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四库全书道教指南茗香文斋茗香文斋-补遗轩怡文苑
> 子部->潜夫论卷四至六

潜夫论笺校正

 

潜夫论笺校正卷四

  班禄〔一〕第十五

  太古之时〔二〕,烝黎初载〔三〕,未有上下,而 自顺序,天未事焉,君未设焉。后稍矫虔〔四〕,或相 陵虐〔五〕,侵渔不止〔六〕,为萌巨害〔七〕。于是 天命圣人使司牧之,使不失性〔八〕,四海蒙利〔九〕 ,莫不被德〔一0〕,佥共奉戴,谓之天子〔一一〕。

〔一〕 ○铎按:孟子万章下篇:“ 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赵注:“班,列也。”训本 方言。郑玄三礼目录云:“名曰王制者,以其记先王班 爵授禄祭祀养老之法度。”今周礼地官司禄阙其职,而 孟子答北宫锜问,已谓其详不可得闻,及汉孝文时,始 命博士诸生采集传记以为王制。此篇说班禄本之。然王 制与孟子有不合者,则以其书后出,而诸儒又复有损益 也。自当以孟子为正。

〔二〕 礼记郊特牲郑注:“唐、虞 以上曰太古。”

〔三〕 汉书司马相如传云:“觉寤 黎烝”,颜师古注:“黎烝,众庶也。”“烝黎”与“ 黎烝”同。蔡中郎集陈留太守胡公碑铭亦云:“悠悠蒸 黎。”艺文类聚十一引此文“烝”作“兆”。“兆黎” 见上篇。诗大明云:“文王初载”,毛传:“载,识。 ”按此文“初载”,即尔雅释诂“初、哉”,并取始义 。载、哉古字通。

〔四〕 书吕刑云:“夺攘矫虔。” “后稍”类聚作“末后”。

〔五〕 襄十八年左传云:“陵虐神 主”,杜注:“神主,民也。”

〔六〕 汉书宣帝纪神爵三年诏曰: “侵渔百姓”,颜师古注:“渔者,若言渔猎也。”

〔七〕 吕氏春秋高义篇高诱注:“ 萌,民也。”按“萌”为“甿”之借,说文云:“民, 众萌也。氓,民也。读若盲。”新书大政下篇云:“民 之为言也,暝也。萌之为言也,盲也。”汉书楚元王传 刘向疏云:“民萌何以劝勉”,颜师古注:‘“萌”与 “甿”同。’陈胜项藉传赞云:“甿隶之人”,如淳曰 :“甿,古文萌字。萌,民也。”

〔八〕 襄十四年左传:‘师旷曰: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使不 ”类聚作“勿令”。

〔九〕 汉书食货志云:“百姓蒙利 。”

〔一0〕“莫不”类聚作“草木”。 按淮南子泛论训云:“禽兽草木,莫不被其泽。”

〔一一〕“佥共”类聚作“恭俭”, 误。说文云:“捡,拱也。拱,敛手也。”二字连文, “佥共”即“捡拱”省文。襄廿五年左传:‘
子产云:“奉戴厉公。”’杜注: ‘“奉戴”犹“奉事”。’文十八年传云:“同心戴舜 ,以为天子。”新书威不信篇云:“古之正义,东西南 北,苟舟车之所达,人迹之所至,莫不率服,而后云天 子。”按管子君臣下篇云:“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 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于是智者诈 愚,彊者凌弱,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故智者假众力以 禁强虐,而暴人止,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而民师 之。”此文意与彼同。○铎按:说文:“佥,皆也。” 礼记内则注:‘“共”犹“皆”也。’佥共奉戴,言四 海之民皆奉戴之也。笺以为“捡拱”,非。

  故天之立君,非私此人也,以役民,盖以诛暴除 害利黎元也〔一〕。是以人谋鬼谋,能者处之〔二〕。 诗云:“皇矣上帝!临下以〔
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瘼〔四〕。惟此二国,其 政不获。惟此〔
五〕四国,爰究爰度。上帝指之〔六〕,憎其式恶〔 七〕。乃睠〔八〕西顾,此惟与度〔九〕。”盖此言也 ,言夏、殷二国之政不得,乃用奢夸廓大〔一○〕,上 帝憎之,更求民之瘼圣人〔一一〕,与天下四国究度而 使居之也。

