既曰不可以不察义之所欲出,然则义何从出?”子 墨子曰:“义不从愚且贱者出,必自贵且知者出。何以 知义之不从愚且贱者出,而必自贵且知者出也?曰:义 者,善政也。何以知义之为善政也?曰:天下有义则治 ,无义则乱,是以知义之为善政也。王 云:“旧本脱两‘为’字,下篇曰‘何以知义之为政也 ?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我以此知义之为正也。’ 今据补。”俞云:“三‘善’字,皆‘言’字之误。隶 书‘善’字或作‘●’,见张迁碑、灵台碑、孙叔敖碑 。与‘言’字相似,故‘言’误为‘
善’。‘义者言政也,何以知义之 言政也?曰: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是以知义之言 政也’,语意甚明,若作‘善政’,则义之善政不可通 矣。下篇曰‘义者正也,何以知义之为正也?天下有义 则治,无义则乱,我以此知义之为正也’。并无‘善’ 字,可知此文‘善’字之误,义之言政,犹义之为正也 ”。夫愚且贱者,不得为政乎贵且知者,毕 云:“当脱‘贵且知者’四字。”然后得为政乎愚 且贱者,此吾所以知义之不从愚且贱者出,而必自贵且 知者出也。然则孰为贵?孰为知?曰:天为贵,天为知 而已矣。然则义果自天出矣。”

  今天下之人曰:“当若天子之贵诸侯,诸侯之贵 大夫,●明知之。毕云:“‘●’,当 为‘碻’,言确然可知。”钮树玉云“‘●明’,当作 ‘高明’。”案:毕说是也,两“贵”字下疑皆当有“ 于”字。然吾未知天之贵且知于天子也。”子墨子 曰:“吾所以知天之贵且知于天子者有矣。曰:天子为 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天子有疾病祸祟 ,必斋戒沐浴,洁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则天能除 去之,然吾未知天之祈福于天子也。此吾所以知天之贵 且知于天子者。不止此而已矣,又以先王之书驯天明不 解之道也知之。毕云:“驯与训同,言 训释天之明道。”曰:‘明哲维天,毕 云:“旧作‘
大’,以意改。”临君下土。 ’“土”,旧本作“出”,王引之云: “下出二字,义不可通,‘出’当为‘土’。‘明哲维 天,临君下土’,犹诗言‘明明上天,照临下土’耳。 隶书‘出’字或作‘土’,若‘□’省作‘敖’,‘● ’省作‘卖’,‘●’省作‘●’之类,形与土相似, 故‘土’讹为‘出’。”案:王说是也,今据正。则 此语天之贵且知于天子。不知亦有贵知夫天者乎?“ 夫”,吴钞本作“
于”。曰:天为贵,天为知而 已矣。然则义果自天出矣。”

  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君子,中实将欲遵道 利民,本察仁义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慎 与顺同,上下文屡云顺天意,下同。既以天之意以 为不可不慎已,然则天之将何欲何憎?毕 云:“‘之’下,当有‘意’字。”子墨子曰:“ 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暴 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之所不欲也。不止此而 已,旧本脱“不”字,又“止”作“上 ”,王校补“不”字,毕校改“上”为“止”,今并据 正。欲人之有力相营,文选陆士 衡赠从兄车骑诗,李注引钟会老子注云“经护为营”。 有道相教,有财相分也。又欲上之强听治也,下之 强从事也。上强听治,则gguuoojiia治矣,下强从事则财用足 矣。若gguuoojiia治财用足,则内有以洁为酒醴粢盛,“ 洁”,吴钞本作“洁”。以祭祀天鬼;外有以为环 璧珠玉,以聘挠四邻。毕云:“挠与交 同音。”诸侯之冤不兴矣,一切 经音义云“古文‘冤’‘惌’二形,今作‘怨’,同。 ”苏云:“冤当读如怨。”边境兵甲不作矣。内有 以食饥息劳,持养其万民,荀子荣辱篇 ,杨注云“持养,保养也”,义详非命下篇。则君 臣上下惠忠,父子弟兄慈孝。故唯毋明乎顺天之意,“ 唯”,旧本作“惟”,今据吴钞本改。毋,语词,详尚 贤中篇。奉而光施之天下,“光”与“ 广”通。则刑zhengzhi,万民和,gguuoojiia富,财用足,百 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广雅释 诂云“便,安也”,“宁”,旧本作“●”,今据吴钞 本改。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君子,中实将欲 遵道利民,本察仁义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慎 ,亦读为顺。

  且夫天子之有天下也,戴云:“ ‘子’字衍。”辟之无以异乎国君诸侯之有四境之 内也。吴钞本“辟”作“譬”。毕云: “辟同譬”。今国君诸侯之有四境之内也,夫岂欲 其臣国万民之相为不利哉?俞云:“‘ 臣国’,当为‘国臣’,正对国君而言。君曰国君,故 臣曰国臣也,今倒作‘臣国’,义不可通。”今若 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乱小家,欲以此求赏誉,终 不可得,诛罚必至矣。夫天之有天下也,将无已异此。 毕云:“已,同以。”今若处大 国则攻小国,毕云:“旧脱‘则’字, 据下句增。”处大都则伐小都,吴 钞本,二句并无“则”字。欲以此求福禄于天,福 禄终不得,而祸祟必至矣。然有所不为天之所欲,而为 天之所不欲,则夫天亦且不为人之所欲,而为人之所不 欲矣。人之所不欲者何也?曰病疾祸祟也。毕 云:“旧脱‘
祸’字,据下文增”。若已不 为天之所欲,而为天之所不欲,是率天下之万民以从事 乎祸祟之中也。故古者圣王明知天鬼之所福,而辟天鬼 之所憎,以求兴天下之利,而除天下之害。是以天之为 寒热也节,四时调,阴阳雨露也时,五谷孰,道 藏本、吴钞本作“熟”,俗字。六畜遂,疾□戾疫 凶饥则不至。”戾、厉字通。详尚同中 篇。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君子,中实将欲遵 道利民,毕云:“旧脱‘道’字,一本 有。”本察仁义之本,天意不可不慎也!

  且夫天下盖有不仁不祥者,曰当若子之不事父, 弟之不事兄,臣之不事君也。故天下之君子,与谓之不 祥者。王云“故,犹则也。”毕云:“ 与,同举。”今夫天兼天下而爱之,撽遂万物以利 之,“物”,吴钞本作“民”,下同。 毕云:“说文云‘●,●击也。’但未详●遂之义。” 俞云:“撽遂二字,义不可通。‘撽’当为‘邀’,疑 本作‘邀’,或作‘撽’,传写误合之为‘撽邀’,而 ‘邀’又误为‘遂’耳。邀与交通,庄子庚桑楚篇‘夫 至人者,相与交食乎地而交乐乎天’。徐无鬼篇作‘吾 与之邀乐于天,吾与之邀食于地’。是交邀古通用也。 邀万物以利之,即交万物以利之,与兼天下而爱之同义 。交犹兼也。”案:俞说迂曲不足据。韩非子说林篇( 一)云“有欲以御见荆王者,曰:臣能撽鹿”。庄子至 乐篇云“庄子至楚,见空髑髅,撽以马箠”,成玄英疏 云“撽,打击也。”依韩子“撽鹿”义推之,疑当为驱 御之义。“遂”或当为“逐”之讹,然下文云“以长遂 五谷麻丝,使民得而财利之”,则“遂”字又似非误, 未能质定也。若豪之末,“豪” ,吴钞本作“毫”,下同。毕云:“‘豪’本作‘●’ ,‘毫’字正文,经典或从毛,非。”非天之所为 也,“为”,旧本作“谓”,今据吴钞 本正。苏云:“‘非’上,当有‘莫’字,下同。‘谓 ’,当从下文作‘为’。”俞云:“‘非’上脱‘无’ 字,下文同。言虽至秋豪之末,无非天之所为也。”而 民得而利之,则可谓否矣。苏云:“‘ 否’义未详,疑当作‘厚’。”俞云“‘否’字义不可 通,乃‘后’字之误。后读为厚。礼记檀弓篇‘后木’ ,正义曰‘世本云“厚”,此云“后”,其字异耳。’ 是‘后’‘厚’古通用。说文‘厚,古文作垕。’本从 后声,故声近而义通也。此云‘若豪之末,无非天之所 为也,而民得而利之,则可谓厚矣’,言天爱民之厚也 。下文‘且吾所以知天之爱民之厚者有矣’,又曰‘此 吾以知天之爱民之厚也’,并可为证。”案:俞说是也 。然独无报夫天,而不知其为不仁不祥也。此吾所 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

(一)原误作“上篇”,据韩非子改 。

  且吾所以知天之爱民之厚者有矣,曰以磨为日月 星辰,“以”字旧脱,今据道藏本、吴 钞本补。顾云:“颜氏家训、世本‘容成造历’。以‘ 历’为碓磨之‘磨’。”王云:“‘磨’,亦当为‘磿 ’,‘磿为日月星辰’,犹大戴记五帝德篇言‘历离日 月星辰’也。”案:王校是也,详非攻下篇。以昭 道之;说文日部云“昭,明也。”制 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雷降雪霜雨露,王 云:“‘雷降雪霜雨露’义不可通,雷盖霣字之义,霣 与陨同。左氏春秋经‘庄七年,星陨如雨’。公羊‘陨 ’作‘霣’。尔雅‘陨,降落也’,故曰‘霣降雪霜雨 露’。”以长遂五谷麻丝,使民得而财利之;列为 山川溪谷,播赋百事,毕云:“播布。 ”以临司民之善否;毕云:“司 ,读如伺,俗从人”。为王公侯伯,“ 侯伯”,旧本作“诸伯”。吴钞本作为“侯伯”,道藏 本作“诸侯”,审校文义,吴本较长,今据正。使 之赏贤而罚暴;毕本“贤”旧作“焉” ,一本如此。顾云:“藏本‘贤’,季本同。”案:吴 钞本亦作“贤”。贼金木鸟兽,“ 贼”,当为“赋”,形近而误,言赋敛金木鸟兽而用之 也。从事乎五谷麻丝,吴钞本作 “丝麻”。以为民衣食之财。自古及今,未尝不有 此也。今有人于此,欢若爱其子,一切 经音义引三苍云“欢,古欢字。”竭力单务以利之 ,苏云:“单,同殚。”案:见七患篇 。其子长,而无报子求父,苏云 “当云‘其子长而无报乎父’。”故天下之君子与 谓之不仁不祥。毕云“与,同举。”今 夫天兼天下而爱之,撽遂万物以利之,“ 以”,吴钞本作“而”。若豪之末,非天之所为, “非”上,亦当有“无”字。毕云“据 上文,当有‘也’字。”而民得而利之,则可谓否 矣,“否”,亦当作“后”,读为厚, 详前。然独无报夫天,而不知其为不仁不祥也。此 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吴钞本无“
君子”二字。

  且吾所以知天爱民之厚者,不止此而足矣。曰shaa 不辜者,天予不祥。不辜者谁也?“不 ”上亦当有“shaa”字。曰人也。予之不祥者谁也? 曰天也。若天不爱民之厚,夫胡说人shaa不辜,而天予之 不祥哉?“夫”,旧本亦作“天”。王 云:“‘天胡说’之‘天’,当为‘夫’,此涉上下文 ‘天’字而误。夫,发声也,言若天非爱民之厚,则人 shaa不辜而天予之不祥者,果何说哉?节葬篇曰‘厚葬久 丧果非圣王之道,夫胡说zhongguo之君子,为而不已,操而 不择哉?’是其证。”此吾之所以知天之爱民之厚 也。旧本脱“之所”二字,今据吴钞本 增。

  且吾所以知天之爱民之厚者,吴 钞本“吾”下有“之”字,“天”下无“之”字。不 止此而已矣。曰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有之 ;憎人贼人,毕云:“二字旧脱,据下 文增。”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亦有矣。夫爱人利 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谁也?曰若昔三代圣王,尧 舜禹汤文武者是也。尧舜禹汤文武焉所从事?曰从事兼 ,不从事别。兼者,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乱小家 ,强不劫弱,众不暴寡,诈不谋愚,贵不傲贱。观其事 ,上利乎天,中利乎鬼,下利乎人,三利无所不利,是 谓天德。聚敛天下之美名而加之焉,曰:此仁也,义也 ,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也。不止此而已, 书于竹帛,毕云:“后汉书注引,‘书 于’作‘书其事’,据下文亦然。”戴云:“当依下文 补脱文三字,今作‘书于竹帛’者,后人据兼爱下篇删 之。”镂之金石,琢之槃盂,吴 钞本“槃”作“盘”,下同。毕云:“后汉书注引‘槃 ’作‘盘’。”传遗后世子孙。曰将何以为?将以 识夫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也。皇矣道之曰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不长夏以革,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诗大雅,毛传 云:“怀,归也。不大声见于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革,更也,不以长大 有所更。”郑笺云:“夏,诸夏也。天之言云,我归人 君有光明之德,而不虚广言语以外作容貌。不长诸夏以 变更王法者,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 者,此言天之道尚诚实,贵性自然。”案:墨子说诗, 与郑义同。帝善其顺法则也,故举殷以赏之,使贵 为天子,富有天下,名誉至今不息。故夫爱人利人,顺 天之意,得天之赏者,既可得留而已。毕 云:“据下云既可谓而知也,此句未详。”王云:“‘ 既可得留而已’,当作‘既可得而智已’,智即知也。 墨子书‘知’字多作‘智’,见于经说,耕柱二篇者, 不可枚举。言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既可得而知已。 尚贤篇曰‘既可得而知已’,旧本作‘既可得留而已者 ’,‘智’误为‘留’,又误在‘而’字上耳。下文云 ‘故夫憎人贼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既可谓而知也 ’,亦当作‘既可得而知也’,前后相证,则两处之误 字,不辩而自明。下篇亦云‘既可得而知也’。”夫 憎人贼人,“贼”,吴钞本作“疾”。 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谁也?曰若昔者三代暴王桀 纣幽厉者是也。桀纣幽厉焉所从事?曰从事别,不从事 兼。别者,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乱小家,强劫弱 ,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观其事,上不利乎天,中 不利乎鬼,下不利乎人,三不利无所利,是谓天贼。聚 敛天下之丑名而加之焉,曰此非仁也,非义也。憎人贼 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也。不止此而已,又书其事 于竹帛,镂之金石,琢之槃盂,传遗后世子孙。曰将何 以为?将以识夫憎人贼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也。 大誓之道之“誓”,道藏本、吴钞本并 作“明”。庄述祖云:“墨书引大誓,有‘去发’,有 ‘大明’。‘去发’,当为‘太子发’,为大誓上篇。 大明,即诗所谓会朝清明也。诗书皆曰大明。明武王之 再受命,为中篇。”案:此文,非命上中二篇,并作大 誓,“明”塙为讹字,盖“誓”省为“折”,“明”即 隶古“
折”字之讹。颜师古匡谬正俗,引 书汤誓,“誓”字作“●”。山井鼎七经孟子考文载古 文甘誓,“誓”字作“●”。盖皆“●”“●”二字传 写讹舛,与“明”形略相类,庄说不足据。曰:‘ 纣越厥夷居,江声云:“夷居,倨嫚也 。”说文尸部云“居,蹲也。”不肯事上帝,弃厥 先神祇不祀,“祇”,旧本讹“祗”, 今据道藏本正。乃曰吾有命,无廖●务。毕 云;“此句非命上作‘无僇匪□’,非命中作‘毋僇其 务’,据孔书泰誓云‘罔惩其侮’,则知无罔音义同, ‘廖’‘僇’皆‘惩’字之讹,‘●’则‘其’字之讹 ,务音同侮。虽孔书伪作,作者取墨书时犹见善本,故 足据也。”孙星衍云:“当作‘
无僇其务’,言不戮力其事。或孔 书‘侮’字反是‘务’假音,未可知也。”江声从“毋 僇其务”,云“‘僇’,读为戮力之‘戮’,言己有命 ,不畏鬼神,毋为戮力于鬼神之务。明鬼篇云‘古者圣 王必与鬼神为其务’,又云‘今执无鬼者曰:鬼神者固 无有。则此反圣王之务。’此非命天志引书之意,与明 鬼篇大指略同。”诒让案:“无”当读为“侮”,详非 命中篇。书太誓伪孔传云“平居无故,废天地百神宗庙 之祀,纣言吾所以有兆民,有天命故,群臣畏罪不争, 无能止其慢心。”孔说非墨子义。天下。毕 云:“‘二’字疑衍,即下‘天亦’二字重文。”庄读 “无僇鼻务天下”为句,云“僇,且也,‘鼻’当为‘ ●’。”案:庄说难通,不足据。天亦纵弃纣而不 葆。’毕云:“孔书泰誓云‘纣乃夷居 ,弗事上帝神祇,遗厥先宗庙弗祀,乃曰吾有民有命, 罔惩其侮’。”察天以纵弃纣而不葆者,反天之意 也。故夫憎人贼人,“贼”,吴钞本作 “疾”。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既可得而知也。 ”“得”,旧本误“谓”,今据吴钞本 正,王校亦改“得”。

  是故子墨子之有天之,毕云:“ 一本作‘志’,疑俗改。”辟人无以异乎轮人之有 规,辟人,“人”当作“之”,上文云 “辟之无以异乎国君诸侯之有四境之内也”,是其证。 匠人之有矩也。今夫轮人操其规,将以量度天下之 圜与不圜也,“量度”,吴钞本倒,下 同。曰:中吾规者谓之圜,不中吾规者谓之不圜。 是以圜与不圜,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则圜法明也 。匠人亦操其矩,将以量度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中 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 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故子墨子之有 天之意也,王云:“‘天之意’本作‘ 天之’,‘天之’即‘天志’,本篇之名也。‘子墨子 之有天之’,已见上文。古‘志’字,通作‘之’,说 见号令篇,后人不达,又见上下文皆云‘顺天之意’、 ‘反天之意’,故于‘天’之下加‘意’字耳。”上 将以度天下之王公大人为刑政也,“为 ”上吴钞本有“之”字。下将以量天下之万民为文 学出言谈也。观其行,顺天之意,谓之善意行,反天之 意,谓之不善意行;王校删二“意”字 ,云“旧本‘谓之善’下衍‘意’字,‘谓之不善’下 脱‘行’字,又衍‘意非’二字,今据下文改正。”案 :“意”疑当作“□”,与“德”通。善德行,不善德 行,犹下云善言谈,不善言谈,善刑政,不善刑政也。 王谓衍文,未塙。下“行”字,旧本讹“非”,今从王 校正。观其言谈,顺天之意,谓之善言谈,反天之 意,谓之不善言谈;观其刑政,顺天之意,谓之善刑政 ,反天之意,谓之不善刑政。故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 仪,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 犹分黑白也。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 子,中实将欲遵道利民,本察仁义之本,天之意不可不 顺也。顺天之意者,义之法也。” 

   天志下第二十八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所以乱者,其说将何哉?则 是天下士君子,皆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何以知其明于小 不明于大也?以其不明于天之意也。何以知其不明于天 之意也?以处人之家者知之。今人处若家得罪,将犹有 异家所,以避逃之者,毕云:“据下文 ,当有‘矣’字。”王引之云:“所以,可以也。”案 :此所当从毕训为处所,王说非,详上篇。然且父 以戒子,兄以戒弟,曰:‘戒之慎之,处人之家,不戒 不慎之,而有处人之国者乎?’“有” ,疑当为“可”。今人处若国得罪,将犹有异国所 ,以避逃之者矣,然且父以戒子,兄以戒弟,曰:‘戒 之慎之,处人之国者,不可不戒慎也!’今人皆处天下 而事天,得罪于天,将无所以避逃之者矣。然而莫知以 相极戒也,王引之云:“‘极’字义不 可通,‘极戒’,当为‘儆戒’,字之误也。上篇‘相 儆戒’三字凡五见。”俞云:“极戒即儆戒也,‘极’ 通作‘亟’。荀子赋篇‘出入甚极’,又曰‘反覆甚极 ’,杨倞注并曰‘极读为亟’,是也。广雅释诂‘亟, 敬也’。亟为敬,故亦为儆矣。亟又与苟通,见尔雅释 诂篇释文,而敬字即从苟,是可知其义之通。说文心部 ‘●,疾也,从心亟声。一曰谨重貌’。谨重之义,亦 与儆相近。”吾以此知大物则不知者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戒之慎之,必为天之所欲, 而去天之所恶。曰天之所欲者何也?所恶者何也?天欲 义而恶其不义者也。何以知其然也?曰义者正也。正 ,犹言正人,详上篇。何以知义之为正也?天下有 义则治,无义则乱,我以此知义之为正也。然而正者, 无自下正上者,必自上正下。是故庶人不得次己而为正 ,意林引“次”并作“
恣”,“正”并作“政”。案:“ 次”当依马读为“恣”,王训为“
即”,似未塙,详上篇。有士 正之;士不得次己而为正,有大夫正之;大夫不得次己 而为正,有诸侯正之;诸侯不得次己而为正,有三公正 之;三公不得次己而为正,有天子正之;天子不得次己 而为政,依上下文,亦当作“正”。有 天正之。今天下之士君子,皆明于天子之正天下也,而 不明于天之正天子也。王云:“旧本‘ 不明于天’下脱‘之’字,‘正’下又脱‘天子’二字 ,今补。”是故古者圣人,明以此说人曰:‘天子 有善,天能赏之;天子有过,天能罚之。’天子赏罚不 当,听狱不中,天下疾病祸福,王云: “‘福’字义不可通,‘祸福’,当为‘祸祟’。下者 ,降也,言降之以疾病祸祟也。疾病祸祟,见中篇。” 霜露不时,天子必且犓豢其牛羊犬彘,洁为粢盛酒 醴,“洁”,旧本作“洁”,今据吴钞 本改,下同。以祷祠祈福于天,我未尝闻天之祷祈 福于天子也,毕云:“‘祷’下,当有 ‘祠’字。”吾以此知天之重且贵于天子也。吴 钞本“此”作“是”,“重且贵”作“贵且重”,以此 下文及中篇校之,“重且贵”当作“贵且知”。是 故义者不自愚且贱者出,必自贵且知者出。曰谁为知? 天为知。俞云:“此上脱‘谁为贵?天 为贵’六字。中篇曰‘然则孰为贵?孰为知?曰:天为 贵,天为知而已矣’,是其证。”然则义果自天出 也。

  今天下之士君子之欲为义者,则不可不顺天之意 矣。曰顺天之意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何以知兼爱天 下之人也?以兼而食之也。食,谓享食 其赋税物产。何以知其兼而食之也?自古及今无有 远灵孤夷之国,戴云“‘远灵’二字, 义不可通,‘灵’疑当作‘雱’。‘雱’,说文以为籀 文‘●’字,●与方通,今文尚书多借‘●’为‘方’ 。远雱,言远方也。”诒让案:“灵”疑“虚”之误, 北魏孝文帝祭比干文,“虚”作“●”,南唐本业寺记 作“●”,东魏武定二年邑主造象颂“灵”作“●”, 二形并相似。耕柱篇“●灵”亦“□虚”之误,与此正 同。皆犓豢其牛羊犬彘,洁为粢盛酒醴,以敬祭祀 上帝山川鬼神,以此知兼而食之也。苟兼而食焉,必兼 而爱之。譬之若楚、越之君,“譬”, 吴钞本作“辟”。今是楚王食于楚之四境之内,王 引之云:“今是,与今夫义同”。故爱楚之人;越 王食于越,戴云:“当据上文补‘之四 境之内’五字,墨子文不避重复,不得于此文独省也” 。故爱越之人。道藏本、季本、 吴钞本,并脱“楚之人”以下十字。今天兼天下而 食焉,我以此知其兼爱天下之人也。

  且天之爱百姓也,不尽物而止矣。王 云:“‘物’字义不可通,‘物’当为‘此’。此字指 上文而言。中篇曰‘不止此而已矣’,又曰‘不止此而 已’,皆其证。”今天下之国,粒食之民,shaa一不 辜者,必有一不祥。王云:“旧本‘民 ’下衍‘国’字,今删。‘shaa一’下,脱‘不辜者必有 一’六字,今据上中二篇补”。曰谁shaa不辜?曰人 也。孰予之不辜?依上文,当作“不祥 ”。曰天也。若天之中实不爱此民也,何故而人有 shaa不辜,而天予之不祥哉?且天之爱百姓厚矣,天之爱 百姓别矣,王引之云:“别,读为遍, 言天遍爱百姓也。古或以‘别’为‘遍’,乐记‘其治 辩者其礼具’。郑注‘辩,遍也。’史记乐书‘辩’作 ‘辨’,集解‘一作别’,其证也。”既可得而知 也。何以知天之爱百姓也?吾以贤者之必赏善罚暴也。 何以知贤者之必赏善罚暴也?吾以昔者三代之圣王知之 。吴本“三代之圣王”作“之三代圣王 ”。故昔也三代之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兼爱之天下 也,下“之”字,吴钞本无,疑衍。从 而利之,移其百姓之意焉,率以敬上帝山川鬼神,天以 为从其所爱而爱之,从其所利而利之,于是加其赏焉, 使之处上位,立为天子以法也,戴云: “‘以法’,疑当作‘
以为仪法’,脱二字耳,‘以为仪 法’,见下文。‘也’,当为‘世’之误,‘世名之曰 圣人’句。”案:以下文校之,此处脱文甚多,“以法 也”三字,乃其残字之仅存者,戴说未塙。今以此下文 及尚贤中篇补之,疑当作“以为民父母,是以天下之庶 民属而誉之,业万世子孙继嗣,誉之者不之废也。”此 “法也”,即“废也”之误。钟鼎款识皆以“□”为“ 废”。名之曰‘圣人’,以此知其赏善之证。毕 云:“旧脱‘知’字,据下文增。”是故昔也三代 之暴王桀纣幽厉之兼恶天下也,从而贼之,移其百姓之 意焉,率以诟侮上帝山川鬼神,天毕云 :“一本有‘鬼神天’三字。”案:道藏本、季本、吴 钞本并有。以为不从其所爱而恶之,不从其所利而 贼之,于是加其罚焉,使之父子离散,gguuoojiia灭亡,抎失 社稷,毕云:“说文云‘抎,有所失也 。春秋传曰:抎子辱矣’。玉篇云‘抎,于粉切’。” 忧以及其身。是以天下之庶民属而毁之,业万世子 孙继嗣,毁之贲不之废也,业万世,详 上篇。王云:“‘贲’当为‘者’,隶书‘者’字或作 ‘●’,见汉卫尉卿衡方郃阳令曹全碑,与‘贲’相似 而误。‘不之废’,衍‘之’字。废者,止也,见中庸 、表记注。言业万世子孙继嗣,而毁之者犹不止也。尚 贤篇云‘万民从而非之,曰暴王,至今不已’,是也。 今本,‘者’讹作‘贲’,下文又衍‘之’字,则文不 成义。”名之曰‘失王’,苏云 :“‘失’字误,上篇皆‘暴王’。”以此知其罚 暴之证。今天下之士君子,欲为义者,则不可不顺天之 意矣。

  曰顺天之意者,兼也;反天之意者,别也。兼之 为道也,义正;别之为道也,力正。“ 正”,上篇并作“政”字,通。力正,义详明鬼下篇。 曰义正者何若?曰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 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 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药兵刃以相害也 。若事上利天,中利鬼,下利人,三利而无所不利,是 谓天德。故凡从事此者,圣知也,仁义也,忠惠也,慈 孝也,是故聚敛天下之善名而加之。是其故何也?则顺 天之意也。曰力正者何若?曰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 ,众则贼寡也,诈则欺愚也,贵则傲贱也,富则骄贫也 ,壮则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方以水火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药兵刃以 相贼害也。若事上不利天,中不利鬼,下不利人,三不 利而无所利,是谓之贼。俞云:“‘之 ’,当作‘天’。‘是谓天贼’与‘是谓天德’对文, 中篇正作天贼。”故凡从事此者,寇乱也,盗贼也 ,不仁不义,不忠不惠,不慈不孝,是故聚敛天下之恶 名而加之。是其故何也?则反天之意也。”

