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抗击疫情文艺工作者在行动_文艺工作者-互联网-线上-疫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01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秦丹华  
核心提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无数白衣天使涌向前线汇聚起保卫生命的城墙,举国一致的抗疫行动也将中华儿女的心连在了一起。这其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闪现着无数铁肩担道义的普通身影。长歌当哭,文艺工作者积聚于心头的情感化作流淌的文字、飘扬的音符、激昂的歌声、动人的表演,通过饱含深情的歌咏、鼓舞人心的创作、紧扣时代脉搏的探索,成为了这场全民抗疫的记录者。面对疫情抒胸怀疫情发生之初,是全国人民最焦虑、最难熬的时刻,最需要振奋人心,故而最先涌现出的


原题:抗击疫情,文艺工作者在行动
核心词:疫情,戏曲,文艺工作者,创作,互联网,线上,防控,政协委员,陕西省,票友,歌剧,传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无数白衣天使涌向前线汇聚起保卫生命的城墙,举国一致的抗疫行动也将中华儿女的心连在了一起。这其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闪现着无数铁肩担道义的普通身影。长歌当哭,文艺工作者积聚于心头的情感化作流淌的文字、飘扬的音符、激昂的歌声、动人的表演,通过饱含深情的歌咏、鼓舞人心的创作、紧扣时代脉搏的探索,成为了这场全民抗疫的记录者。

  面对疫情抒胸怀

  疫情发生之初,是全国人民最焦虑、最难熬的时刻,最需要振奋人心,故而最先涌现出的艺术作品简单、直白、接地气,以鼓舞士气、传播抗疫知识为主。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戏曲歌曲、诗歌朗诵等各门类艺术通过接地气的传播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配合疫情防控,陕西多家艺术单位联合推出秦腔名家疫情宣传防控系列广播节目,通过覆盖陕西省的13282个大喇叭,将《梁秋燕》《三滴血》《红灯记》等秦腔经典唱段填词新唱,将疫情防控知识传送至村村落落、家家户户,传至三秦父老的耳朵里,抚慰着广大乡党们紧张、焦虑的情绪。

  最初的战斗就这样打响了。“战歌”之后,“赞歌”唱响。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白衣天使聚焦了全国人民的目光,阴霾之下的武汉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绪,致敬白衣天使、鼓舞抗疫士气成为音乐创作的主旋律。此一阶段,艺术作品在制作上更为精良。

  疫情期间,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演职人员自发创作了大量歌曲、诗朗诵作品。“大家没办法进录音棚,就在家里用手机一遍遍录制,直到调出最好的效果;进不了机房,他们就自己上网找素材;手头没设备,就临时上网订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徐丽桥说,艰难制作的背后满怀着对医护工作者崇敬和对战胜疫情的信心。

  随着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各行各业为战胜疫情默默努力的普通人不断进入全国人民的视野,抗疫作品的题材随之变得更丰富,视角随之变得更多元,形式随之变得更完整。

  编剧罗周在疫情初期创作的昆剧套曲《九转货郎儿 眷江城》基础上,将其改编成一出完整的昆剧大戏《眷江城》和京剧《眷江城》,剧情围绕奋战在武汉抗击疫情一线的母子展开,从社会方方面面表现了疫情中的亲情和大爱。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精心打造了反映全民抗疫的大型现实题材现代剧-;-;“梅花版”陕西戏曲抗疫情景剧《生命的光芒》,通过5个独立的故事,展现了在疫情防控战斗中,医务工作者、社区党员干部、农村基层党组织、志愿者等各个群体的奉献精神。

  疫情期间,武汉一位普通的快递小哥汪勇牵头建起了医护服务群,从日常的出行、用餐到修眼镜、买拖鞋等,想方设法给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帮助。全国政协委员、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看到这则新闻后,立即锁定了这个人物、这个题材,完成了《公民汪勇》的剧本创作。“疫情对院团冲击很大,但也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都憋着一股劲儿,充分挖掘现实题材,努力把当下社会的闪光点搬上戏曲舞台。”杨赤说。