〔一〕 荀子大略篇云:“天之生民 ,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淮南子兵略训云 :“所为立君者,以禁暴讨乱也。”又云:“
明王之用兵也,为天下除害,而与 万民共享其利。”汉书严安传云:“兴利除害,诛暴禁 邪。”萧望之后育传云:“其于为民除害安元元而已。 ”谷永传云:“天下黎元,咸安家乐业。”按严安传云 :“元元黎民。”“黎元”即“元元黎民”也。史记文 帝纪索隐引姚察云:‘古者谓人云“善人”也,因“善 ”为“元”,故云“黎元”。其言“元元”者,非一人 也。’○铎按:“以役民”疑当在“立君”下。

〔二〕 注见思贤篇。

〔三〕 “以”今诗作“有”。○李 富孙诗经异文释云:‘桓七年左传“有信有义”四句, 论衡诘术皆引作“以”,义并通。’○铎按:有,助词 ,作“以”盖声之误。或谓“有”犹“以”,非。

〔四〕 “瘼”今诗作“莫”。蔡中 郎集和熹邓后谥议云:“参图考表,求人之瘼。”蜀志 马超传云:“兼董万里,求民之瘼。”晋书武帝纪云: “皇天鉴下,求人之瘼。”后汉书循吏传序:“广求民 瘼。”盖本三家诗。此文当本作“瘼”,后人或据毛诗 改之。孙侍御云:‘文选齐安陆昭王碑文云:“虑深求 瘼”,李善注云:“诗:求民之莫。班固汉书引诗而为 此瘼,尔雅曰:瘼,病也。”今汉书叙传亦作“莫”, 颜师古训“莫”为“定”,与毛、郑同,宋书符瑞志引 汉书作“瘼”。’○铎按:马瑞辰亦谓匡谬正俗“不知 民瘼”,义本三家诗。“瘼”盖今“毛病”字。陈乔枞 鲁诗遗说考十五云:‘王符用鲁诗,引诗当同蔡邕作“ 瘼”字,下文“更求民之瘼”,可证也。’

〔五〕 “此”今作“彼”。○文四 年左传引诗彼、此二字互易。陈乔枞诗经四家异文考云 :‘潜夫论引诗上下皆作“惟此”,疑原本上句作“惟 彼”,与左传同,后人依毛改“彼”作“此”耳。’马 瑞辰曰:“彼、此盖随言之,非有异义。”○铎按:“ 此”字重复无理,或当依左传。

〔六〕 “指”今作“耆”。按诗正 月:“有皇上帝,伊谁云憎。”郑笺云:“欲天指害其 所憎而已。”所用诗与此同。○铎按:指、耆同从旨声 ,故得通用。马瑞辰曰:‘玉篇:“耆,怒诃也。”广 雅释言:“指,斥也。”“指斥”亦怒责之义。’胡承 珙毛诗后笺云:‘
“耆”疑即“指”之借字。“美服 患人指,高明逼神恶”,是“指”有恶义。’

〔七〕 “恶”今作“廓”。○铎按 :陈乔枞云:‘“恶”字乃“廓”之误,下文云:“乃 用奢夸廓人,上帝憎之”,是潜夫论引诗文本作“式廓 ”也。’邹汉勋读书偶识卷三说略同。

〔八〕 “睠”今作“眷”,释文云 :‘本又作“睠”。’○铎按:眷、睠同字。初学记一 、北堂书钞四、文选长杨赋注、头陀寺碑注引诗并作“ 睠”。

〔九〕 “度”今作“宅”。论衡初 禀篇亦作“度”。汉书韦玄成传注臣瓒曰:“按古文宅 、度同。”○臧琳经义杂记云:‘古文尚书“
宅”字,两汉人所引皆作“度”。 然以“宅”为“度”者,今文形声之误。毛诗为古文, 凡“宅居”字皆作“宅”,“度谋”字皆作“度”。’ ○铎按:此引诗正是今文,故“宅”作“度”。

