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中马线上接续"纸鸢精神"和"风筝故事_马耳他-瓦莱塔-风筝-纸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5-11  来源: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  
核心提示:马岛早夏去春迟,裁纸劈竹做纸鸢。消得东风多少力,碧海青天任去来。5月8日,瓦莱塔“绿节”(GreenFestival)举办期间,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与马耳他社会福祉基金会、瓦莱塔文化机构合作在线举办“中国风筝工作坊”。马耳他前总统、社会福祉基金会主席普雷卡(MarieLouiseColeiroPreca)以及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杨晓龙出席。普雷卡致辞表示,风筝起源于中国,相传是公元前5世纪


原题:中马线上接续"纸鸢精神"和"风筝故事"
核心词:风筝,马耳他,瓦莱塔,友谊,举办,福祉,活动,工作坊,传承,儿童


马岛早夏去春迟,裁纸劈竹做纸鸢。

消得东风多少力,碧海青天任去来。

  5月8日,瓦莱塔“绿节”(Green Festival)举办期间,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与马耳他社会福祉基金会、瓦莱塔文化机构合作在线举办“中国风筝工作坊”。马耳他前总统、社会福祉基金会主席普雷卡(Marie Louise Coleiro Preca)以及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杨晓龙出席。

  普雷卡致辞表示,风筝起源于中国,相传是公元前5世纪的墨子或鲁班发明,中国山东潍坊是“世界风筝之都”。风筝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游戏,更是和平的信号和媒介,它把中国、马耳他乃至世界儿童联系在一起,传承和发展友谊,推动世界和平。她还说,参加活动的都是“文化大使”,要把风筝制作技艺和友谊传给更多的人,大家共同把代表和平、友谊的风筝放得更高。她期待明年能够重返线下举办规模更大的“中国风筝节”。

  本次“中国风筝工作坊”定位于家庭亲子活动,通过Zoom在线会议平台组织并在中国文化中心和社会福祉基金会的脸书账号直播。曾经两次来马交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风筝代表性传承人郭洪利云端介绍中国风筝历史起源、文化传承以及风筝的种类和制作工艺,并逐步演示和传授简易风筝的制作方法。为做好活动准备,郭洪利老师事先提供了符合当地实际的风筝制作材料清单并在三家合作主办单位社交媒体发布,还体贴地选用接近马耳他竹料的细竹而非常用的毛竹来教授劈竹条方法。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提醒、鼓励参与者利用多种社交媒体分享做好的风筝和放飞场景,与合作主办方互动,与更多风筝爱好者共赏。

  活动中,郭洪利老师跨越时空距离,带领大家云游他的工作室,分享中国风筝历史文化以及将传统风筝工艺与热门网络游戏结合的经验。龙头蜈蚣、沙燕、蝴蝶等各式各样的风筝映入眼帘,美轮美奂的设计和精妙绝伦的工艺让大家赞不绝口,手机网游视频中风筝元素的融入和应用更是令人大开眼界。“风筝好不好,骨架是关键。”裁纸、作画、劈竹、做条、粘贴、打孔、连线……郭洪利一步步演示和讲解,没有看清的步骤、有难度的步骤复盘再讲,现场翻译也使出浑身解数确保观众们看得仔细、听得明白。1个小时的工作坊不知不觉结束,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屏幕中终于有人喜笑颜开高举小小风筝说:“我也能做风筝啦!”

  2018年,首届“中国风筝节”在马耳他总统夏宫韦达拉宫举办,受到马耳他儿童的喜爱。2019年,第二届“中国风筝节”首次与瓦莱塔“绿节”形成互为“节中节”模式,百名儿童放飞风筝以及百米长龙风筝、中国风筝展、风筝服装走秀,声势更加浩大,吸引了大量观众。2020年,因出现疫情而未能举办。2021年,首次在线举办“中国风筝工作坊”。杨晓龙主任表示,风筝节应前总统普雷卡倡议发起,是疫情之下最适宜儿童和家庭的活动之一,还有可能安全地户外进行,这体现了中马传统友谊的深厚联系和创新发展。


新华社报道

责任编辑:胡梦音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