  故子墨子置立天之,以为仪法,毕 云:“‘之’,一本作‘志’,疑俗改。考古‘志’字 ,只作‘之’,说文无‘志’字。”若轮人之有规 ,匠人之有矩也。今轮人以规,匠人以矩,以此知方圜 之别矣。王云:“旧本脱‘知’字,中 篇曰‘圜与不圜,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今据补。 ”是故子墨子置立天之,以为仪法。毕 云:“‘之’当为‘志’。”吾以此知天下之士君 子之去义远也。道藏本、吴钞本义下有 “之”字。何以知天下之士君子之去义远也?吴 钞本,“义”下有“之”字。今知氏大国之君俞 云:“‘知’字衍文,盖涉上句‘吾以知天下之士君子 ’、‘何以知天下之士君子’两句并有‘知’字而衍。 氏,当读为是。礼记曲礼篇‘是职方’,郑注曰‘“是 ”,或为“氏”。’仪礼觐礼篇‘大史是右’。注曰‘ 古文“是”为“氏”也,’官射人注,引作‘大史氏右 ’。然则是氏古通用,今氏,即今是也。今是,即今夫 也,礼记三年问篇‘今是大鸟兽’,荀子礼论篇‘今是 ’作‘今夫’。荀子宥坐篇‘今夫世之陵迟亦久矣’, 韩诗外传‘今夫’作‘今是’,并其证也。上文曰‘今 是楚王食于楚之四境之内’,此云‘今氏大国之君’, 文法正同。上文作‘是’,此文作‘氏’,则字之异耳 。”宽者然曰:“俞云:“‘宽 者’下,当有阙文。盖言其土地之广大也,故下文以然 字作转语。”案:疑当作为“宽然曰”,“者”乃衍文 。宽当为嚣之借字,声义并与讙同。说文●部云“嚣, 呼也。读若讙”。宽嚣同从●声,古通用。言今大国之 君,皆嚣然争持攻国之论也。俞说非。吾处大国而 不攻小国,吾何以为大哉!”是以差论蚤牙之士,“ 蚤”,吴钞本作“爪”,非攻中、下二篇并作“爪”。 比列其舟车之卒,俞云:“‘卒 ’下脱‘伍’字,非攻下篇作‘皆列其舟车之卒伍’, 是其证也。皆列,即比列。”以攻罚无罪之国,“ 罚”,当从非攻下篇作“伐”。入其沟境,王 云:“‘沟境’二字不词,当依非攻篇作‘边境’。此 涉下文‘沟池’而误也。”刈其禾稼,斩其树木, 残其城郭,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引张晏 云“残,有所毁也。”以御其沟池,王 引之云:“‘御’字义不可通,‘御’当为‘抑’,抑 之言堙也。谓坏其城郭,以塞其沟池,若周语所云‘堕 高堙庳’也。史记河渠书‘禹抑鸿水’,索隐曰‘抑’ ,汉书沟洫志作“堙”,堙、抑皆塞之也。’是抑与堙 同义。非攻篇作‘湮其沟池’,湮亦堙也。隶书‘抑’ 字或作‘●’,见汉校官碑。‘御’字或作‘●’,见 帝尧碑,二形相似而误。”焚烧其祖庙,攘shaa其牺 牷,吴钞本作“牲”。民之格者 ,则●拔之,毕云“‘●’,旧作‘劲 ’,从力,非。●拔,即刭刜,拔音同刜。”诒让案: “●拔”,疑“劲shaa”之误。非攻下篇云“●shaa其万民 ”,“shaa”与“拔”,篆文相近而误。不格者,则 系操而归,毕云:“‘系’,一本作‘ 系’。”王引之云:“民可系而归,不可操而归。古亦 无以‘
系操’二字连文者。‘操’当为‘ 累’,即孟子所谓‘系累其子弟’也。‘累’误为‘喿 ’,后人因改为‘操’耳。”案:王校是也。孟子梁惠 王篇,赵注云“系累,犹缚结也。”丈夫以为仆圉 “丈”,旧讹“大”,顾云:“当为‘ 丈’。”王引之、宋翔凤校并同,今据正。左传文十八 年,杜注云“仆,御也”,周礼夏官,郑注云“养马曰 圉。”毕云:“‘圉’,旧作‘园’,以意改。”胥 靡,史记贾谊传云“傅说胥靡”,索隐 引徐广云“胥靡,腐刑也”,晋灼云“胥,相也;靡, 随也。古者相随坐,轻刑之名。”庄子庚桑楚篇释文引 司马彪云“胥靡,刑徒人也。崔撰云:腐刑也。”荀子 儒效篇杨注云“胥靡,刑徒人也。胥,相;靡,系也。 谓锁相联相系,汉书所谓锒铛者也。颜师古曰:联系使 相随而服役之,犹今囚徒以锁连枷也。”案:尚贤中篇 说傅说被褐带索,庸筑乎傅岩,即史记所谓胥靡,则当 为刑徒役作之名。徐、崔说误。妇人以为舂酋。吴 钞本“妇”作“●”,“酋”作“囚”,误。毕云:“ 周礼云‘其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春槁。’又说文云 ‘酋,绎酒也,礼有大酋,掌酒官也。’未详妇人为酋 之义。‘酋’与‘舀’,声形相近。说文云‘抒,臼也 ’,亦春槁义与?”王云:“毕以‘酋’为或‘舂’或 ‘舀’之‘舀’,非也。说文‘酋,绎酒也,从酉水半 见于上,礼有大酋,掌酒官也。’月令注‘酒孰曰酋’ 。据此,则酒官谓之酋者,以其掌酒也。然则女奴之掌 酒者,亦得谓之酋矣。周官酒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 人’。郑注曰‘女酒,女奴晓酒者。古者从坐男女没入 县官为奴,其少才知以为奚’,是其证。惠土奇礼说曰 ‘酒人之奚多至三百。’则古之酒,皆女子为之,即墨 子所谓‘妇人以为舂酋’也。”宋翔凤云:“吕氏春秋 精通篇云‘臣之父不幸而shaa<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aa人,不得生,臣之母得生, 而为公家为酒。’则此言舂酋者,或为舂,或为酒也。 ”案:毕说是也。周官舂人有“女舂抌二人”,郑注云 “女舂抌,女奴能舂与抌者。抌,抒臼也。”说文“舀 ”或作“抌”。此以舂酋连文,则“酋”即“抌”之假 字可知。墨、吕二书义本不同,王宋说非。则夫好 攻伐之君,不知此为不仁义,以告四邻诸侯曰:“吾攻 国覆军,shaa将若干人矣。”其邻国之君亦不知此为不仁 义也,有具其皮>,有与又通,下同。 发其●处,毕云:“未详。说文 、玉篇无‘●’字。”诒让案“●”,吴钞本作“●” ,即“总”之俗,于义亦无取。疑“●处”当作“徒遽 ”。“徒”,正字作“●”,隶变或作“徒”,彳与糸 相似,止与心相似,遂讹作“●”耳。“遽”“处”亦 形近而误。国语吴语云:“徒遽来告”。韦注云“徒, 步也;遽,传车也。”周礼行夫注云:“遽,若今时乘 传骑驿而使者也。”发其徒遽,谓使人致贺于攻伐之国 ,必起发卒徒车马,以从行也。或云“●”当为“纵” 之讹,“纵”隶古或作“●”,右半形与忍相类,纵又 从之借字,“纵处”即“
从遽”,亦通。使人飨贺焉。 飨,当读为聘享之享。周礼玉人,郑注 云“享,献也。”则夫好攻伐之君,有重不知此为 不仁不义也,有书之竹帛,藏之府库。为人后子者,后 子即嗣子,详节葬下篇。必且欲顺其先君之行,曰 :“何不当发吾府库,旧本脱“府”字 ,王据上文补。视吾先君之法美。”王 云:“‘法美’二字,义不相属。‘美’当为‘义’字 之误也。少仪‘言语之美’。郑注‘“美”当为“仪” 。’案:‘美’乃‘义’字之误。义即古仪字。法义, 即法仪也,前有法仪篇云‘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 。’非命篇曰‘先立义法’,即仪法。当,读为尝。荀 子性恶篇‘今当试去君上之埶,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 治,无刑罚之禁,则天下之悖乱而相●不待顷矣,’吕 氏春秋疑似篇‘戎寇当至’当并与尝同。史记西南夷传 ‘尝击南越者八校尉’,汉书‘尝’作‘当’,尝试也 。言试发吾府库,视吾先君之法仪也。”必不曰文 、武之为正者若此矣,曰吾攻国覆军shaa将若干人矣。则 夫好攻伐之君,不知此为不仁不义也,其邻国之君不知 此为不仁不义也,是以攻伐世世而不已者,此吾所谓大 物则不知也。

  所谓小物则知之者何若?今有人于此,入人之场 园,取人之桃李瓜姜者,上得且罚之,众闻则非之,是 何也?曰不与其劳,获其实,言不与种 植之劳,而取其实也。已非其有所取之故,此 有误,疑当云“以非其所有取之故”,已、以同,“所 有”二字误倒,遂不可通。而况有逾于人之墙垣, 以下文校之,“于”字疑衍。抯 格人之子女者乎?苏云:“抯,说文云 ‘挹也,从手且声,读若●。’格,举持也。尔雅释训 云‘格,格举也’。”俞云:“‘抯’字无义,当为衍 文。盖即‘垣’字之误而复者。‘格人之子女’,与下 ‘窃人之金玉蚤絫’、‘窃人之牛马’一律。曰格曰窃 ,皆以一字为文也。下文‘逾人之墻垣,抯格人之子女 者’,亦衍‘抯’字。又下文‘此为逾人之墻垣,格人 之子女者’,正无‘抯’字,可证上两处之衍矣。毕反 谓其脱‘抯’字,非也。格人之子女,谓拘执人之子女 。后汉书钟离意传注曰‘格,拘执也’,是其义。”案 :抯、●字通。方言云“抯,●取也,南楚之闲,凡取 物沟泥中,谓之抯,或谓之●”。释名释姿容云“●, 叉也,五指俱往叉取也”。俞说非。与角人之府库 ,俞云:“‘角’字无义,乃‘穴’字 之误。‘穴’,隶书作‘●’,‘角’隶书作‘●’, 两形相似而误”。窃人之金玉蚤絫者乎?王 引之云:“‘蚤絫’二字义不可通,‘蚤絫’当为‘布 喿’。隶书‘布’字作‘●’,‘蚤’字作‘●’,二 形相似,故‘布’讹为‘蚤’。荀子儒效篇‘必蚤正以 待之也。’新序杂事篇‘蚤’作‘布’。喿,盖缲之借 字,布缲即布帛。说文‘缲帛如绀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或曰●缯,读若 喿。’缲喿同音,故字亦相通。凡书传中,从喿从参之 字,多相乱,故非乐篇‘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缲’,今本 作‘布縿’。而檀弓之‘布幕卫也,缲幕鲁也’,今本 亦作‘縿幕’。其它从喿之字,亦多变而从参。隶书‘ 参’字作‘●’,与‘絫’相似,因讹为‘絫’矣。西 伯勘黎‘乃罪多参在上’。马融读‘参’为‘絫’,亦 以其字形之相似。金玉布缲皆府库所藏故曰‘角人之府 库,窃人之金玉布喿’。”与逾人之栏牢,“ 栏”,吴钞本作“阑”,下同,义详非攻上篇。周礼充 人,郑注云“牢,闲也。”说文牛部云“牢,闲养牛马 圈也。”窃人之牛马者乎?而况有shaa一不辜人乎? 今王公大人之为政也,毕云“‘人’, 旧作‘天’,以意改。”案:道藏本、吴钞本作“夫” ,季本作“人”,与毕校合。自shaa一不辜人者;逾 人之墙垣,抯格人之子女者;与角人之府库,窃人之金 玉蚤絫者;道藏本、吴钞本下并有“乎 ”字。与逾人之栏牢,窃人之牛马者;毕 云:“旧脱‘之’字,据上文增。”与入人之场园 ,毛诗豳风七月传云“春夏为圃,秋冬 为场。”郑笺云“场圃同地,自物生之时耕治之,以种 菜茹,至物尽成熟筑坚以为场”。窃人之桃李瓜姜 者,王引之云:“旧脱‘者与入人之场 园窃人之’十字,当据上下文补。”今王公大人之 加罚此也,虽古之尧舜禹汤文武之为政,亦无以异此矣 。今天下之诸侯,将犹皆侵凌攻伐兼并,此为shaa一不辜 人者,数千万矣;此为逾人之墙垣,格人之子女者,毕 云:“据上,‘格’上当脱‘抯’字。”与角人府 库,窃人金玉蚤絫者,数千万矣;逾人之栏牢,窃人之 牛马者,与入人之场园,窃人之桃李瓜姜者,数千万矣 ,而自曰义也。故子墨子言曰:“是蕡我者,“ 蕡”,毕本并改“责”,云:“旧作‘蕡’,下同,以 意改。”顾云:“蕡,读若治丝而棼之棼,‘我’,当 为‘义’。”案:顾说是也,棼亦与纷同。尚同中篇云 “本无有敢纷天子之教者”,与此文例略同。急就篇云 “芬薰脂粉膏泽筒”,“芬”,皇象本作“蕡”。此以 “蕡”为“棼”,与彼相类。则岂有以异是蕡黑白 甘苦之辩者哉!今有人于此,少而示之黑谓之黑,王 引之经传释词,“谓”下删“之”字。多示之黑谓 白,必曰吾目乱,不知黑白之别。今有人于此,能少尝 之甘毕云:“‘能少’,当为‘少而’ ,据上文如此。能而音同故也。”王引之云:“能犹而 也,能与而古声相近,故义亦相通。”戴说同。谓 甘,多尝谓苦,王氏释词,“多尝”下 ,增“之甘”二字。必曰吾口乱,不知其甘苦之味 。今王公大人之政也,戴云:“‘政’ 上,当有‘为’字。”或shaa<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aa人,其gguuoojiia禁之,此蚤 越戴云:“三字有脱误。”有能 多shaa其邻国之人,因以为文义,王云: “‘文义’二字义不可通,‘文’当为‘大’字之误也 。谓多shaa邻国之人,闻之者不以为不义,反以为大义也 。非攻篇曰‘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 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之谓也。”案:王据非 攻篇证此,是也。而改“文”为“大”,则非是。此当 作“因以为之义”,为与谓通,“文”即“之”之讹, 言因以称之曰义也。此岂有异蕡白黑、甘苦之别者 哉?”别、辩声近字通。

  故子墨子置天之,以为仪法。毕 云:“‘之’当为‘志’。”非独子墨子以天之志 为法也,王云:“‘志’字,亦后人所 加,‘之’即‘志’字也。”案:说详中篇。于先 王之书大夏之道之然:俞云:“大夏, 即大雅也。雅、夏古字通。荀子荣辱篇曰‘越人安越, 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儒效篇曰‘居楚而楚,居越而 越,居夏而夏’,是夏与雅通也。下文所引‘帝谓文王 ’六句,正大雅皇矣篇文。”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吴钞本,“ 怀”下有“而”字。毋大声以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毋长夏以革,苏 云:“诗大雅文王篇,二‘毋’字作‘不’。”诒让案 :中篇引“毋”并作“不”,与诗同。不识不知, 顺帝之则。”义并详中篇。此诰 文王之以天志为法也,吴钞本“诰”作 “告”。毕云:“‘诰’字,据上文当为‘语’。”诒 让案:“也”字疑衍。而顺帝之则也。且今天下之 士君子,中实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 ,下欲zhongguo家百姓之利者,当天之志,而不可不察也。 天之志者,义之经也。两“志”字,王 校亦删,详前。
 
 
 

墨子闲诂卷八

   明鬼上第二十九

   明鬼中第三十

   明鬼下第三十一

   淮南子泛论训作“右鬼”,高注 云“右,犹尊也”。汉书艺文志亦同。颜注引此作“明 鬼神”,疑衍“神”字。明,谓明鬼神之实有也。

  子墨子言曰:“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天下失义 ,诸侯力正,毕云:“正,同征。”诒 让案:节葬下篇作“征”,字通。天志下篇云“兼之为 道也,义正,别之为道也,力正。”周礼禁暴氏“禁庶 民之乱暴力正者”,郑注云“力正,以力强得正也。” 是以存夫为人君臣上下者之不惠忠也,父子弟兄之 不慈孝弟长贞良也,正长之不强于听治,贱人之不强于 从事也,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毕云: “旧脱。‘
乱’字,据下文增。”以兵刃 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药水火,退无罪人乎道路率径,苏云 :“‘退’,疑当作‘遇’,下文同。”俞云:“‘退 ’字无义,疑‘迫’字之误。谓迫而夺其车马衣裘也。 ‘率径’二字亦无义,据下文,此语两见而皆无‘率径 ’二字,疑为衍文。”案:二说皆非也。“退”当为“ 迓”字之误,迓与御通。书牧誓“弗迓克奔”,释文引 马融本,“迓”作“御”,云“禁也”。史记周本纪“ 弗迓”,作“
不御”,集解引郑注云“御,彊御 ,谓彊暴也。”孟子万章篇云“今有御人于国门之外者 ”,赵注云“御人,以兵御人而夺之货”,即其义也。 率径,当读为术径,属上道路为句。率声与术声,古音 相近。广雅释诂云“率,述也”,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通义五行篇云“ 律之言率,所以率气令生也”,周礼典同郑注云“律述 气者也”,述气即率气,是其证。说文行部云“术,邑 中道也”。月令“审端径术”,郑注云“术,周礼作遂 。夫闲有遂,遂上有径。遂,小沟也,步道曰径”。杜 台卿玉烛宝典,引蔡邕月令章句云“术,车道也;径, 步道也”。郑、蔡说并通。汉书刑法志亦云“术路”, 如淳注云“术,大道也”。俞以“
率径”为衍文,亦误。夺人车 马衣裘以自利者并作,由此始,是以天下乱。此其故何 以然也?则皆以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 能赏贤而罚暴也。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 贤而罚暴也,旧本“偕”作“借”。毕 云:“‘借’,本书尚贤中作‘藉’,此俗改。”王云 :“上言‘若使’,则下不得又言‘借若’,余谓‘若 ’字涉上文而衍,‘借’乃‘偕’字之误。偕与皆通。 汤誓‘予及女皆●’,孟子梁惠王篇,‘皆’作‘偕’ 。周颂丰年篇‘降福孔皆’,晋书乐志,‘皆’作‘偕 ’。言使天下之人,皆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则天下 必不乱也。旧本‘罚暴’二字倒转,据上文改。”则 夫天下岂乱哉!”

  今执无鬼者曰:“鬼神者,固无有。”旦暮以为 教诲乎天下,旧本,下有“之”字,毕 又以意增“人”字。王云:“毕补非也。此文本作‘旦 暮以为教诲乎天下’,今本‘天下’下有‘之’字者, 涉下句‘天下之众’而衍,毕不解其故,而于‘之’下 补‘人’字,误矣。下文‘天下之众’,即天下之人也 。”案:王说是也,今据删。疑天下之众,使天下 之众皆疑惑乎鬼神有无之别,吴钞本无 “惑”字。是以天下乱。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 之王公大人士君子,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故当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以为将不可以不明察此者也 。”旧本“明”上脱“不”字,今从王 校补。俞云:“此本作‘故当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可 以不察者也’,下文曰‘既以鬼神有无之别,以为不可 不察已,然则吾为明察此’,此文‘以为’字即涉下文 而衍,‘明察此’字,即涉下文而误,下云‘不可不察 ’,正承此而言,故知此文无‘明’字也。”苏云:“ 下‘以’字当作‘
不’”。案:俞说是也,今从之, 此字不当删,详非攻下篇。

  既以鬼神有无之别,以为不可不察已,然则吾为 明察此,其说将柰何而可?子墨子曰:“是与天下之所 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仪 者也,“●”,吴钞本作“无”。“● ”,古“无”字,篇中诸有“无”字,疑古本并作“● ”。请惑闻之见之,请,当读为 诚。墨子书多以“请”为“情”,又以“情”为“诚” ,故此亦以“请”为“诚”,详尚同中、下二篇。惑, 与或通。戴云“‘谓’,‘诸’字之误”,失之。则 必以为有,莫闻莫见,则必以为无。旧 脱“则必以为有”以下九字,王据下文及非命篇补,今 从之。若是,何不尝入一乡一里而问之,自古以及 今,生民以来者,亦有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则 鬼神何谓无乎?若莫闻莫见,则鬼神可谓有乎?”“ 何”“可”错出,义两通,不知孰为正字。