〔一0〕○铎按:程本作“奢夸廓人 ”。○邹汉勋云:‘奢夸者为廓人。今世俗尚有“廓人 ”之语,其由来久矣。潜夫所举,殆三家诗说也。’○ 铎按:“奢夸廓”,犹潜叹篇“幽隐囚人”,皆以三同 义词为定语。“廓人”即“阔人”,新方言释言:“今 谓人奢泰为阔绰”,“阔人”谓阔绰之人也。叔子此解 虽臆创,然核之辞例语义皆合,自不得以悖于雅训而弃 之。

〔一一〕○铎按:邹氏读“更求民之 瘼圣人”七字为句,云:‘语不顺,殆是“更求知民瘼 之圣人”,倒夺而如此。’

  前哲良人〔一〕,疾□□〔二〕无纪极也〔三〕 ,乃惟度法象,〔四〕明着礼秩〔五〕,为优〔六〕宪 艺,县之无穷〔七〕。故传曰:“制礼,上物不过十二 ,天之道也〔八〕。”是以先圣籍田有制,〔九〕供神 有度〔一○〕,奉己有节〔一一〕,礼贤有数,上下大 小,贵贱亲疏,皆有等威,阶级衰shaa〔一二〕,各足禄 其爵位〔一三〕,公私达其等级,礼行德义〔一四〕。

〔一〕 “哲”旧作“招”。成八年 左传云:“赖前哲以免也。”诗黄鸟云:“歼我良人。 ”

〔二〕 空格程本作“奢夸廓”三字 。○铎按:此承上文“奢夸廓人”,言前哲疾其无纪极 ,故为之制法修宪,文义甚明,程本是也。

〔三〕 文十八年左传云:“聚敛积 实,不知纪极。”

〔四〕 周礼太宰:“县治象之法于 象魏,使万民观治象。”○铎按:此言取法于天,非悬 法于象魏之谓。

〔五〕 庄八年左传云:“衣服礼秩 如适。”○铎按:“秩”与“□”同,说文:“□,爵 之次弟也。”

〔六〕 “优”疑“修”。

〔七〕 文六年左传云:“陈之艺极 ”,杜注:“艺,准也。”汉书萧望之传云:“作宪垂 法,为无穷之规。”○铎按:尔雅释诂:“宪,法也。 ”“宪艺”犹“法则”。

〔八〕 哀七年左传,“天之道”作 “天之大数”。○铎按:广雅释言:“数,术也。”吴 语:“道将不行”,韦注:“道,术也。”是数、道同 义,此引以意易之。

〔九〕 礼记祭义云:“天子为藉千 亩,诸侯为藉百亩。”

〔一0〕周语:‘襄王曰:“昔我先 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 之祀。”’昭七年左传云:“上所以共神也。”

〔一一〕毛诗鸳鸯序云:“思古明王 ,交于万物有道,自奉养有节焉。”

〔一二〕宣十二年左传云:“君子小 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杜注:“威仪 有等差。”桓二年传云:“皆有等衰”,杜注:“衰, shaa也。”礼记月令云:“以为旗章,以别贵贱等级之度 。”

〔一三〕“禄”当作“保”,慎微篇 亦误“保”为“禄”。孝经云:“保其禄位。”

