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代表委员献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_双城-重庆-经济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07  来源:中国新闻网(cns2012)  作者:刘湃  
核心提示:(两会访谈)代表委员献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钟旖)2020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年多过去,两地合作不断释放利好与机遇。正在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来自重庆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们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建言献策。资料图:永泸高速。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供图四川和重庆都是中国制造业重镇。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陈金山认



代表委员献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两会访谈)代表委员献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钟旖)2020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年多过去,两地合作不断释放利好与机遇。正在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来自重庆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们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资料图:永泸高速。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供图资料图:永泸高速。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供图

四川和重庆都是中国制造业重镇。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陈金山认为,两地应充分发挥成渝地区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优势,加快构建特【se】鲜明、优势突出、高效协作、集约集聚的现代制造业体系,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切实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能级,着力把成渝制造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动力源。

陈金山提到,通过锚定共建协作方向、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加快推动产业协作等方式,一年多来,川渝两地市场主体互动投资活跃,产业协作起势见效,“1+1大于2”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以产业发展为例,两地先后签订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能源运行保障、汽车、电子信息、工业设计、中小企业服务、园区合作、电力互济等8个专项工作协议,推动两地产业链融合互补。

“川渝两地现有汽车整车企业45家,汽车零部件企业1600家,年产值超过6000亿元,汽车年产量近300万辆,全国占比近12%,是全国六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以一组数据反映川渝汽车产业的合作潜能。他认为,川渝两地汽车产业集群已经形成,组团发展更利于吸引人才、资金、项目,未来的关键是要在转型升级的变革时期抓住机遇、协同促进。

朱华荣建议,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契机,川渝可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建立智能交通新基建,统筹水路、公路、铁路物流通道,促进互联互通;在两地政府的引导下统筹规划,川渝可整合汽车、交通、通信、电商等优势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等各类产学研资源,组建“成渝汽车智造创新中心”,开展汽车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先进标准体系推广工作,协调两地汽车产业园区建设和布局优化,助推两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此外,两地还可共同设立科研项目,支持基础技术和前瞻技术研究,如新能源汽车新型动力电池系统、高级别智能驾驶技术等。

在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看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以增强开放合作效能为主线。他认为,川渝可从“联手建设重要开放平台”“联合打造战略通道体系”两方面着重发力。

王济光建议,在开放平台建设方面,川渝可加大金融、科技等领域在特殊功能区域的开放步伐,扩大港口、机场口岸的开放力度,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战略通道体系方面,王济光则建议,川渝合作共建国际多式联运综合示范区;推动铁路、公路与港口、园区连接线建设的重大多式联运项目进入国家“十四五”规划;联手提升中欧班列的运营品质,并推动航空枢纽城市建设。(完)

【编辑:刘湃】
转载自中国新闻网(cns2012)(cns2012)
综合(刘湃)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