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海外网深一度:气候危机“逼近灾难临界_领导人-气候-气候变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25  来源:海外网  作者:李玉素  
核心提示: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外媒关注到,中国领导人在讲话中呼吁“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即将到来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和格拉斯哥气候大会营造了良好氛围。“这是一个重大消息”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引发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和关注。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英国



海外网深一度:气候危机“逼近灾难临界值”,中国行动振奋世界

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外媒关注到,中国领导人在讲话中呼吁“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即将到来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和格拉斯哥气候大会营造了良好氛围。

“这是一个重大消息”

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引发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和关注。

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英国《独立报》、天空新闻网均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路透社报道称,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表示,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

联合国官网发文称,中方重申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并强调将“严控煤电项目”,同时支持部分地方和行业企业“率先达峰”。据有关机构分析,中国的碳中和承诺将使全球温升缩减0.2至0.3摄氏度。

对于中方的表态,国际气候政治中心美国主管奥尔登·梅耶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消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也表示,中国拥有“规划工作并执行计划”的优良历史。戈尔称此次领导人气候峰会是“振奋人心且重要”的,并表示整个世界都在气候问题上跨越政治临界点。

以【se】列海尔兹利亚跨学科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学院院长约阿夫·亚伊尔称,中国近年来在发展新能源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还通过环境立法和监管机制有效遏制环境污染,令人印象深刻。《纽约时报》撰文称,中国提供太阳能电池板的许多关键部件,包括世界上逾80%的多晶硅,这是大多数太阳能电池板用来吸收太阳光能量的原料。

“中国在绿【se】技术领域一直做得很好,不仅在国内给予重视并实施、在制造业中推广,还向世界出口相关技术。”独立公共政策智库澳大利亚研究所气候和能源项目主管里奇·梅尔齐安认为,中美两国通过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将有助于阻止极端天气增加的趋势,并促进基于绿【se】低碳的新经济发展。

“气候就是一切”

4月22日正值第52个“世界地球日”。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发表致辞表示,气候危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古特雷斯披露了一个数据:过去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全球气温已经上升了1.2摄氏度,“正迅速逼近灾难的临界值”。

为呼吁人们关注气候问题,美国《时代》周刊4月26日(提前出版)一期的封面图使用了马来西亚女艺术家康怡(Red Hong Yi)的作品。一幅由5万根火柴拼出的世界地图,画面中还有一些已经点燃的火柴,反应气候危机如何影响全人类。《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写道,“气候就是一切”。

文章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在上世纪60年代警告称:“必须牢记增长数量与质量、增长成本与回报之间的区别。”2018年,联合国发布的一份报告警告称,如果世界不加快转向低碳经济,灾难将迫在眉睫。

过去两年间,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美国加州、亚马孙、澳大利亚、西伯利亚地区等多地的森林都经历了旷日持久的山火灾害。去年以来,在众多的“云会议”中,应对气候变化成为重点探讨的主题。新冠肺炎疫情触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全球气候治理的未来更受关注。

中国从未缺席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从未缺席。就在这次领导人气候峰会6天前,习近平主席刚刚同法国、德国领导人举行了视频峰会,这也是继2019年3月巴黎会晤和2020年12月视频会晤以来,中法德领导人第三次共同举行会晤。三位大国领导人谈的最多话题之一,就是如何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多边主义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中方期待同包括美方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共同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而努力。”英国《金融时报》关注到,中方欢迎美方重返多边气候治理进程。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称,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呼吁“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CNN国家安全记者凯莉·阿特伍德也关注到中国领导人在讲话中呼吁坚持多边主义。

中国还通过多种形式的南南务实合作,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中国还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发起了系列绿【se】行动倡议,采取绿【se】基建、绿【se】能源、绿【se】交通、绿【se】金融等一系列举措,持续造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副教授郦莉表示,中国与联合国及美国、欧盟等全球北方国家与地区一道,协助受贫困和气候脆弱性困扰的非洲和太平洋岛国建设气候减缓和适应能力,在新型南南气候合作的制度设计、资金分配、机制优化等方面主动提出建设性方案,为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将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危机过程中乐见其成的。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副教授安里·沙拉波夫表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向世界展示了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决心,无疑将增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信心。(文/老度)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李玉素】
转载自海外网(cns2012)
综合(李玉素)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