  今执无鬼者言曰:“夫天下之为闻见鬼神之物者 ,不可胜计也,亦孰为闻见鬼神有无之物哉?”子墨子 言曰:“若以众之所同见,与众之所同闻,则若昔者杜 伯是也。周宣王shaa其臣杜伯而不辜,毕 云:“史记索隐引作‘不以罪’”。杜伯曰:‘吾 君shaa我而不辜,若以死者为无知则止矣;若死而有知, 不出三年,必使吾君知之。’其三年,毕 云“文选注引作‘必死吾君之期’。韦昭注国语引‘三 ’作‘二’。太平御览引作‘后三年’”。俞云“‘必 使吾君知之’绝句‘其’下,脱‘后’字,本作‘其后 三年’。太平御览引此文正作‘后三年’,但删‘其’ 字耳。韦昭注周语引作‘后二年’,虽误‘三为二’, 而‘后’字固在,皆可为证。文选刘孝标重荅刘秣陵书 注,引作‘必死吾君之期’,则误‘其’为‘期’,而 属上读,且误‘使’为‘死’,又脱‘知’字,文不成 义,不足据也。”案:宋尤袤本文选注惟“其”作“期 ”,余并与今本同。国语韦注宋明道本,亦正作“
三年”。毕、俞并误据俗本疏矣。 史记周本纪,正义引周春秋,亦作“后三年”。据史记 ,宣王四十六年崩,则shaa杜伯当在四十四年。通鉴外纪 ,载shaa杜伯于四十六年,非也。今本竹书纪年云“宣王 四十三年,王shaa大夫杜伯,其子隰叔出奔晋。”则不数 所shaa年,亦通。周宣王合诸侯而田于圃,田车数百 乘,“田于圃”,吴钞本作“舍于圃” 。毕云“田与佃通。说文云‘佃中也。春秋传曰:乘中 佃一辕车’。案:今左氏作“衷佃”,同。又案:韦昭 注国语、文选注、史记索隐引,俱无此字。颜师古注汉 书有”。俞云:“田于圃田者,圃田,地名。诗车攻篇 ‘东有甫草,驾言行狩’,郑笺以郑有甫田说之,尔雅 释地作‘郑有圃田’,即其地也。毕读圃字绝句,非是 。”诒让案:周语云“杜伯射王于鄗”,韦注云“鄗, 鄗京也。”史记周本纪,集解引徐广云“丰在京兆鄠县 东,镐在上林昆明北,有镐池,去丰二十五里,皆在长 安南数十里。”周礼职方氏,郑注云“圃田,在中牟。 ”以周地理言之,鄗在西都,圃田在东都,相去殊远。 又韦引周春秋“宣王会诸侯田于圃”,明道本“圃”作 “囿”。史记封禅书索隐、周本纪正义,所引并与韦同 。论衡死伪篇云“宣王将田于圃”。则汉、唐旧读,并 于圃字断句,皆不以圃为圃田。荀子王霸篇,杨注引随 巢子云“杜伯射宣王于●田”。●与牧,声转字通,疑 即鄗京远郊之牧田,亦与圃田异。但随巢子以“圃田” 为“●田”,似可为俞读左证。近胡承琪亦谓此即圃田 ,而谓国语鄗即敖鄗,●韦以为鄗京之误,其说亦可通 。姑两存之,俟通学详定焉。田车者,考工记云“田车 之轮,六尺有六寸”,郑注云“田车,木路也,驾田马 ”。毕引左传“中佃”,非此义。从数千,人满野 。毕云:“太平御览引,作‘车徒满野 ’,节文”。俞云:“‘从’,乃‘徒’字之误。车数 百乘,徒数千人,徒与车为对文。御览引作‘车徒满野 ’,是其证。”案:俞校近是,但此当以“徒数千”为 句,“人”属下“满野”为句,非以徒与车为对文也。 日中,杜伯乘白马素车,朱衣冠,朱 衣冠,盖韦弁服也。周礼司服“凡兵事,韦弁服”,郑 注云“韦弁,以韎韦为弁,又以为衣裳也”。韎朱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近 通称。执朱弓,挟朱矢,追周宣王,射之车上,旧 本,“射之”作“射入”。毕云:“文选注引作‘射之 ’”。诒让案:“之”字是也,今据改。中心折脊 ,殪车中,后汉书光武纪,李注云“殪 ,仆也”。伏弢而死。毕云:“ ‘弢’,太平御览引作‘韔’,一引作‘伏弓衣’,义 同”。诒让案:史记索隐、文选注引,并作“弢”,与 今本同。论衡死伪篇亦作“韔”。说文弓部云“弢,弓 衣也”。左成十六年传“楚共王使养由基射吕锜,中项 伏弢”。毕又云:“国语云‘内史过曰:杜伯射王于鄗 ’。韦昭注曰‘杜国伯爵,陶唐氏之后。周春秋曰’云 云,与此略同。地理志‘杜陵,故杜伯国。有周右将军 杜主祠四所’。又国语‘范宣子曰:昔□之祖,在周为 唐杜氏’。韦昭曰‘周成王灭唐,而封弟唐叔虞,迁唐 于杜,谓之杜伯’。封禅书曰‘杜主,故周之右将军’ ,今陕西长安县南杜丰。”当是之时,周人从者莫 不见,远者莫不闻,着在周之春秋。国 语晋语“司马侯谓悼公曰:羊舌肸习于春秋”,韦注云 “春秋,纪人事之善恶,而目以天时,谓之春秋,周史 之法也。时孔子未作春秋”。又楚语“庄王使士亹傅太 子申叔,时告之曰:教之春秋,以感劝其心。”公羊庄 七年传云“不脩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何注云 “谓史记也。古者谓史记为春秋”。管子法法篇云“故 春秋之记,臣有弑其君,子有shaa其父者矣”。尹注云“ 春秋,即周公之凡例,而诸侯之国史也”。史通六家篇 、隋书李德林传,并引墨子云“吾见百国春秋”。盖即 此。史通又云“汲璅冢语记太丁时事,目为夏殷春秋, 又有晋春秋,记献公十七年事。”为君者以教其臣 ,为父者以●其子,毕云:“说文云‘ 警,戒也’。此异文”。曰:‘戒之慎之!凡shaa不 辜者,其得不祥,鬼神之诛,毕云:“ 旧作‘谋’,据后文改”。若此之憯遫也!憯 、速义同。玉篇手部云“□,侧林切,急疾也”。憯与 □通。易豫“朋●簪”,释文云“簪,郑云速也,李作 □”。淮南子本经训云“兵莫憯于志,而莫邪为下。” 高注云“憯,犹利也”,并与此义相近。道藏本、吴钞 本并无“也”字。毕云:“说文云‘遫,籀文’。苏云 :“遫与戚义同。”以若书之说观之,则鬼神之有 ,岂可疑哉?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道 藏本、吴钞本,并无“也”字。昔者郑穆公,史 记郑世家“穆公兰,文公子”。然此实当为秦穆公之讹 。毕云:“郭璞注,山海经引此作‘秦穆公’。又太平 御览、太平广记引‘穆’作‘缪’。”诒让案:郭引作 ‘秦’是也。玉烛宝典引墨子曰“昔秦穆公有明德,上 帝使句芒赐之寿十九年也”,即约此文。论衡福虚篇云 “儒家之徒董无心,墨家之役缠子,相见讲道。缠子称 墨家佑鬼神是,引秦穆公有明德,上帝赐之十九年。缠 子难以尧舜不赐年,桀纣不夭死。尧舜桀纣犹为尚远, 且近难以秦穆公、晋文公。夫谥者行之迹也,迹生时行 ,以为死谥。穆者误乱之名,文者德惠之表,有误乱之 行,天赐之年,有德惠之操,天夺其命乎?案穆公之霸 不过晋文,晋文之谥美于穆公,天不加晋文以命,独赐 穆公以年,是天报误乱,与穆公同也”。又无形篇云“ 传言秦穆公有明德,上帝赐之十九年”。北齐书樊逊传 ,逊对问祸福报应,亦云“秦穆有道,句芒锡祥”。以 诸书证之,则不当作“郑”明矣。下文凡“郑”字,并 当作“秦”。当昼日中处乎庙,“ 当”,吴钞本作“尝”,古字通用。有神入门而左 ,鸟身,毕云:“海外东经云‘东方句 芒,鸟身人面’。太平广记引作‘人面鸟身’”。戴云 :“脱‘人面’二字”。素服三绝,“ 三绝”无义,疑当作“玄纯”。“玄”与“三”,“纯 ”与“绝”,艸书并相近,因而致误。素衣玄纯,盖即 深衣采纯,明与凶服异也。毕引说文云“绝,刀断丝也 ”,非此义。面状正方。毕云: “太平广记引作‘而状方正’”。戴云:“‘面’乃‘ 而’字之误。”案:山海经郭注引作“方面”,则“面 ”字非误。郑穆公见之,乃恐惧奔,神曰:‘无惧 !毕云:“旧脱此四字,据太平广记增 ,太平御览引作一“曰”字,一本作“神曰”二字。帝 享女明德,“女”,吴钞本作“汝”。 使予锡女寿十年有九,“锡”, 吴钞本作“享”。使若gguuoojiia蕃昌,子孙茂,毋失。 郑亦当作“秦”。穆公再拜稽首 曰:‘敢问神名?’毕本“名”作“明 ”,云:“旧脱此字。太平御览引云‘敢问神明为何’ ?太平广记引云‘公问神明’。案:明同名也”。王云 :“钞本御览神鬼部二,正作‘敢问神名’,刻本‘
名’作‘明’,误也。明古读若芒 ,不得与名通”。案:王校是也,楚辞远游,洪兴祖补 注引,亦作“名”,今据补正。曰:‘予为句芒。 ’句芒,地□溯五祀之木神。月令“春 ,其神句芒”,是也。左传昭二十九年,蔡墨说少昊氏 之子重为句芒,此人鬼为木官,配食句芒者,非地□也 。若以郑穆公之所身见为仪,则鬼神之有,岂可疑 哉?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昔者,燕简公毕 云:“案史记,简公,平公子,周敬王十六年,公元年 也。”诒让案:论衡书虚篇说此事作“赵简子”,死伪 篇作“赵简公”,并误。惟订鬼篇作“燕简公”,与此 同。shaa其臣庄子仪而不辜,顾云 :“论衡订鬼、书虚、死伪,作‘庄子义’。”庄 子仪曰:‘吾君王shaa我而不辜,简公时 ,燕尚未偁王,此“王”字疑后人所加。死人毋知 亦已,“毋”,吴钞本作“无”。死 人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吾君知之’。期年,燕将驰祖 ,毕云:“祖道”。王云:“毕说非也 。法苑珠林君臣篇作‘燕之有祖泽,犹宋之有桑林,国 之大祀也’。据此,则祖是泽名,故又以云梦比之。下 文‘燕简公方将驰于祖涂’,亦谓祖泽之涂也。然则此 祖,非祖道之谓。”案:王说近是。颜之推还冤记,又 作“燕之沮泽,当国之大祀”。祖与沮、菹字通。王制 云“山川沮泽”,孔疏引何□隐义云“沮泽,下湿地也 ”。孟子滕文公篇,赵注云“菹,泽生草者也。今青州 谓泽有草者为菹也”。俞正燮据说苑臣术云“魏翟璜乘 轩车、载华盖,时以闲暇祖之于野”,盖所谓驰祖者也 。未知是否?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王 引之云:“当,犹如也”。又“齐之”下,校增“有” 字。诒让案:国语鲁语云:“庄公如齐观社,曹刿谏曰 :齐弃太公之法,而观民于社”。又曰“今齐社而往观 旅,非先王之训也”。韦注云“旅,众也”。襄二十四 年,左传云“楚子使薳启疆如齐聘,齐社搜军实,使客 观之”。宋之有桑林,左襄十年 传云“宋公享晋侯于楚丘,请以桑林”。杜注云“桑林 ,殷天子之乐名”。淮南子脩务训云:“汤旱,以身祷 于桑山之林”,高注云“桑山之林能为云雨,故祷之” 。吕氏春秋慎大篇云“武王胜殷,立成汤之后于宋,以 奉桑林”,高注云“桑山之林,汤所祷也,故所奉也” 。庄子养生主篇云“合于桑林之舞”,释文引司马彪云 “桑林,汤乐名”。案:杜预司马彪,并以桑林为汤乐 。左传孔疏引皇甫谧说,又以桑林为大濩别名。以此书 及淮南书证之,桑林盖大林之名,汤祷旱于彼,故宋亦 立其祀。左昭二十一年传云“宋城旧鄘及桑林之门”, 当即望祀桑林之处。因汤以盛乐祷旱于桑林,后世沿袭 ,遂有桑林之乐矣。楚之有云梦也,尔 雅释地云“楚有云梦”,郭注云“今南郡华容县东南, 巴丘湖是也。周礼职方氏:荆州其泽薮曰云瞢”。此 男女之所属而观也。周礼州长,郑注云 “属,犹合也,聚也”。日中,燕简公方将驰于祖 涂,庄子仪荷朱杖而击之,殪之车上。史 记十二诸侯年表,燕简公在位十二年卒,当敬王二十七 年,鲁哀公二年。则shaa庄子仪事,当在简公十一年也。 但依左传昭三年,北燕伯款,即简公,史表则以为惠公 ,其元年当周景王元年,在位九年卒,历悼、共、平三 世,而后至简公,与左传殊不合。未知孰是。论衡死伪 篇云“简公将入于桓门,庄子义起于道左,执彤杖而捶 之,毙于车下”,与此小异。疑兼采它书。桓,古与和 通。桓门,当即周礼大司马中冬狩田之和门,与此云“ 驰于祖涂”不同也。当是时,燕人从者莫不见,远 者莫不闻,着在燕之春秋。诸侯传而语之曰“ 语”,吴钞本作“言”。‘凡shaa不辜者,其得不祥 ,鬼神之诛,若此其憯遫也!’以若书之说观之,则鬼 神之有,岂可疑哉?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 惟”,吴钞本作“唯”。昔者,宋文君鲍之时,“ 君”,吴钞本作“公”。论衡祀义篇云“宋公鲍之身有 疾”。有臣曰●观辜,顾云:“ 论衡订鬼作宋夜姑”。诒让案:字书无“●”字,论衡 祀义篇云“祝曰夜姑”,则“诟”当即“祝”之讹。祝 ,即周礼大小祝也。“观辜”,疑亦“夜姑”之讹。左 传昭二十五年鲁有“申夜姑”,释文“‘夜’本或作‘ 射’”。又文六年晋狐射姑,谷梁作“狐夜姑”。春秋 桓九年经有曹世子射姑。左传定二年,又有邾大夫夷射 姑。是古人多以射姑为名之证。固尝从事于厉,论 衡祀义篇云“掌将事于厉者”,卢云:“厉,公厉泰厉 之属也。宋欧阳士秀以厉为神祠,以管子请桓公立五厉 ,祀尧之五吏为证。后世统谓之庙”。祩子杖揖出 与言曰:‘类篇示部引广雅云“祩,诅 也”。毕云:“‘祩’,‘祝’字异文。祩子,即祝史 也。玉篇云‘祩,之俞切,祝诅也。又音注。言神冯于 祝子而言也”。苏云:“下言‘举揖而槁之’,则‘揖 ’宜从木为‘楫’”。俞云:“下文‘祩子举揖而槁之 ’,揖,未知何物,疑此文本作‘祩子揖杖出’,下文 本作‘
株子举杖而槁之’。尚书大传‘八 十者杖于朝,见君揖杖’,郑注曰‘揖,挟也’。此揖 杖之义也。因‘揖杖’误倒为‘杖揖’,后人遂改下文 之‘举杖’为‘举揖’,以合之耳。举杖而槁之犹定二 年左传云‘夺之杖以敲之’。槁即敲之假音”。案:祩 疑“禂”之异文。说文示部云“禂,祷牲马祭也”,周 礼甸祝“禂牲禂马”,郑注云“禂,读如伏诛之诛,今 侏大字也”。毕以“祩”为“祝”异文,说无所据。上 观辜已是祝,则祩子不当复为祝。窃疑当是“巫”,巫 能接神,故厉神降于其身。谓之祩子,犹楚辞谓巫为灵 子也。苏校谓“揖”当作“楫”,近是。论衡祀义篇作 “厉鬼杖□而与之言”,又云“举□而掊之”,“□” 即“楫”之俗。然说文木部云“楫,舟棹也”,于义无 取。窃疑“楫”实当作“杸”,篆文形近而误。说文殳 部云:“杸,军中士所持殳也”,与殳音义同。淮南子 齐俗训云“搢笏杖殳”,许慎注云“殳,木杖也”。但 汉人引已作“楫”,未敢辄改。观辜是何珪璧之不 满度量?酒醴粢盛之不净洁也?牺牲之不全肥?淮 南子时则训,高注云“全,无亏缺也”。毕云:“全, 谓纯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与牷同”。春秋冬夏“选”失时?盖 言祭厉失其常时。毕云:“选同算”。诒让案:选下有 脱字,后文云“官府选效必先祭器”,则“选”下疑脱 “效”字。选当读为馔具之馔,毕说非,详后。岂 女为之与?意鲍为之与?’王引之云: “意与抑同。论语学而篇‘求之与,抑与之与’?汉石 经‘抑’作‘意’”。观辜曰:‘鲍幼弱在荷繦之 中,毕云:“荷与何同。汉书注‘李奇 云:繦,络也,以缯布为之,络负小儿。师古曰:即今 之小儿绷也,居丈反’”。诒让案:“繦”,吴钞本作 “襁”,襁正字,繦借字。说文衣部云“襁,负儿衣也 ”。论语子路篇“襁负其子而至矣”,集解“包咸云: 负者以器曰襁”。吕氏春秋明理篇云“道多褓襁”,高 注云“褓,小儿被也。襁,褛格上绳也”。孙奭孟子音 义引博物志云“襁褓,织缕为之,广八寸,长一尺二寸 ,以负小儿于背上”。史记鲁世家云“成王少在强葆之 中”。鲍何与识焉。卢云“此云 在荷繦之中,则非春秋时宋文公也”。案:宋世家无两 文公,且不当名谥并同。此盖墨子传闻之误,不得谓宋 别有文公鲍也,卢说非。官臣观辜特为之’。左 襄十八年传“中行献子祷于河,偁官臣偃”,杜注云“ 守官之臣”。祩子举揖而槁之,“ 揖”,疑亦当为“杸”。苏校改“楫”,亦通。俞校改 “杖”,未塙。论衡祀义篇云“厉鬼举□而掊之,毙于 坛下”。此“槁”疑当读为“毃”,同声假借字。左定 二年传云“夺之杖以敲之”,释文云“敲,苦孝反,又 苦学反。说文作毃,云击头也。字林同。又一曰击声也 ,mouthkoujiao反,又口卓反,训从敲,云横擿也”。案:今本 说文攴部,“擿”作“挝”。毕云:“槁同敲”。殪 之坛上。当是时,毕云:“旧脱此字, 一本有。”宋人从者莫不见,远者莫不闻,毕 云:“旧脱‘者’字,一本有”。诒让案:道藏本、吴 钞本并有。着在宋之春秋。诸侯传而语之曰:‘诸 不敬慎祭祀者,鬼神之诛,至若此其憯遫也!’道 藏本、吴钞本无“也”字。以若书之说观之,鬼神 之有,岂可疑哉?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 惟”吴钞本作“唯”。昔者,齐庄君之臣毕 云:“‘君’,事类赋引作‘公’,旧脱‘臣’字,据 太平御览、事类赋增”。有所谓王里国、毕 云:“太平御览、事类赋引作‘王国卑’,下同,疑此 非”。中里徼者,毕云:“太平 御览、事类赋,引作‘
檄’,下同”。此二子者,讼 三年而狱不断。公羊宣元年,何注云: “古者疑狱三年而后断”。齐君由谦shaa之恐不辜, 犹谦释之。毕云:“由与犹同,故两作 ”。王云:“由、犹皆欲也,谦与兼同,言欲兼shaa之, 兼释之也。大雅文王有声篇‘匪棘其欲’。礼器作‘匪 革其犹’。周官小行人‘其悖逆暴乱作慝犹犯令者’, 大戴记朝事篇,‘犹’作‘欲’。是‘犹’即‘欲’也 。犹、由古字亦通”。苏说同。恐失有罪,乃使之 人共一羊,毕云:“太平御览、事类赋 引‘之’作‘
二’”。盟齐之神社,毕 云:“事类赋无‘神’字”。诒让案:周礼司盟云“有 狱讼者,则使之盟诅,凡盟诅各以其地域之众庶,共其 牲而致焉”,郑注云“使其邑闾出牲而来盟”。此所云 ,与礼合。二子许诺。毕云:“ 太平御览、事类赋,引作‘二子相从’”。于是泏 洫毕云:“说文云‘泏,水貌,读若窟 ’。洫,未详,疑皿字,言以水渫皿”。洪云:“‘泏 洫’,当是‘□盟’之讹”。案:“泏皿”殊不辞,洪 谓“泏盟”之讹,于字形亦远。窃谓此当作“●血”。 “●”“歃”声同,唐人书“臿”字或作“●”,与“ 出”形近,故讹。“血”,又涉“泏”字而误加水也。 ●羊而漉其血,毕云:“太平御 览、事类赋,引已上八字作‘以羊血洒社’,则‘漉’ 当为‘洒’字之误。‘●’,字书无此字”。卢云:“ 玉篇有‘挜’字,云磊摇也,乌可、乌寡、力可三切” 。王引之云:“‘●’,即‘●’字也。广雅曰‘●, 刑刻刭也”。吴语‘自●于客前’,贾逵曰‘●,刭也 ’。作‘●’者,或字耳。此文本作‘●羊出血而洒其 血’,谓刭羊出血而洒其血于社也。太平御览兽部十三 引,作‘以羊血洒社’者,省文耳。今本‘出血’作‘ 泏血’,涉下文‘洒’字而误加□,又误在‘●羊’之 上,则义不可通”。案:王以“泏洫”为“出血”,未 塙,而读“●”为“●”,则是也。洪说同。读王 里国之辞既已终矣,毕云:“四字,事 类赋作‘已尽’二字”。读中里徼之辞未半也,毕 云:“太平御览、事类赋引,‘也’作‘祭’”。羊 起而触之,毕云“事类赋引,作‘触中 里檄’。”折其脚,祧神之此有 脱误,毕云:“疑当云‘跳神之社’”。案:羊跳安能 敲人使殪,毕说不合事情。而槁之,殪之盟所。当 是时,齐人从者莫不见,远者莫不闻,毕 云:“太平御览引云‘齐人以为有神验’。事类赋引云 ‘齐人以为有神’。疑以意改”。着在齐之春秋。 诸侯传而语之曰:‘请品先不以其请者,毕 云:“‘品’,当为‘盟’,下‘请’当为‘情’。” 王引之云:“毕谓‘品’当作‘盟’是也。上‘请’字 当为‘诸’,‘先’当为‘共’,隶书‘先’字或作‘ ●’,与‘共’相似而误。‘共’字当在‘盟’字上。 共盟,见上文。诸,犹今人言诸凡也。言凡共盟而不以 其情者,必受鬼神之诛也。上文曰‘诸不敬慎祭祀者, 鬼神之诛,至若此其憯遫也’,是其证。今本‘诸’, 讹作‘请’,‘共’讹作‘先’,‘盟’讹作‘品’, 又升‘品’字于‘先’字上,则义不可通。下‘请’字 即‘情’字也,墨子书通以‘请’为‘情’,不烦改字 。”俞云:“‘先’字之义尚不可晓。王氏改为‘共’ 字,而移在‘盟’字之上,似亦未安。‘先’,疑‘矢 ’字之误。矢、誓古通用。盟矢,即盟誓也。‘矢’字 隶书或作‘●’,见孔宙碑,‘
先’字隶书或作‘●’,见北海相 景君碑,两形相似而误。”案:俞说是也。鬼神之 诛,至若此其憯遫也。’以若书之说观之,鬼神之有, 岂可疑哉?”是故子墨子言曰:“虽有深溪博林,幽涧 毋人之所,王云:“深溪博林,幽涧毋 人,即天志上篇所谓林谷幽闲无人也。‘
幽□’,亦‘幽闲’之误。幽闲毋 人,正指深溪博林言之,若作‘幽□’,则与深溪相复 ”。施行不可以不董,顾云:“ 尔雅‘董,正也。’”苏云:“‘董’疑‘谨’字之讹 ”。俞云:“‘董’字无义,疑‘堇’字之误。‘堇’ 借为‘谨’,言不可以不谨也。管子五行篇‘修暨水土 ,以待乎天堇’,尹知章注曰‘堇,诚也’。训堇为诚 ,即读堇为谨也。说文‘堇,古文作●’,形与‘董’ 相似,故误”。案:俞说是也。礼记内则“涂之以谨涂 ”,玉篇引作“堇涂”,亦“
谨”“堇”通用之证。见有鬼 神视之”。

  今执无鬼者曰:“夫众人耳目之请,毕 云:“当为‘情’,下同。”案:“请”即“情”之假 借,不必改字。非命中篇作“情”。岂足以断疑哉 ?柰何其欲为高君子于天下,“高君子 ”无义。“高”,疑当作“尚”,下又脱“士”字,尚 士,即上士也。下文云“则非所以为君子之道也”,又 云“此非所以为上士之道也”,即遥冢此文。而有 复信众之耳目之请哉?”有,读为又。 “众之”,疑当同上文作“众人”,下同。子墨子 曰:毕云:“旧脱‘墨子’二字,以意 增。”若以众之耳目之请,以为不足信也,不以断 疑。不识若昔者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足以为法乎 ?故于此乎,自中人以上皆曰:若昔者三代圣王,足以 为法矣。若苟昔者三代圣王足以为法,然则姑尝上观圣 王之事。昔者,武王之攻殷诛纣也,使诸侯分其祭曰: ‘使亲者受内祀,谓武王克殷分命诸侯 ,使主殷祀也。非攻下篇云“王既已克殷,成帝之来, 分主诸神,祀纣先王”,是也。受内祀,谓同姓之国, 得立祖王庙也。郊特牲孔疏引五经异义云“古春秋左氏 说,天子之子,以上德为诸侯者,得祖所自出。鲁以周 公之故,立文王庙。左传:宋祖帝乙,郑祖厉王,犹上 祖也”。疏者受外祀。”此谓异 姓之国祭山川四望之属。祭统说周锡鲁重祭,云“外祭 则郊祀是也,内祭则大尝禘是也。彼大祀,非凡诸侯所 得祀,盖不在所受之列。故武王必以鬼神为有,是 故攻殷伐纣,使诸侯分其祭。若鬼神无有,则武王何祭 分哉?“祭”,吴钞本作“祀”。

  非惟武王之事为然也,故圣王“ 故”,当为“古”,下文“古圣王”“古者圣王”文屡 见,可证。其赏也必于祖,其僇也必于社。详 后。赏于祖者何也?告分之均也;僇于社者何也? 告听之中也。江声云:“分之均,谓颁 赏平均;听之中,谓断皋允当也”。非惟若书之说 为然也,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 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考 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吕氏 春秋慎势篇云“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 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刘逢禄云:“坛场,祭 坛场也。置,措也”。必择木之脩茂者,“ 脩”,吴钞本作“修”。立以为菆位;毕 云:“菆,蕝字假音。说文云‘蕝,朝会束茅表位曰蕝 ,春秋国语曰:茅蕝表坐’。韦昭曰‘蕝,谓束茅而立 之,所以缩酒’”。刘云:“菆位,社也”。王云:“ 毕说非也。菆与丛同,‘位’当为‘
社’字之误也。隶书‘社’字,汉 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作‘●’,史晨祠孔庙奏铭作‘ ●’,因讹而为‘位’。急就篇‘祠祀社稷丛腊奉’, ‘丛’,一本作‘菆’。颜师古曰‘丛,谓草木岑蔚之 所,因立神祠’,即此所谓‘择木之脩茂者,立以为菆 社’也。秦策‘恒思有神丛’,高注曰‘神祠丛树也’ 。庄子人闲世篇曰‘见栎社树,其大蔽牛’。吕氏春秋 怀宠篇曰‘问其丛社大祠,民之所不欲废者,而复兴之 ’。太玄‘聚次四日牵羊示于丛社’。皆其证也。置以 为宗庙,承上赏于祖而言;立以为菆社,承上僇于社而 言。则‘位’为‘社’字之误明矣。史记陈涉世家‘又 闲令吴广之次近所旁丛祠中’,索隐引墨子云‘建国必 择木之脩茂者以为丛位’。则所见本,‘社’字已误作 ‘位’,而‘菆’字作‘丛’则不误也。又耕柱篇曰‘ 季孙绍、孟伯常治鲁国之政,不能相信,而祝于禁社’ 。禁社,乃□社之误。□亦与丛同”。洪云:“史记陈 涉世家,索隐引墨子作‘丛位’。‘菆’即‘丛’字, 丛位谓丛社之位”。案:王说是也。六韬略地篇云“冢 树社丛勿伐”,社丛,即丛社也。必择国之父兄慈 孝贞良者,以为祝宗;刘云:“祝,太 祝;宗,宗伯也”。必择六畜之胜腯肥倅,毕 读“倅毛”为句,云“‘粹’字假音作‘倅’,异文也 ”。刘删“胜”字,读与毕同。顾云:“‘倅’字句” 。案:素问,王冰注云“胜者盛也”。淮南子时则训云 “视肥臞全粹”,高注云“粹,毛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之纯也”。又齐俗 训云“牺牛粹毛,宜于庙牲”,此毕所本。依其读,则 “胜”当为衍文,但以文例校之,似顾读为长。毛 以为牺牲;周礼小宗伯“毛六牲”,郑 注云“毛,择毛也”;牧人“凡阳祀,用骍牲毛之;阴 祀,用黝牲毛之”,注云“毛之,取纯毛也”。山海经 南山经,郭注云“毛,言择牲取其毛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也。”珪璧 琮璜,毕云:“‘琮’,旧作‘璜’, 本如此”。案:吴钞本不误。称财为度;必择五谷 之芳黄,以为酒醴粢盛,故酒醴粢盛,与岁上下也。逸 周书籴匡篇云“成年谷足,宾祭以盛,年饥举祭以薄, 大荒有祷无祭,祭以薄资”。即“与岁”上下之法。故 古圣王治天下也,故必先鬼神而后人者此也。故 ,读为固。故曰官府选效,“选 ”,读为“僎”。说文人部云“僎,具也”。广雅释诂 云“效,具也”。“效”,俗“效”字。必先祭器 祭服,毕藏于府,祝宗有司,毕立于朝,牺牲不与昔聚 群。毕云:“昔之言夕,王逸注楚词曰 ‘昔,夜也’。诗曰‘乐酒今昔’。不聚群,言别群也 ”。案:此言祭牲当特系,不与常时所畜群聚耳。周礼 充人云“掌系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则系于牢,刍之三 月。享先王亦如之,凡散祭祀之牲,系于国门,使养之 ”,是也。毕说非。故古者圣王之为政若此。

  古者圣王必以鬼神为,王云:“ ‘为’下,当有‘有’字而今本脱之。‘必以鬼神为有 ’,见上文。其下仍有脱文,不可考”。其务鬼神 厚矣,又恐后世子孙不能知也,故书之竹帛,传遗后世 子孙;毕云:“文选注引作‘以其所获 书于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又一引作‘以其所行’, 此无四字。”咸恐其腐蠹绝灭,王 引之云:“‘咸’字文义不顺,当是‘或’字之误。言 或恐竹帛之腐蠹绝灭,故又琢之盘盂,镂之金石也”。 后世子孙不得而记,故琢之盘盂,镂之金石,以重 之;有恐后世子孙“有”,吴钞本作“ 又”,字通。毕云“当为‘犹’”,非。不能敬莙 以取羊,毕云:“言敬威以取祥也”。 孙云:“说文云‘莙,读若威’。又云‘羊,祥也’。 秦汉金石,多以‘羊’为‘祥’”。故先王之书, 圣人王云:“此下脱二字,或当云:‘ 圣人之言’”。一尺之帛,一篇之书,语数鬼神之 有也,重有重之。吴钞本“有”作“又 ”。王云:“‘有’与‘又’同”。此其故何?则 圣王务之。今执无鬼者曰:‘鬼神者,固无有。’则此 反圣王之务。反圣王之务,则非所以为君子之道也!”

  今执无鬼者之言曰:“先王之书,慎无一尺之帛 ,一篇之书,王云:“‘慎无’二字义 不可通,‘慎无’当为‘圣人’。上文曰‘故先王之书 ,圣人一尺之帛,一篇之书’,是其证”。语数鬼 神之有,重有重之,重下有字,亦读为 又。毕云:“‘重有重’下,旧有‘亦何书’三字,衍 文”。亦何书之有哉?”吴钞本 “之有”二字倒。子墨子曰:“周书大雅有之,古 者诗、书多互偁。吴钞本无“大雅”二字。大雅曰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大雅文王篇 文,毛传云“在上,在民上也。于,叹辞。昭,见也” 。郑笺云“文王初为西伯,有功于民,其德着见于天, 故天命之以为王,使君天下也,崩谥曰文”。周虽 旧邦,其命维新。毛传云“乃新在文王 也”。郑笺云“大王聿来胥宇,而国于周,王迹起矣。 而未有天命,至文王而受命。言新者,美之也”。有 周不显,帝命不时。毛传云“有周,周 也;不显,显也,显,光也;不时,时也,时,是也” 。郑笺云“周之德不光明乎?光明矣。天命之不是乎? 又是矣”。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毛 传云:“言文王升接天,下接人也”。郑笺云“在,察 也。文王能观知天意,顺其所为,从而行之”。案:依 墨子说,谓文王既死,神在帝之左右,则与毛、郑义异 。穆穆文王,令问不已’。“问 ”,吴钞本作“
闻”。“穆穆”,毛诗作“亹亹” ,“问”作“闻”。毛传云“亹亹,勉也”。郑笺云“ 勉勉乎不倦,文王之勤用明德也,其善声闻日见,称歌 ,无止时也”。若鬼神无有,则文王既死,彼岂能 在帝之左右哉?此吾所以知周书之鬼也。

  且周书独鬼,而商书不鬼,则未足以为法也。然 则姑尝上观乎商书,曰:‘呜呼!古者有夏,方未有祸 之时,百兽贞虫,淮南子地形训云:“ 万物贞虫,各有以生”。原道训云“蚑跷贞虫”。高注 “贞虫,细腰之属也”。又说山训云“贞虫之动以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螫 ”,注云“贞虫,细腰蜂蜾蠃之属,无牝牡之合曰贞” 。案:“贞”当为“征”之假字,乃动物之通称,高说 未●,说详非乐上篇。允及飞鸟,王 引之云:“允,犹以也。言百兽贞虫以及飞鸟也。以与 用同义,故允可训为用,亦可训为以。说文曰‘允从几 □声’。□、用、允一声之转耳”。莫不比方。庄 子田子方篇云“日出东方而入于西极,万物莫不比方” 。案:比方,犹言顺道也。易比彖传云“比,下顺从也 ”。乐记“乐行而民乡方”,郑注云“方犹道也”。矧 隹人面,毕云:“‘隹’,古惟字,旧 误作‘住’”。江声说同。王引之云:“古‘惟’字但 作‘隹’,古钟鼎文‘惟’字作‘隹’,石鼓文亦然。 又夏竦古文四声韵载道德经‘惟’字作‘隹’。墨子多 古字,后人不识,故传写多误。矧惟者语词,康诰曰‘ 矧惟不孝不友’,又曰‘矧惟外庶子训人’。酒诰曰‘ 矧惟尔事,服休服采。矧惟若畴,圻父薄违,农父若保 ,宏父’,皆其证也。盐铁论未通篇曰‘周公抱成王听 天下,恩塞海内,泽被四表,矧惟人面含仁保德,靡不 得其所’,繇役篇曰‘普天之下,惟人面之伦,莫不引 领而归其义’,后汉书章帝纪曰‘讫惟人面,靡不率俾 ’,和帝纪曰‘戒惟人面,无思不服’,并与墨子同意 ”。案:王说是也,顾说同。人面,言有面目而为人, 非百兽贞虫飞鸟之比也。国语越语“范蠡曰:余虽腼然 而人面哉,余犹禽兽也”。胡敢异心?山川鬼神, 亦莫敢不宁。书伪孔传云“莫,无也” 。言皆安之。苏云:“二语见商书伊训,余略同”。若 能共允,江声云:“共,读为恭,恭, 恪也;允,诚也”。隹天下之合,毕 云:“‘隹’,旧作‘住’,亦误”。江、王说同。下 土之葆’。葆、保字通。诗大雅崧高“ 南土是保”,郑笺云“保,守也,安也”。汉书天文志 ,颜注引宋均云“葆,守也”。察山川鬼神之所以 莫敢不宁者,以佐谋禹也。此吾所以知商书之鬼也。“ 商书”,旧本作“商周”,王、苏据上文改,是也,今 从之。

