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百年艺汇重回巴黎_法兰西-巴黎-法国-美术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26  来源:中国文化网  
核心提示:为庆祝中法建交55周年及纪念留法勤工俭学100周年,3月24日晚,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国美术馆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的“感知中国,意在巴黎-;-;庆祝中法建交55周年暨纪念留法勤工俭学100周年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开幕式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该展得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支持,列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感知中国”系列活动框架。展览聚焦中法艺术百年交流的历史,展出中国美术馆


原题:百年艺汇 重回巴黎
核心词:中国,法国,巴黎,法兰西,美术馆,展览,艺术家,艺术院,馆藏,艺术


  为庆祝中法建交55周年及纪念留法勤工俭学100周年,3月24日晚,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国美术馆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的“感知中国,意在巴黎-;-;庆祝中法建交55周年暨纪念留法勤工俭学100周年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开幕式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该展得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支持,列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感知中国”系列活动框架。展览聚焦中法艺术百年交流的历史,展出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常玉、徐悲鸿、林风眠等近20位留学艺术家和与法国有密切关联的艺术家的36件重要绘画和雕塑作品。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蒋建国,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处公参李少平,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严振全,中国美术馆馆长、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吴为山,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主席皮埃尔·卡融,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副主席让·昂格哈,法兰西人文院院士、终身秘书长让-罗伯特·彼得,法兰西艺术院院士让·卡尔多、克劳德·阿巴吉、菲利普·加赫尔、布雷吉特·特日芙、雅克·胡日赫、布鲁诺·巴贝、弗朗索瓦-贝尔纳·马什,通讯院院士迪迪埃·贝纳姆、让-弗朗索瓦·高力昂,著名汉学家汪德迈,法兰西艺术家协会主席德拉乐芙,以及200余位中法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开幕仪式由严振全主持。

  蒋建国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举办这次“感知中国·意在巴黎”艺术精品展,也是落实中法两国元首关于扎实推进人文交流、加强青年领域交往合作重要共识的一项具体举措。主办单位之一、中国美术馆是中国国家美术殿堂,多次举办中法艺术交流活动。这次,中国美术馆专门对馆藏留法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梳理,把老一辈中国留法艺术家的作品和当代中法文化交流中的新成果,集中到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进行展示,讲述中国故事,对推动新时代中法艺术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蒋建国为开幕式致辞

  李少平在致辞中表示, 今天的展览汇聚了中国美术馆的经典馆藏,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短暂的留法时光赋予艺术家无穷的灵感和创造力,这些造诣深厚的艺术家对中西方艺术融汇贯通,体现出极大的创新精神,促成了东西方艺术的相互理解,他们是现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先行者和探索者。留法勤工俭学是中法文化之间的一次强烈碰撞,两个文明大国在思想、哲学、文学和艺术等领域开启了漫长的对话,并逐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法两国创造性的互办文化年,中法创立和持续开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文化合作交流频繁,地方合作与民间交流活跃,在中法建交55周年到来之际一系列文化活动贯穿整年……中法文化交流始终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起着“引领性”作用。

  吴为山在致辞中表示,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中心总部发表重要讲话,其中他讲到中国传统画法同西方油画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习近平主席所讲的中国写意油画,实际上是把以法国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的油画通过学习继承与中国传统艺术相融汇。这种融合不仅仅体现在绘画领域,更体现在中法两国人民深层文化情怀的融合。一个艺术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表达自己最深刻的情感,最重要的是通过艺术作品。今天,我们把藏在中国美术馆的这些留学法国艺术大师的作品带到巴黎来,让它们重回巴黎,不仅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优秀,更体现了中法文化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无穷魅力。今天“感知中国·意在巴黎”展,我们将“意”立足当代、开创未来,让中法友谊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就像长江、黄河和塞纳河的水,终会奔向人类文明的大海。


开幕式现场

  皮埃尔·卡融表示,法国人民非常荣幸地迎来了习近平主席第二次到访法国,习近平主席表达了中国人民和他本人对法国怀有的真挚情谊和对法国文化的景仰。请相信我的肺腑之言: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同样热爱。自勤工俭学运动百年以来,中国学生和法国教师之间的联系从未中断,并升华为深厚的友谊。今晚,借纪念留法百年的契机,我们一同欣赏中国当代艺术先行者们的杰出作品意义非凡。

  本次展览从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中国留法艺术家近500件作品中精选而来。展览内容涵盖中国画、油画、雕塑,作品中既有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留学法国并蜚声中外的名家作品,也发掘了严德晖等默默耕耘、水准精湛的留法艺术家作品,还汇聚了朱德群、吴冠中、吴为山两代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的作品,通过“中国留法艺术家的作品回到法国”这种交流形式讲述中国艺术故事,推动中国艺术的交流、分享与传播。到场嘉宾们欣赏这些举世名作时无不感慨赞叹。鲁迅美术学院的名誉教授克劳德·伊维尔表示,能在巴黎看到这样的展览实在太难得了,这段时期的中国绘画非常重要,我从中看到了当时留法的中国画家在技法上的变化,这为之后的中国绘画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观众们纷纷表示能在法国见到这些历尽百年沧桑的作品,并了解到作品背后的故事,感到非常幸运。展览使观众们深深感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徐悲鸿《奔马》 105×60.8cm ,纸本设色,1944,中国美术馆藏


林风眠《秋》,64.9x66.2cm ,纸本设色,中国美术馆藏


刘海粟《黄山云海》,62×75cm,布面油彩,1954,中国美术馆藏


吴冠中《太湖鹅群》,44×59.5cm,布面油彩,1974,中国美术馆藏


刘开渠《杜甫胸像》,73×60.7×30.5,铸铜,1961,中国美术馆藏

  此次中国美术馆馆藏展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手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统筹“国字号”精品资源,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精品项目资源库的一次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展览呈现的每一件作品背后都凝聚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这许许多多的故事铸就了中国美术收藏的历史,铸就了留法勤工俭学的历史,铸就了中法友谊的历史,共同为国家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与文化遗产。


年逾九旬的著名汉学家汪德迈特地赶来观展


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副主席让·昂格哈仔细欣赏画作

  严振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中国和法国的民族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以来,不间断地举办展览、讲座、研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给予法国友人中国文化的温度,使他们开始慢慢感知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本次展览通过留法艺术家的作品再次回到创作者求学之地进行展示的形式,使人们有机会回顾艺术相遇与融汇的历史,更加珍视中法友谊。 展览主题“意在巴黎”之“意”,即中西艺术交融之意、中法友谊长存之意 、中国写意艺术之意以及国际艺术交流绵长之意。“意在中国”展览是为中法建交55周年的献礼和对勤工俭学运动的致敬,在中法美术交流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相信本次展览将让更多法国民众感知中国、走近中国,透过这些刻载着历史印记和洋溢着新时代艺术创新精神的精彩作品,感受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激荡与交融。

  为提高活动影响力,使活动更加深入主流,展览期间还于3月26日上午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法美术交流百年”学术研讨会。中法两国学者将围绕“中法两国百年以来的美术交流与文化传播”展开深入讨论。

  展览将持续至4月17日。


嘉宾合影

责任编辑:郑思明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