〔一四〕文有脱误。成二年左传云: “器以藏礼,礼以行义。”杜注:“车服所以表尊卑, 尊卑有礼,各得其宜。”此文大意盖与传同。

  当此之时也,九州之内,合三千里,尔八百国〔 一〕。其班禄也,以上农为正,始于庶人在官者,禄足 以代耕,盖食九人。诸侯下士亦然。中士倍下士,食十 八人。上士倍中士,食三十六人。大夫倍之,食七十二 人。小国之卿,二于大夫。次国之卿,三于大夫。大国 之卿,四于大夫,食二百八十八人。君各什其卿。天子 三公〔二〕采视公侯,盖方百里。卿采视伯,方七十里 。大夫视子男,方五十里。元士视附庸,方三十里〔三 〕。功成者封〔四〕。是故官政专公,不虑私家〔五〕 ;子弟事学,不干〔六〕财利,闭门自守〔七〕,不与 民交争,而无饥寒之道〔八〕,而不陷〔九〕;臣养优 而不隘〔一0〕,吏爱官而不贪〔一一〕,民安静而强 力〔一二〕,此则太平之基立矣〔一三〕。乃惟慎贡选 ,明必黜陟,官得其人,人任其职;钦若昊天,敬授民 时〔一四〕,同我妇子,馌彼南亩〔一五〕;上务节礼 ,正身示下,下悦其政,各乐竭己奉戴其上〔一六〕。 是以天地交泰,〔一七〕阴阳和平〔一八〕,民无奸匿 〔一九〕,机衡不倾〔二0〕,德气流布而颂声作也〔 二一〕。

〔一〕 礼记王制云:“凡四海之内 九州,州方千里。”又云:“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 方三千里。”又云:“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汉书 贾山传云:“昔者周盖千八百国,以九州之民,养千八 百国之君。”地理志云:“周爵五等, 而 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满为附 庸,盖千八百国。”此有脱误。○铎按:“尔”疑当作 “千”。“千”与“□”草书形近,“千”误为“□” ,后人又改为“尔”也。

〔二〕 “公”下旧衍“侯”字。

〔三〕 本王制。

〔四〕 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通考黜篇云:“以德封 者,必试之为附庸,三年有功,因而封之五十里。元士 有功者,亦为附庸,世其位。大夫有功成,封五十里。 卿功成,封七十里。公功成,封百里。”

〔五〕 汉书贾谊传云:“国耳忘家 ,公耳忘私。”鲍宣传云:“志但在营私家。”

〔六〕 “干”旧作“于”,何本改 “与”,并误。“干”误为“于”,又转误为“于”也 。

〔七〕 汉书王莽传云:“闭门自守 ,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

〔八〕 汉书董仲舒传云:“受禄之 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 足。”

〔九〕 “而”上脱三字。

〔一0〕汉书韦贤后玄成传:‘玄成 友人侍郎章上疏云:“宜优养玄成。”’礼记礼器云: “君子以为隘矣”,郑注:‘“隘”犹“狭陋”也。’

〔一一〕史记平准书云:“守闾阎者 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 而重犯法。”

〔一二〕汉书成帝纪阳朔四年诏曰: “先帝劭农,薄其租税,宠其强力,令与孝弟同科。”

〔一三〕毛诗南山有台序云:“立太 平之基。”

〔一四〕书尧典。

〔一五〕诗七月。

〔一六〕毛诗吉日序云:“能慎微接 下,无不自尽以奉其上焉。”

〔一七〕易泰彖曰:“天地交而万物 通。”

〔一八〕淮南子泛论训云:“阴阳和 平,风雨时节。”

〔一九〕“匿”读为“慝”。鲁语云 :“下无奸慝”,韦昭注:“慝,恶也。”

〔二0〕书尧典云:“在璇机玉衡。 ”史记天官书云:“北斗七星,所谓旋机玉衡,以齐七 政。”汉书扬雄传云:“玉衡正而泰阶平。”

〔二一〕宣十一年公羊传云:“什一 行而颂声作。”

  其后忽养贤而鹿鸣思〔一〕,背宗族而采蘩怨〔 二〕,履亩税而硕鼠作〔三〕,赋敛重而谭告通〔四〕 ,班禄颇而倾甫刺〔五〕,行人定而绵蛮讽〔六〕,故 遂耗乱衰弱。

〔一〕 此后所述诗义,皆与毛传异 ,盖本三家之说。○铎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仁 义陵迟,鹿鸣刺焉。”文选嵇康琴赋李善注引蔡邕琴操 :“鹿鸣者,周大臣之所作也。王道衰,大臣知贤者幽 隐,故弹弦讽谏。”御览五百七十八引同。陈乔枞鲁诗 遗说考云:“皆本鲁诗之说。”