  且商书独鬼,而夏书不鬼,“商 书”,旧本作“禹书”,王、苏据上文改,今从之。则 未足以为法也。然则姑尝上观乎夏书禹誓曰:毕 云:“此孔书甘誓文,文微有不同。书序云“启与有扈 战于甘之野,作甘誓”,与此不同。而庄子人间世云‘ 禹攻有扈’,吕氏春秋召类云‘禹攻曹魏、屈骜、有扈 ,以行其教’,皆与此合”。诒让案:吕氏春秋先己篇 云“夏后柏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是吕览有两 说,或禹、启皆有伐扈之事,故古书或以甘誓为禹誓与 ?说苑政理篇云“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陈而不服。禹于 是修教三年,而有扈氏请服”,说亦与此合。‘大 战于甘,尚书释文引马融云“甘,有扈 南郊地也,甘,水名,今在鄠县西”。毕云:“其地在 今陕西鄠县”。王乃命左右六人,下听誓于中军, 孔书云“乃召六乡”。诗棫朴正义引郑 康成云“六卿者,六军之将”。伪孔传云“天子六军, 其将皆命卿”。孙星衍云:“郑注周礼大司马云‘天子 六军,三三而居一偏’。贾谊新书云‘纣将与武王战, 纣陈其卒,左臆右臆’,是天子亲征,王为中军,六卿 左右之也”。曰:“有扈氏史记 正义云“地理志:鄠县,古扈国,有户亭。训纂云:‘ 户’‘扈’‘鄠’,三字一也,古今字不同耳”。尚书 释文云“有扈,国名,与夏同姓。马云:姒姓之国,为 无道者”。汉书地理志云“右扶风鄠县,古扈国,夏启 所伐者也”。案:即今陕西鄠县。威侮五行,怠弃 三正,尚书释文引马融云“建子、建丑 、建寅,三正也”。史记夏本纪,集解引郑康成云“五 行,四时盛德所行之政也。威侮,暴逆之。三正,天地 人之正道”。伪孔传云“五行之德,王者相承所取法, 有扈与夏同姓,恃亲而不恭,是则威虐侮慢五行,怠惰 弃废天地人之正道,言乱常”。王引之谓书及此“威” 字,并当为“灭”之误。灭者,蔑之假借字。亦通。天 用●绝其命。”伪孔传云“●,截也” 。截绝,谓灭之。毕云:“●字同劋”。诒让案:“● ”当从刀,旧本从力,误。唐石经尚书亦讹“●”。说 文刀部云“劋,绝也”,引书作“劋”。水部“●”字 ,注引作“●”。有曰:有,读 亦为又。“日中。今予与有扈氏争一日之命。且尔 卿大夫庶人,予非尔田野葆士之欲也,孔 书无此三十二字。孙云:“墨子所见古文书,与今本异 ,或脱简,或孔子所删也。葆,同保。郑注月令云‘小 城曰保,俗作堡’。言不贪其土地人民”。俞云:“‘ 葆士’无义,‘士’疑‘玉’字之误,‘葆士’即‘宝 玉’也。史记周本纪‘展九鼎葆玉’,徐广曰‘葆,一 作宝’,即其例也”。案:俞说近是。予共行天之 罚也。“共”,吴钞本作“恭”。孔书 云“今予惟恭行天之罚”。伪孔传云“恭,奉也”。史 记夏本纪“恭”亦作“共”,与此同。吕氏春秋先己篇 ,高注引书作“龚”。孙云:“‘恭’当作‘龚’。说 文‘●,悫也’。言谨行天罚”。左不共于左,右 不共于右,史记集解引郑康成云“左, 车左,右,车右”。“共”,孔书并作“攻”,又首句 下,多“汝不恭命”四字。史记夏本纪亦无。孔传云“ 左,车左,左方主射。攻,治也,治其职。右,车右, 勇力之士执戈矛以退敌”。若不共命,孔 书亦作“汝不恭命”。考工记郑注云“若,犹女也”。 段玉裁云:“墨子作‘共’,其义盖亦训供奉。如粊誓 ‘无敢不共’也”。御非尔马之政,若不共命”’ 。孔书作“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 。传云“御以正马为政,三者有失,皆不奉我命”。史 记夏本纪“正”亦作“政”。是以赏于祖而僇于社 。“于”,旧本并作“于”,今据吴钞 本改,下二句同。赏于祖者何也?言分命之均也。 僇于社者何也?孔书作“用命赏于祖, 弗用命戮于社”。“僇”“戮”字通。史记夏本纪亦作 “僇”。孔传云“天子亲征,必载迁庙之祖主行。有功 则赏祖主前,示不专。又载社主,谓之社。事不用命奔 北者,则戮之于社主前。社主阴,阴主shaa。亲祖严社之 义”。言听狱之事也。王云:“ ‘事’者,‘中’之坏字也。中者,平也,与均字对文 。上文曰‘僇于社者何也?言听之中也’,是其证”。 诒让案:“事”疑当为“衷”,篆文二字形近,中、衷 通。故古圣王必以鬼神为赏贤而罚暴,是故赏必于 祖而僇必于社。此吾所以知夏书之鬼也。故尚者夏书, “尚者”,旧本作“尚书”。王云:“ 尚书夏书,文不成义。尚与上同。‘书’当为‘者’。 言上者则夏书,其次则商周之书也。此涉上下文‘书’ 字而误”。案:王说是也,今据正。其次商周之书 ,语数鬼神之有也,重有重之,有,亦 读为又。此其故何也?则圣王务之。以若书之说观 之,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于古曰:疑 有脱字。‘吉日丁卯,周以子卯 为忌日,疑此“卯”当为“●”,二字形近而误。汉书 翼奉传云“东方之情怒也,怒行阴贼,亥卯主之,是以 王者恶子卯也。西方之情喜也,喜行宽大,己酉主之, 是以王者吉午酉也”,是吉●之义。周代祝社方, 方,谓秋祭四方地示后土、句芒等也。 诗小雅甫田云“以社以方”,毛传云“方,迎四方气于 郊也”,郑笺云“秋祭社与四方,为五谷成熟报其功也 ”。此“周代祝社方”,疑当为“用代祀社方”,“
周”“用”,“祀”“祝”,并形 近而误。岁于社者考,“岁”上 疑有脱文。“于”,吴钞本作“于”,又无“者”字。 案:“社者”,当为“祖若”。“岁于祖若考”,言荐 岁事于祖及考也。少牢馈食礼云“用荐岁事于皇祖伯某 ”。以延年寿’。若无鬼神,彼岂有所延年寿哉! ”

  是故子墨子曰:“尝若鬼神之能赏贤如罚暴也。 “尝若”,当作“当若”,此书文例多 如是,详尚同中篇。“如”,吴钞本作“而”。毕云: “如与而音义同,故字书而即须也,需亦从而声”。盖 本施之gguuoojiia,施之万民,实所以治gguuoojiia利万民之道也。 吴钞本“治”“利”二字互易。若 以为不然,王云:“此五字隔断上下文 义盖涉下文‘
若以为不然’而衍”。是以吏 治官府之不洁廉,“洁”,旧本作“洁 ”,今据吴钞本改,下并同。男女之为无别者,鬼 神见之;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药水火,退无 罪人乎道路,“退”,亦当为“
迓”,下同,说详前。夺人车 马衣裘以自利者,有鬼神见之。毕云: “‘见’,旧作‘现’,非”。诒让案:吴钞本作“见 ”,不误。是以吏治官府,不敢不洁廉,见善不敢 不赏,见暴不敢不罪。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 药水火,退无罪人乎道路,夺车马衣裘以自利者,由此 止。是以莫放幽闲,拟乎鬼神之明显,明有一人畏上诛 罚,戴云:“‘是以莫放幽闲’至‘畏 上诛罚’二十一字,疑即上下文之误而衍者,当删去” 。案:戴说是也。上文云“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 刃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药水火,退无罪人乎道路率径,夺人车马衣裘以自 利者并作,由此始,是以天下乱”,与此文略同。“由 此止”与“由此始”,“天下治”与“天下乱”,文正 相对,中不当间以此二十一字,明矣。是以天下治 。

  故鬼神之明,不可为幽闲广泽,毕 云:“‘闲’,当为‘□’”。案:“闲”字不误,详 上文及天志上篇。山林深谷,鬼神之明必知之。鬼 神之罚,不可为富贵众强,“为”,毕 本作“恃”,云“旧脱此字,一本有”。王云:“‘不 可’下一字,乃‘为’字,非‘恃’字也。下文曰‘此 吾所谓鬼神之罚,不可为富贵众强、勇力强武、坚甲利 兵者,此也’,文凡两见,是其明证矣。上文曰‘鬼神 之明,不可为幽闲广泽、山林深谷鬼神之明必见之’, 与此文同一例。不可为富贵众强云云,犹孔子言仁不可 为众也。其一本作‘不可恃’,‘恃’字乃后人以意补 之,与上下文不合”。案:王说是也,今据补。勇 力强武,坚甲利兵,鬼神之罚必胜之。若以为不然,昔 者夏王桀,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上诟天侮鬼,下殃傲 天下之万民,王云:“‘殃傲’二字, 义不相属,是‘殃shaa’之误,下文‘殷王纣殃傲天下之 万民’同”。案:王说是也,此书“shaa”字多讹为“傲 ”,详尚贤中篇。祥上帝伐元山帝行,“ 伐”,吴钞本作“代”。“山帝”,疑亦当为“上帝” 。毕云:“此句未详”。故于此乎,天乃使汤至明 罚焉。毕云:“‘至’同‘致’”。汤 以车九两,周礼夏官叙官云“二十五人 为两”。古者兵车一两,卒二十五人,九两止二百二十 五人,于数太少,殆非也。此九两,疑当作九十两。吕 氏春秋云“良车七十乘”,数略相近。鸟陈雁行, 六韬鸟云泽兵篇有鸟云之陈,云“所谓 鸟云者,鸟散而云合,变化无穷者也”。汤乘大赞 ,毕云:“疑‘辇’字”。俞云:“毕 非也。汤乘大赞,即书序所谓升自陑者。枚传云‘汤升 道从陑,出其不意’,是也。吕氏春秋简选篇亦云‘登 自鸣条’。盖汤之伐桀,必由间道从高而下,故书序言 升,吕览言登,墨子言乘,乘即升也、登也。诗七月篇 ,毛传曰‘乘,升也’。襄二十三年左传,杜注曰‘乘 ,登也’。升陑登鸣条,皆以地言,则乘大赞,亦必以 地言,但不能知其所在耳”。犯遂下众,人之●遂 ,毕云“疑有误字”。诒让案:疑当作 “犯逐夏众,入之郊遂”。“逐”“遂”形误,“夏” “下”,“郊”“●”,声误。王乎禽推哆大戏。 毕云:“
‘乎禽’,当为‘手禽’。或云乎 同呼。吕氏春秋简选云‘殷汤以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 人,以戊子战于郕,遂禽移大牺’。高诱云‘桀多力, 能推大牺,因以为号,而禽克之’。案移,即推移,此 书所染云‘夏桀染于干辛、推哆’,古今人表作‘雅侈 ’,此下又云‘推哆大戏,生列兕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指画shaa<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aa人’。则 推哆大戏是人名无疑。‘哆’‘移’‘侈’,‘戏’‘ 牺’,皆音相近也。高诱注吕氏春秋误”。诒让案:淮 南子主术训云“桀之力能推移大牺”。高盖本彼而误。 故昔夏王桀,“昔”下,当有“ 者”字。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有勇力之人毕 云:“旧脱‘力’字、‘人’字,据太平御览增”。推 哆大戏,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云:“推侈 大戏足走千里,手裂兕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生列兕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 生列”,旧本作“主别”。毕云:“‘主别’,太平御 览引作‘生捕’”。王云:“主别兕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本作‘生●兕 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即今‘裂’字也。说文‘●,分解也’ ,‘裂,缯余也’,义各不同。艮九三‘列其夤’,大 戴记曾子天圆篇‘割列禳瘗’,管子五辅篇‘博带黎大 袂列’,皆是古分列字,今分列字皆作‘裂’,而‘列 ’但为‘行列’字矣。钞本太平御览皇王部七,引墨子 作‘生裂兕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故知今本‘主别’为‘生●’之讹。 刻本作‘生捕’者,浅人以意改之耳”。案:王说是也 ,今据正。指画shaa<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aa人,人民之众兆亿,侯盈厥泽陵 ,诗周颂下武,毛传云“侯,维也”。 然不能以此圉鬼神之诛。圉、御 字通。诗大雅桑柔篇“孔棘我圉”,郑笺云“圉,当作 御”。此吾所谓鬼神之罚,不可为富贵众强、勇力 强武、坚甲利兵者,此也。

  且不惟此为然。昔者殷王纣,贵为天子,富有天 下,上诟天侮鬼,毕云:“‘诟’,太 平御览引作‘诃’。‘鬼’下,御览引有‘神’字”。 下殃傲天下之万民,“傲”,亦 当依王校作“shaa”。播弃黎老,伪 古文书泰誓云“播弃梨老”,孔传云“鲐背之□称犁。 布弃,不礼敬”。山井鼎七经孟子考文引古本书,“犁 ”作“黎”,与此同。孔疏云“孙炎曰:□,面冻梨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 ,似浮垢也。然则老人面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似梨,故称梨老。传以‘播 ’为‘布’,布者,遍也。言遍弃之不礼敬也”。方言 云“梨,老也,燕代之北鄙曰梨”。国语吴语云“今王 播弃黎老”,韦注云“鲐背之□称黎老”。王引之云: “黎老者,耆老也。古字‘黎’与‘耆’近,尚书西伯 戡黎,释文、大传‘黎’作‘耆’,是其例也”。贼 诛孩子,“诛”,吴钞本作“shaa”。说 文口部云:“咳,小儿笑也”。古文作“孩”。书微子 云“我旧云刻子”,论衡本性篇引“刻子”亦作“孩子 ”。此谓纣诛shaa小儿也。楚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无罪,王 云:“‘楚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本作‘焚炙’。此因‘焚’误为‘楚 ’,则‘楚炙’二字义不可通,后人不得其解,遂以意 改为‘楚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耳。焚炙,即所谓炮烙之刑也。焚炙、● 剔,皆实有其可指之刑,若改作‘楚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则不知为何 刑矣。北堂书钞政术部十五出‘焚炙无罪’四字,注曰 ‘墨子云殷纣’。则墨子之本作‘焚炙无罪’甚明。伪 古文泰誓‘焚炙忠良,●剔孕妇’,即用墨子而小变其 文”。案:王说是也。泰誓伪孔传云“忠良无罪焚炙之 ”,孔疏云:“焚炙俱烧也,殷本纪‘炮格之刑’,是 纣焚炙之事也”。●剔孕妇,伪 古文书泰誓同,孔传云“怀子之妇,●剔视之”,孔疏 云“●剔,谓割剥也”。说文云“●,刲也”。今人去 肉至骨,谓之剔去,是则亦刲之义也。皇甫谧帝王世纪 云“纣剖比干妻,以视其胎”,即引此为●剔孕妇也。 庶旧鳏寡,号啕无告也。楚辞离 世,王注云“号啕,讙呼也”。太玄经,范注云“号啕 ,忧声也”。故于此乎,天乃使武王至明罚焉。武 王以择车百两,择车,犹吕氏春秋云简 车选车。说文手部云“择,柬选也”。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贲之卒四 百人,逸周书克殷篇云“周车三百五十 乘,陈于牧野。王既誓,以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贲戎车驰商师”,孔注云 “戎车三百五十乘,则士卒三万一千五百人,有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贲三 千五百人也”。书叙云“武王戎车三百两,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贲三百人 ,与受战于牧野”。孟子尽心篇云“武王之伐殷也,革 车三百两,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贲三千人”。史记周本纪云“遂率戎车三 百乘,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风俗通义三王 篇引尚书“武王戎车三百两,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贲八百人,禽纣于牧之 野”。吕氏春秋简选篇云“武王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贲三千人,简车三百 乘,以要甲子之事于牧野,而纣为禽”。贵因篇作“选 车三百,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贲三千”。案:诸书所言,数并差异,未知 孰是。先庶国节窥戎,毕云:“ 未详”。洪云“史记周本纪‘乃告司马司徒司空诸节’ ,集解马融曰‘诸受符节有司也’。庶节,即诸节,窥 戎即观兵,此当本于尚书泰誓篇”。与殷人战乎牧 之野,王乎禽费中、“乎”,亦当为“ 手”。史记殷本纪“纣用费中为政”,正义云“费姓仲 名也”。毕云:“中读如仲”。恶来,见 所染篇。众畔百走。“畔”,吴 钞本作“叛”。王引之云:“‘百’字义不可通,‘百 走’,盖‘皆走’之误”。苏云:“‘百’字误,当作 ‘而’”。案:王说近是。武王逐奔入宫,毕 云:“‘逐’,太平御览引作‘遂’”。万年梓株 未详。折纣而系之赤环,毕 云:“太平御览引作‘折纣而出’,‘环’作‘轘’, 是。言系之朱轮”。案:此无考。荀子解蔽篇云“纣县 于赤旆”,正论篇云“县之赤旗”,并与此异,毕说未 塙。载之白旗,逸周书克殷篇云 “商辛奔内,登于鹿台之上,屏遮而自燔于火。武王入 适王所,击之以轻吕,斩之以黄钺,折县诸太白”,孔 注云“折绝其首”。以为天下诸侯僇。故昔者殷王 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有勇力之人费中、毕 云:“太平御览引作‘仲’”。恶来、崇侯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见 所染篇。指寡shaa<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aa人,上说推哆大 戏作“指画”。毕云:“‘寡’、‘画’字假音。太平 御览引作‘画’”。人民之众兆亿,侯盈厥泽陵, 然不能以此圉鬼神之诛。此吾所谓鬼神之罚,不可为富 贵众强、勇力强武、坚甲利兵者,此也。且禽艾之道之 曰:‘翟灏云:“逸周书世俘解有禽艾 侯之语,当即此禽艾”。得玑无小,毕 云:“此即‘□祥’字”。苏云:“禽艾,盖逸书篇名 。吕览报更篇云‘此书之所谓德几无小者也’。德玑与 德几,古字通用”。案:苏说是也。说苑复恩篇云“此 书之所谓德无小者也”,疑即本此。今书伪古文尹训亦 云“惟德罔小”。毕说非是。灭宗无大’。则此言 鬼神之所赏,无小必赏之;鬼神之所罚,无大必罚之” 。

  今执无鬼者曰:“意不忠亲之利,而害为孝子乎 ?”苏云“‘忠’,当作‘中’,非攻 篇言‘上中天之利,中中鬼之利,下中人之利’,意与 此同”。子墨子曰:“古之今之为鬼,疑 当作“古今之为鬼”,此衍一“之”字。非他也, 有天鬼,疑当有“神”字。周礼大宗伯 “天神、地示、人鬼”。此则天神地示总曰鬼神,散文 得通也。亦有山水鬼神者,亦有人死而为鬼者。今 有子先其父死,弟先其兄死者矣,意虽使然,毕 本“使”作“死”,云:“一本作‘使’”。案:道藏 本、吴钞本并作“使”,今从之。然而天下之陈物 谓陈说事故。文选古诗李注云“陈,犹 说也”。曰‘先生者先死’,若是,则先死者非父 则母,非兄而姒也。尔雅释亲云“女子 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 妇谓长妇为姒妇”。王引之云:“而,犹则也”。今 洁为酒醴粢盛,“洁”,道藏本作“洁 ”,即“洁”之俗。以敬慎祭祀,若使鬼神请有, “请”,毕本改“诚”,云:“
旧作‘请’,一本如此,下依改” 。案:道藏本、吴钞本并作“请”,此篇多以“请”为 “诚”,详前。是得其父母姒兄而饮食之也,岂非 厚利哉?若使鬼神请亡,“请”,毕本 作“诚”,道藏本、吴钞本作“请”,今据改。亡、无 通。是乃费其所为酒醴粢盛之财耳。自夫费之,非 特注之污壑而弃之也,“自”,当为“ 且”。旧本无“非”字。毕云:“一本作‘非直注之’ 特与直音近,故‘特’亦作‘犆’”。苏云:“‘特’ 字上,当有‘非’字”。俞云:“一本作‘非直注之’ ,是也。直、特固得通用,而‘非’字则必当有。墨子 盖谓非空弃之而已,且可以合欢聚众也。今脱‘非’字 ,则义不可通。下文正作‘非直注之污壑而弃之也’, 当据补”。案:苏、俞校是也,今据补。内者宗族 ,外者乡里,皆得如具饮食之。此谓祭 祀,与兄弟宾客为献酬。又诗小雅湛露,孔疏引尚书大 传云“燕私者,祭已,而与族人饮”,亦是也。国语楚 语云“日月会于龙●,家于是乎尝祀,百姓夫妇,择其 令辰,以昭祀其先祖。于是乎合(一)其州乡朋友婚姻 ,比尔兄弟亲戚”,是祭祀并燕州乡朋友等,即所云宗 族乡里也。虽使鬼神请亡,“请 ”,毕本作“诚”,今依道藏本、吴钞本改。此犹 可以合欢聚众,“欢”,吴钞本作“欢 ”,下同。取亲于乡里。”今执无鬼者言曰:“鬼 神者固请无有,“请”,毕本作“诚” ,今依道藏本、吴钞本改。是以不共其酒醴粢盛牺 牲之财。吾非乃今爱其酒醴粢盛牺牲之财乎?吴 钞本脱“非”字,又“今”在“乃”上,以文义校之, 疑当在“吾”上,“今吾”语前后屡见。其所得者 臣将何哉?”“臣”字误,毕云:“一 本无此字。”此上逆圣王之书,内逆民人孝子之行 ,而为上士于天下,此非所以为上士之道也。旧 本脱“之”字“也”字。王云:“上文曰‘则非所以为 君子之道也’,与此文同一例,今据补”。是故子 墨子曰:“今吾为祭祀也,非直注之污壑而弃之也,上 以交鬼之福,苏云:“‘鬼’下,当有 ‘神’字”。下以合欢聚众,取亲乎乡里。若神有 ,毕云:“‘若神’,当云‘若鬼神’ ”。诒让案:以上文校之,疑当云“若鬼神诚有”。则 是得吾父母弟兄而食之也。俞云:“‘ 弟兄’,当作‘兄姒’,义见上文”。则此岂非天 下利事也哉!”

(一)原作“令”,据国语楚语改。

  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 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鬼神之有也, 将不可不尊明也,尊明,谓尊事而明着 之,以示人也,即明鬼之义。圣王之道也”。

   非乐上第三十二

   荀子富国篇,杨注云“墨子言乐 无益于人,故作非乐篇”。

  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俞云 :“‘仁之事者’,当作‘仁人之所以为事者’,见兼 爱中篇。”诒让案:疑当云“仁者之事”,下文云“仁 者之为天下度也”,可证。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 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 ,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 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 ,仁者弗为也。”

  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 瑟、竽笙之声,尔雅释乐云“大钟谓之 镛”。说文金部云“鑮,大钟,淳于之属。”以为 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毕云“ 一本无‘华’字”。以为不美也;非以犓豢煎炙之 味,以为不甘也;“犓”,吴钞本作“ 刍”。说文火部云“煎,熬也。”方言云“煎,火干也 。凡有汁而干,谓之煎”。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 ,以为不安也。王引之云:“野,即宇 字也,古读野如宇,故与宇通。周礼职方氏‘其泽薮曰 大野’,释文‘野,刘音与’,与、宇古同音。楚辞招 魂‘高堂邃宇’,王注曰‘邃,深也;宇,屋也’,盐 铁论取下篇曰‘高堂邃宇,广厦洞房’,易林恒之剥曰 ‘深堂邃宇,君安其所’,皆其证。若郊野之野,则不 得言邃,且上与高台厚榭不伦,下与之居二字义不相属 矣。”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 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 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今王公大人,虽无 造为乐器,王云:“虽与唯同。无,语 词也,说见尚贤中篇。”以为事乎gguuoojiia,非直掊潦 水折壤坦而为之也,“折”,旧本讹“ 拆”,今据道藏本、吴钞本及王校正。“坦”,毕本改 作“垣”,云“旧作‘坦’,以意改”。俞云:“毕改 ‘坦’为‘垣’,是也。‘壤’,疑‘坏’字之误。掊 者,说文手部云‘杷也’,今盐官入水取盐为掊。拆者 ,说文●部云‘●,却屋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作‘ 卸屋也’,隶变作‘斥’,俗又加‘手’耳。行潦之水 而掊取之,毁壤之垣而拆卸之,不足为损益。若王公大 人造为乐器,岂直如此哉,故曰非直掊潦水、拆坏垣而 为之也。”案:毕、俞说并非也。此“
折”当读为“擿”,耕柱篇云“夏 后开使飞廉折金于山川”,此义与彼正同,说详彼注。 壤,谓土壤,坦读为坛,声近假借字。韩诗外传“闵子 曰:出见羽盖龙旗旃裘相随,视之如坛土矣”,庄子则 阳篇:“观乎大山,木石同坛”,与此书义并同。壤坦 ,犹言坛土也。墨子意谓王公大人作乐器,非掊取之于 水,擿取之于地所能得,故下文即言将必厚措敛乎万民 以为钟鼓等也。诸说并未得其恉。将必厚措敛乎万 民,王云:“措字以昔为声,措敛与籍 敛同。”案:王说是也。籍敛,见节用上篇。以为 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古者圣王亦尝厚措敛乎 万民,以为舟车,既以成矣,“以”, 王校作“已”。曰:‘吾将恶许用之?毕 云:“恶许,犹言何许。”王引之云:“言吾将何所用 之也。文选谢朓在郡卧病诗,李注曰‘许,犹所也,许 、所声近而义同’。说文‘所,伐木声也。诗曰:伐木 所所’,今诗作‘许许’。”洪说同。曰:舟用之 水,车用之陆,君子息其足焉,小人休其肩背焉。’“ 休”,吴钞本作“息”,言小人休息其负荷之劳也。故 万民出财齎而予之,“予”,吴钞本作 “与”。周礼掌皮云“岁终则会其财齎”,郑注云“财 ,敛财本数及余见者。齎,所给予人以物曰齎。郑司农 云:齎或为资。”又槁人云“掌受财于职金以齎其工” ,注云“齎,给市财用之直。”此谓万民出财齎,以给 为舟车之费也。不敢以为戚恨者,何也?以其反中 民之利也。然则乐器反中民之利亦若此,即我弗敢非也 。然则当用乐器譬之若圣王之为舟车也,即我弗敢非也 。“譬”,吴钞本作“辟”。王云:“ 此文两言‘然则’,两言‘即我弗敢非也’,皆上下相 应。旧本‘譬之’以下十六字,误入上文‘竽笙之声’ 之下,今移置于此。”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 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王 引之云:“即与则同,当与傥同”诒让案:当、尝字通 ,尝试也,详天志下篇,下同。文选东京赋,李注云“ 撞,击也。”巨、大义同。击鸣鼓、弹琴瑟、吹竽 笙毕云:“文选注引,作‘吹笙竽’。 ”而扬干戚,小尔雅广言云“扬 ,举也。”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荀 子劝学篇,杨注云“安,语助。”王引之经传释词,“ 得”下补“而具(一)”二字,云:“安,犹于是也, 言衣食之财,将于是可得而具也。”即我以为未必 然也。

(一)原误作“其”,据王引之经传 释词改。

  意舍此。王云:“此下有脱文, 不可考。”俞云:“此三字乃承上文而作,转语也。‘ 意’,通作‘抑’,论语学而篇‘抑与之与’,汉石经 ‘抑’作‘意’,是其证也。抑舍此者,言姑舍此弗论 ,而更论它事也。上文言乐之无益于饥者、寒者、劳者 ,下文言乐之无益于大国攻小国、大家伐小家,而以此 三字作转语。王谓此下有脱文,非也。”今有大国 即攻小国,有大家即伐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欺愚 ,贵傲贱,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然即当为之撞 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 ,将安可得而治与?即我未必然也。”俞 云:“‘我’下,脱‘以为’二字,当据上文补。”是 故子墨子曰:“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 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 也。”

