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70@中国道路Q&A】怎样理解“治_治国-画中画-传统文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2  来源:中国网  作者:朱延静  
核心提示:怎样理解“治大国如烹小鲜”?特邀顾问:韩庆祥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原委员编者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发展奇迹和政治稳定奇迹。这条道路已成为国家发展之路、民族振兴之路、人民幸福之路。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网络理论传播局)指导,中央党校(国家行政



【70@中国道路Q&A】怎样理解“治大国如烹小鲜”?

怎样理解“治大国如烹小鲜”?

特邀顾问:韩庆祥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原委员

编者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发展奇迹和zhengzhi(dangjin-这词和相关)稳定奇迹。这条道路已成为国家发展之路、民族振兴之路、人民幸福之路。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网络理论传播局)指导,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提供理论支撑,中国网推出“70@中国道路Q&A”系列理论短视频,敬请关注!

正文:

“治大国如烹小鲜”,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治国理政经验。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怎么会把“治大国”与“烹小鲜”联系起来呢?

这是有典故的:商汤时期,汤向臣子伊尹询问饭菜的事。伊尹建言: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听了,很受启发,遂重用伊尹。

从此,历朝历代有作为的执政者,无不从“治大国如烹小鲜”中汲取治国理政的营养。

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习近平主席在这样的场合,提出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其实就有向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喊话”的意味。“烹小鲜”,最为讲究的是拿捏分寸,掌握火候;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

怎么才能掌握“烹小鲜”的本领?习近平主席讲的很明白: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只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这是每个领导干部必备的“硬功夫”。

习近平主席引用“治大国如烹小鲜”来表明自己的治国理念,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他执政思想的影响。事实上,除了“治大国如烹小鲜”,习近平主席的很多治国理念,都能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对他的深厚影响。他的治国理念,大量地借鉴了中华历史文化的精华,并紧密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赋予其新的意义,既让中国的社会发展实践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获取正能量,又反过来使中国的历史文化精华在新的实践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习近平主席在各种场合大量引用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的经典名句,也是在向国内外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非凡魅力,激发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关注。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