〔二〕 ○铎按:马瑞辰曰:‘“采 蘩”当为“采苹”之讹。盖三家诗或因诗有“宗室牖下 ”一语,遂以为背宗族而作也。’陈乔枞云:“潜夫论 以鹿鸣为怨诗,与司马迁史记年表、蔡邕琴操、高诱淮 南注(诠言训)并合,又以行苇为咏公刘诗,亦与刘向 列女传(晋弓工妻传)合,是其用鲁诗之明证。然则此 以采蘩为怨诗者,当亦据鲁说也。”

〔三〕 盐铁论取下篇云:“周之末 涂,德惠塞而嗜欲众,君奢侈而上求多,民困于下,怠 于公乎(铎按:“公乎”当作“上公”,张敦仁说), 是以有履亩之税,硕鼠之诗作也。”○铎按:魏风硕鼠 序云:“刺重敛也。”陈奂曰:“三家 与 毛序刺重敛合。”顾广圻曰:‘
公羊宣十五年传云:“税亩者何? 履亩而税也。”又云:“什一行而颂声作矣。”正为硕 鼠诗而言。三家诗、公羊皆今文,宜其说之相近。’陈 乔枞云:“桓宽用齐诗,然则此诗鲁、齐说同矣。”皮 锡瑞师伏堂笔记一云:“硕鼠诗是魏风。魏灭于春秋初 ,岂是时已有履亩之税乎?据春秋经、传则始于宣公, 或鲁是时初用之耳。”

〔四〕 旧脱“而”字,“谭”作“ 译”。按毛诗大东序云:“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谭大 夫作是诗以告病。”

〔五〕 顾茂才广圻云:‘“倾”当 作“颀”。隶释高阳令杨着碑:“颀甫班爵。”颀甫即 毛诗祈父,颀、倾字形相近而误。’继培按:志氏姓篇 以单倾公为颀公,误正类此。“刺”旧亦误作“赖”。 治要载陆景典语谓“周褒申伯,吉甫着诵,祈父失职, 诗人作刺,官人封爵,不可不慎。”说与此合。按毛传 :“圻父,司马也。”郑笺申之云:“司马掌禄士,故 司士属焉。”其说盖采之三家。隶释繁阳令杨君碑云: “民思遗爱,奔告于王,颀不审真,莫肯慰扬。”颀亦 谓颀甫。安平相孙根碑又云:“圻甫考绩。”

〔六〕 顾茂才云:‘“定”当作“ 乏”。’继培按:尚书大传云:“行而无资谓之乏。” 吕氏春秋季春纪:“振乏绝”,高诱注:“行而无资曰 乏。”是行人得言乏矣。或云:“定”当为“●”之误 ,说文云:“●,贫病也。”●、定字形亦相近。○铎 按:僖三十年左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 李”即行人之官,是行人言乏之证。诗绵蛮笺:“古者 卿大夫出行,士为末介。士之禄薄,或困乏于资财,则 当赒赡之。”与此说合,并本三家。或说未允。邵本作 “蹙”,吴闿生诗义会通作“病”,皆臆改。陈乔枞疑 “畏”字之讹,亦非。

  及周室微而五伯作,六国弊而暴秦兴,背义理而 尚威力,灭典礼而行贪叨〔一〕,重赋敛以厚己,强臣 下以弱枝〔二〕,文德不获封爵〔三〕,列侯不获〔四 〕。是以贤者不能行礼以从道〔五〕,品臣不能无枉以 从利〔六〕。君又骤赦以纵贼〔七〕,民无耻而多盗窃 。

〔一〕 韩诗外传五云:“自周室坏 以来,王道废而不起,礼义绝而不继。秦之时,非礼义 ,弃诗、书,略古昔,大灭圣道,专为苟妄,以贪利为 俗,以告猎为化,而天下大乱。”燕策:‘太子丹曰: “今秦有贪饕之心,而欲不可足也。”’说文云:“饕 ,贪也。”重文作“叨”。按考绩篇作“贪饕”。

〔二〕 春秋繁露盟会要篇云:“强 干弱枝,以明大小之职。”

〔三〕 汉书公孙弘传封弘诏云:“ 古者任贤以序位,量能以授官,劳大者厥禄厚,德盛者 获爵尊,故武功以显重,而文德以行褒。”按三式篇引 崧高、烝民诗而释之云:“申伯、山甫,文德致升平, 而王封以乐土,赐以盛服。”“文德获封”,盖三家诗 说有之。