  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今王公大人,唯毋 处高台厚榭之上而视之,“唯”,旧本 作“惟”,今据吴钞本改。钟犹是延鼎也,延 鼎,盖谓偃覆之鼎。玉藻,郑注云“延,冕上覆也。” 是延有覆义。钟上弇下侈,与鼎相反,虚县弗击,则与 鼎偃覆相类。又疑延当读为璧羡之羡。周礼玉人,郑注 云“羡,犹延也。”典瑞注云“羡,不圜之貌”。延鼎 ,谓如鼎而椭不正圜。凫氏,贾疏云“古钟如今之铃, 不圜。”弗撞击将何乐得焉哉?其说将必撞击之, 惟勿撞击,勿,语词。惟勿,犹云唯毋 、唯无。苏云:“勿,当作‘毋’,书中多用毋字,盖 与‘务’通。”非是。将必不使老与迟者,王 云:“迟,读为稚,迟字本有稚音,迟、稚又同训为晚 。广雅‘迟稚,晚也’。故稚通作迟。”老与迟者 耳目不聪明,股肱不毕强,毕,疾也, 义详兼爱中、下两篇。声不和调,明不转朴。毕 云:“朴,疑●正字。玉篇云‘●,补目切,目骨。’ ”俞云:“明,下文作‘眉’,疑‘音’字之误。此句 作‘明’,则涉上文耳目不聪明而误也。‘朴’,当作‘
抃’,亦以形似故误。抃者,变之 假字。尚书尧典篇‘于变时雍’,孔宙碑作‘于卞时雍 ’,即其例也。上句云‘声不和调’,此云‘音不转变 ’,正以类相从矣。”案:俞以“朴”为“抃”,近是 。明即谓目也,似不误。将必使当年,王 云:“当年,壮年也。当有盛壮之义。晏子外篇曰‘兼 寿不能殚其教,当年不能究其礼。’吕氏春秋爱类篇曰 ‘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女有当年而不绩者。’淮南子齐 俗篇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妇人当年而不织’。管子揆 度篇曰‘老者谯之,当壮者遣之边戍’。当壮,即丁壮 也。丁、当一声之转。”因其耳目之聪明,股肱之 毕强,声之和调,眉之转朴。毕云:“ ‘眉’,一本作‘明’。案:明、眉字通。穆天子传云 ‘眉曰西王母之山’,即名也。诗‘猗嗟名兮’,尔雅 云‘目上为名’,亦即眉也。”使丈夫为之,废丈 夫耕稼树艺之时,使妇人为之,废妇人纺绩织纴之事。 今王公大人唯毋为乐,“唯”,旧本作 “惟”,今据吴钞本改。亏夺民衣食之财,旧 本讹“时”,今从王校正。以拊乐如此多也。”广 雅释诂云“拊,击也。”书舜典“予击石拊石”,伪孔 传云“拊亦击也”。

  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今大钟、鸣鼓、琴 瑟、竽笙之声既已具矣,毕云:“据上 文,当有‘王公’二字。”大人锈然奏而独听之, 毕云:“‘锈’字,说文、玉篇俱无。 ”将何乐得焉哉?其说将必与贱人不与君子。王 云:“此本作‘必将与贱人与君子’,下文‘
与君子听之,与贱人听之’,即承 此文而言。今本作‘不与君子’,‘不’字乃后人不晓 文义而妄加之。”案:此疑当作“不与贱人必与君子” ,谓所与共听者,非贱人则君子也。王校未塙。与 君子听之,毕云:“旧脱首三字,一本 有。”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 今王公大人惟毋为乐,亏夺民之衣食之财,以拊乐如此 多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昔者齐康公毕 云:“案史记,康公名贷,宣公子,当周安王时。”诒 让案:齐康公与田和同时,墨子容及见其事。但康公衰 弱,属于田氏,卒为所迁废,恐未必能兴乐如此之盛。 窃疑其为景公之误,惜无可校譣也。兴乐万,俞 云:“兴,犹喜也。礼记学记篇‘不兴其艺’,郑注曰 ‘兴之言喜也,歆也。’尚书尧典‘庶绩咸熙’,史记 五帝纪作‘众功皆兴’。扬雄●秦美新引作‘庶绩咸喜 ’。是兴与喜一声之转,其义得通。兴乐万者,喜乐万 也。乐,即本篇非乐之乐,万谓万舞也。”苏云:“此 亦见太平御览,‘兴乐万万人’,作‘有乐工万人’。 愚谓正文当以‘兴乐万’为句,而‘万人’当属下为句 。盖万不可以数言,当为万舞之万,万人犹舞人也,兴 乐万,犹兴乐舞也。斯于事义为协。若以数言,则乐至 万万人,虽倾国之力不足以供之。虽至无道之君,不闻 有此,审尔,则墨子当先以为讥,而篇中尚无此意,则 万非人数晓然矣。”案:苏说是也。周礼乡大夫舞师并 云兴舞。郑注云“兴犹作也”,即此兴乐万之义。万 人不可衣短褐,短褐,即裋褐之借字。 说文衣部云“裋,竖使布长襦”,“褐,粗衣。”方言 云“襜褕,其短者谓之裋褕”,又云“复襦,江湘之闲 谓之●。”●即裋之俗,墨子书此及鲁问、公输三篇, 字并作“短”。韩非子说林上篇、贾子新书过秦下篇、 战国策宋策、史记孟尝君传、文选班彪王命论,并同。 史记秦本纪“夫寒者利裋褐”,徐广云“一作短,小襦 也”,索隐云“盖谓褐布竖裁,为劳役之衣,短而且狭 ,故谓之短褐,亦曰竖褐。”列子力命篇云:“衣则裋 褐”,殷敬顺释文云“裋音竖”。许慎注淮南子云“楚 人谓袍为裋,又有作短褐者,误”。荀子大略篇云“衣 则竖褐不完”,杨注云“竖褐,僮竖之褐,亦短褐也。 ”案:短、竖,并裋之同声假借字。唐人说或读短如字 ,或以短为字误,或释竖为僮竖,皆非也。不可食 糠糟,毕云:“糠字从禾,俗写误从米 。”苏云:“御览作‘糟糠’。”曰食饮不美,苏 云:“御览‘食饮’作‘饮酒’。”面目颜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不足 视也;衣服不美,身体从容丑羸,不足观也。毕 云:“一本作‘身体容貌不足观也’,太平御览引作‘ 身体从容不足观也’。”王云:“‘丑羸’二字,后人 所加也。楚辞九章注、广雅释训曰‘从容,举动也’。 古谓举动为从容,身体从容不足观,谓衣服不美,则身 体之一举一动皆无足观也,后人乃加入‘丑羸’二字。 夫衣服不美,何致羸其身体?且身体从容不足观,与面 目颜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不足视对文,加‘丑羸’二字,则与上文不对矣 。钞本北堂书钞衣冠部三,引此作‘身体从容不足观’ ,无‘丑羸’二字。太平御览服章部十、饮食部七,所 引并同。”是以食必粱肉,衣必文绣,此掌不从事 乎衣食之财,毕云:“‘掌’,一本作 ‘常’。”诒让案:掌、常字通,下同。而掌食乎 人者也。”是故子墨子曰:“今王公大人惟毋为乐,亏 夺民衣食之财,以拊乐如此多也。”“ 毋”,道藏本、吴钞本并作“无”,字通。旧本“为” 下脱“乐”字,今据王校补。

  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今人固与禽兽麋鹿 、蜚鸟、贞虫异者也,蜚与飞通。贞虫 ,详明鬼下篇。宋翔凤云:“贞通征,此言蜚鸟征虫, 即三朝记所谓蜚征也。”案:宋说是也。庄子在宥篇云 :“
灾及草木,祸及止虫”,释文引崔 撰本,作“正虫”,亦即“贞虫”也。征,正字,贞、 正并声近假借字。今之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因 其羽毛以为衣裘,因其蹄蚤毕云:“蹄 ,即蹢省文,蚤即爪假音。”以为□屦,吴 钞本,□作“葱”。毕云:“□,即●正文。说文云‘ □,胫衣也’。”因其水草以为饮食。故唯使雄不 耕稼树艺,“唯”,旧本作“惟”,今 从吴钞本改。唯、虽字通。苏云:“‘惟’当作‘虽’ 。”雌亦不纺绩织纴,衣食之财固已具矣。今人与 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史记高帝纪“ 以臣无赖”,集解“晋灼云:赖,利也。”毕云:“‘ 生’,旧作‘主’,下同,以意改。”不赖其力者 不生。君子不强听治,即刑政乱;贱人不强从事,即财 用不足。今天下之士君子,以吾言不然,然即姑尝数天 下分事,而观乐之害。苏云:“即与则 通用。”王公大人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文 选任彦升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李注引,“退”作“罢” ,“听”作“断”。此其分事也;士君子竭股肱之 力,□其思虑之智,苏云“非命篇‘□ ’作‘殚’。”诒让案:□、殚声近字通。太玄经,范 望注云“□,尽也”。内治官府,外收敛关市、山 林、泽梁之利,以实仓廪府库,此其分事也;农夫蚤出 暮入,耕稼树艺,多聚叔粟,“叔”, 旧本作“升”。王云:“‘升’当为‘叔’,叔与菽同 。大雅生民篇‘蓺之荏菽’,檀弓‘啜菽饮水’,左氏 春秋定元年‘陨霜shaa菽’,释文并作‘叔’。管子戒篇 ‘出冬葱与戎叔’,庄子列御寇篇‘食以刍叔’,汉书 昭帝纪‘以叔粟当赋’,并与‘菽’同。尚贤篇云‘蚤 出莫入,耕稼树艺,聚菽粟’,是其证也。草书‘叔’ ‘升’二形相似。晏子谏篇‘
合升□之微以满仓廪’,说苑正谏 篇‘升□’作‘菽粟’。齐策‘先生王斗’,文选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注引作‘王叔’,汉书古今人表作‘ 王升’。后汉书周章字次叔,‘叔’或作‘升’。文选 左思魏都赋注引‘张升及论(一)’,陈琳答东阿王笺 注,作‘张叔及论’,昭七年左传正义作‘张叔皮论’ ,皆以字形相似而误。非命篇‘多聚升粟’,误与此同 。”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 麻丝葛绪捆布縿,毕云:“‘捆’,旧 作‘细’。”卢云:“当为捆,与捆同。非命下正作‘ 捆縿’。郑君注礼记云‘缣也,縿读如绡’。”王云: “‘縿’当为‘缲’,凡书传中从喿之字,多变而从参 ,故‘缲’误为‘縿’。集韵‘捆,织也。’捆布缲, 犹言捆布帛。说文‘缲帛如绀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或曰深缯,从糸喿声 ,读若喿。’玉篇子老切。广雅曰‘缲谓之缣’。檀弓 ‘布幕卫也,缲幕鲁也’,郑注曰‘缲,缣也’,缲读 如绡。今本檀弓亦讹作‘縿’。又说文‘縿,旌旗之游 也,从糸縿声’,玉篇‘所衔切’,两字判然不同。” 案:王说是也。前辞过篇作“梱布绢”,“绢”即“绡 ”之误。捆、梱、捆,并稛之俗,详非命下篇。此 其分事也。今惟毋在乎王公大人说乐而听之,即必不能 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是故gguuoojiia乱而社稷危矣。今惟毋 在乎士君子说乐而听之,吴钞本,“惟 毋”作“唯无”。即必不能竭股肱之力,□其思虑 之智,内治官府,外收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 仓廪府库,是故仓廪府库不实。今惟毋在乎农夫说乐而 听之,“惟”,吴钞本作“唯”,下同 。即必不能蚤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叔粟,是故 叔粟不足。多聚叔粟,“叔”旧本作“ 升”,今据王校正。又旧本脱“是故叔粟”四字,王据 上下文补。今惟毋在乎妇人说乐而听之,即不必能 夙兴夜寐,毕云:“旧脱‘能’字,以 意增。”诒让案:依上文,当作“必不能”。纺绩 织纴,吴钞本作“织纴纺绩”。多 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捆”,旧本亦误 “细”,今依卢校正。是故布縿不兴。曰:孰为大 人之听治而废gguuoojiia之从事?曰:乐也。”俞 云:“‘而废’二字,当在‘大人’之上。‘gguuoojiia’二 字当作‘贱人’,后人不达文义而误改也。此本云‘孰 为而废大人之听治,贱人之从事?曰乐也’。言大人听 乐则废听治,贱人听乐则废从事也。上文曰‘与君子听 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是其 证也。”

(一)原作“反论”,据文选左思魏 都赋注改。

  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何以知其然也?曰 先王之书,汤之官刑有之左传昭六年: “叔向曰:商有乱政,而作汤刑”。竹书纪年“祖甲二 十四年重作汤刑”。吕氏春秋孝行览云:“商书曰:刑 三百,罪莫重于不孝”,高注云“商汤所制法也。”曰 :“其恒舞于宫,毕云:“‘其’,孔 书云‘敢有’。”诒让案:“舞”,吴钞本作“
武”,字通。伊训,伪孔传云“常 舞则荒淫”。是谓巫风。伪孔传 云“事鬼神曰巫”。毕云:“‘是’,孔书作‘时’。 文见伊训。”其刑君子出丝二卫,毕 云:“此纬字假音。说文云‘纬,织横丝也’。”案: 纬非丝数量之名,毕说未允。“卫”疑当为“术”,“ 术”与“遂”古通。月令“径术”,郑注读为“遂”, 是其例。西京杂记邹长倩遗公孙弘书云“五丝为●,倍 ●为升,倍升为緎,倍緎为纪,倍纪为□,倍□为襚” ,“遂”即“襚”也,此假借作“术”,又讹作“卫” ,遂不可通耳。小人否,似言小 人则无刑。此官刑,故严于君子,而宽于小人。又疑“ 否”当为“吝”,即“倍”之省,犹书吕刑云“其罚惟 倍”。言小人之罚倍于君子也。似二伯黄径。”此 文有脱误,伪古文伊训采此,而独遗“其刑”以下数句 ,盖魏晋时传本已不可读,故置不取。非命下篇节引下 文作大誓,疑此下文自是周书,与汤刑本不相冢,因有 脱误,遂淆掍莫辨也。苏云“‘伯黄’二字,或‘伊尹 ’之讹”,亦非。乃言曰:‘后 数句,非命下篇别为大誓文,疑当作“大誓曰。”呜 乎!道藏本、吴钞本并作“呼”。舞 佯佯,吴钞本作“洋洋”。毕云:“‘ 舞’,当为‘橆’,橆与谟音同。孔书作‘圣谟洋洋’ ,元遗山续古今考亦引作‘洋洋’。”顾云:“此正是 ‘舞’字,故用之以非乐。二十五篇书何足据耶?”案 :顾说是也,此犹诗鲁颂閟宫云“万舞洋洋”,毛传云 “洋洋,众多也。”黄言孔章,毕 云:“‘黄’,孔书作‘嘉’,是。”王引之云:“毕 说非也。‘舞佯佯,黄言孔章,上帝弗常,九有以亡’ ,即下文之‘万舞翼翼,章闻于天,天用弗式’也。此 承上文,言耽于乐者必亡其国,故下文云‘察九有之所 以亡者,徒从饰乐也’。东晋人改其文曰‘圣谟洋洋, 嘉言孔彰,惟上帝不常’,则与墨子非乐之意了不相涉 。而毕反据之以改原文,傎矣。”案:王说是也。“黄 ”,疑当作“其”。“其”篆文作“●”,“黄”古文 作“●”,二字形近。非命下篇引大誓云“其行甚章” ,与此语意略同。下文“上帝弗常”四句,彼引大誓亦 有之。上帝弗常,王引之云:“ 常,读大雅抑篇曰‘肆皇天弗尚’之尚,谓天弗右也。 尔雅释诂‘尚,右也。’‘尚’古通作‘
常’,晚出古文尚书咸有一德篇, 袭墨子而改之,曰‘厥德非常,九有以亡’,盖未知‘ 尚’为‘常’之借字也。”九有以亡,毛 诗商颂玄鸟“奄有九有”,传云“九有,九州也。”文 选册魏公九锡文,李注引韩诗作“九域”,有、域一声 之转。上帝不顺,毕云:“孔书 无此八字。”降之百●,毕云: “‘百’,旧作‘日’,非。‘●’,‘祥’字异文。 郭璞注山海经音祥。玉篇云‘●,徐羊切,女鬼也’。 ”诒让案:吴钞本作“日殃”。孔书作“惟上帝不常,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孔传云“祥,善也 。天之祸福,惟善恶所在,不常在一家。”其家必 坏丧。’“坏”,道藏本、吴钞本并作 “怀”字,亦通。毕云:“孔书云‘坠厥宗’。已上文 亦见伊训。”察九有之所以亡者,徒从饰乐也。于 武观曰:‘国语楚语云“启有五观。” 韦注云“观,洛汭之地。”水经巨洋水,郦注云“国语 曰:启有五观。谓之奸子五观,盖其名也,所处之邑, 其名为观。”左传昭元年,杜注云“观国,今顿丘卫县 。”毕云:“汲郡古文云‘帝启十年,放王季子武观于 西河。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帅师征西河,武 观来归。’注‘武观,五观也。’楚语‘士娓曰:夏有 五观’。”韦昭云“五观,启子,太康昆弟也。春秋传 曰:夏有观扈。”惠栋云:“此逸书,叙武观之事,即 书叙之五子也。周书尝麦曰‘其在夏之五子,忘伯禹之 命,假国无正,用胥兴作乱,遂凶厥国,皇天哀禹,赐 以彭寿,思正夏略。’五子者,武观也。彭寿者,彭伯 也。五子之歌,墨子述其遗文,周书载其逸事,与内外 传所称无殊。且孔氏逸书本有是篇。汉儒习闻其事,故 韦昭注国语,王符撰潜夫论,皆依以为说。”启乃 淫溢康乐,惠云:“‘启乃’当作‘启 子’,溢与泆同。”江声说同。江又云:“启子,五观 也。启是贤王,何至淫溢。据楚语士亹比五观于朱、均 、管、蔡,则五观是淫乱之人,故知此文当为‘启子’ ,‘乃’字误也。”案:此即指启晚年失德之事,“乃 ”非“子”之误也。竹书纪年及山海经皆盛言启作乐, 楚辞离骚亦云“启九辩与九歌,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 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并古书言启淫溢康乐之 事。淫溢康乐,即离骚所谓康娱自纵也。王逸楚辞注云 “夏康,启子太康也”,亦失之。野于饮食,毕 云:“‘野于’,疑作‘于野’。”孙星衍说同。孙又 云“于,往也。”俞云:“毕说非。此本以‘启乃淫溢 康乐’为句,‘野于饮食’为句,‘野于饮食’,即下 文所谓‘渝食于野’也,与左传‘室于怒’,‘市于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 ’文法正同。”将将铭苋磬以力,毕 云“句未详。‘苋’,疑‘管’字之误,形声相近。” 孙说同。孙又云:“‘将将’上,疑有脱文,作乐声也 。乐声gunqi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qi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qianggunqi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qi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qiang,铭力于磬管。”江云:“‘苋’,当为‘ ●’。●,喜说也,胡官反。”俞云:“‘将将铭苋磬 以力’,疑有脱文,盖亦八字作二句也。力字与食字为 韵,毕失其读,故但知下文翼、式是韵也”。王绍兰云 :“苋、管音近通用,非误也。力即勒字,‘铭苋磬以 力’,谓作管磬之铭而勒之。”案:“将将铭”,疑当 作“将将锽锽”。诗周颂执竞云“钟鼓喤喤,磬管将将 ”,说文金部引诗,“喤喤”作“锽锽”。毛传云“喤 喤,和也;将将,集也。”说文足部云“●,行貌”。 引诗曰“管磬●●”。则“将”亦“●”之借字。此力 ,虽与上食,下翼、式韵协,然义不可通,且下文酒野 ,亦与力韵不合。窃疑此当作“将将锽锽,管磬以方。 ”方与锽自为韵,力、方形亦相近。仪礼乡射礼,郑注 云“方,犹并也。”管磬以方,谓管磬并作,犹诗言笙 磬同音矣。诸说并非。湛浊于酒,渝食于野,惠 云:“湛与耽同,耽淫浊乱也。”江云:“湛浊,沈湎 也,言饮酒无度。渝,读当为输。转输馈食于野,言游 田无度也。”孙云“湛与●通,渝与输通。”案:湛、 沈通,江说得之。渝当读为偷,同声假借字。表记,郑 注云“偷,苟且也”,谓苟且饮食于野外燕游之所。惠 、孙说并未允。万舞翼翼,诗商 颂那云“万舞有奕”,毛传云“
奕奕然闲也。”奕、翼字通。小雅 采薇,传亦云“翼翼闲也”。章闻于大,惠 云“当作‘天’”,毕及江说同。天用弗式。’孙 云:“万舞之盛,显闻于天,天弗用之。”毕云:“翼 、式为韵。海外西经云‘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九代 ’。大荒西经云‘夏后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辨与九歌以 下’。据此,则指启盘于游田。书序‘大康尸位’,及 楚词‘夏康娱’云云,疑大康、夏康,即此云淫溢康乐 ,淫之训大,然则太康疑非人名,而孔传以为启子不可 夺也。”案:楚辞“夏康娱”,夏,当从王引之读为下 。戴震谓康娱即康乐,非太康,说亦致塙。毕谓书序太 康亦非夏帝,则谬说不足据也。故上者天鬼弗戒, “戒”,当为“式”,此即冢上引书“ 天用弗式”之文。下者万民弗利。”

  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士君子,请将欲求兴天 下之利,“请”,毕本改“诚”,云旧 作“请”,一本如此。案:请、诚字通,详前。除 天下之害,当在乐之为物,将不可不禁而止也。”
 
 
 

墨子闲诂卷九

   非乐中第三十三

   非乐下第三十四

   非命上第三十五

   汉书艺文志注“苏林云:非有命 者,言儒者执有命而反劝人修德积善,政教与行相反, 故讥之也。如淳云:言无吉凶之命,但有贤不肖善恶” 。祭法孔疏引孝经援神契云“命有三科:有受命以任庆 ,有遭命以谪暴,有随命以督行。受命谓年寿也,遭命 谓行善而遇凶也,随命谓随其善恶报之。”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通义寿 命篇及王充论衡命义篇,说三命略同。墨子所非者,即 三命之说也。

  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gguuoojiia者,皆 欲gguuoojiia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 ,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 其所恶,是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执有命者以杂于 民闲者众。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命贫则贫, 命众则众,命寡则寡,命治则治,命乱则乱,命寿则寿 ,命夭则夭,命,王云:“此下有脱文 ,不可考。”虽强劲何益哉?’以上说王公大人, 下以驵百姓之从事,毕云:“驵,阻字 假音。说文云‘驵,从马且声。’刘逵注左思赋,引说 文‘于助反’”。故执有命者不仁。故当执有命者 之言,不可不明辨。”

  然则明辨此之说将柰何哉?子墨子言曰:“必立 仪,吴钞本无“
曰”字,案疑当作“言必立仪”, 今本“曰言”二字,涉上误倒。管子禁藏篇云“法者天 下之仪也”,尹注云“仪,谓表也。”言而毋仪, 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毕云:“ ‘运’,中篇作‘员’,音相近。广雅云‘运,转也’ 。高诱注淮南子云‘钧,陶人作瓦器法下转钧者’,史 记集解云‘骃案汉书音义曰:陶家名模下圆转者为钧’ 。索隐云‘韦昭曰:钧木长七尺有弦,所以调为器具也 ’。言运钧转动无定,必不可立表以测景。”诒让案: 管子七法篇云“不明于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于运 均之上”,尹注云“均,陶者之轮也,立朝夕,所以正 东西也,今均既运,则东西不可准也。”案:运员音近 ,古通。国语越语“广运百里”,山海经西山经作“广 员百里”,庄子天运篇,释文引司马彪本作“天员”。 立朝夕,谓度东西也。周礼大司徒云“日东则景夕,日 西则景朝”,司仪云“凡行人之仪,不朝不夕”,考工 记匠人云“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 ,晏子春秋杂篇云“古之立国者,南望南斗,北戴枢星 ,彼安有朝夕哉”,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篇云“正朝夕者 视北辰”。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也。故言 必有三表。”表、仪义同。左文六年传 云“引之表仪”。洪云:“非命中篇、非命下篇,此段 文义大略相同,皆作‘言有三法’。‘法’,说文作‘ □’,‘表’,古文作‘●’,字形相近。”何谓 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本, 谓考其本始,下篇作“有考之者”。有原之者,广 雅释诂云“謜,度也”。原、謜字通。刘歆列女传颂小 序云“原度天道”,此原之亦谓察度其事故也。有 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卢 云:“废,置也。中篇作‘发’”。王云:“卢说非也 ,废读为发,故中篇作‘发而为刑政’,下篇作‘发而 为政乎国’。发、废古字通。”观其zhongguo家百姓人 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或以命为有。盖尝尚观于圣王之事,
盖”上,旧本有“益”字。王云: “‘或以命为有’绝句,下文云‘
岂可谓有命哉’,‘益’即‘盖’ 字之讹,‘盖’字俗书作‘□’,形与‘益’相近,故 ‘盖’讹作‘益’。史记楚世家‘还盖长城以为防’, 徐广曰‘盖,一作益’。今云‘益盖’者,一本作‘益 ’,一本作‘盖’,而后人误合之耳。盖与●同,●, 何不也。檀弓曰‘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孟子梁惠王 篇‘盖亦反其本矣’。尝,试也。尚与上同。言今天下 之士君子,或以命为有,则何不试上观于圣王之事乎? 下文曰‘今天下之士君子,或以命为有,益尝尚观于先 王之书’,‘益’亦‘盖’字之讹。”案:王校是也, 今据删。古者桀之所乱,汤受而治之;纣之所乱, 武王受而治之。此世未易民未渝,尔雅 释言云“渝,变也”。在于桀纣,则天下乱;毕 云“旧脱‘在’字,据下文增。”在于汤武,则天 下治,岂可谓有命哉!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或以命为有。盖尝尚观于 先王之书,“盖”,旧本亦讹“益”, 王据上文改。先王之书,所以出gguuoojiia,毕 云:“旧脱‘以’字,据下文增。”布施百姓者, 毕云:“旧脱此字,据下文增。”宪 也。尔雅释诂云“宪,法也。”周礼秋 官有“布宪”,管子立政篇云“布宪于国”。国语周语 云“布宪施舍于百姓”,韦注同尔雅。先王之宪, 亦尝有曰‘福不可请,而祸不可讳,讳 ,当读为违,同声假借字。礼记缁衣“太甲曰:天作孽 ,犹可违也”,郑注云“违犹辟也”。下同。敬无 益,暴无伤’者乎?所以听狱制罪者,刑也。先王之刑 亦尝有曰‘福不可请,祸不可讳,敬无益,暴无伤’者 乎?所以整设师旅,进退师徒者,誓也。先王之誓亦尝 有曰:‘福不可请,祸不可讳,敬无益,暴无伤’者乎 ?”是故子墨子言曰:“吾当未盐数,“ 当”,疑“尚”之讹。毕云:“‘盐’,‘尽’字之讹 。”天下之良书不可尽计数,大方论数,大 方,即大较也。后汉书郎顗传,李注云“方,法也。” 史记律书,索隐云“大较,大法也。”而五者是也 。毕云:“‘五’,当为‘三’,即上 先王之宪、之刑、之誓是。”今虽毋求执有命者之 言,不必得,虽唯通。毋,语词,详尚 贤中篇。不亦可错乎?错与废义 同,详节葬下篇。今用执有命者之言,是覆天下之 义,覆天下之义者,是立命者也,百姓之谇也。说百姓 之谇者,毕云:“尔雅云‘谇,告也’ 。陆德明音义云‘沈音粹,郭音碎’。言以此告百姓。 ”苏云:“谇,犹诟谇,谓不道之言也。”俞云:“谇 读为悴。说文心部‘悴,忧也。’犹曰百姓之忧也,故 曰说百姓之谇者,是灭天下之人也。毕释非是。”案: 俞说是也。是灭天下之人也”。然则所为欲义在上 者,“义在上”,文未备,据下文当作 “义人在上”,今本脱“人”字。何也?曰:“义 人在上,天下必治,上帝山川鬼神,必有干主,毕 云:“‘干’,当为‘斡’,此‘管’字假音。”诒让 案:后汉书窦宪传,李注云“干,主也或曰古‘管’字 。”汉书食货志,颜注云“斡,读为管同,谓主领也。 ”汉隶,“干”“斡”皆作“干”,经典多通用,但此 “干”字,似当读如字。说文木部云“干,本也。”干 者本,干对枝言之也。荀子儒效篇云“以枝代主而非越 也”,杨注云“枝,枝子。”若然,冢适谓之干,支子 谓之枝,干主者,犹言宗主耳。万民被其大利。” 何以知之?子墨子曰:“古者汤封于亳,毕 云:“当为‘薄’。说文云‘亳,京兆杜陵亭也,从高 省乇声。’史记集解云‘徐广曰:京兆杜县有亳亭。’ 索隐云‘秦宁公与亳王战,亳王奔,遂灭汤社。皇甫谧 云:周桓王时自有亳王号汤,非殷也。此亳在陕西长安 县南。若殷汤所封,是河南偃师之薄。’书传及本书亦 多作‘薄’,惟孟子作‘亳’,盖借音字,后人依改乱 之。顾炎武不考史记,反以此讥许君地里之谬,是以不 狂为狂也。”绝长继短,礼记王 制云“凡四海之内,绝长补短,方三千里。”孟子滕文 公篇云“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战国策秦策“ 韩非说秦王曰:今秦地形断长续短,方数千里。”又楚 策“庄辛对楚王曰:今楚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 。”此云绝长继短,犹国策云断长续短也。方地百 里,与其百姓兼相爱,交相利,移则分。毕 云:“言财多则分也。移,或多字。”洪云:“礼记郊 特牲‘顺成之方,其蜡乃通,以移民也’,郑注‘移之 言羡也’,‘移’古通作‘侈’字,‘侈’亦是有余之 义。”率其百姓,以上尊天事鬼,是以天鬼富之, 诸侯与之,百姓亲之,贤士归之,未殁其世,
殁”,吴钞本作“没”,下同。而 王天下,政诸侯。“政”、“正”通, 正犹长也,详亲士篇。昔者文王封于岐周,孟 子离娄篇云“文王生于岐周”,赵注云“岐山下周之旧 邑。”汉书地理志云“右扶风美阳。禹贡岐山在西北。 中水乡,周大王所邑。”又云“大王徙邠,文王作酆。 ”毕云:“岐,岐山、周,周原。”“绝长继短, 方地百里,旧本作“地方”,今从道藏 本乙,与上文合。与其百姓兼相爱、交相利,则, 王云:“‘是以’上,不当有‘则’字 ,盖即‘利’字之误而衍者。上下文‘是以天鬼富之, 诸侯与之,百姓亲之,贤士归之’,‘是以’上,皆无 ‘则’字。”俞云:“‘则’上脱‘移’字,下脱‘分 ’字。上文曰‘与其百姓,兼相爱、交相利、移则分’ ,是其证也。王氏谓‘则’即‘利’字之误而衍者,非 。”案:俞说近是。是以近者安其政,远者归其德 。闻文王者,皆起而趋之。罢不肖股肱不利者,荀 子成相篇云“君子贤而能容罢”。杨注云“罢,弱不任 事者。”国语齐语云“罢士无伍”,韦注云“无行曰罢 ”,管子小匡篇,尹注云“罢,谓乏于德义者”。处 而愿之曰:‘柰何乎使文王之地及我,吾则吾利,苏 云:“‘我’字衍文,或去上‘吾’字亦可。”俞云: “‘则’上‘吾’字,‘岂’上‘利’字,并衍文。” 岂不亦犹文王之民也哉。’是以天鬼富之,诸侯与 之,百姓亲之,贤士归之,未殁其世,而王天下,政诸 侯。“政”,旧本作“征”。苏云:“ ‘征’,当从上文作‘政’,盖政者正也。‘征’‘政 ’古通用。”案:吴钞本作“政”,今据正。政诸侯, 谓长诸侯也,详亲士篇。乡者言曰:毕 云:“乡,同向。”义人在上,天下必治,上帝山 川鬼神,必有干主,万民被其大利。吾用此知之。

