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这一年致敬一起“拼”过的人们!_火神-奋斗者-脱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2-3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房家梁  
核心提示:这一年,致敬一起“拼”过的人们!2月1日,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来自中建三局的工人在加紧施工。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2020年,极不平凡。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中国遭遇严重汛情,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面对风险挑战,14亿中国人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奋力拼搏。这一年,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恢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奋斗者”号探秘海底1万米世界,嫦娥五号奔月“挖



这一年,致敬一起“拼”过的人们!

这一年,致敬一起“拼”过的人们!

2月1日,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来自中建三局的工人在加紧施工。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2020年,极不平凡。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中国遭遇严重汛情,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

面对风险挑战,14亿中国人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奋力拼搏。这一年,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恢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奋斗者”号探秘海底1万米世界,嫦娥五号奔月“挖土”成功……一项项成就令每一个中国人无比自豪,更让人感佩所有为之“拼”过的人们!

“驰援火神山,有我!”

“这里建成后将成为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目前我们正加紧施工。”12月17日上午,在湖北省人民医院洪山院区建设项目现场,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项目经理黄挡玉正拿着卷尺给工人们示范如何控制冠梁钢筋施工质量。为了排查安全隐患、保证工程质量,黄挡玉每天都会到工地上细细检查一番。

回首这一年,黄挡玉很忙,也很充实。让他尤为难忘的是年初的经历:中建集团4万多名建设者急速驰援湖北武汉,10天建起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

时间紧、任务重,面对一场极度压缩时间空间的战役,全体建设者不惧困难、不分昼夜,就是豁出去,干!火神山医院建设消息一出,黄挡玉就主动报名,他是第一批到现场的员工之一。以往,工程进度都是按天算或按每12小时计算,这次实在太紧张,项目指挥部带着大家连夜赶制了一份“小时制”作战地图;每一天,黄挡玉带领的小团队需要整理汇总十几家主参建单位的信息,下面的子级单位则多达一两百家……在火神山,一切节点都得以小时甚至以分钟计算。极限的工期要求,现场设计、施工、监理等人员一齐守在现场,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边调整,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样的经历,一生中也就一次吧!”黄挡玉说,当时,每天都有新的同事加入,后面来的人越来越多。

不仅是黄挡玉和他的工友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大批医务工作者、疾控人员、科技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不畏艰险、日夜奋战,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保护生命、拯救生命的壮丽诗篇。

“抵达万米深海,给力!”

11月28日8时30分许,一阵汽笛声响,创造了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完成第二阶段海试,胜利返航。

万米深海向中国人打开大门,这一成就离不开大批科研人员的艰辛付出。

大部分时间出差在外,即使是防疫期间也努力克服工作安排上的不便,加班加点完成科研工作;自2020年7月起,先后赴南海、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分阶段进行海试验证,累计完成30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这是“奋斗者”号研发团队的工作状态。

作为参与者之一,“奋斗者”号控制软件负责人赵兵深有感触。“作为控制软件负责人,除了负责核心控制软件的研发外,还要指导完成全系列软件的研发与测试工作。”在研制阶段,赵兵和团队克服了深渊复杂环境下大惯量载体航行操控技术难题,实现了对“奋斗者”号在水下的高精度控制。他还作为主驾驶试航员完成8次下潜,下潜深度由300米逐渐加深,最终抵达万米深海。

海试之前,还有水池试验。赵兵作为主驾驶常常是早上9点进舱,晚上9点出舱。炎热的夏季,下潜时舱内温度超过36℃,湿度超过80%,如蒸桑拿一样。克服高温的同时,他白天在舱内进行控制算法调试,晚上出舱后连夜分析下潜数据,准备第二天继续调试。就是这样的夜以继日,最终,自动航行控制精度全部优于设计指标。

这一年,“奋斗者”号探秘海底1万米世界,嫦娥五号月球“挖土”成功,“天问一号”奔赴火星、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面世……看着一项项重磅科技成果,让人忍不住为中国科研人员点赞。

“投入乡村振兴,充实!”

“会理石榴,饱满多汁,籽粒红润,口感清甜,您吃过吗?”直播间里忙得不亦乐乎的是何爽,这位来自四川大凉山的“95后”如今被不少人称为“新农人”。

今年,是何爽返乡创业的第三个年头。较创业之初,现在的她更显忙碌:不仅每天忙直播,在第一批石榴成熟前的半个月,她几乎每天早上6点钟就要动身,沿着盘山路前往县城周边的各个产区,为消费者挑选出优质果子。

“8月到10月是石榴的销售旺季,借助电商直播等新渠道,这3个月的销量有几百万斤,每天至少1万单。”何爽说,收购、选果、接单、发货,这些工作都要做,“很忙,但很开心、很充实。乡亲们再也不用为石榴销路发愁了!”

从城市到乡村,从“白领”到“新农人”,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这个活力迸发的队伍:四川省蒲江县26岁的杨添财,通过电商销售当地苹果、猕猴桃等农货,实现年销售额超1亿元,带动大批贫困户脱贫;湖北随县的“90后”夫妇吴帅和曹方今年卖出了几千万元的当地香菇;湖南湘潭的谭宇翔半年多时间卖出90万单湘莲,今年的目标是销售额破亿元……

电商平台拼多多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拼多多平台已直接带动全国超过10万名“新农人”返乡创业,在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的贫困地区,产生了一批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这一年,一大批“新农人”把青春播撒在田间地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故事。

“终于脱贫了,开心!”