〔四〕 下脱二字,当是“不获治民 ”,即三式篇所云“列侯或有德宜子民,而道不得施” 也。

〔五〕 诗北门云:“终寠且贫”, 毛传:“寠者,无礼也。”笺云:“君于己禄厚,终不 足以为礼。”

〔六〕 “品臣”犹言“众臣”。通 典卅五引应劭汉官仪载张敞、萧望之言曰:“夫仓廪实 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今小吏奉率不足,常有忧 父母妻子之心,虽欲洁身为廉,其势不能。”后汉书仲 长统传昌言损益篇云:“选用必取善士。善士富者少而 贫者多,禄不足以供养,安能不少营私门乎?”崔实政 论云:“今所使分威权御民人理狱讼干赋库者,皆群臣 之所为,而其奉禄甚薄,仰不足以养父母,俯不足以活 妻子。父母者,性所爱也;妻子者,性所亲也。所爱所 亲,方将冻馁,虽冒刃求利,尚犹不避,况可令临财御 众乎?是所谓渴马守水,饿犬护肉,欲其不侵,亦不几 矣。”

〔七〕 ○铎按:“骤赦”即“数赦 ”。宣三年左传:“宣子骤谏”,贾逵注:“骤,疾也 。”尔雅释诂:“数,疾也。”小尔雅广言:“骤,数 也。”二字古音同部,故义亦相通。

  何者?咸气加而化上风〔一〕,患害切而迫饥寒 〔二〕,此臧纥〔三〕所以不能诘其盗者也〔四〕。诗 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五〕”“尔之教矣,民 斯效矣〔六〕。”是故先王将发号施令〔七〕,谆谆如 也〔八〕,惟恐不中而道于邪,故作典以为民极〔九〕 ,上下共之,无有私曲〔一0〕,三府制法〔一一〕, 未闻赦彼有罪,〔一二〕狱货惟宝者也〔一三〕。

〔一〕 “咸”当作“戾”,“戾气 ”与下“和气”相对。说苑贵德篇云:“天子好利则诸 侯贪,诸侯贪则大夫鄙,大夫鄙则庶人盗。上之变下, 犹风之靡草也。”

〔二〕 汉书魏相传云:“饥寒在身 则亡廉耻,寇贼奸轨所由生也。”

〔三〕 “臧纥”旧作“灭绝”。

〔四〕 襄廿一年左传。

〔五〕 桑柔。○铎按:遏利篇亦引 。

〔六〕 角弓。今诗作“胥效”,白 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通三教篇引诗作“斯效”。○铎按:陈乔枞谓作“斯 ”者鲁诗。

〔七〕 淮南子本经训云:“发号施 令,天下莫不从风。”

〔八〕 诗抑云:“诲尔谆谆。”按 礼记中庸:“肫肫其仁”,郑注:‘“肫肫”读如“诲 尔忳忳”之“忳”。忳忳,恳诚貌也。’春秋繁露相生 篇云:“孔子为鲁司寇,断狱屯屯,与众共之。”说苑 至公篇作“敦敦”。敦敦、谆谆、屯屯、忳忳义并同。 ○铎按:孟子万章上篇云:“谆谆然命之乎?”“谆谆 如”即“谆谆然”。“如”犹“
然”也。训见经传释词卷七。

〔九〕 周礼云:“太宰掌建邦之六 典。”又云:“设官分职,以为民极。”

〔一0〕管子五辅篇云:“公法行而 私曲止。”

〔一一〕后汉书郎顗传云:“委任三 府”,章怀注:“三公也。”按太尉、司徒、司空皆开 府,故曰:“三府”。

〔一二〕诗小弁云:“舍彼有罪”, 释文:“舍,音舍,又音赦。”周礼司刺郑注:“赦, 舍也。”

〔一三〕书吕刑云:“狱货非宝。”

