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①也,无莫②也,义之与比③。” 
               
              【注释】 
                 ①适:可。②莫:不可。③比:紧靠,为邻。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无可无不可,只要是符合正 义的就行。” 
            【读解】 
               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 不这样不可的,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原则就行。 
                这反映了孔子“毋必毋固”(《子罕》),通权达变的思想。正 如孟子对他的赞美:“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人,可 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只有“义”是唯一的标准。所 
              以,孔子又被称为“圣之时”,是识时务的圣人。 
                 是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凡事要取一种灵活洒脱的态度,只要 是不违背大原则,过去一点过来一点,先一点后一点,左一点右 一点,无关宏旨,不伤大雅,也就无可无不可了。 
                这一点,似乎更符合现代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  
                不过还是需要提醒一句:前提是“义之与比”—一正义的原 则可是万万丢不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