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乡宁山体滑坡掩埋的至爱亲情:再也聚不_水泥板-山体-滑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22  来源:新京报  
核心提示:乡宁山体滑坡掩埋的至爱亲情3月20日,家人拜祭张小平。在乡宁县“3·15”山体滑坡事故中,张小平及其弟弟、弟媳不幸遇难。新京报记者程亚龙摄“我的妈妈不得不孤独地踏上归途,她满眼不舍,却又无可奈何,她满腹关怀,却来不及为我们留下只言片语……”3月20日下午,山西乡宁县枣岭乡层层叠叠的黄土坡下,四口土窑前院落里搭建的灵堂中央,作为长子的张永康在前来祭拜的亲朋面前,缅怀母亲张小平。遗像里的张小平短发长脸,皮肤白皙,看起来依然清秀。厄运来得让人



乡宁山体滑坡掩埋的至爱亲情:再也聚不齐的一家人

乡宁山体滑坡掩埋的至爱亲情

3月20日,家人拜祭张小平。在乡宁县“3·15”山体滑坡事故中,张小平及其弟弟、弟媳不幸遇难。新京报记者 程亚龙 摄

“我的妈妈不得不孤独地踏上归途,她满眼不舍,却又无可奈何,她满腹关怀,却来不及为我们留下只言片语……”

3月20日下午,山西乡宁县枣岭乡层层叠叠的黄土坡下,四口土窑前院落里搭建的灵堂中央,作为长子的张永康在前来祭拜的亲朋面前,缅怀母亲张小平。遗像里的张小平短发长脸,皮肤白皙,看起来依然清秀。

厄运来得让人猝不及防。3月15日下午6时许,乡宁枣岭乡山体滑坡致多栋建筑楼坍塌及数十人死伤、失联。张小平和多位亲人、乡亲随着坍塌的房屋,翻入10余米下的山腰遇难。

昨日,山西乡宁县“3·15”山体滑坡抢险救援指挥部通报,已搜寻到最后一名遇难人员遗体,经DNA比对就是最后一名失联人员。至此,这起事故已致13人受伤,20人遇难。

山乡“地震”

滑坡发生前的10分钟,张小平的二女儿刚刚下班,她从山西太原拨通母亲的电话,安慰她注意身体,“姥姥、姥爷刚刚过世,担心她心情不好”。电话里,母亲告诉她,她刚到小舅家开的洗浴中心,正与舅妈聊天。通话简短。

张小平的弟弟张建峰开的洗浴中心,位于枣岭乡卫生院北侧,两层的楼房东与卫生院家属楼相邻,西侧紧挨4层的信用社家属楼。这些建筑同在山顶的一块平地上,临近山坡边缘。

3月15日,厄运降临前平静如常。多位幸存者回忆,黄土丘陵地带,出行不便,有家长趁着周五放假,带孩子到洗浴中心洗澡,张建峰的小儿子在收银台前打游戏,隔壁卫生院食堂工作的大厨李兰青(化名)刚刚做好晚饭,医院的家属楼里有护士在家照看着孩子。

下午6时12分,房子突然震动起来,从西侧向东延伸。据张建峰女儿回忆,张建峰喊家人往外跑,但他自己还没有跑出去,楼就塌了下去。李兰青听到,79岁的父亲李广兰喊了声,“这是咋了”,于是应声往父亲所在的屋里去,还没跑两步,就感觉到房子已经在下坠。

住在卫生院家属楼的24岁青年师尚泽刚刚睡醒,拉着窗帘的房间遮蔽了他的视线,“当时以为地震了”。大概30多秒,震动稳定下来后,他到楼外才发现,整栋楼已经从山脊滑到了半山腰,楼梯口堆满了黄土,周边已如同废墟。

“我儿子还在里面!”跑出来的师尚泽听到对门护士的呼喊,从外面破窗进入卧室,“灌入的黄土几乎快埋住了孩子的脸”。把孩子从窗口递给邻居,他赶紧往山坡上跑,“逃命一样,坡很陡,爬到上面,几乎瘫软在地”。

22个未接电话

周边的村民不断地赶到事发现场,李兰青清醒过来时听到,寻人者的口中喊着不同的名字,“都在找家属。我只知道我的父亲和弟媳,在这里面。”

张小平的二儿子张全康在朋友圈里看到消息,在未能联系到母亲后,从30公里外的河津市赶回家。

天近黑下来时,张全康已赶到事发现场,他从另一侧山坡绕到坍塌处,不停地给母亲打电话,但无法接通的电话,总是被呼叫转移到别人的手机上。张全康曾因此很生气,“如果不转移,我或许能听到铃声,就找到母亲了”。

其实,张小平和她的手机,一起被埋在黄土和砖块夹杂的废墟里,早已接收不到信号。

张全康看到,人们拿着千斤顶和铁锹,在自发地救人。他的二舅,也已从十几公里的枣岭乡西掌坡村赶到现场,寻找他小舅一家。小舅的二女儿的腿,被水泥板压住直喊“疼”,她让二爸帮她“把水泥板挪开”。

