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致敬!天安门城楼上的平凡英雄、中国脊_天安门城楼-践行-勋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03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陈海峰  
核心提示:中国人的故事丨致敬!天安门城楼上的平凡英雄、中国脊梁感动网友!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等出席观礼。他们是毕生护卫祖国和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是党用最高荣誉礼敬的人。此次他们被邀请,体现了党对这些“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民英雄”的敬意。大会上,总书记哪句话让你印象最深刻?哪位践行者的故事最触动你的心?听大会回声,读践行者故事,致敬中国脊梁,成为中国脊



致敬!天安门城楼上的平凡英雄、中国脊梁感动网友!

中国人的故事丨致敬!天安门城楼上的平凡英雄、中国脊梁感动网友!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等出席观礼。他们是毕生护卫祖国和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是党用最高荣誉礼敬的人。此次他们被邀请,体现了党对这些“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民英雄”的敬意。

大会上,总书记哪句话让你印象最深刻?哪位践行者的故事最触动你的心?听大会回声,读践行者故事,致敬中国脊梁,成为中国脊梁!

大会回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践行者:“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

今天在大会上,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张桂梅受到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张桂梅曾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表示,“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张桂梅1998年4月入党,是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党的十七大代表。她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是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张妈妈”。她探索形成“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se】文化育人”特【se】教学模式,用红【se】基因树人铸魂。她拖着病体忘我工作,持续12年家访超过1600户,行程11万余公里。

大会回声:浴血奋战、百折不挠

践行者:“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

马毛姐,1954年6月入党,安徽省原合肥市服装鞋帽工业公司副经理。她是解放战争时期支前英模的杰出代表,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渡江战役中,年仅14岁的她参加“渡江突击队”,在手臂中弹的情况下依然咬牙坚持,不畏gunqiang林弹雨6次横渡长江,运送3批解放军成功登岸。

毛主席亲切接见她,并题词“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她参加工作后从不以功臣自居,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为党工作,离休后义务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300多场次。

大会回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践行者:“七一勋章”获得者瞿独伊

瞿独伊,1946年8月入党,新华通讯社原国际新闻编辑部干部,赓续红【se】基因的革命先烈后代。她1942年被捕入狱,面对敌人威逼利诱,绝不屈服。她立足本职岗位,勤勤恳恳奉献。

开国大典上,她用俄语向全世界播出毛主席讲话,作为我国第一批驻外记者赴莫斯科建立新华社记者站,其间多次担任周总理和中国访苏代表团的翻译。淡泊名利,从不向党伸手,从不搞特殊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精神品格和崇高风范。

大会回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践行者:“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

“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曾是地下党员!走上职业演员的路也是听了党的安排,甚至“蓝天野”这个名字,也是听党的话改的!

94岁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导演蓝天野获颁“七一勋章”。随后,这位曾在老版《封神榜》中扮演姜子牙的老艺术家更多身份也被网友得知。小时候的他一门心思要做个画家,历史改变了他的决定。由于三姐是中共地下党员,他也深受影响。18岁那年,蓝天野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地下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在解放区与白区之间传递信息、护送人员、运送各种物资和书籍。他所在的演剧二队和祖国剧团,也曾经是地下党领导的据点。蓝天野原名王润森,1948年秋天,从北京转移到解放区的路上,为了安全,组织上临时要求改名字,他自己把名字改为“蓝天野”。当时,开展学校的戏剧活动是他们的工作重点。就这样,蓝天野开始接触到了话剧,一演就是几十年。

当我们重温大会上的这些铿锵话语,当我们看到那些观礼的温暖面庞,网友们说:英雄从人民中来,致敬平凡英雄!恰是风华正茂,致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你为什么要入党?网友们的留言让人泪目:“为了在危难的关头,我们拥有第一个冲锋的身份。”“因为想变成光。”“危险来临之际,可以说一句我是党员我先上。”“为什么?大概就因为特别爱这个国家,特别相信党能带领人民奔赴更好的生活。”……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最美的祝福送给党,强国一代有我在!

策划:杨月

文案:安俐 汪文(实习)

设计:张艺萌(实习) 马川晴(实习)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澎湃新闻、北京晚报等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设性新闻工作坊

联合出品

【编辑:陈海峰】
转载自中国青年网(cns2012)
综合(陈海峰)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