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我国所有联合国非遗项目首次集中展示_龙舟-展示-项目-联合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14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者:王学思  
核心提示:一张采用铜凿剪纸技艺制作的创意门票,一个首次推出的非遗保护标志性手势,一首关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主题曲,一对取材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狮舞的小狮子“飞飞与醒醒”……6月8日至1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非遗保护中国实践”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带给人们的惊喜远不止于此。今年是我国批准加入联合


原题:我国所有联合国非遗项目首次集中展示 生动诠释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
核心词:中国,项目,传承,活动,展览,展示,代表性,龙舟,观众,广州,技艺


  一张采用铜凿剪纸技艺制作的创意门票,一个首次推出的非遗保护标志性手势,一首关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主题曲,一对取材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狮舞的小狮子“飞飞与醒醒”……6月8日至1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带给人们的惊喜远不止于此。

  今年是我国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的15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将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的40个项目齐聚一堂,通过展览、展演、座谈、论坛等系列活动,展示我国为国际社会所贡献的“中国经验”,展现我国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展望新时期非遗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意义非凡。

  回首这15年,我国认真履行缔约国责任,在充分尊重公约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摸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非遗保护道路。在此次的展示体验活动中,40个项目、450件(套)实物展品、多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观众“零距离”互动,共同呈现出我国非遗项目多元的面向,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形态、恒久的魅力。

  此次展览最大的亮点,是以“情景化、体验化、专题化”的设计思路,令观众穿梭于非遗的“活态”场景之中,打破台上与台下、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诠释“见人见物见生活”。

  时空之中与非遗的相遇

  展览尝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遗的标准分类基础上进行一次艺术创作。分为“天籁之音”“天工匠心”“天人合一”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以一件有设计感的艺术装置导引观众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走进“天籁之音”,蒙古族长调和呼麦在展厅中响起,移步换景,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演员兴致勃勃地表演起十二木卡姆。转过头,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花儿”那质朴又热烈的歌声传来。再往里走,一出京剧《三岔口》演得正热闹。转入后台,一群粤剧的演员们正忙着上妆,好似马上就要登台……在聆听美好的传统音乐、美妙的表演艺术的同时,展区着力营造和还原了非遗项目的文化空间,让人有“声临其境”之感。

  “天工匠心”板块聚焦传统工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在现场织锦,手把手教习市民手工挑花之道。中国桑蚕丝织技艺、黎族纺染织绣技艺等不同的织绣流派营造出绚丽的锦绣园地。感受木结构、木拱桥、水密隔舱的营造智慧,领略中国篆刻、中国书法的典雅魅力,一睹宣纸制作成型的历程,还有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交相辉映,龙泉青瓷、热贡艺术、中国剪纸的匠心独运……让公众看见技艺、触手可及。

  “天人合一”板块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展现史诗英雄的文化情怀,如格萨(斯)尔、玛纳斯、妈祖信俗、赫哲族伊玛堪等;第二部分展现民族智慧,有中国珠算、二十四节气;第三部分展现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呈现了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等项目。这一展区尤其强调“参与性”与“仪式性”。如二十四节气、端午节等项目,通过让观众积极参与其中,更深入了解我国劳动人民认识自然、运用自然的处世哲学与生活智慧。

  讲述“中国实践” 展现当代价值

  将非遗中蕴含的东方智慧、人文价值表达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展示出来,是非遗推广传播的核心目的。今年展览体验活动,从三个方面生动诠释了“中国实践”。

  展览不仅对40项非遗的历史背景、传承方式、价值意义与保护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更像是各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与前来看展的观众的一次大聚会。 “来看展的有‘新朋友’,但也碰到了不少的‘老朋友’。”赫哲族伊玛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宝臣说,过去参加非遗展览展示活动,几乎很少有观众认识或了解伊玛堪是个什么项目,然而这次在广州,言谈之中吴宝臣发现有不少观众已经对伊玛堪非常熟悉了,这让他有点激动。“这是对我们的保护传承成效最好的证明。”他说。

  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明春回忆:“当年拍摄项目申遗片时,要找到30位能跳象帽舞的人特别困难,如今组织3000人跳象帽舞都不是难事,因为通过十多年来的挖掘、保护和推广工作,在延边的乡镇、社区设立的象帽舞的培训基地就有30多个,在朝鲜族群众中的普及度非常之高。”

  此次展览的一大特色是设置了非遗深度体验专区,亲手搭建一座木拱桥模型、拆开水密隔舱福船模型的船身了解其中的奥秘……在为期3天的展览活动期间20余场工艺体验课堂让观众了解了项目的历史,技艺的精巧之处,更从中领会了祖先的智慧,体悟到传承的意涵。幼儿园教师管红球说:“从丝线到美丽的织锦,这样的体验展示活动是让孩子们接触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生动和鲜活的课堂。”

  此外,活动开幕当天,主办方还发布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中国传统工艺振兴案例和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这些案例为指导行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陈曦 卢旭 /摄影)

  当端午节遇到“遗产日”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与传统节日端午节碰巧相遇,本次展览室外部分的设计思路也将端午的节日节俗和举办地广州相关联,确定了“端午印象•广州”的室外活态展示活动。比如,此次展览的策展团队在展厅室外的水池布置了为展览设计的两通鼓声:第一通为广东醒狮鼓,在引路狮的引导下观众进入会场,同时配合鼓声进行高桩舞狮表演;第二通鼓为龙舟鼓,呼应当地端午节“扒龙舟”的习俗,展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端午节。通过这些具有岭南非遗元素的活态展示体现广州印象。

  为了配合主会场活动,广州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本地活动。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季活动,包括遇见广式生活-;-;广州非遗开放日、你最识玩-;-;广州非遗体验游以及各区奉上的精彩非遗展示活动和端午扒龙舟盛会。

责任编辑:郑思明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