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海南少数民族走出贫困“有房有路有产业_黎族-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1-07  来源:中国新闻网(cns2012)  作者:朱延静  
核心提示:(中国减贫故事)海南少数民族走出贫困“有房有路有产业”中新社海口1月7日电题:海南少数民族走出贫困“有房有路有产业”中新社记者张茜翼“10年前,50多户村民大多住在泥瓦房和茅草房,靠种木薯、甘蔗等传统农作物勉强过日子。”位于海南鹦哥岭脚下的黎族村庄罗帅村非公党支部书记王海文告诉记者,该村转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村民收入更加多元化。记者近日走进罗帅村看到,村前溪水潺潺,屋后群山环绕,数十栋青瓦黄墙的联排小洋楼坐落其中。该村集农家乐、生态观光



海南少数民族走出贫困“有房有路有产业”

(中国减贫故事)海南少数民族走出贫困“有房有路有产业”

中新社海口1月7日电 题:海南少数民族走出贫困“有房有路有产业”

中新社记者 张茜翼

“10年前,50多户村民大多住在泥瓦房和茅草房,靠种木薯、甘蔗等传统农作物勉强过日子。”位于海南鹦哥岭脚下的黎族村庄罗帅村非公党支部书记王海文告诉记者,该村转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村民收入更加多元化。

记者近日走进罗帅村看到,村前溪水潺潺,屋后群山环绕,数十栋青瓦黄墙的联排小洋楼坐落其中。该村集农家乐、生态观光、民俗风情、休闲度假、房车营地、自驾车驿站于一体,受到游客青睐,成为海南有名的“网红村”。

海南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168.7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8.1%。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全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0年前,黎族苗族乡亲大部分住在低矮、潮湿、阴暗的茅草房中。”海南省民宗委副主任符秀容介绍,1992年至2010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帮助13209户少数民族同胞改造茅草房,建造砖瓦房或混凝土平顶房;2016年至2020年,民族地区各市县完成45739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彻底改变黎族苗族同胞的居住环境。

少数民族乡亲住上了新房,但是因为交通不便,常常“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尘”。海南打通民族地区农村道路“最后一公里”,于2015年底全面完成海南省民族村庄出口路水泥硬板化“村村通”。

为改善少数民族乡亲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从2019年开始,海南部署分两批、用三年时间完成白沙黎族自治县等市县的生态搬迁工作。

前不久,位于海南生态核心区的白沙南开乡高峰村118户498人,旧村整体搬迁至县城旁新落成的高峰新村。居民每户分得1套115平方米的房子和人均10亩的橡胶地。“我们原来从村里到县城要走60多公里,看病、就医、上学、购物非常不方便。”村民符明忠说,搬迁后将更加勤劳,把日子过好起来。

海南多措并举改善民族地区办学条件,如建思源实验学校、引进中小学“好校长、好教师”等。14年前,琼津携手举办天津科技大学海南少数民族特招班,开启了为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在昌江黎族自治县偏远山区王下乡,上大学对于当地孩子来说曾是遥不可及的梦想。2006年起,得益于海南“教育扶贫移民”政策,王下乡已有千余人走出大山,从连续15年没有高中生到如今120多人考上大学、500多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出入更便捷,生活更舒适,在家门口也可以向全国各地销售土特产——这是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百姓的共同感受。蘑菇、百香果、菠萝、茶叶、黄秋葵……这些曾经缺乏销路的民族优质农副产品,如今通过电商带货成为热销品。

2020年底,海南省民族地区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符秀容说,“十四五”时期,海南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在民族地区加快构建与自贸港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同步发展。(完) 【编辑:朱延静】
转载自中国新闻网(cns2012)(cns2012)
综合(朱延静)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