  是故古之圣王发宪出令,设以为赏罚以劝贤,毕 云:“中篇作‘
劝沮’,是。”王云:“原文是‘ 劝贤’,不得径改为‘劝沮’。余谓‘劝贤’下当有‘ 沮暴’二字。劝贤承赏而言,沮暴承罚而言。尚贤篇曰 ‘赏不当贤而罚不当暴,则是为贤者不劝,而为暴者不 沮矣。’尚同篇曰‘赏誉不足以劝善,而刑罚不可以沮 暴’,皆其证。”是以入则孝慈于亲戚,亲 戚,即父母也,详兼爱下篇。尚贤中篇云“入则不慈孝 父母”。出则弟长于乡里,坐处有度,出入有节, 男女有辨。辨,别同。尚贤中篇云“男 女无别”。是故使治官府,则不盗窃,守城则不崩 叛,“崩”,当为“倍”之假字。尚贤 中篇云“守城则倍畔”,犹此下文云“守城则崩叛”也 。倍与背同。逸周书时训篇云:“远人背叛。”倍与崩 一声之转,古字通用。说文人部“倗,读若陪位”。邑 部“□,读若陪”。郎崩、倍相通之例。君有难则 死,出亡则送。此上之所赏,而百姓之所誉也。执有命 者之言曰:‘上之所赏,命固且赏,非贤故赏也。上之 所罚,命固且罚,不暴故罚也。’王引 之云:“不与非同义,故互用。”俞云:“‘上之所罚 ,命固且罚,不暴故罚也’十三字,当为衍文,说详下 。”是故入则不慈孝于亲戚,出则不弟长于乡里, 坐处不度,出入无节,男女无辨。是故治官府则盗窃, 守城则崩叛,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送。此上之所罚 ,百姓之所非毁也。执有命者言曰:‘上之所罚,命固 且罚,不暴故罚也。上之所赏,命固且赏,非贤故赏也 。’俞云:“‘上之所赏,命固且赏, 非贤故赏也’十三字,当为衍文。盖上文说赏事,故述 执有命者之言,曰‘上之所赏,命固且赏,非贤故赏也 ’。此文是说罚事,故述执有命者之言,曰‘上之所罚 ,命固且罚,不暴故罚也’。今上文衍‘上之所罚’云 云,此文衍‘上之所赏’云云,皆于文义未合,即此文 之罚赏倒置,而其传写误衍之迹,居然可见矣。”以 此为君则不义,为臣则不忠,为父则不慈,为子则不孝 ,为兄则不良,为弟则不弟,良为兄义 不甚切,疑“良”当为“长”。逸周书谥法篇云:“教 诲不倦曰长”,即其义也。此以兄长对弟弟,亦即冢上 云“出则弟长于乡里”为文。尚贤中篇云“出则不长弟 乡里”,国语齐语亦云“不长弟于乡里”,谥法云“爱 民长弟曰恭”,此并以长教幼为长,幼事长为弟,浅人 不解“长”字之义,而改为“良”,遂与上“弟长”之 文不相应矣。而强执此者,此特凶言之所自生,而 暴人之道也。旧本作“者”,道藏本作 “昔”。毕据下文改“特”,旧本讹“持”。王云:“ ‘持’字义不可通,‘持’当为‘特’。吕氏春秋忠廉 篇注曰‘特犹直也’,言此直是凶人之言,暴人之道也 。下文同。”案:王校是也,今据正。

  然则何以知命之为暴人之道?昔上世之穷民,贪 于饮食,惰于从事,是以衣食之财不足,毕 云:“旧脱‘食’字,据上文增。”而饥寒冻馁之 忧至,不知曰‘我罢不肖,从事不疾’,必曰‘我命固 且贫’。昔上世暴王“昔”,旧本讹作 “若”,王据上文改“昔”,今从之。道藏本、吴钞本 并作“苦”,则当属上读。不忍其耳目之淫,心涂之辟 ,毕云:“涂,犹术”。王引之云:“毕说非也。‘心 涂’,本作‘心志’,‘耳目之淫,心志之辟’,并见 中篇。下篇作‘心意’,亦‘心志’之讹。”不顺 其亲戚,遂以亡失gguuoojiia,倾覆社稷,不知曰‘我罢不肖 ,为政不善’,必曰‘吾命固失之。’于仲虺之告书 叙云“汤归自夏,至于大坰,仲虺作诰”,礼记缁衣“ 尹吉曰”,郑注云“吉,当为告”,“告”,古文“诰 ”字之误也。曰:‘我闻于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 ,伪孔传云“言讬天以行虐于天下,乃 桀之大罪。”毕云:“孔书作‘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 布命于下。’”帝伐之恶,毕云 :“非命中作‘式是恶’。‘式’‘伐’形相近,‘之 ’‘是’音相近也。”龚丧厥师。’伪 孔传云“天用桀无道,故不善之。式,用;爽,明也。 用商受王命,用明其众言为主也。”毕云:“
孔书作‘帝用不臧,式商受命,用 爽厥师。’‘龚’‘用’,‘丧’‘爽’音同。”江声 云:“师,众也。言桀执有命,天用是憎恶之,用丧其 众。”孙星衍云:“‘用’为‘龚’,声相近。”此 言汤之所以非桀之执有命也。于太誓曰:‘纣夷处,天 志中篇作“纣越厥夷居。”不肯事上帝鬼神,天 志中篇无“鬼神”二字。毕云:“孔书作‘
乃夷居,弗事上帝神祇’。”祸 厥先神禔不祀,天志中篇“祸”作“
弃”,“禔”作“祇”。毕云:“ 孔书作‘遗厥先宗庙弗祀’。禔同示。”诒让案:说文 示部云“禔,安也。易曰‘禔既平’。”今易坎九五作 “祇既平”。释文云“祇,京作禔”,是祇、禔声近, 古通用之证。乃曰吾民有命,天 志中篇无“民”字,孔书“民”上有“有”字。无 廖排漏,道藏本作“□”。案:此当从 中篇作“毋僇其务”,义详彼注。天志中篇作“无廖● 务”,亦误。毕云:“孔书作‘乃曰吾有民有命,罔惩 其侮。’”天亦纵弃之而弗葆。’毕 云:“孔书无此文。”案:旧本“弃”在“之”下。王 云:“‘纵之弃’,当作‘
纵弃之’。纵弃,犹放弃也。中篇 作‘天不亦弃纵而不葆’,天志篇作‘天亦纵弃纣而不 葆’,皆其证。”案:王说是也,今据乙。“葆”,吴 钞本作“保”。此言武王所以非纣执有命也。毕 云“‘纣’下,据上文当有‘之’字”。今用执有 命者之言,则上不听治,下不从事。上不听治,则刑政 乱;下不从事,则财用不足,上无以供粢盛酒醴,“ 供”,吴钞本作“共”。祭祀上帝鬼神,下无以降 绥天下贤可之士,旧本脱“下无以”三 字,王据上下文补。尔雅释诂云“绥,安也”。外 无以应待诸侯之宾客,内无以食饥衣寒,将养老弱。俞 谓“
将养”为“持养”之误,详尚贤中 篇。故命上不利于天,中不利于鬼,下不利于人, 而强执此者,此特凶言之所自生,“特 ”,旧本亦讹“持”,依王校改。而暴人之道也。 ”

  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 下之富而恶其贫,毕云:“‘忠’,下 篇作‘中’。”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执有命者之 言,不可不非,此天下之大害也。”

   非命中第三十六

  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由 、为义相近,下篇云“今天下之君子之为文学出言谈也 。”则不可而不先立义法。毕云 :“‘义’,上篇作‘仪’。义、仪同。”若言而 无义,譬犹立朝夕于员钧之上也,“譬 ”,吴钞本作“辟”,“员”,上篇作“运”,声义相 近。则虽有巧工,必不能得正焉。然今天下之情伪 ,未可得而识也,故使言有三法。三法者何也?有本之 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其本之也,考之天鬼之志 ,圣王之事;于其原之也,征以先王之书;用之柰何, 发而为刑。毕云:“据上篇有‘政’字 。”此言之三法也。

  今天下之士君子卢云“此下当有 ‘或以命为有’五字。”或以命为亡,我所以知命 之有与亡者,以众人耳目之情,知有与亡。有闻之,有 见之,谓之有;莫之闻,莫之见,谓之亡。然胡不尝考 之百姓之情?毕云“旧脱‘不’字,据 下文增。”诒让案:然与则义同,“然胡不”亦见尚同 下篇。此下文繁言之则云“然则胡不”。自古以及 今,生民以来者,亦尝见命之物,以下 文校之,“亦尝”下当有“有”字。闻命之声者乎 ?则未尝有也。若以百姓为愚不肖,耳目之情不足因而 为法,然则胡不尝考之诸侯之传言流语乎?自古以及今 ,生民以来者,亦尝有闻命之声,见命之体者乎?则未 尝有也。然胡不尝考之圣王之事?古之圣王,举孝子而 劝之事亲,尊贤良而劝之为善,发宪布令以教诲,长 短经运命篇引无“布”字。明赏罚以劝沮。旧 本脱“
明”字,今据长短经引补。又“劝 沮”,长短经作“沮劝”。“劝”,吴钞本作“赏”, 非。若此,则乱者可使治,而危者可使安矣。若以 为不然,昔者,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 之。此世不渝而民不改,上变政而民易教,“ 政”,治要、长短经,并作“正”。其在汤武则治 ,其在桀纣则乱,安危治乱,“安危” 上,长短经有“则”字。在上之发政也,则岂可谓 有命哉!长短经无“则”字。夫 曰有命云者亦不然矣。

  今夫有命者言曰:“有命”上, 疑脱“执”字。‘我非作之后世也,自昔三代有若 言以传流矣。今故先生对之?’毕云: “未详。‘
生’当为‘王’。”案:顾校季本 、吴钞本并作“王”。俞云:“此子墨子讬为先生之言 ,以折执有命者之说。毕谓‘生’当为‘王’,非是。 ”案:疑当作“今胡先生非之?”诸校并未得其义。曰 :夫有命者,不志昔也三代之圣善人与?毕 云:“下篇作‘不识昔也’,志即识字。与读如欤。” 诒让案:不志、不识,并犹云不知。礼记哀公问,郑注 云“志读为识,识知也。”意亡昔三代之暴不肖人 也?意与抑同。意亡,语词,详非攻下 篇。毕云:“亡同无。‘也’,下篇作‘与’,同。” 何以知之?毕云:“言有命之说 ,不识出之昔者圣善人乎,意亡此言出之暴不肖人乎? 彼固亡知之妄言。”初之列士桀大夫,说 苑臣术篇云“列士者,所以参大夫也。”桀与杰字通。 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通义圣人篇引礼别名记云“万人曰杰”。说文人部 云“杰,埶也,材过万人也。”吕氏春秋孟秋纪,高注 云“才过万人曰桀。”毛诗卫风“
邦之桀兮”,传云“桀,特立也。 ”慎言知行,此上有以规谏其君长,下有以教顺其 百姓,毕云:“顺同训。”诒让案:旧 本此下有“故上有以规谏其君长,下有以教顺其百姓” 二句。卢云:“此已上十七字衍文。”案:卢校是也, 吴钞本亦无,今据删。故上得其君长之赏,下得其 百姓之誉。列士桀大夫声闻不废,流传至今,而天下皆 曰其力也,必不能曰我见命焉。“见” 字,吴钞本脱。俞云:“‘必不能曰’下有阙文,下文 必不能曰‘我罢不肖,我从事不疾,必曰我命固且穷’ ,是其证也。”

  是故昔者三代之暴王,不缪其耳目之淫,毕 云:“言不纠其缪。”诒让案:“缪”,即“纠”之假 字。不慎其心志之辟,治要作“ 僻”,毕云“僻”同。外之驱骋田猎毕弋,毕 云:“说文云‘古文驱从攴’。”案:“骋”,毕本作 “聘”,讹。孟子尽心篇云“驱骋田猎”,国语齐语云 “田狩毕弋”,韦注云“毕,掩雉兔之网也。弋,隿之 借字”,详备高临篇。内沈于酒乐,而自“必不能曰” 以下至此,凡四十五字,旧本误入下文“身在刑僇之中 ”之下,王移置于此。不顾其gguuoojiia百姓之政。繁为 无用,暴逆百姓,使下不亲其上,是故国为虚厉,“ 厉”,公孟、鲁问二篇并作“戾”,字通。毕云“陆德 明庄子音义云‘李云居宅无人曰虚,死而无后曰厉’。 ”身在刑僇之中,自“不顾其国 家”以下至此,凡三十五字,旧本误入上文“必不能曰 ”之上,王移置于此。旧本“不顾”上,又衍“一”字 ,王据下篇删。不肯曰:‘三字 旧脱,毕据下文增“不曰”二字,治要引有此三字,今 据补。我罢不肖,旧本无“我” 字,毕据一本增,顾校季本有。‘我为刑政不善’ ,必曰:‘我命故且亡。’“故”,下 文作“固”,同。虽昔也三代之穷民,治 要“穷”作“伪”,与下同。亦由此也。苏 云:“由与犹同。”内之不能善事其亲戚,毕 云:“‘事’,一本作‘视’。”诒让案:亲戚,谓父 母,详兼爱下篇。外不能善事其君长,“ 外”下,疑脱“之”字。恶恭俭而好简易,贪饮食 而惰从事,衣食之财不足,使身至有饥寒冻馁之忧,“ 饥”,上下篇并作“饥”,吴钞本同。必不能曰: ‘毕云:“‘必’,旧作‘心’,以意 改。”案:顾校季本正作“必”。我罢不肖,我从 事不疾’,必曰:‘
我命固且穷。’虽昔也三代之伪民,亦犹此也。繁饰 有命,以教众愚朴人久矣。治要无“朴 人”二字。王云:“‘愚朴’下,衍‘人’字。”戴云 :“不当删。”案:王校近是。家语王言篇“民敦而俗 朴”,王肃注云“朴,悫愿貌”。圣王之患此也, 故书之竹帛,琢之金石,于先王之书仲虺之告曰:‘我 闻有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帝式是恶,用阙师。’ 毕云:“‘阙’,当是‘丧厥’二字, 下篇作‘用爽厥师’。”孙星衍云:“‘厥’为‘阙’ ,形相近。”此语夏王桀之执有命也,汤与仲虺共 非之。先王之书太誓之言然曰:‘纣夷之居,而不肯事 上帝,弃阙其先神而不祀也,以天志中 篇及上篇校之,阙亦当读为厥,与上阙师同。此当云“ 弃阙先神示而不祀也。”示、祇同,传写误作“亓”, 校者不憭,因此书“其”字多作“亓”,遂又改为“其 ”,复误移箸“先神”上,不知阙即厥字,不当更云“ 其”也。天志篇正作“弃厥先神祇不祀”,可证。非儒 下篇“其道不可以期世”,“期”,晏子春秋作“示” ,亦“示”“亓”“其”三字,展转讹变之比例也。曰 :“我民有命,毋僇其务。”毕云:“ 言毋戮力其事也,上二篇俱当从此。孔书作‘罔惩其侮 ’,义异。或云伪泰誓不足据,不如此文。”诒让案: “毋僇”,当为“侮僇”,二字平列。言纣惟陵侮僇辱 民是务也。荀子彊国篇云“无僇乎族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而抑卑其后世 ”,无、毋、□,古通。“无僇”与“抑卑”文相俪, 与此“
毋僇”,义亦正同。杨注释为“无 刑戮之耻”,失之。天不亦弃纵而不葆。’吴 钞本作“保”。毕云:“文与上篇小异。”王云:“孟 子滕文公篇注曰‘不亦者,亦也’,毕本‘不亦’作‘ 亦不’,非。”此言纣之执有命也,武王以太誓非 也。有于三代不国有之曰:‘上有字, 当读为又。苏云:“所引盖古逸书,‘不’字疑误。” 诒让案:“不”疑当作“百”,三代百国,或皆古史记 之名。隋书李德林传引墨子云“吾见百国春秋”。女 毋崇天之有命也。’命三不国亦言命之无也。“ 命三”,疑当为“今三”,下当脱“代”字。于召 公之执令于然,此有脱误,疑当作“于 召公之非执命亦然”。召公,盖即召公奭,亦周书佚篇 之文。令与命字通。“于”,亦字误。上篇云此言汤之 所以非桀之执有命也,又云此言武王所以非纣执有命也 ,是其证。且:“毕云:“当为 ‘曰’。”‘敬哉!无天命,惟予二人,而无造言 ,周礼大司徒有造言之刑,郑注云“造 言,讹言惑众。”不自降天之哉得之。’疑 当作“不自天降,自我得之。”在于商、夏之诗书 曰:‘命者暴王作之。’且今天下之士君子,将欲辩是 非利害之故,吴钞本“辩”作“辨”。 当天有命者,毕云:“‘天’当 为‘夫’。”不可不疾非也。”王 云:“吕氏春秋尊师篇注云‘疾,力也’。”执有 命者,此天下之厚害也,是故子墨子非也。“ 非”下,当有“之”字。

   非命下第三十七

  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则必可而不先立仪而言 。毕云:“一本作‘则必先立义而言’ 。”苏云:“当作‘不可不先立仪而言’。‘必’字误 ,上‘而’字衍。”俞云:“‘则必可’,当作‘则不 可’。中篇曰‘则不可而不先立义法’,是其证也。不 可而者,不可以也。王氏念孙说。”若不先立仪而 言,譬之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焉也。我以为虽有朝夕之 辩,吴钞本作“辨”。必将终未 可得而从定也。是故言有三法。何谓三法?曰:有考之 者,有原之者,毕云:“旧脱‘有’字 ,一本如此。”有用之者。恶乎考之?考先圣大王 之事。恶乎原之?察众之耳目之请?毕 云:“据前篇,当为‘情’。”诒让案:请、情古通, 不必改字。恶乎用之?发而为政乎国,察万民而观 之。此谓三法也。

  故昔者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曰 :必务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之人而教之为善。是 故出政施教,赏善罚暴。且以为若此,则天下之乱也, 将属可得而治也,国语鲁语,韦注云“ 属,适也。”社稷之危也,将属可得而定也。若以 为不然,昔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 当此之时,世不渝而民不易,毕云:“ 文选注引此,‘治’作‘理’,‘世’作‘时’,‘民 ’作‘人’,皆唐人避讳改。”上变政而民改俗。 存乎桀纣而天下乱,存乎汤武而天下治。天下之治也, 汤武之力也;天下之乱也,桀纣之罪也。若以此观之, 夫安危治乱存乎上之为政也,则夫岂可谓有命哉!故昔 者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曰‘必使饥者得食,寒 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遂得光誉令问于天下 。群书治要“问”作“闻”。尚同下篇 亦云“光誉令闻”。问、闻通。夫岂可以为命哉? 据下文,命上当有其字。故以为 其力也!故、固通。今贤良之人 ,尊贤而好功道术,治要“功”作“蓄 ”。毕云:“一本无‘功’字。”故上得其王公大 人之赏,下得其万民之誉,遂得光誉令问于天下。亦岂 以为其命哉?又以为力也!“力”上, 亦当有“其”字。然今夫有命者,不识昔也三代之 圣善人与,意亡昔三代之暴不肖人与?意 亡,详非攻下篇。苏云:“‘也’字衍。意读如抑,‘ 亡’当作‘亦’。”案:苏说非。若以说观之,则 必非昔三代圣善人也,“若以说”,疑 当作“
以若说”。必暴不肖人也。然 今以命为有者,昔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贵为天子,富有 天下,于此乎,不而矫其耳目之欲,毕 云:“而,读如能,一本无此字,非。”案:毕读是也 。陈寿祺说同。而从其心意之辟,王 据中篇,以“心意”为“心志”之讹。今案志、意义同 ,似非讹字。外之驱骋、田猎、毕弋,内湛于酒乐 ,毕云:“中篇‘湛’作‘沈’。”而 不顾其gguuoojiia百姓之政,繁为无用,暴逆百姓,遂失其宗 庙。遂与队通。法仪篇云“遂失其gguuoojiia 。”其言不曰‘吾罢不肖,吾听治不强’,必曰‘ 吾命固将失之’。虽昔也三代罢不肖之民,亦犹此也。 不能善事亲戚君长,甚恶恭俭而好简易,贪饮食而惰从 事,衣食之财不足,是以身有陷乎饥寒冻馁之忧。其言 不曰‘吾罢不肖,吾从事不强’,又曰‘吾命固将穷。 ’戴云:“‘又’,当依上文改作‘必 ’。”昔三代伪民亦犹此也。

  昔者暴王作之,穷人术之,毕云 :“旧脱‘人’字,一本有。术同述。”诒让案:乐记 “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述”, 史记乐书作“术”。此皆疑众迟朴,毕 云:“言沮朴实之人。”王引之云:“‘迟’字义不可 通,‘迟’当为‘遇’字之误也。遇与愚同。晏子春秋 外篇‘盛为声乐,以淫愚民’,墨子非儒篇,‘
愚’作‘遇’。庄子则阳篇‘匿为 物而愚不识’,释文‘愚,一本作遇’,韩子南面篇‘ 愚赣窳惰之民’,宋干道本,‘愚’作‘遇’。秦策‘ 今愚惑与罪人同心’,姚本‘愚’作‘遇’。言此有命 之说,或作之,或述之,皆足以疑众愚朴。朴,谓质朴 之人也。中篇作‘教众愚朴’,是其证。毕说非。”案 :“迟”疑当为“稚”。管子重令篇云“菽粟不足,末 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而工以雕文刻镂相稚也,谓 之逆”,尹注云“稚,骄也。”庄子列御寇篇云“人有 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稚庄子”,释文引李 颐云“自骄而稚庄子也。”案:庄子“稚”与管子同, 李说未塙。此迟朴,似亦即骄稚愿朴之意,与中篇文自 不同,不必改为“愚”也。先圣王之患之也,固在 前矣。是以书之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传遗后世 子孙。“遗”,吴钞本作“示”。案: 此文亦见兼爱下、天志中、贵义、鲁问,诸篇并作“遗 ”,则吴本非是。曰何书焉存?王 云“焉犹于也。”案:王说是也。此倒句,犹云存于何 书。禹之总德有之曰:‘苏云:“
总德,盖逸书篇名。”允不着 ,“着”,疑当为“若”。允不若,信 不顺也。惟天民不而葆,吴钞本 ,“惟”作“唯”。毕云“而同能,葆同保。”既 防凶心,天加之咎,不慎厥德,天命焉葆’?仲虺之告 曰:‘我闻有夏,人矫天命,当依上、 中二篇,补“布命”二字。于下,帝式是增,毕 云:“当作‘恶’或‘憎’字。”江声云:“式,用也 。增读当为憎。说文‘憎,恶也’。或作‘帝式是恶’ ,或作‘
帝伐之恶’,‘伐之’字误,当从 ‘式是’。孟子尽心下篇云‘士憎兹多口’,赵岐注解 憎为增多之增,则增、憎字通。”顾云:“增即憎字。 明道本晋语‘惧子之应且增也’,今本作‘憎’。易林 涣之蛊‘独宿增夜’,道藏本韩非子‘论其所增’。” 用爽厥师。’“爽”,上篇作“ 丧”。惠栋云:“周语‘单襄公曰:晋侯爽二’,韦昭 曰‘爽,当为丧字之误也’。”彼用无为有,故谓 矫,公羊僖三十三年,何注云“诈称曰 矫。”若有而谓有,夫岂为矫哉!“ 为”,吴钞本作“谓”。昔者,桀执有命而行,汤 为仲虺之告以非之。太誓之言也,于去发孙 星衍云:“或‘太子发’三字之误。”庄述祖云:“‘ 去发’,当为‘太子发’。武王受文王之事,故自称太 子,述文王伐功,告诸侯,且言纣未可伐,为太誓上篇 。”俞云:“古人作书,或合二字为一,如石鼓文‘小 鱼’作‘●’,散氏铜盘铭‘小子’作‘●’是也。此 文‘大子’字或合书作‘●’,其下阙坏,则似‘●’ 字,因误为‘去’耳。诗思文篇,正义引大誓曰‘惟四 月,太子发上祭于毕,下至于孟津之上’。又云‘太子 发升舟,中流白鱼入于王舟,王跪取出,涘以燎之’, 注曰‘得白鱼之瑞,即变称王,应天命定号也’。疑古 大誓三篇,其上篇以太子发上祭于毕发端,至中、下两 篇,则作于得鱼瑞之后,无不称王矣。故学者相承,称 大誓上篇为太子发,以别于中、下两篇,亦犹古诗以篇 首字命名之例也。”案孙、庄、俞说近是。陈乔枞云“ ‘去’字疑是‘告’之讹”,非。曰:‘恶乎君子 !“恶”,庄校改“于”。天有 显德,其行甚章,庄云“‘有’,当为 ‘右’,助也。言天之助明德,其行事甚章着。”苏云 :“
书泰誓曰‘呜呼!我西土君子,天 有显道,厥类惟彰’。”为鉴不远,“ 鉴”,吴钞本作“监”。庄云:“‘鉴’,当为‘监’ 。”在彼殷王。苏云“‘殷’, 宜作‘夏’。泰誓曰‘厥鉴惟不远,在彼夏王。’”案 :伪古文不足据,苏说非也。诗大雅荡云“殷鉴不远, 在夏后之世”,郑笺云“此言殷之明镜不远也,近在夏 后之世,谓汤诛桀也。”后武王诛纣,今之王者何以不 用为戒?此诗与彼诗,文异而意则同。谓人有命, 谓敬不可行,谓祭无益,谓暴无伤,苏 云:“此四句,今书泰誓,在‘厥鉴惟不远’之上,上 二句作‘谓己有天命,谓敬不足行’,下同。”上 帝不常,九有以亡,苏云:“二语今泰 誓无之。上句见伊训,下句见咸有一德。”诒让案:常 ,当读为尚,尚,右也。详非乐上篇。伪古文书咸有一 德云“厥德匪常,九有以●”,伪孔传云“人能常其德 ,则安其位,九有诸侯。桀不能常其德,汤伐而兼之” ,并袭此文,而失其恉。上帝不顺,祝降其丧,苏 云:“今泰誓‘弗’作‘不’,‘其’作‘时’。”庄 云:“祝,断也。言天将断弃其身。”诒让案:泰誓伪 孔传云“祝,断也。天恶纣逆道,断绝其命,故下是丧 亡之诛。”非乐上篇引汤官刑亦有此四语,末句作“降 之百●。”惟我有周,受之大帝。’毕 云:“文略见孔书泰誓。”苏云:“今泰誓下句作‘诞 受多方’。”庄校改“帝”为“商”,云:“言天改殷 之命而周受之。”陈乔枞校同,云:“‘商’字作‘
帝’,非是。此节皆有韵之文,作 ‘商’,则与上文□,今订正之。”案:庄、陈校是也 。昔纣执有命而行,“昔”下, 吴钞本有“者”字。武王为太誓、去发以非之。“ 去发”,亦当为“太子发”。陈乔枞谓当云“周公旦告 发以非之”,臆说不足据。曰:子胡不尚考之乎商 周虞夏之记,从十简之篇以尚,皆无之,苏 云:“‘尚’当作‘上’,古字通用也。”俞说同。诒 让案:皆无之,谓皆以命为无也。将何若者也?”