  是故明君临众,必以正轨〔一〕,既无厌有〔二 〕,务节礼而厚下,复德而崇化,使皆阜于养生〔三〕 而竞于廉耻也〔四〕。是以官长正而百姓化,邪心黜而 奸匿绝〔五〕,然后乃能协和气而致太平也〔六〕。易 曰:“圣人养贤以及万民〔七〕。”为本,君以臣为基 ,然后高能可崇也〔八〕;马肥,然后远能可致也〔九 〕。人君不务此而欲致太平,此犹薄趾〔一0〕而望高 墙〔一一〕,骥瘠而责远道,其不可得也必矣。

〔一〕 隐五年左传云:“讲事以度 轨量谓之轨。”

〔二〕 句有误字。

〔三〕 周语云:“所以阜财用衣食 ”,韦昭注:“阜,厚也。”

〔四〕 管子牧民篇云:“国有四维 :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淮南子泰族训 云:“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

〔五〕 “匿”读为“慝”。

〔六〕 汉书楚元王传刘向封事云: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祥多者其国安,异众者其国危 。”

〔七〕 颐彖辞。

〔八〕 文有脱误,当云“国以民为 本,君以臣为基,基厚,然后高能可崇也”。盐铁论未 通篇云:“筑城者先厚其基而 后 求其高,畜民者先厚其业而后求其赡。”考工记云:“ 匠人,墙厚三尺,崇三之。”郑注:“高厚以是为率, 足以相胜。”○铎按:“能”犹“乃”也。下同。

〔九〕 诗有駜毛传:“駜,马肥彊 貌。马肥彊则能升高进远,臣彊力则能安国。”郑笺云 :“此喻僖公之用臣,必先致其禄食,禄食足而臣莫不 尽忠。”

〔一0〕“薄趾”二字当乙。

〔一一〕淮南子泰族训云:“不益其 厚而张其广者毁,不广其基而增其高者覆。”
 
 
 

  述赦〔一〕第十六

  凡治病者,必先知脉之虚实〔二〕,气之所结〔三 〕,然后为之方〔四〕,故疾可愈而寿可长也〔五〕。 为国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祸之所起,然后设之以禁, 故奸可塞国可安矣〔六〕。

〔一〕 本传在爱日篇后。○铎按: 骤赦纵贼,此篇极论其弊。盖大恶不化,数赦适足以劝 奸。本传此篇在爱日篇后,观前录忠贵、浮侈、实贡三 篇适符今次,似旧第本如此。

〔二〕 素问玉机真藏论:‘黄帝曰 :“凡治病,察其形气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 治之。”’论评虚实论:‘岐伯曰:“邪气盛则实,精 气夺则虚。”’

〔三〕 庄子达生篇云:“忿滀之气 ,散而不反,则为不足;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 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 素问举痛论:‘帝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 下 ,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 结。”’

〔四〕 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 “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汉 书艺文志云:“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 ,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 ,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五〕 盐铁论轻重篇云:“扁鹊抚 息脉而知疾所由生,阳气盛则损之而调阴,寒气盛则损 之而调阳,是以气脉调和,而邪气无所留矣。”

〔六〕 墨子兼爱篇云:“圣人以治 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 所自起,则不能治。譬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 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今日贼良民之甚者,莫大于数赦〔一〕。赦赎数 ,则恶人昌而善人伤矣〔二〕。奚以明之哉?曰:孝悌 之家,修身慎行〔三〕,不犯上禁,从生至死,无铢两 罪〔四〕;数有赦赎,未尝蒙恩〔五〕,常反为祸。何 者?正直之士之为吏也〔六〕,不避强御〔七〕,不辞 上官〔八〕。从事督察〔九〕,方怀不快〔一0〕,而 奸猾之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一一〕,又加诬言〔一二〕,皆知赦之不久 ,则且共横枉侵冤,诬奏罪法〔一三〕。今主上妄行刑 辟〔一四〕,高至死徙,下乃沦冤〔一五〕,而被〔一 六〕冤之家,乃甫当乞鞠告故以信直〔一七〕,亦无益 于死亡矣〔一八〕。

〔一〕 管子法法篇云:“凡赦者, 小利而大害者也,故久而不胜其祸。毋赦者,小害而大 利者也,故久而不胜其福。”