压在这个高一女孩腿上的水泥板,让张全康的二舅很无力,“我根本搬不开,水泥板上面还是水泥板,再往上还是水泥板,一层一层的,我救不了孩子,只能抓住她的手,安慰她。”

张全康和亲属们以及赶到的救援人员,没有找到母亲张小平、小舅张建峰和小舅妈杨秀萍。

次日,张全康接到乡里的电话,失踪亲人均已遇难,到县殡仪馆认遗体。张全康说,母亲身上尚有余温,应该是被抢救过,小舅妈的身体已经冰冷。被证实遇难的,还有李兰青父亲李广兰和弟媳刘彩琴。

张小平的手机里有22个未接电话,还有儿媳发来的短信,“妈,你在哪?快回电话。”

“黑色”三月

事发的3月15日,是张建峰的洗浴中心歇业数天后开业的第一天。

此前,因为年迈的父亲去世,张建峰和妻子回家操办后事,张小平也从太原的二女儿家匆忙赶回。“为父亲办后事时,患有心脏病的母亲,又跟着走了。”张小平的二弟说。

直到把父母的后事办好,张建峰和妻子赶回洗浴中心。数天里的操劳,也让租住在镇上的张小平觉得有些体力不济。吃完早饭后10点多,她到乡卫生院领取了一些感冒药拿回家后,又回到卫生院去输液。

事后,张小平的家人拼凑起各自的信息,张小平下午1点时,还在卫生院输液,三点左右到医院对面的一家食堂吃了午饭,然后回家休息,直到事发前不久,才到小弟张建峰家的澡堂里,“应该在商量父母的事儿吧”。

“在黄土坡生活了一辈子,谁会想到在自己家里出事儿了。”张小平的丈夫称,15日那天早上,他和妻子还在相互安慰,年龄大了,要注意身体,还商量起了以后的打算。

张小平和丈夫,那天聊起了修缮老家窑洞的事儿,聊了想去北京旅游的事儿。

“我俩都没有去过北京,想去看看,说了好几次了。”张小平的丈夫说,家里老人的事儿办完了,孩子们也基本都成家立业,辛苦了一辈子,正是该享福的时候,却发生了这样的事儿。

得知3月15日滑坡的消息后,张小平的大儿子张永康就从千里外的成都,连续驱车16个小时往家赶。到家时母亲的遗体,已经被救援人员从滑坡处,送到乡宁殡仪馆。

“母亲分明已经看见了幸福就在眼前,可无情的灾难过早地夺走了她的生命,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愧疚和终生的遗憾。”20日的祭奠仪式上,张永康悲伤不已。

也在这天,张建峰和妻子杨秀萍下葬,留下三个孤儿。他们幸存的二女儿因塌方时被水泥板压到腿,被救出后送往医院截肢,住进重症监护室里。

再也聚不齐的一家人

在张永康的记忆中,母亲性格要强,思想新潮,是当年为数不多的高中生。为了他们四姐弟接受更好的教育,父母带着一家从村里辗转搬到枣岭乡。

“母亲是我们前半生的指航人。”张永康称,枣岭乡的中学比谭坪乡的中学好,父母就把那边的生意转出去,带我们到枣岭上学。我们姐弟四人的成绩,几乎都在全乡排在前面。

张永康的姐姐在以全乡第二的成绩考上山西一所中专学校后,在母亲的要求下又相继考上大专、本科,最终在太原一家国企工作,“她把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希望我们能走出黄土坡”。

2003年时,张小平还开起了枣岭的第一家网吧。当时还不认识26个英文字母的张小平,每天跟着女儿学认字母。后来,张永康学了计算机专业,为了节省下维修电脑的费用,张小平还在张永康的远程指导下,学会了安装“还原精灵”、清理内存等操作。

在开网吧之前,张小平还曾随丈夫一起开过醋厂、收过药材、开过服装店、小商店。直到4个儿女都结婚生子,张小平才算闲了下来,她和丈夫到山西太原的女儿家照顾外孙,到四川成都照顾孙子。忙碌半生,终得清闲。

张小平曾向女儿提起过自己的打算,一个多月前,告诉二女儿,想在太原盘下一间小卖部,做些不劳累的小生意。一来能照顾外孙,又不用问儿女要钱,“她不想靠我们”。

在2月26日,张小平还曾发微信询问儿子,“圆圆(儿媳)说她去韩国,带我去,你让我去吗?”。

张永康没有同意,他想等家人聚齐了,一大家人一同出去旅行。这成了张永康的遗憾,“以后,再也聚不齐了。”

山西乡宁县“3·15”山体滑坡事故遇难者

张鹏 男 36岁

张王琪 男 4岁

藏肖朋 男 29岁

石慧 女 35岁

杨浩 男 10岁

左正阳 男 10岁

左苏盛 男 11岁

张建峰 男 43岁

杨秀萍 女 41岁

张小平 女 60岁

刘占河 男 40岁

刘一兰 男 13岁

刘一麟 男 15岁

贺爱叶 女 56岁

王亚妮 女 25岁

杨丽萍 女 31岁

王瑾萱 女 5岁

李广兰 男 79岁

刘彩琴 女 46岁

贺岩松 男 10岁

新京报记者 程亚龙 整理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程亚龙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