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探访浙江嘉兴子城遗址上新:留下历史盘_谯楼-子城-嘉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25  来源:中国新闻网(cns2012)  作者:朱延静  
核心提示:中新网嘉兴6月25日电(周孙榆)浙江嘉兴子城是嘉兴历代府衙所在地和太平天国听王府旧址,曾长期作为嘉兴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是中国国内罕见的、保存完好的、演变脉络清晰的县、州、府衙署遗址。6月25日,经过近3年的修复改造,“1790岁高龄”的浙江嘉兴子城遗址公园“上新了”。子城遗址公园坐落于嘉兴老城区内,从公园南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刻有“秀州古治”(秀州,州名,包括旧嘉兴府与旧松江府)四个烫金大字的牌坊,这是开启古今之旅的“



探访浙江嘉兴子城遗址上新:留下历史盘活历史

中新网嘉兴6月25日电 (周孙榆)浙江嘉兴子城是嘉兴历代府衙所在地和太平天国听王府旧址,曾长期作为嘉兴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是中国国内罕见的、保存完好的、演变脉络清晰的县、州、府衙署遗址。

6月25日,经过近3年的修复改造,“1790岁高龄”的浙江嘉兴子城遗址公园“上新了”。

子城遗址公园坐落于嘉兴老城区内,从公园南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刻有“秀州古治”(秀州,州名,包括旧嘉兴府与旧松江府)四个烫金大字的牌坊,这是开启古今之旅的“时空之门”。

修复后的谯城 周孙榆 摄修复后的谯城 周孙榆 摄

改造后,通往谯楼(指古代城门上建造的用以瞭望的楼)的石板路上多了十八条篆刻有年份和大事记的铜带,子城自公元231年建成至今1700多年悠久的历史被浓缩其中,一步即百年。

“修旧如旧是我们此次修复改造过程中一直秉持的原则。”承担本次建设的嘉城集团办公室副主任马寅枭举例道,“比如石狮,我们对它的修复基本上恢复了其原貌。”

马寅枭所说的是谯楼下的两只明代石狮子,它们的“久别重逢”是此次修复改造项目的“意外之喜”。

据了解,石狮子中的母狮遗失已有半个多世纪,原本以为被盗,2019年的一天,工人在进行广场土层清理中意外发现一硬物,经鉴定正是失踪多年的母石狮。

当地文保单位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母石狮的发现除了其本身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价值,“双狮成对”对于还原旧日场景,反应古代衙署文化等也具有参考价值。

在技术人员修复下,如今,两头石狮正以明朝时期活泼动人的姿态“深情相望”,站在谯楼前迎接着八方来客。

作为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现存的子城谯楼及东西两侧城墙为清朝光绪年间重修,是浙江省现存城墙中唯一的古城楼,马寅枭介绍,在修旧如旧原则下,谯楼也褪去了粉刷层,留下了原本的清水砖墙。

除了保留历史原本的形态,上新后的子城遗址公园,一大亮点是数字元素随处可见。

“通过我们的智慧导览系统,游客通过手机就可以轻松了解相关路线,除此之外,游客还可以通过扫描建筑物实现AR复原建筑。”马寅枭介绍道。

市民正在体验“碎片AR复原” 周孙榆 摄市民正在体验“碎片AR复原” 周孙榆 摄

在衙署大堂内,一系列文物也在科技赋能之下“活了过来”。

通过“文物碎片复原”,将一片3D打印的文物碎片放于装置上,后方的屏幕立刻会还原文物的本来面目,名称、尺寸、历史一目了然;在AR互动设备加持下,衙署大堂重现天日,仪器扫过断壁残垣,明清府衙的三维场景跃然于眼前;摆动手臂就可“变装”的“AR官服换装”吸引了不少市民尝试。

“我从小就知道子城历史悠久,但对所谓的‘悠久’,我没有直观的感受。”今年68岁的刘洪根就在子城边长大,得知今日子城遗址公园完成修复改造后,一早就带着孙子来参观。

刘洪根表示,原本子城遗址一带多为商铺,不少古建筑都已破败,自己作为一名市民,对焕然一新的子城遗址公园感到很满意,“现在建筑修复后,不仅有古代韵味,还能通过科技了解鲜活的历史,我感觉历史就在我的眼前。”

“接下来,我们将在保护好历史遗址这个核心基础上,利用科技让历史鲜活起来,使子城遗址公园成为集历史体验、文化交流、市民休闲娱乐融为一体的‘城市文化客厅’。”马寅枭说道。(完)

【编辑:朱延静】
转载自中国新闻网(cns2012)(cns2012)
综合(朱延静)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