  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君子之为文学出言谈 也,吴钞本“天下”下,无“之”字。 非将勤劳其惟舌,毕云“‘惟’ ,一本作‘颊’。”王云:“‘惟’与‘颊’,形声俱 不相近。若本是‘颊’字,无缘误而为‘惟’,一本作 ‘颊’者,后人以意改之耳。惟舌,当为喉舌,‘喉’ 误为‘唯’,因误为‘惟’耳。潜夫论断讼篇‘慎已喉 舌,以示下民’,今本‘喉’作‘唯’,其误正与此同 。凡从侯、从佳之字,隶书往往讹溷。隶书‘侯’字作 ‘●’,‘佳’字作‘●’,二形相似。海内东经‘少 室在雍氏南,一曰缑氏’。‘缑’与‘雍’形相近。晏 子谏篇:‘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戏’,韩子说疑篇, ‘推侈’作‘侯侈’。淮南兵略篇‘疾如鍭矢’,高注 曰‘鍭,金镞翦羽之矢也’,今本‘鍭’作‘锥’。后 汉书臧宫传‘妖巫维泛’,‘维’或作‘缑’。方言‘ 鸡雏,徐鲁之闲谓之●子’,今本作‘秋侯子’。皆以 字形相似而误。”而利其唇呡也,毕 云“‘呡’,‘●’字省文。说文云‘吻,口边也’, 又有●字,云‘或从月、从昏’,此省日耳。”中 实将欲其gguuoojiia邑里万民刑政者也。此句 有脱字,吴钞本“欲”下有“为”字。今也王公大 人之所以蚤朝晏退,“蚤”,旧本作“ 早”,今据吴钞本改。听狱治政,终朝均分,而不 敢怠倦者何也?旧本“敢”下有“息” 字,即“怠”之衍文。毕云:“一本无此字,是,今据 删。”曰:彼以为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 强必危,故不敢怠倦。今也卿大夫之所以竭股肱之力, 殚其思虑之知,吴钞本作“智”。内 治官府,外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官府,而不 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 荣,不强必辱,故不敢怠倦。今也农夫之所以蚤出暮入 ,强乎耕稼树艺,多聚叔粟,“叔”, 旧本误“升”,今据王校正。而不敢怠倦者,何也 ?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 故不敢怠倦。今也妇人之所以夙兴夜寐,毕 云“旧脱‘以’字,据上文增。”案:吴钞本不脱。强 乎纺绩织纴,多治麻●葛绪毕校“●” 作“●”,云:“说文云‘●’,丝曼延也’。‘绪’ ,‘纻’字假音。”王云:“毕说非也。‘●’当为‘ 丝’。非乐篇作‘多治麻丝葛绪’,是其证。墨子书言 麻丝者多矣,未有作麻●者,且麻丝为古今之通称,若 ●为丝曼延,则不得与麻并举矣。盖俗书‘●’字作‘ ●’,与‘丝’相似,故‘丝’讹为‘●’,非说文之 ‘●’字也。”苏云:“‘
●’‘丝’盖形近而误,‘绪’盖 与‘絮’通。”案:王说是也。“
绪”,当依毕读作“纻”。说文糸 部云“绪,丝专也”,“纻,□属,细者为铨”,布白 而细曰纻,重文●,云“纻或从绪省”。此与说文或体 声同。苏谓“絮通”,非是。捆布縿,毕 云:“说文云‘稛,絭束也’,此俗写。”案:孟子滕 文公篇云“捆屦织席”,赵注云:“捆,犹叩□也。织 屦欲使坚,故叩之也。”孙氏音义云“案许叔重云:捆 ,织也,从木者,误也。”淮南子脩务训云“捆纂组” ,高注云“捆,叩□”。此文本书凡三见,辞过篇作“ 棞”,非乐上篇作“
捆”,惟此作“捆”,与孟子、淮 南书字同。然“棞”“捆”“捆”三字,说文并无之, 惟禾部有“稛”字,故毕以为即“稛”之俗。盖从囷、 从困,声形并相近,故展转讹变,错异如是,要皆“稛 ”之俗别矣。“縿”,当依王校作“缲”,详非乐上篇 。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 必贫,强必暖,不强必寒,故不敢怠倦。今虽毋在乎王 公大人,蒉若信有命而致行之,毕读“ 蒉”字句断,云“此‘贵’字假音”。俞云:“‘蒉’ 字乃‘藉’字之误。藉若,犹言假如也,本书屡见。” 案:俞说近是,毕读非。则必怠乎听狱治政矣,卿 大夫必怠乎治官府矣,农夫必怠乎耕稼树艺矣,妇人必 怠乎纺绩织纴矣。王公大人怠乎听狱治政,卿大夫怠乎 治官府,则我以为天下必乱矣。农夫怠乎耕稼树艺,妇 人怠乎纺织绩纴,则我以为天下衣食之财将必不足矣。 若以为政乎天下,上以事天鬼,天鬼不使;毕 云:“当为‘便’字。”王云:“尔雅‘使,从也’。 天鬼不从,犹上文言上帝不顺耳。小雅雨无正篇云‘不 可使得罪于天子’,郑笺训使为从。管子小匡篇‘鲁请 为关内之侯,而桓公不使。邢请为关内之侯,而桓公不 使’,不使,谓不从也。‘使’非‘便’字之误。”案 :王说是也。下以持养百姓,“ 持”,旧本作“待”。王云:“‘待’字义不可通。‘ 待养’,当为‘持养’,字之误也。周官服不氏‘
以旌居乏而待获’,注‘待当为持 ’。天志篇曰‘食饥息劳,持养其万民’,荀子劝学篇 曰‘除其害者以持养之’,荣辱篇曰‘以相群居,以相 持养’,杨倞注‘持养,保养也。分言之,则曰持、曰 养’。管子明法篇曰‘小臣持禄养交’,晏子春秋问篇 曰‘士者持禄,游者养交’是也。”案:王说是也,苏 校同,今据正。百姓不利,必离散不可得用也。是 以入守则不固,出诛则不胜,故虽昔者三代暴王桀纣幽 厉之所以共抎其gguuoojiia,毕云:“抎,失 。”王云:“‘共’字义不可通,当是‘失’字之误。 隶书‘失’字或作‘●’,与‘共’相似。说文‘抎, 有所失也’。尚贤篇云‘失损其gguuoojiia,倾覆其社稷’。 抎、损古字通。天志篇云‘gguuoojiia灭亡,抎失社稷’。齐 策云‘守齐国,唯恐失抎之’,皆其证。”倾覆其 社稷者,此也。”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 ,中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有命者之 言,不可不强非也。旧本,此十三字脱 落不完,作“当若有命者言也”七字。王云:“此本作 ‘当若有命者之言,不可不强非也。’淮南脩务篇注曰 ‘强,力也’。言有命之言士君子不可不力非之也。中 篇作‘不可不疾非’,疾亦力也。下文曰‘将不可不察 而强非者此也’,是其证。今本‘言’上脱‘之’字, ‘也’上脱‘不可不强非’五字,则义不可通。”案: 王校是也,今据补。曰: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 术,术与述通,见上。非仁者之 言也。旧本“仁”作“人”,误,今据 道藏本、吴钞本正。今之为仁义者,将不可不察而 强非者,此也。”

   非儒上第三十八

   非儒下第三十九

   毕云:“孔丛诘墨篇多引此词。 此述墨氏之学者设师言以折儒也。故亲士诸篇无‘子墨 子言曰’者,翟自着也,此无‘子墨子言曰’者,门人 小子臆说之词,并不敢以诬翟也,例虽同而异事。后人 以此病翟,非也。说文云‘儒,柔也’,‘术士之称’ 。”案:荀子儒效篇云“逢衣浅带,解果其冠,略法先 王而足乱世,术缪学杂,举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不知 隆礼义而shaa诗、书;其衣冠行伪已同于世俗矣,然而不 知恶者;其言议谈说已无以异于墨子矣,然而明不能分 别;呼先王以欺愚者而求衣食焉,得委积足以掩其口, 则扬扬如也;随其长子,事其便辟,举其上客,●然若 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是周季俗儒, 信有如此所非者,但并以此非孔子,则大氐诬诋增加之 辞。儒墨不同术,亦不足异也。毕氏强为之辩,理不可 通。

  儒者曰:“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王 引之云:“此即中庸所谓亲亲之shaa,尊贤之等。今云亲 亲有术者,shaa与术声近而字通也。说文shaa字从殳●声, 而无●字。五经文字曰‘●,古shaa字’。今案●字盖从 乂术声,说文‘乂,芟艸也,从丿●相交,或从刀作刈 ’。广雅:‘刈,shaa也’。哀元年左传‘艾shaa其民’。 艾与乂、刈同,是乂即shaa也。故●字从乂,而以术为声 。‘乂’字篆文作‘●’,今在术字之上,故变曲为直 ,而作‘乂’,其实一字也。说文无乂部,故●字无所 附而不收。‘●’与‘术’并从术声,故声相近,转去 声,则‘shaa’音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介反,‘术’音遂,声亦相近,故墨 子书以‘术’为‘shaa’。”言亲疏尊卑之异也。孔 颖达礼记正义云“五服之节,降shaa不同,是亲亲之衰shaa 。公卿大夫其爵各异,是尊贤之等。”案:墨子下文, 亦专举丧服言,盖欲破亲亲有shaa,以佐其兼爱、节葬之 说也。其礼曰:“丧父母三年,旧 本下有“其”字,毕云:“其与期同,言父在为母期也 。”王云:“‘其’字,涉下文‘伯父叔父弟兄庶子其 ’而衍。节葬篇‘父母死丧之三年’,下无‘其’字, 是其证。毕读其为期,而以‘丧父母三年其’为句,大 误。”案:王说是也,今据删。礼,盖即指丧服经。妻 ,毕云:“旧脱此字,据下文增。”后 子三年,后子,详节葬篇。伯父 叔父弟兄庶子其,毕云:“与‘期’同 。”诒让案:公孟篇正作“期”。戚族人五月。” 以上述丧服,并详节葬篇。若以 亲疏为岁月之数,则亲者多而疏者少矣,是妻后子与父 同也。若以尊卑为岁月数,则是尊其妻子与父母同,而 亲伯父宗兄而卑子也,宗兄,见曾子问 。言适长为宗子者,故下文云“其宗兄守其先宗庙数十 年。”卢云:“似当云‘而卑与子同也。’”王引之云 :“‘而卑子也’,当作‘卑而庶子也’,而,读为如 ,言卑其伯父宗兄如庶子也。上文云‘伯父叔父弟兄庶 子其’。今本‘卑而’二字倒转,又脱‘庶’字。”王 念孙云:“亲伯父宗兄,‘亲’当为‘视’,言视伯父 宗兄如庶子之卑也,‘视’‘亲’字相似,又涉上下文 ‘亲’字而误。淮南兵略篇‘上视下如弟’,今本‘视 ’讹作‘亲’。”俞云:“王氏引之谓而读为如,当从 之。惟谓当作‘卑如庶子’,则以意增益,未为可据。 今按‘视伯父宗兄如卑子’者,卑子即庶子,乃取卑小 之义。僖二十二年左传‘公卑邾’,杜注曰‘卑,小也 ’。故凡从卑得声者,并有小义。汉书卫青传‘得右贤 裨王十余人’,师古曰:‘裨王,小王也,若言裨将也 ’。然则卑子之称,正与裨王、裨将一律矣。”案:俞 说近是。“卑子”疑当为“婢子”,见左文元年传。“ 卑”即“婢”之省。逆孰大焉。吴 钞本,“逆孰”到。其亲死,列尸弗敛,小 尔雅广言云“列,陈也。”旧本脱“敛”字。毕云:“ 弗与祓同。”王云:“丧礼无祓尸之事,毕说非也。此 本作‘列尸弗敛’,今本脱‘敛’字耳。死三日而后敛 ,则前二日犹未敛也,故曰:‘列尸弗敛’。列者,陈 也。钞本北堂书钞地部二,引此正作‘列尸弗敛’。” 案:王校是也,今据补。登屋窥井,挑鼠穴,探涤 器,而求其人矣。此非丧礼之复也。士 丧经云“复者,升自前东荣,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 某复”,是登屋也。说文水部云“涤,洒也。”涤器, 洒濯之器,若槃匜之属。窥井以下,并丧礼所无,盖谩 语也。以为实在则赣愚甚矣;书 钞地部引,“实”作“诚”。毕云:“说文云‘赣,愚 也’,‘愚,赣也’。玉篇‘赣,陟绛切’。颜师古注 汉书‘古音下绀反,今则竹巷反’。”如其亡也必 求焉,伪亦大矣!王引之云:“‘如其 亡也’二句,与‘伪’字义不相属,‘如’当为‘知’ ,言既知其亡,而必求之,则伪而已矣。”苏说同。取 妻,身迎,祗□为仆,毕云:“说文云 ‘祗,敬也’,‘□,衣正幅’。则□亦正意,与端同 。”王校作“袛”,云:“毕说非也。‘袛’当为‘袨 ’,隶书‘袛’字作‘●’,与‘袨’相似,故‘袨’ 误为‘袛’。袨□,即玄端也。周官司服‘其齐服有玄 端素端’,郑注曰‘端者,取其正也’。服虔注昭元年 左传曰‘礼衣端正无shaa,故曰端’。端与□同,故说文 以□为衣正幅也。玉篇‘袨,黑衣也’。淮南齐俗篇: ‘尸祝袀袨,大夫端冕’,高注曰‘袀,纯服。袨,黑 斋衣也’,即周官所云‘齐服玄端’也。庄子达生篇‘ 祝宗人玄端’,即淮南所云‘尸祝袀袨’也。”诒让案 :土昏礼“亲迎,主人爵弁纁裳缁袘。”郊特牲说诸侯 则玄冕,此云玄端者,盖据庶人摄盛之服言之。秉 辔授绥,士昏礼云“□御妇车授绥”, 郑注云“□御者,亲而下之。绥,所以引升车者。仆人 必授人绥。”此上云为仆,即指亲御之事。如仰严 亲,俞云:“‘仰’当作‘御’,字之 误也。天志下篇‘以御其沟池’王氏引之谓‘御’当为 ‘抑’。隶书‘抑’‘御’两形相似而误,正可与此互 证。”诒让案:此非昏礼之亲迎也,若然,墨氏之昏礼 无亲迎。昏礼威仪,如承祭祀。颠覆上下,悖逆父 母,下则妻子,毕云:“言为妻子法则 。”案:此疑当重“父母”二字。“父母下则妻子”, 言丧父母下同妻子也。今本涉上文脱“父母”二字,遂 与下句文例不合,毕说失之。妻子上侵事亲,若此 可谓孝乎?儒者:“毕云:“‘儒’旧 作‘传’,据下文改,当云‘儒者曰’。”王云:“晏 子春秋外篇‘行之难者在内,而儒者无其外’,‘儒’ 亦误作‘传’。”迎妻,妻之奉祭祀,吴 钞本“妻”不重,疑当作“迎妻与之奉祭祀”。说文舁 部“与,古文作●”,与“妻”篆文形近,又涉上而误 。礼记哀公问“公曰:冕而亲迎,不已重乎?孔子对曰 :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 ,君何谓已重乎?”墨子所非,与哀公言相类。子 将守宗庙,故重之。”哀公问“孔子曰 :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子也者,亲之后也, 敢不敬与?”应之曰:“此诬言也,其宗兄守其先 宗庙数十年,死丧之其,毕云同“期” 。兄弟之妻奉其先之祭祀弗散,卢 云“当为‘服’”。则丧妻子三年,必非以守奉祭 祀也。“守”下,据上文,当有“宗庙 ”二字。夫忧妻子以大负絫,忧 妻子,谓忧厚于妻子,犹下文云“厚所至私”也。国策 赵策云“夫人优爱孺子”。说文攵部云“忧,和之行也 ”,引诗曰“布政忧忧”,今诗商颂长发作“优”。案 :古无“优”字,优厚字止作“忧”,今别作“优”, 而以“忧”为“●”愁字。墨子书多古字,此亦其一也 。以与已同,言偏厚妻子已为大负愆絫,乃又饰辞文过 ,讬之奉祭祀,守宗庙,故下云“又曰所以重亲也。” 有曰有,当读为又。‘所以 重亲也’,为欲厚所至私,毕云:“旧 作‘和’,以意改。”轻所至重,岂非大奸也哉! ”

  有强执有命以说议曰:上有字, 亦读为又。“寿夭贫富,安危治乱,固有天命,不 可损益。庄子至乐篇“孔子曰:命有所 成而形有所适也,夫不可损益。”穷达赏罚幸否毕 云“说文云幸吉而免凶也,从●,从夭。夭死之事,故 死谓之不幸。”有极,广雅释诂 云“极,中也”。逸周书命训篇云“天生民而成大命, 命司德正之以(一)祸福,立明王以顺之,曰大命有常 ,小命日成,成则敬,有常则广,广以敬命,则度至于 极。”此古说有命之遗言也。人之知力,吴钞本“ 知”作“智”。不能为焉。”群吏信之,则怠于分职; 庶人信之,则怠于从事。吏不治则乱,旧 本脱“吏”字,王据上文补。农事缓则贫,贫且乱 政之本,王云:“此句有脱文。”诒让 案:疑当作“倍政之本”,下文云“倍本弃事而安怠傲 。”而儒者以为道教,是贼天下之人者也。“ 贼”,旧本讹作“贱”,今依王、苏校正,详尚贤中篇 。

(一)“以”字原脱,据逸周书命训 篇补。

  且夫繁饰礼乐以淫人,旧本无“ 乐”字,吴钞本有,以下句文例校之,有者是也。下文 “晏子曰:好乐而淫人”,可证,今据补。久丧伪 哀以谩亲,毕云:“说文云‘谩,欺也 ’,玉篇云莫般、马谏二反,陆德明周礼音义云‘徐望 仙反’。”立命缓贫而高浩居,毕 云:“同‘傲倨’,说文云‘居,蹲也’。”案:毕据 史记孔子世家,义亦见后。倍本弃事而安怠傲,毕 云:“旧作‘彻’,以意改。”贪于饮食,旧 本作“酒”,今据吴钞本校改,下亦云“得餍饮食”。 惰于作务,荀子非十二子篇云“ 偷懦惮事,无廉耻而耆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 游氏之贱儒也”,此所非与彼相类。陷于饥寒,危 于冻馁,无以违之。礼记缁衣,郑注云 “违,犹辟也”。是若人气,“ 若”,道藏本作“苦”,吴钞本同。案:“人气”,疑 当作“乞人”。此冢上饥寒冻馁而言,气与乞通,古“ 乞”作“气”,即云气字,下文云“夏乞麦禾”,是其 证。●鼠藏,毕云:“尔雅有● 鼠。陆德明音义云‘孙炎云:●者,颊裹也。郭云:以 颊内藏食也。字林云:即鼢鼠也。’说文云‘鼸●也。 ’玉篇云‘鼸,胡簟切,田鼠也。’‘
●’旧作‘●’,误。”诒让案: 夏小正云“正月田鼠出。”田鼠者,嗛鼠也。嗛、●字 通。谓儒者得食则藏之,若●鼠裹藏食物矣。而羝 羊视,毕云:“尔雅云‘羊牡羒’,注 ‘羝’。广雅云‘三岁(一)曰羝’。说文云‘羝,牡 羊也’。陆德明音义云‘字林云:牂羊也’。然则羝、 羒、牂,皆牡羊。”贲彘起。毕 云:“易大畜云‘豮豕之牙’,崔憬曰‘说文:豮,剧 豕。今俗犹呼剧猪是也。’案,说文作‘羠豕’,崔以 意改之。羠与犗义同,剧者犗假音。玉篇云‘豮,扶云 切,犗也’。”君子笑之。怒曰:“散人!焉知良 儒。”毕云:“汉书云‘□食’,注曰 ‘文颖曰:□,散也’。说文云‘□,●也,从冖、儿 在屋下,无田事’。玉篇云‘如勇切’。则此云散人, 犹□人。”案:庄子人闲世篇“匠石梦栎社,曰:而几 死之散人。”此述儒者诟君子之语,毕氏读散人句断, 误。夫夏乞麦禾,疑脱“春乞” 云云。“夫”,似即“春”字上半缺剥仅存者。五 谷既收,大丧是随,言秋冬无可乞,则 为人治丧以得食也。子姓皆从,特 牲馈食礼云“子姓兄弟,如主人之服”,郑注云“所祭 者之子孙,言子姓者,子之所生。”丧大记云“卿大夫 父兄子姓,立于东方”,注云“子姓,谓众子孙也,姓 之言生也。”国语楚语“帅其子姓”,韦注云“众子姓 ,同姓也。”列子说符篇,张注云“种姓也”。得 厌饮食,毕治数丧,足以至矣。“至” 下,疑有脱文。因人之家翠,毕 云:“广雅‘
●,肥也’。此古字。”王引之云 :“因人之家肥,文不成义。‘翠’当读为‘賥’。玉 篇‘賥,思醉切’,广韵云‘货也’。谓因人之家财也 。韩子说疑篇‘破家残賥’,是也。古无‘賥’字,故 借‘翠’为之。”以为,毕云: “疑有脱字。”案:以文例校之,“因人之家”,与下 “恃人之野”,文正相对,疑当作“因人之家以为翠” ,“翠”当依毕训为“肥”。此特文误到耳,无脱字也 。恃人之野以为尊,毕云:“言 禾麦在野。”富人有丧,乃大说,喜曰:“此衣食 之端也。”此与荀子所谓“得委积足以 掩其口,则扬扬如也”者相类。

(一)原作“二岁”,据广雅改。

  儒者曰:“君子必服古言然后仁。”王 云:“‘服古言’,三字文义不顺,当依公孟篇作‘必 古言服然后仁’。”俞云:“此本作‘
君子必古服古言然后仁’,脱上‘ 古’字。公孟篇作‘必古言服然后仁’,亦当作‘必古 言古服’,脱下‘古’字。”案:王说是也。应之 曰:“所谓古之言服者,皆尝新矣,旧 本脱“言服”二字,今依王引之校增。谓古言服其始制 之时,皆为新,积久乃成古也。而古人言之,服之 ,则非君子也。然则必服非君子之服,言非君子之言, 而后仁乎?”旧本“古人言之服之”, 脱“言之”二字;“则非君子也”,脱“非”字;“服 非君子之服”,上“服”字讹作“法”,并依王引之校 增。又曰:“君子循而不作。”顾 云:“广雅释言‘循,述也’。论语曰‘君子述而不作 ’。”应之曰:“古者羿作弓,吕 氏春秋勿躬篇云“夷羿作弓”。毕云:“羿,●省文。 说文云‘●,古诸侯也,一曰射师’。”诒让案:说文 弓部云“●帝喾射官,夏少康灭之。”●、●音义同。 作弓者,自是古射官,非夏少康所灭者。□作甲, 史记夏本纪“帝少康崩,子帝予立”, 索隐云“予,音宁。系本云:季杼,作甲者也。”国语 鲁语云“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韦注云“杼, 禹后七世少康之子季杼也。”毕云:“□即杼,少康子 。”卢云:“世本作‘舆’。”诒让案:史记索隐及费 誓正义引世本,并作“杼”,卢据玉海所引,未塙。奚 仲作车,吕氏春秋君守篇同,高注云“ 奚仲,黄帝之后,任姓也。”传曰“为夏车正,封于薛 。”说文车部云“车,夏后时奚仲所造。”山海经海内 经云“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郭注云“世 本云奚仲作车,此言吉光,明其父子共创作,意以是互 称之。”续汉书舆服志,刘注引古史考云:“黄帝作车 ,引重致远,其后少昊时驾牛,禹时奚仲驾马”。依谯 周说,奚仲驾马,车非其所作,司马彪、刘昭并从之, 于义为长。巧垂作舟,毕云:“ 北堂书钞引作‘倕’,太平御览作‘锤’,事类赋引作 ‘工倕’。太平御览引,有云‘禹造粉’,疑在此”俞 云:“‘巧垂’当作‘功垂’,字之误也。周官肆师职 注曰‘古者工与功同字。’然则‘功垂’即‘工垂’也 。庄子胠箧篇‘攦工倕之指’,释文曰‘倕,音垂,尧 时巧者也。’尧典‘咨!垂女共工’,是称工垂者,工 其官,垂其名。”案:山海经海内经云“义均是始为巧 倕,是始作下民百巧”,楚辞九章亦云“巧倕”,又见 七谏。俞说未塙。然则今之鲍函车匠毕 云:“考工记有‘□鲍’,郑君注云‘鲍,读为鲍鱼之 鲍,书或为鞄’。苍颉篇有‘鞄●’。陆德明音义云‘ 刘音仆’。说文云‘鞄,柔革工也,从革包声,读若朴 ’。周礼曰‘柔皮之工鲍氏’,鞄即鲍也。”皆君 子也,而羿、□、奚仲、巧垂皆小人邪?且其所循人必 或作之,言所述之事,其始必有作之之 人也。然则其所循皆小人道也?”“ 也”“邪”古通,吴钞本作“耶”。

  又曰:“毕云:“‘又’旧作‘ 人’,以意改。”君子胜不逐奔,谷 梁隐五年传云“伐不逾时,战不逐奔。”司马法仁本篇 云“古者逐奔不过百里”,又天子之义篇云“古者逐奔 不远”。墨子所述儒者之言,与谷梁同,荀子议兵篇亦 云“服者不禽,奔命者不获。”掩函弗射,“ 掩”,吴钞本作“掩”,礼记表记,郑注云“掩,犹困 迫也。”案:“函”疑“亟”之形误,下同,详鲁问篇 ,仪礼聘礼,郑注云“宾之意不欲奄卒主人也”,此掩 亟亦奄卒之意,谓敌困急,则不忍射之也。韩非子外储 说左上云“宋襄公曰:寡人闻君子曰:不推人于险,不 迫人于阨”,即此义。又疑“函”当为“●”之误,说 文臼部云“●,小阱也”,今经典通作“陷”,汉书司 马迁传“函粪土之中而不辞”,汉纪“函”作“陷”, 于义亦通。施则助之胥车。”毕 云:“‘施’旧作‘强’,据下文改。”案:毕因下文 “施”字两见,故据改,然“施”“强”义并未详。似 言军败而走,则助之挽重车,而文有脱误。应之曰 :“若皆仁人也,则无说而相与。仁 人以其取舍是非之理相告,无故从有故也,弗知从有知 也,无辞必服,见善必迁,何故相?王 云:“‘何故相’下当有‘与’字,而今本脱之,则义 不可通。相与,谓相敌也,古谓相敌为相与。襄二十五 年左传‘
一与一谁能惧我’,哀九年传‘宋 方吉,不可与也’,越语‘彼来从我,固守勿与’,与 字并与敌同义。言既为仁人,则无辞必服,见善必迁, 何故两相敌也。上文曰‘若皆仁人也,则无说而相与’ ,是其明证矣。”若两暴交争,其胜者欲不逐奔, 掩函弗射,施则助之胥车,虽尽能犹且不得为君子也。 意暴残之国也,圣将为世除害,“圣” 下疑脱“人”字。兴师诛罚,胜将因用儒术令士卒 曰旧本“儒”作“
传”,王云:“‘传术”二字,义 不可通,‘传术’当为‘儒术’,‘毋逐奔’云云,皆 儒者之言也,故曰‘用儒术令士卒’。隶书‘儒’或作 ‘●’,‘传’或作‘傅’,二形相似而误。上文‘儒 者迎妻’,‘儒’误作‘传’。”案:王说是也,今据 正。毋逐奔,掩函勿射,施则助之胥车。’暴乱之 人也得活,天下害不除,王云:“‘也 ’字涉上下文而衍。此言暴乱之人为天下害,圣人兴师 诛罚,将以除害也。若用儒术令士卒曰‘毋逐奔’云云 ,则暴乱之人得活,而天下之害不除矣是‘暴乱之人’ 下,本无‘也’字。”是为群残父母,而深贱世也 ,戴云:“‘贱’乃‘贼’字之误。” 不义莫大焉!”