“近6000吨雪莲果滞销!”今年初,上海援滇干部、云南文山州丘北县副县长贺志春接到当地农业合作社的求助信息。

一时间,贺志春坐不住了,戴上口罩,马不停蹄四处寻找销路。“丘北是中国优质雪莲果核心产区,雪莲果种植面积有2万多亩,1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要靠这个增收脱贫,一旦这些雪莲果卖不出去,今年的脱贫成效必然受影响,这可等不得。”贺志春说。

从微信朋友圈,到上海当地企业,再到各大电商平台……凡是能想到的渠道,贺志春和同事们一个都没放过,经常是一天辗转多地,哪怕只为多卖出1斤雪莲果。“那阵子简直像着魔了一样,见人就聊雪莲果,还试着搞起了‘直播’带货。”贺志春说,好在效果不错,所有滞销雪莲果都卖出去了。

作为县里主要负责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干部,贺志春和同事们今年始终处于“跑”的状态:跑上海,多次组织当地农业企业参加上海特【se】农产品展销会,增加销售订单;跑山区,带着笔记本深入山区村寨和贫困户中了解并记下群众增收致富现实需求,推动建设电商扶贫车间、发展特【se】种养殖业;跑企业,积极引进拼多多、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为防疫期间滞销农产品打开销路。

“今年最让我开心的事,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丘北县5月份正式退出了贫困县序列。”提起这个,贺志春脸上洋溢着喜悦。

这一年,东部西部守望相助、协作攻坚,广大党员、干部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各界人士倾力驰援,中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做好每件平凡事,欣慰!”

刚从北京回来,余虹又一头扎进了车间,检查输煤情况。就在此前的11月24日,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作为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燃管部燃运主管,今年53岁的余虹已在苦、脏、累、险的火电厂输煤岗位第一线坚守36年。尽管如今荣誉等身,他依旧每天把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

“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电力供应得有保障。”余虹说,对于输煤岗位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煤不出现问题。

提前1个半小时到岗,这是余虹的工作常态:向燃管班了解火车、汽车来煤情况,向值班长了解锅炉燃煤需求,哪个仓烧烟煤,哪个仓烧无烟煤;还要沿输煤系统走一遍,哪台设备正在备用,哪台设备有缺陷……有工友给余虹算了一笔账,2000多米的输煤皮带系统,走上两遍就是5公里,这一年下来是1000多公里,36年就是6万多公里,足够绕地球一圈半。

输煤作业最头疼的是遇到台风暴雨,来煤被打湿便会出现落煤管堵煤现象。今年,福建多次出现暴雨天气,余虹往车间跑得更勤了,只要一发现落煤管堵煤,他就第一个冲上去疏通。为尽快疏通积煤,余虹和工友们常常是不分白天黑夜连续苦战。久而久之,大家就传开了这样一句话:“输煤车间的事,只要有余虹顶着,天塌不下来!”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把简单的事情做实。”谈及自己的工作,余虹常说起这样一句话。

这一年,全国发电量继续保持增长,14亿人口大国的生产生活用电得到稳定保障。这背后,是一大批像余虹这样默默无闻、坚守岗位的人们挥洒汗水拼出来的。

“准点送达,就是价值!”

冬季的北京,寒意阵阵。晚上9点多,东城区东四南大街上,美团外卖小哥冯飞还忙着在一家烧烤店取餐。

“忙啊!天冷了,点外卖的人多了起来。现在基本每天送几十单,从早上一直忙到现在。”冯飞说。

忙,是冯飞这一年的工作常态。即便在几个月前疫情肆虐时,冯飞也没有闲过:今年春节期间,冯飞常常是晚上10点左右送完最后一单外卖,回到家中摘口罩、洗手、换衣服、洗澡,一系列消dupoison措施完成后,已经23时了。第二天一大早,冯飞又出发了。

“要说一点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过了最开始那个阶段,也就不担心了。”冯飞说,他本想着春节期间赚点外快,便早早将妻儿接到北京。但来了之后,因为疫情,冯飞的妻儿只能天天待在家里。“但生活总要继续,不做饭的人需要吃外卖,做饭的人需要买菜、买肉。我的工作能让大家吃上饭,这就是价值。”

冯飞的工作在特殊时期帮助了很多人,他自己也从中感受到了温暖。以往他都要将每一单送到客户家门口,送晚了可能还会被客户唠叨几句。“这段时间客户们都非常理解我,也很关心我,每天都能从电话另一头听到大家让我保护自己、注意身体,还有些客户会在订单备注里表达感谢和关心。”

这一年,千千万万像冯飞一样的外卖小哥、快递员们,穿梭于天南海北、大街小巷,即便满身疲惫,依旧辛勤工作,守护着你我的美好生活。

邱海峰

【编辑:房家梁】
转载自人民日报海外版(cns2012)
综合(房家梁)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