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志愿者范梓幸:带着奶奶的愿望走上和平_波兰-纪念馆-志愿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2-12  来源:中国新闻网(cns2012)  作者:孙静波  
核心提示:(从“九十后”到“九零后”和平之声历久弥坚)志愿者范梓幸:带着奶奶的愿望走上和平的讲坛中新网南京12月12日电题:(从“九十后”到“九零后”和平之声历久弥坚)志愿者范梓幸:带着奶奶的愿望走上和平的讲坛中新网记者申冉“我的奶奶91岁了,她小时候亲眼看着侵华日军闯进她住的村子。奶奶总是希望,我们年轻人能够为这些民族苦难历史的传递做些贡献。”因为奶奶的这个愿望,河海大学大四学生范梓幸加入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志愿者团队;也因为更多



志愿者范梓幸:带着奶奶的愿望走上和平的讲坛

(从“九十后”到“九零后” 和平之声历久弥坚)志愿者范梓幸:带着奶奶的愿望走上和平的讲坛

中新网南京12月12日电 题:(从“九十后”到“九零后”和平之声历久弥坚)志愿者范梓幸:带着奶奶的愿望走上和平的讲坛

中新网记者 申冉

“我的奶奶91岁了,她小时候亲眼看着侵华日军闯进她住的村子。奶奶总是希望,我们年轻人能够为这些民族苦难历史的传递做些贡献。”

因为奶奶的这个愿望,河海大学大四学生范梓幸加入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志愿者团队;也因为更多幸存者爷爷奶奶们的期望,范梓幸站上了波兰奥斯维辛-比克瑙国家博物馆(下文简称奥斯维辛馆)的讲坛,把这段历史和背后无数受害者对和平的向往,带给了更多国家的人们。

范梓幸在波兰奥斯维辛馆开设南京大屠杀历史讲座。被采访人供图范梓幸在波兰奥斯维辛馆开设南京大屠杀历史讲座。被采访人供图

“因为自幼从奶奶那儿了解到抗日战争中的种种苦难,所以我大学一年级就加入了纪念馆志愿者队伍。”从2017年至今,三年多的志愿者经历,让范梓幸从紧张的志愿者“新生”,成长为面对上百个国家参观者和聆听者也能自如讲解和介绍的“模范生”。

至今,范梓幸还记得第一次带队外籍参观者时的情景,“当时需要我在一周时间内把万字的英文稿翻译成五千多字的中文,为了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除了上课,便是在查阅各种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翻译;还提前去纪念馆记下所有讲解的位置,并记下所有专有名词。”

直到带队当天去纪念馆的地铁上,范梓幸仍在背诵稿子。“最后,令我自己也深感意外的是,我竟然完整地将这支外籍学员的队伍带了下来。”

三年来,她接待过来自美国、德国、日本、西班牙、苏里南、老挝等上百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和参观者,逐渐成为纪念馆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一员。

2019年7月,受波兰邀约,范梓幸被纪念馆选派作为国际志愿者,远赴波兰奥斯维辛馆进行长达三周的实习交流。

“由于奥斯维辛馆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开设一个专题讲座,介绍南京大屠杀历史以及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各类纪念活动。三周里,白天我在奥斯维辛馆的各个部门参观学习,晚上便在住所内争分夺秒地准备讲座内容,梳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种种证据与资料。”作为一位年轻的女学生,范梓幸坦言,“每天沉浸在两场二战期间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事件中,非常压抑,甚至在电闪雷鸣的夜晚还会失眠,难忍巨大的悲痛。”

这种深切的共情,也出现在范梓幸的讲座现场,“2019年8月13日,在离开奥斯维辛馆前一天,我顺利地为该馆近百名工作人员以及讲解员、志愿者做了讲座。”她回忆,考虑到波兰人对中国历史可能欠缺了解,在长达三小时的全面讲解中,范梓幸自世界近代史入手,从国际局势至中日关系,希望为听众尽可能完整地还原这段历史。

“由于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奥斯维辛集中营历史的相似,讲座期间,听众中有不少人都默默地流下了眼泪。”这段国际交流的经历,让范梓幸深刻地认识到,“两个民族的人们有过相似的民族创伤,如果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彼此的历史,一定能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与认识,借此汇集两个民族对和平的祈盼,凝聚成未来更坚实的和平力量。”

“在纪念馆做英语讲解时,我就发现很多外国友人对中国的历史、尤其是抗战史了解甚少,看到纪念馆内的遗骨甚至表现出不敢相信的震惊。”在范梓幸看来,这种不相信,正需要来自于史实、来自于原址的种种证据和真相,才可以击破。“通过分享和交流各个民族在战争中蒙受的悲怆经历,便是将大家团结起来,激发各个民族共同铸剑为犁的最好警示。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传承与传播就是肩负着这样的历史使命。”

“尤其是我们志愿者,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更应该相信自己能够在这样伟大进程中发挥作用。”范梓幸坚定地说。(完)

【编辑:孙静波】
转载自中国新闻网(cns2012)(cns2012)
综合(孙静波)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