  又曰:“君子若钟,毕云:“‘ 君’旧作‘吾’,据上文改。”击之则鸣,弗击不 鸣。此亦见公孟篇公孟子告墨子语,学 记云“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 者则大鸣”。毕云“此出说苑云‘赵襄子谓子路曰:吾 尝问孔子曰,先生事七十君无明君乎,孔子不对,何谓 贤邪?子路曰:建天下之鸣钟,撞之以筳,岂能发其音 声哉!’”案:说苑所云与此文义绝不相应,毕援证未 当。应之曰:“夫仁人事上竭忠,事亲得孝,务善 则美,有过则谏,俞云:“‘
得’字‘务’字,传写互易。事亲 务孝,言事亲者务为孝也,与事上竭忠相对。得善则美 ,言有善则美之也,与有过则谏相对。”此为人臣 之道也。今击之则鸣,弗击不鸣,隐知豫力,毕 云:“言隐其先知豫事之识。”俞云:“豫犹储也。荀 子儒效篇‘仲尼将为司寇,鲁之鬻牛马者不豫贾’,家 语相鲁篇‘孔子为政三月,则鬻牛马者不储贾’,是豫 与储义通。隐知豫力,两文相对,言隐藏其知,储蓄其 力也,毕失其义,并失其读。”案:毕读固误,俞释豫 为储亦非。“豫”当为“舍”之假字,“豫”从予声, 古音与“舍”同部。节葬下篇云“无敢舍余力,隐谋遗 利,而不为亲为之者矣”,隐知犹彼云隐谋,豫力即彼 云舍余力也。号令篇云“舍事后就”,亦与此义同。豫 古无储训,荀子“不豫贾”,“豫”当如周礼司市注“ 诳豫”之义,家语改“豫”作“储”,乃王肃私定,非 古训也。恬漠待问而后对,尔雅 释言云“漠,清也。”汉书贾谊传,颜注云“漠,静也 ”。淮南子诠言训云“故中心常恬慔,”泰族训云“静 莫恬淡”,宋本“莫”作“
漠”。“漠”、“慔”、“莫”并 通。虽有君亲之大利,弗问不言,若将有大寇乱,盗贼 将作,若机辟将发也,毕云:“辟同辟。”案:毕说非 也,庄子逍遥游篇云“中于机辟,死于罔罟”,释文引 司马彪云“辟,罔也。”又山木篇云“然且不免于罔罗 机辟之患”,盐铁论邢德篇云“罻罗张而县其谷,辟陷 设而当其蹊”,则机辟盖掩取鸟兽之物。“辟”字又作 “臂”,楚辞哀时命云“外迫胁于机臂兮,上牵联于矰 隿”王注云“机臂,弩身也。”案尔雅释器云“繴谓之 罿”,司马彪释“辟”为“罔”,盖即以为“繴”之借 字,王说与司马义异,未知孰是。他人不知,己独 知之,虽其君亲皆在,不问不言。是夫大乱之贼也!以 是为人臣不忠,为子不孝,事兄不弟,交,疑 “友”之误。遇人不贞良。夫执后不言之朝物,执 后不言,谓拘执居后,不肯先言之。朝物,疑有脱误。 见利使己虽恐后言,苏云:“‘ 使’当作‘便’,‘虽’当作‘唯’。”俞云:“‘虽 ’当作‘唯’,古字通也。盖言利之所在,唯恐后言也 。下文云‘君若言而未有利焉,则高拱下视,会噎为深 ,曰:惟其未之学也’,正与此文反复相明。言苟无利 ,则君虽言之,而己亦以未学谢也,正所以破儒者‘击 之则鸣,弗击不鸣’之说。”君若言而未有利焉, 则高拱下视,说文手部云“拱,敛手也 。”会噎为深,毕云:“说文云 ‘哙,咽也,读若●’,‘噎,饭窒也。’会与哙同, 不言之意。”曰:‘唯其未之学也。’“ 唯”,旧本作“惟”,据吴钞本改。“其”当为“某” 。用谁急,遗行远矣。“ 谁”当作“虽”。盖言事急则退,避而远行。荀子非十 二子篇云“正其衣冠,齐其颜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嗛然而终日不言,是 子夏氏之贱儒也”,此所非与彼相类。夫一道术学 业仁义者,皆大以治人,小以任官,远施周偏,旧 本“皆”讹“昔”,“周”讹“用”,并从王校正。“ 偏”,吴钞本作“遍”,毕本同。王云:“与‘遍’同 ,毕本改为‘遍’,非。详非攻下篇。近以脩身, 旧本“脩”作“循”,王云:“此文本 作‘皆大以治人,小以任官,远施周偏,近以脩身’, 言君子之行仁义,皆大以治人,小以任官,远则所施周 遍,近则以脩其身也。今本‘皆’作‘昔’,‘周’作 ‘用’,‘脩’作‘循’,则义不可通。隶书‘脩’‘ 循’相乱。”案:王说是也,今并据正。不义不处 ,非理不行,务兴天下之利,曲直周旋,利则止,俞 云:“‘利则止’,当作‘不利则止’,传写脱‘不’ 字也。非乐上篇曰‘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与此 文有详略而义正同。”此君子之道也。以所闻孔某 之行,毕云:“‘某’字旧作孔子讳, 今改,下放此。”则本与此相反谬也。”“ 谬”,吴钞本作“缪”。

  齐景公问晏子曰:“孔子为人何如?”晏子不对 ,公又复问,不对。吴钞本无“复”字 。景公曰:“以孔某语寡人者众矣,俱以贤人也。 “以”下,当据孔丛子诘墨篇增“为” 字。今寡人问之,而子不对,何也?”晏子对曰: “婴不肖,不足以知贤人。虽然,婴闻所谓贤人者,入 人之国必务合其君臣之亲,而弭其上下之怨。孔某之荆 ,史记孔子世家楚昭王迎孔子至楚,事 在哀公六年。知白公之谋,而奉之以石乞,白 公,楚平王孙,名胜。其与石乞作乱事,见哀十六年左 传。此事不可信,列子说符篇、吕氏春秋精通篇、淮南 子道应训,并载白公与孔子问答,或因彼而误传与?君 身几灭,而白公僇。毕云:“孔丛诘墨 云‘白公乱在哀公十六年秋也,孔子已卒十旬’。”苏 云:“此诬罔之辞,殊不足辨。唯据白公之乱,在景公 卒后十二年,而晏子之卒更在景公之先,又安能预知后 事,而先与景公言之?”婴闻贤人得上不虚,得下 不危,言听于君必利人,教行下必于上,俞 云:“此本作‘教行于下必利上’,与上句‘言听于君 必利人’相对为文。‘教行’下脱‘于’字,而‘利’ 字又误作‘于’,义不可通矣。”是以言明而易知 也,行明而易从也,旧本作“行易而从 也”,王云:“‘行易而从’文不成义,当作‘行明而 易从’,与上句文同一例。下文曰‘行义可明乎民’, 又曰‘行义不可明于民’,皆其证。”案:王说是也, 今据正。行义可明乎民,谋虑可通乎君臣。今孔某 深虑同谋以奉贼,俞云:“‘同’乃‘ 周’字之误,深虑周谋,相对为文,言其虑深沈,其谋 周密也。”劳思尽知以行邪,劝下乱上,教臣shaa君 ,毕云“孔丛引‘shaa’作‘弑’。”非 贤人之行也;入人之国而与人之贼,非义之类也;知人 不忠,趣之为乱,毕云:“趣读促。” 非仁义之也。毕云脱字。逃 人而后谋,避人而后言,“言”上“后 ”字,旧本作“后”,今据吴钞本改。行义不可明 于民,“明”,吴钞本作“谋”,误。 谋虑不可通于君臣,婴不知孔某之有异于白公也, 是以不对。”景公曰:“呜乎!道藏本 、吴钞本作“呼”。贶寡人者众矣,仪 礼士昏礼记云“吾子有贶命”,郑注云“贶赐也”。此 贶与贶命义同。毕云“‘贶’当为‘况’,此俗写。” 非夫子,则吾终身不知孔某之与白公同也。”

  孔某之齐见景公,史记孔子世家 以此为昭公二十五年,鲁乱,孔子适齐以后事。景 公说,欲封之以尼溪,史记孔子世家同 ,晏子春秋外篇作“尔稽”。孙星衍云:“‘尼’‘尔 ’,‘稽’‘溪’,声皆相近。”诒让案:尼溪地无考 ,吕氏春秋高义篇又作“景公致□丘以为养。”以 告晏子。晏子曰:“不可夫儒浩居而自顺者也,卢 云:“
晏子外篇与此多同,‘浩居’作‘ 浩裾’。”毕云:“案史记作‘倨傲自顺’。”顾云: “汉书酷吏郅都传‘丞相条侯至贵居也’,读作‘倨’ 。”诒让案:王制云“丧祭,用不足曰暴,有余曰浩” ,郑注云“浩犹饶也”。“居”“裾”,并“倨”之假 字。家语三恕篇云:“浩裾者则不亲”,王肃注云“浩 裾,简略不恭之貌。”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篇云“自顺而 不让”,又云“有道而自顺”,孔广森云“自顺,谓顺 非也。”不可以教下;好乐而淫人,晏 子作“好乐缓于民”。不可使亲治;立命而怠事, 不可使守职;宗丧循哀,毕云:“孔丛 、史记‘宗’作‘崇’。”诒让案:宗、崇字通。诗周 颂烈文,郑笺云“崇,厚也。”书盘庚伪孔传云“崇, 重也。”“循”,史记、孔丛作“遂”,晏子作“久丧 道哀”。王云:“‘循’‘遂’一声之转,遂哀,谓哀 而不止也。三年问曰‘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 过隙,然而遂之,则是无穷也’。”不可使慈民; 晏子作“子民”,慈、子字通。礼记缁 衣云“故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又云“故长民 者章志贞教,尊仁以子爱百姓。”国语周语云“慈保庶 民亲也”。机服勉容,卢云:“ 晏子作‘异于服,勉于容’。”诒让案:大戴礼记本命 篇,卢注云:“机,危也。”危服,盖犹言危冠。“勉 ”,“俛”之借字,考工记矢人“前弱则俛”,唐石经 “俛”作“勉”,是其证也。机服勉容,言其冠高而容 俛也。不可使导众。孔某盛容脩饰以蛊世,吴 钞本“脩”作“修”,晏子作“盛声乐以世”,文选西 京赋,薛综注云“蛊,惑也。”弦歌鼓舞以聚徒, 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观众,“ 趋”,吴钞本作“趍”。“观”,旧本作“
劝”,吴钞本作“观”,与晏子外 篇合,今据正。博学不可使议世,“ 博”,旧本作“儒”,毕云:“晏子‘儒’作‘博’, ‘议’作‘
仪’。”王云:“作‘博’者是, 此言孔子博学而不可以为法于世,非讥其儒学也,今本 作儒学者,‘博’误为‘传’,又误为‘儒’耳。隶书 传、儒相似,说见上文。仪、议古字通。”案:王说是 也,今据正。劳思不可以补民,毕 云:“三字旧脱,卢据晏子增。”絫寿不能尽其学 ,当年不能行其礼,当年,壮年也,详 非乐上篇。抱朴子外篇省烦引墨子作“累世不能尽其学 ,当年不能究其事”,与史记略同。积财不能赡其 乐,繁饰邪术以营世君,毕云:“说文 云‘●,惑也’。家语云‘营惑诸侯’,高诱注淮南子 曰‘营,惑也’。营同●,●与眴,音相近。”盛 为声乐以淫遇民,晏子作“以淫愚其民 ”。案:遇与愚通,详非命下篇。毕云:“当为愚民。 ”其道不可以期世,俞云:“晏 子春秋杂篇作‘其道也不可以示世’,此文‘期’字亦‘
示’字之误,古文‘其’字作‘亓 ’,见集韵,‘示’误为‘亓’,因误为‘期’矣。” 其学不可以导众。毕云:“孔丛 作‘家’,非。”今君封之,以利齐俗,晏 子作“今欲封之,以移齐国之俗。”毕云:“史记云‘ 君欲用之,以移齐俗’,作‘移’是。”非所以导 国先众。”公曰:毕云:“二字旧脱, 据孔丛增。”“善!”吴钞本又 无此字。于是厚其礼,毕云:“ ‘厚其’二字旧脱,卢据晏子增。”留其封,敬见 而不问其道。“问”,吴钞本作“利” ,误。孔某乃恚,旧本作“孔乃 志”,道藏本“孔”下又空一字,季本、吴钞本并作孔 子讳,今据增“某”字。晏子作“仲尼迺行”,毕本“ 志”改“恚”,云:“‘恚’旧作‘志’,卢改。”怒 于景公与晏子,乃树鸱夷子皮毕云:“ 即范蠡也,韩非子云‘鸱夷子皮事田成子,成子去齐走 而之燕,鸱夷子皮负传而从’。按史记货殖传云‘范蠡 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苏云:“据史记,范 蠡亡吴后,乃变易姓名适齐为鸱夷子皮。然亡吴之岁乃 孔子卒后六年,景公卒后十七年,又安知蠡之适齐而树 之田氏之门乎?此与庄周所言孔子见盗跖无异,真齐东 野人之语也。”诒让案:淮南子泛论训云“昔者齐简公 释其gguuoojiia之柄,而专任大臣,故使陈成田常、鸱夷子皮 得成其难。”说苑指武篇又云“田成子常与宰我争,宰 我夜伏卒将以攻田成子,鸱夷子皮闻之,告田成子”, 即此。于田常之门,田常即陈恒 ,见春秋哀十四年经,公羊“恒”作“常”。庄子盗跖 篇云“田成子常shaa君窃国,而孔子受>。”盖战国时有 此诬妄之语。钱大昕云:“田常弑君之年,越未灭吴, 范蠡何由入齐?此淮南之误也。”告南郭惠子以所 欲为,荀子法行篇有南郭惠子问于子贡 ,杨注云“未详其姓名,盖居南郭,因以为号。庄子有 南郭子綦。”案:见齐物论篇。南郭惠子,尚书大传略 说作“东郭子思”,说苑杂言篇作“东郭子惠”,史记 索隐引世本,陈成子弟有惠子得,或即此人。朱彝尊孔 子弟子考,谓即卫惠叔兰,谬。归于鲁。有顷,闲 齐将伐鲁,毕云:“言伺其闲。”苏云 :“‘闲’当作‘闻’。”案:苏校,亦通。告子 贡曰:“赐乎!举大事于今之时矣!”乃遣子贡之齐, 因南郭惠子以见田常,劝之伐吴,以教高、国、鲍、晏 ,使毋得害田常之乱,劝越伐吴。三年之内,齐、吴破 国之难,史记孔子弟子列传载田常欲作 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 闻之,使子贡至齐,说田常伐吴,又说吴救鲁伐齐,与 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越王闻之,袭破吴。越绝书 陈成恒内传所载尤详,云“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 吴、彊晋、霸越”,即其事。伏尸以言术数。吴 钞本无“言”字,苏云:“当云‘不可以言计数’也, ‘尸’下脱‘不可’二字。”案:苏校未塙,依吴本则 术当读为遂,月令“审端径术”,郑注云“‘术’,周 礼作‘遂’”,此当为“隧”之假字,谓伏尸之多以隧 数计,犹言以泽量也。或云当作“以意术数”,意言篆 文相近,即亿之省。术率通,详明鬼下篇。广雅释言云 “率计校也”,犹言以十万计,亦通。孔某之诛也 。毕云:“言孔子之责也。”苏云:“ 诛当读谋。”

  孔某为鲁司寇,史记孔子世家云 “定公九年由司空,为大司寇。”舍公家而奉季孙 。毕云:“‘奉’,旧作‘于’,据孔 丛改。”季孙相鲁君而走,经传 无此事,亦谩语也。季孙与邑人争门关,说 文门部云“关,以木横持门户也。”决植。“ 决植”上疑有脱文。尔雅释宫云“植谓之传”,郭注云 “户持锁植也。”一切经音义引三苍云:“户旁柱曰植 。”毕云:“列子云‘孔子劲能招国门之关,而不肯以 力闻。’吕氏春秋慎大云‘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 肯以力闻’。云‘决植’,即其事也。说文云‘植,户 植也’。似言季氏争关而出,孔子决门植以纵之。”诒 让案:左传“襄十年,逼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县 门发,郰人纥抉之以出门者”,孔疏“服虔云:抉,撅 也,谓以木橛抉县门,使举,令下容人出也。”“决” ,疑“抉”之借字,又疑流俗传讹,以鄹大夫事为孔子 也。淮南子道应训云“孔子劲扚国门之关”,又主术训 “孔子力招城关”,高注云“招,举也。以一手招城门 关端能举之。”

  孔某穷于蔡陈之闲,毕云:“孔 丛‘穷’作‘厄’。”藜羹不●,内 则,郑注云“凡羹齐宜五味之和,米屑之糁。”毕云: “艺文类聚引作‘藜蒸不●’,北堂书钞作‘不糁’, 太平御览作‘●’,一作‘糁’。荀子云‘七日不火食 ,藜羹不●’,杨倞云‘●与糁同,苏览反’。说文云 ‘●,以米和羹也,一曰粒也,古文●,从参’,则● 糁古今字。”十日,子路为享豚,“ 享”,吴钞本作“亨”。毕云:“孔丛、太平御览,引 ‘享’作‘烹’,俗写耳,‘享’即‘烹’字。”王云 :“‘为’字后人所加,‘享’即今之‘烹’字也,经 典省作‘亨’,后人误读为燕享之‘享’,故又加‘为 ’字耳,孔丛子诘墨篇、艺文类聚兽部中、太平御览人 事部百二十七、饮食部十一、兽部十五,引此皆作‘子 路烹豚’,无‘为’字。”孔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 食;毕云:“艺文类聚引作‘不问肉所 从来即食之’。”号人衣毕云: “‘号’,‘褫’字之误,孔丛作‘剥’。”诒让案: 说文衣部云“褫,夺衣也”,非攻上篇云“扡其衣裘” ,扡、褫字同。以酤酒,“酤” ,吴钞本作“沽”。毕云:“孔丛‘酤’作‘沽’,同 。”孔某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哀公迎孔子,孔 子穷于陈、蔡之闲,在哀公六年,十一年,季康子迎孔 子自卫反鲁,即其时也。席不端弗坐,“ 弗”,吴钞本作“不”,下句仍作“弗”。论语乡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篇 云:“席不正不坐”,皇侃义疏云“旧说,云铺之不周 正则不坐之也,故范宁云正席所以恭敬也。”割不 正弗食,文选王昭君词,李注引两“
弗”字并作“不”,论语乡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篇文 同,皇疏云:“古人割肉必方正,若不方正割之故不食 也。”江熙云“shaa不以道为不正也。”案:此当从皇说 ,江说非。子路进,请曰:“何其与陈、蔡反也? ”毕云:“
文选注引‘反’作‘异’。”孔 某曰:“来!吾语女,旧本作“与女” ,毕云当为“语女”。案:道藏本、季本并作“语女” ,吴钞本作“语汝”,今据正。曩与女为苟生,毕 云:“苟,且。”王云:“毕说非也。苟读为‘亟其乘 屋’之‘亟’,亟,急也。说文‘苟,自急敕也,从羊 省,从勹口,勹口犹慎言也’,与‘苟且’之‘苟’从 艸者不同。‘曩与女为苟生,今与女为苟义’者,曩谓 在陈、蔡时也,今谓哀公赐食时也。苟,急也,言曩时 则以生为急,今时则以义为急也。若以‘苟’为‘苟且 ’之‘苟’,则‘苟义’二字义不可通矣。文选石崇王 昭君辞注,引此亦误以为‘苟且’之‘苟’。案‘苟’ 字不见经典,唯尔雅‘亟速也’,释文曰‘亟字又作“ 苟”,同,居力反’。此释文中仅见之字。释文而外, 则唯墨子书有之,亦古文之仅存者,良可贵也。”俞云 :“王氏以‘苟’为说文‘自急敕’之‘苟’,然求之 文义,亦似未合。本文言为苟生、为苟义,不言以生为 急、以义为急也,此字仍当为‘苟且’之‘苟’。苟生 者,苟可以得生而止也;苟义者,苟可以得义而止也。 仪礼燕礼聘礼记并有‘宾为苟敬’之文,郑注聘礼曰‘ 燕私乐之礼,崇恩shaa敬也’,又曰‘苟敬也,主人所以 小敬也’,然则苟敬之义,亦谓苟可以致敬而止。此言 为苟生、为苟义,正与为苟敬一律。盖古语有然,未可 臆改也。淮南子缪称篇云‘小人之从事也,曰苟得;君 子之从事也,曰苟义’,文义正与此相近。”案:俞说 亦通。今与女为苟义。”毕云: “旧云‘曩与女为苟义’,脱五字,据文选注增。”夫 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旧本“辞” 下有“忘”字,毕云“此字衍。”案:道藏本、吴钞本 、季本并无,今据删。赢饱则伪行以自饰,旧 本“赢”作“羸”,又脱“则”字。王云:“‘羸饱伪 行以自饰’本作‘羸饱则伪行以自饰’,赢之言盈也。 僖二十八年左传‘我曲楚直,其众素饱’,杜注曰‘直 气盈饱’,盈饱即赢饱,正对上文饥约而言。今本‘饱 ’下脱‘
则’字,‘赢饱’又伪作‘羸饱’ ,则义不可通。”案:吴钞本正作“赢”,今据补正。 污邪诈伪,吴钞本“污邪”倒。 孰大于此!

  孔某与其门弟子闲坐,曰:“夫舜见瞽叟孰然, 毕云:“旧作‘
然就’,孙以意改。孟子云:‘舜 见瞽叟,其容有蹙’,韩非子忠孝云‘记曰:舜见瞽叟 ,其容造焉。孔子曰当是时也,危哉!天下岌岌’,荀 子亦同作‘造’。案‘就’‘蹙’‘造’三音皆相近。 ”诒让案:礼记曲礼“足蹙”,释文云:“蹙,本又作 蹴。”大戴礼保傅篇“灵公造然失容”,贾子胎教篇作 “戚然易容”,新序杂事篇作“灵公蹴然易容”,此书 以“就”为“蹙”、为“造”,犹新序以“蹴”为“戚 ”、为“造”也。孟子,赵注云“其容有蹙踖不自安也 ”,又公孙丑篇“曾西□然”,注云“□然,犹蹙踖也 ”。此时天下圾乎!毕云:“‘ 圾’,旧作‘坡’,以意改。孟子、韩非子作‘岌岌’ 。”诒让案:孟子万章篇云“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 殆哉,岌岌乎”,赵注云“孔子以为君父为臣。岌岌乎 ,不安貌也,故曰殆哉”。庄子天地篇云“殆哉!圾乎 天下。”郭注云“圾,危也。”管子小问篇云“桓公言 欲胜民,管仲曰:危哉!君之国岌乎”,义并同。周 公旦非其人也邪?“非其人”,疑当作 “其非人”,人与“仁”字通。言周公不足为仁,即指 下舍其家室而言。三国志魏志裴松之注及长短经惧诫篇 ,并引尸子云“昔周公反政,孔子非之曰:周公其不圣 乎?以天下让,不为兆民也。”非仁与不圣之论略同, 盖战国时流传有是语。又案:诗小雅四月云“先祖匪人 ,胡宁忍予”,人亦即仁字,言先祖于我其不仁乎?彼 匪人与此非人,文意字例并同。郑诗笺云:“我先祖非 人乎?”则诂“人”如字,失其恉趣,此可以证其误。 何为舍□家室而讬寓也?”“舍 □”,旧本作“舍亦”,卢校改为“亦舍”,毕本从之 。王云“‘亦’字义不可通,‘亦’当为‘□’。‘□’ ,古‘其’字也”,墨子书‘其’字多作‘□’,说见 公孟篇。耕柱篇曰‘周公旦辞三公,东处于商奄’,盖 即此所谓‘舍其家室而讬寓者’,卢改‘舍亦’为‘亦 舍’非是。”案:王说是也,今据正。以上并谓孔子诬 舜与周公也。孔某所行,心术所至也。其徒属弟子 皆效孔某。徒属犹言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友,故后兼举阳 货、佛肸言之,吕氏春秋有度篇云“孔、墨之弟子徒属 ,充满天下。”子贡、季路辅孔悝乱乎卫,毕 云:“旧脱‘乱’字,据孔丛云‘以乱卫’增。”诒让 案:庄子盗跖篇“跖曰:子路欲shaa卫君而事不成,身菹 于卫东门之上,是子教之不至也。”案子贡未闻与孔悝 之难,亦谩语也。盐铁论殊路篇云“子路仕卫,孔悝作 乱,不能救君出亡,身菹于卫,子贡、子皋遁逃,不能 死其难。”然则时子贡或适在卫与?阳货乱乎齐, 毕云:“孔丛作‘鲁’。”诒让案:此 当从孔丛作“鲁”。左传定九年,阳货奔齐又奔晋,无 乱齐之事,论语皇疏引古史考,谓阳货亦孔子弟子,盖 即本此书而误也。佛肸以中牟叛,论 语阳货篇云“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佛肸以中牟畔 ,子之往也,如之何?”集解“孔安国云:晋大夫赵简 子之邑宰。”史记孔子世家“佛肸为中牟宰,赵简子攻 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左传“哀五 年夏,赵鞅伐卫,范氏之故也,遂围中牟”,即其时也 。肸盖范中行之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孔安国以为赵氏邑宰,误也。桼 雕刑残,“桼”正字,经典多假“漆” 为之。“刑”,吴钞本校改“形”。毕云:“孔丛作‘ 漆雕开形残。诘曰:非行已之致。’”诒让案:孔子弟 子列传尚有漆雕哆、漆雕徒父二人,此所云或非开也。 韩非子显学篇说孔子卒后,儒分为八,有漆雕氏之儒, 又云“漆雕之议,不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挠,不目逃,行曲则违于臧获, 行直则怒于诸侯”,此亦非漆雕开明甚,孔丛伪讬,不 足据也。俞正燮谓即漆雕冯。考漆雕冯见家语好生篇说 苑权谋篇又作漆雕马人,二书无形残之文。俞说亦不足 据。刑形字通,淮南子地形训“西方有形残之尸”,宋 本“
形”亦作“刑”。莫大焉。毕 云:“‘莫’上当脱一字。”夫为弟子后生,后 生亦弟子也,耕柱篇“耕柱子遗十金于墨子,曰:后生 不敢死”,又云后生有反子墨子而反者”,并弟子之称 。其师,“其”上有脱字。必 脩其言,“脩”,吴钞本作“修”。法 其行,力不足,知弗及而后已。今孔某之行如此,儒士 则可以疑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