  面对困境谋出路

  新冠肺炎疫情对演出行业造成强烈冲击,线下演出虽然按下“暂停键”,但是“居家抗疫”的群众的文化需求却呈现几何式增长。如何在新形势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艺术院团和文艺工作者在不断思考、探索、实践。

  “今年,我的提案是如何更好地借助新媒体推动戏曲传播。”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梅认为,大众传媒迅猛发展,互联网备受青睐,广播和电视节目百花齐放,图书音像制品丰富多样,受众文化选择的多样化让戏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戏曲传播要适应时代变化。此次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作的戏曲抗疫情景剧《生命的光芒》,不仅融合秦腔、眉户、碗碗腔、关中道情4个陕西地方戏曲剧种进行尝试,更是将该剧通过云直播形式播出,取得了播出当晚60万人次实时在线观看的成绩。

  疫情期间,不仅大量舞台艺术作品在线上与观众见面,很多文艺工作者也积极“触网”,与网友互动。

  听说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的演员入驻了直播平台,戏迷票友赶紧上线围观。在直播间里,演员和戏曲票友在线连麦,演员唱完,票友叫好;票友唱完,演员指导。“一场直播下来就圈粉两三万人。”全国政协委员、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刘莉沙感叹网络传播的力量,“这场疫情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如何在疫情影响之下进一步推动戏曲的发展,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我坚信,积极探索戏曲借力互联网进行传播,是戏曲传播推广的一个重要方向。”

  疫情期间,江苏省演艺集团进行了许多线上尝试。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石小梅昆曲工作室、贺绍伦戏曲工作室共同策划举办“2020春风上巳天·云看戏系列”昆曲演出第一期4场网络直播,同时展开线上募捐,观众累计付费2221人次,37001.99元收入汇入武汉协和医院指定账户。“钱虽然不多,但形式与意义值得肯定。”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演艺集团总经理柯军说,“我们现在鼓励各种尝试,包括鼓励个人和各个院团去摸索建立媒体平台,创新传播方式。新冠肺炎疫情终将过去,‘宅经济’会回到它应有的节奏上来,但‘云’上生活的扩张将不可阻挡。”

  面对未来勇尝试

  “互联网+”已被倡导多年,这次为阻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在2020年春节后,超过2亿名职场人在线办公,催生了“宅经济”“云经济”等许多新的业态和模式。线下停摆的演艺产业通过“互联网+演艺”的方式进一步丰富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艺术院团、文艺工作者更是开启在线上积极打造艺术作品的尝试。

  疫情期间,中央歌剧院打造了一部室内微歌剧《阳光灿烂》。该剧时长21分钟,采用弦乐五重奏小型室内乐伴奏形式,医生、病患和“病毒”3位形象鲜明的主要独唱角色在相对凝练的故事情节中展开表演,一组合唱演员兼顾演唱与转场、叙事的群像功能,舞美设计和灯光布景走极简风。这部具有实验探索意味的作品,不仅让中央歌剧院开拓出了全新的创作思路,也让不少网友感受到了歌剧的魅力。“以微信这个大众网络平台作为西洋歌剧的舞台,这是创举!为音乐家的热忱与真挚鼓呼!”网友们纷纷点赞。

  全国政协委员、戏剧表演艺术家巩汉林也进行了线上微喜剧的尝试。当疫情遇上喜剧,巩汉林有自己的思考:“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或慷慨悲壮、或鼓舞人心的风格,喜剧恰可以撷取疫情生活的片段,通过有趣的讲述化解人们心头的焦虑和阴霾,从而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安慰。”于是,疫情期间,“汉林V喜剧”创作了40个战疫小故事,在各大互联网平台陆续推出。

  的确,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人民群众都期待着更加优秀的文艺作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文艺工作者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强大精神力量,同时也从全民抗疫的时代壮举中汲取了生动的创作素材,接下来,他们需要进一步沉下心来、打磨创作。随着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文艺工作者们正在以更加饱满的创作热情和更加优秀的艺术作品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中。

责任编辑:王暄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