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_画中画-西藏-宁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0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王禹  
核心提示: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我和我的祖国(32)·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志青年铿锵有力的誓言和斩钉截铁的行动。在当时的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的话:毕业不去“天南海北”(天津、南京、上海、北京),报志愿要报“新西兰”(新疆、西藏、兰州)。1962年8月4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我采写的消息“愉快服从分配好儿女志在四方——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专业毕业生即将去西藏等地工作”。当时,我是北京广播学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我和我的祖国(32)·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志青年铿锵有力的誓言和斩钉截铁的行动。在当时的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的话:毕业不去“天南海北”(天津、南京、上海、北京),报志愿要报“新西兰”(新疆、西藏、兰州)。

1962年8月4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我采写的消息“愉快服从分配好儿女志在四方——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专业毕业生即将去西藏等地工作”。当时,我是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编采专业的大二学生,也是《中国青年报》的通讯员。当我得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播音专业第一期应届毕业生就要奔赴西藏、新疆、内蒙古、福建、贵州等地参加播音工作了,非常感动,遂对他们进行了深入采访。

全班27名毕业生,大部分人的家在北京。然而,当时迫切需要播音员的是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尤其是边疆。同学们如何对待呢?他们纷纷表示:“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个人志愿可以有3个、5个,但党的需要是最好的一个,也是我最后选定的一个”。

他们把对待毕业分配当作是和平建设时期对自己的一次考验。张忱同学说:“口号易喊行动难,只有口号和行动相一致才有价值。”张万忬听到被分配到福建的消息,在教室里兴奋地嚷着:“我到福建前线!我到福建前线!”当张振岑知道自己将是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一个男播音员时,简直变成了一个“西藏迷”。他抓紧时间看完了《西藏大事记》《今日的西藏》等书,又忙着翻阅最近几个月的《西藏日报》并作了笔记。同学问他:“这是干啥?”他笑着说:“积累资料,熟悉当地风土人情,这样心里就有底了。”于是同学们纷纷效仿,让图书管理员摸不着头脑:怎么最近的《西藏日报》《新疆日报》《内蒙古日报》等边疆报纸成了热门,居然出借一空?当然,毕业生中的一些人因遇到家庭的阻拦、恋人的不理解引起过思想上的波澜,但他们最终还是坚定了信念: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干一番事业!

1964年夏,我聆听了周恩来总理对高校应届毕业生语重心长的教诲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兴奋地在日记中写下了“院子里练不出千里马,花盆里长不起参天树”的言志诗。毕业前夕,当我得知刚成立不久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急需人才时,便义无反顾地报了志愿:第一去西藏,第二去宁夏。由于身体原因,我被分配到宁夏。

离校前,我重读了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和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并大量翻阅《宁夏日报》,想对宁夏多一点了解。人还没到宁夏,我的心早就飞到了宁夏。

坐上由北京开往大西北的火车,眼望广阔苍茫的北国大地,我情不自禁地黙诵着贺敬之的诗《西去列车的窗口》:

在这样的路上,这样的时候,

在这一节车厢,这一个窗口——

你可曾看见:那些年轻人闪亮的眼睛

在遥望六盘山高耸的峰头?

你可曾想见:那些年轻人火热的胸口

在渴念人生路上第一个战斗?

我感到自己就是那诗中的主人公,一股豪情从胸中油然升起,下定了献身西北边陲的决心。当时,我21岁。

1964年9月至1967年春,我先下乡劳动锻炼,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他们建立了感情,也扫掉了身上的骄、娇二气。

1968年到1980年,我在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当记者、编辑、农村节目负责人。1981年至2002年,我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宁夏记者站任记者、站长,一直到退休。几十年来,我采写了几千篇稿件,其中100多篇荣获全国及国家民委、广播电视部等相关部门的奖项。我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宁夏十佳记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被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

在采访中,支宁知识分子的情况及其突出人物是我关注的焦点之一,并为之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1981年10月14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联播》节目播出了我采写的《以祖国的需要为志愿——两万名外地大学中专毕业生扎根宁夏》一文。该文后来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载。

令我十分欣慰的是,“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的精神正在被当代青年所传承。如今,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在读硕士生响应号召,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支教、扶贫,用心智和汗水书写他们最美的青春。

跨入21世纪,我在宁夏采访了从上海复旦大学来支教的在读研究生李佳美。她对我说:“能够站在祖国需要的最前列,我觉得非常骄傲。在这里,自己的人生很有价值,面对学生们的提问,会逼着自己学成一个知识面广的人。当学生们说‘以后要成为老师那样的人’,我特别开心。”

“站在祖国需要的最前列!”这是扶贫、支教的志愿者李佳美发自肺腑的心声,也是有志青年的共同心愿。

窗外,雨后的彩虹架在大山之巅,分外灿烂。我想,李佳美和她的伙伴们不就是飞进大山的彩虹吗?我们与祖国的关系,就如同彩虹与太阳、水珠与江河、小草与大地,一刻也不能分割!

(作者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宁夏记者站原站长,高级记者)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