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贺龙元帅故乡:红色文化述初心绿色产业_桑植县-桑植-长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5-29  来源:中国新闻网(cns2012)  作者:叶攀  
核心提示:中新网客户端张家界5月29日电(记者袁秀月)“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扑面寒,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几时再回山?”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贺龙元帅的故乡,土家族阿妹谢静重新唱起这首桑植民歌《十送红军》。谢静唱《十送红军》。袁秀月摄桑植素有“以歌传媒、凭歌表意”的习俗,桑植民歌的历史更是悠长,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而桑植人悠扬的歌声中,藏着沉甸甸的历史,比如那首著名的《马桑树儿搭灯台》最初便产生于明朝抗倭征程中。这首《十送红军》,同样诞生在战



贺龙元帅故乡:红【se】文化述初心绿【se】产业富口袋

中新网客户端张家界5月29日电(记者 袁秀月)“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扑面寒,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几时再回山?”

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贺龙元帅的故乡,土家族阿妹谢静重新唱起这首桑植民歌《十送红军》。

谢静唱《十送红军》。袁秀月 摄谢静唱《十送红军》。袁秀月 摄

桑植素有“以歌传媒、凭歌表意”的习俗,桑植民歌的历史更是悠长,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而桑植人悠扬的歌声中,藏着沉甸甸的历史,比如那首著名的《马桑树儿搭灯台》最初便产生于明朝抗倭征程中。

这首《十送红军》,同样诞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1934年10月,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执行长征先遣队任务的红六军团与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二军团在木黄会师。为策应中央红军突围转移,红二、六军团发动湘西攻势,壮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军不甘失败,调动人马进行大规模“围剿”。

贺龙雕像。袁秀月 摄贺龙元帅雕像。袁秀月 摄

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从桑植出发,开始长征。出发那天,当地老百姓提着苞谷酒和糯米粑、拿着草鞋前来送别红军。很多桑植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场景:刘家坪干田坝的小山坡上,一群妇女自发组织起来,望着长长的行军队伍,唱起了专门编写的桑植民歌《十送红军》。秋风中,歌声久久不能散去。

多年后的2018年,刘家坪的山坡上,建起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现在已成为许多人的红【se】教育打卡地,还与贺龙故居、贺龙纪念馆一起被列入全国红【se】旅游精品名录。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袁秀月 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袁秀月 摄

在贺龙故居的右侧,有一座长40米的“贺龙桥”。该桥原名为“永安桥”,最初由贺龙曾祖父贺廷宰首倡捐资修建,他见玉泉河奔流湍急,行人十分不便,于是决定修桥。但修桥工程艰巨,屡修屡塌,直到他去世桥仍未修成。

后来,贺龙的祖父贺良仕继承父志,费尽资材,终于在1915年建成。1928年春,贺龙、周逸群等为实现中央“分区割据”的战略部署,返回洪家关组织3000余人的队伍,发动桑植起义。也是在这座桥上,宣布这支队伍为工农革命军。

袁秀月 摄袁秀月 摄

如今,从“贺龙桥”上走过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们慕名而来,在洪家关村重忆那段峥嵘岁月。据桑植县文旅广体局数据,今年“五一”假期,桑植县累计接待游客14.7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31.66万元。其中,洪家关旅游区红【se】旅游和乡村旅游比较红火,占旅游总人次的72.40%。

学生们参观贺龙纪念馆。袁秀月 摄学生们参观贺龙纪念馆。袁秀月 摄

桑植,这个位于湖南西北边陲的小城,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由于处于武陵山脉腹地,桑植属于黄金产茶带,素有“华中动植物基因库”“中国绿心”之称,桑植白茶不种自生。

从2016年开始,桑植县制定了打造桑植白茶品牌的思路,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湘丰茶业集团,研发新技术,改良老茶园,引进新品种,扩建了茶叶生产基地。为了把控品质,桑植还建成了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桑植白茶加工标准体系,并走出了一条“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绿【se】发展之路。

桑植白茶生产加工车间。袁秀月 摄桑植白茶生产加工车间。袁秀月 摄

据统计,桑植全县现有茶园7.9万亩,年产量达2100吨,产值2.85亿元,带动茶农75000人。桑植白茶规范加工主体56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桑植白茶专营店达30余家。

张家界万宝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珍元出生在贺龙元帅故乡,就读于贺龙中学,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孩子。早年工作时,她发现茶产业可以带动农民增收,于是多年来坚持做茶。

目前,万宝山茶业自有茶园基地4100多亩,与260多户农户签约基地,间接带动周边地区428户农户从事有机茶种植及相关产业,协助政府精准扶贫1342人。刘珍元告诉记者,茶园带动了很多村民脱贫致富,不少人都建起了二层小楼。

村民们在采茶。袁秀月 摄村民们在采茶。袁秀月 摄

“我对家乡感情特别深,我就想把茶园建设好了,打造出精品。”刘珍元表示,做茶叶她坚持两点,第一选址就选高寒山区,第二周边没有任何工业污染,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为了长远发展,她还从外面引进了年轻的管理人才,促进茶旅融合,希望让桑植白茶走得更远。

“桑植是个好地方。地是刮金板,山是万宝山,树是摇钱树,人是活神仙……”这首脍炙人口的桑植民歌,未来将有望唱响远方。(完)

【编辑:叶攀】
转载自中国新闻网(cns2012)(cns2012)
综合(叶攀)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