〔二〕 后汉书桓谭传云:“恶人诛 伤,则善人蒙福。”此倒用其语。汉书刑法志文帝诏曰 :“法者治之正,所以禁暴而卫善人也。”

〔三〕 孝经云:“修身慎行,恐辱 先也。”

〔四〕 铢两,言其轻。汉书赵广汉 传云:“铢两之奸”,亦此意。○铎按:犹今言“丝毫 ”。

〔五〕 汉书文三王传云:“比比蒙 恩。”又云:“数蒙圣恩,得见贳赦。”

〔六〕 “直”旧作“真”,据程本 改。诗小明云:“正直是与。”

〔七〕 汉书盖宽饶传:‘王生予书 曰:“明主知君洁白公正,不畏彊御。”’后汉书鲍永 传:“永辟扶风鲍恢为都官从事。恢亦抗直,不避强御 。”按诗烝民:“不畏强御。”文十年左传引诗:“刚 亦不吐,柔亦不茹”,杜注云:“诗大雅。美仲山甫不 辟强御。”秦策高诱注引诗亦作“不辟强御”。诱多用 韩诗,疑韩诗“畏”本作“辟”,“辟”与“避”通。 ○铎按:陈乔枞亦疑高注所引为三家异文。

〔八〕 辞,谓辞谒。汉书尹翁归传 云:“征拜东海太守,过辞廷尉于定国。”后汉书丁鸿 传云:‘窦宪兄弟各擅威权,鸿上封事曰:“
大将军虽欲敕身自约,不敢僭差, 然而天下远近皆惶怖承旨。刺史二千石初除谒辞,求通 待报,虽奉符玺,受台敕,不敢便去,久者至数十日。 ”’梁统后冀传云:“冀爱监奴秦宫,官至太仓令,威 权大震,刺史二千石皆谒辞之。”郭伋传云:“召见辞 谒”,章怀注:“因辞而谒见也。”循吏传云:‘任延 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
善事上官。”’

〔九〕 续汉书百官志云:“司隶校 尉及诸州皆有从事史。”汉书翟方进传云:“督察公卿 ”,颜师古注:“督,视也。”

〔一0〕易艮六二:“其心不快。” 汉书高帝纪:‘六年,张良曰:“取上素所不快,计群 臣所共知最甚者一人先封,以示群臣。”’

〔一一〕汉书武帝纪元狩六年诏曰: “奸猾为害。”

〔一二〕说文云:“加,语相增加也 。诬,加也。”汉书五行志:“
淮阳王上书冤博辞语增加”,颜师 古注:“言博本为石显所冤,增加其语,故陷罪。”○ 铎按:此言奸猾之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又加之以诬枉之言,与下文“加诬 ”平列者有别。

〔一三〕崔实政论云:“长吏或实清 廉,心平行洁,内省不疚,不肯媚灶,曲礼不行于所属 ,私爱无囗于囗府。州郡侧 目, 以为负折,乃选巧文猾吏,向壁作条,诬覆阖门,捕摄 妻子。”

〔一四〕昭六年左传:‘叔向曰:“ 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汉书百官公卿表云: “廷尉掌刑辟。”宣帝纪元康二年诏曰:“用法或持巧 心,析律贰端,深浅不平,增辞饰非,以成其罪。奏不 如实,上亦亡繇知。”

〔一五〕汉书尹翁归传云:“按致其 罪,高至于死。”按“高”、“
下”犹“重”、“轻”也。○顾炎 武日知录二十七云:‘高,谓罪名之上者,犹言“上刑 ”。’孙诒让札移八云:‘“今”当为“令”,“沦冤 ”疑当为“论免”,皆形之误。此言诬奏良吏,令上失 刑,重者至死,轻者亦论罪免官(上文云:“正直之士 之为吏也。”故此云“论免”)。今本作“沦冤”,则 与“死徙”高下无别,盖涉上文“
横枉侵冤”,下文“被冤之家”而 误。’○铎按:孙说甚是。“今”字程本正作“令”。

〔一六〕“被”旧作“彼”。

〔一七〕“信”读为“申”。说文云 :“●,穷治罪人也。”经典通用“鞠”。礼记文王世 子云:“告于甸人”,郑注:‘“告”读为“
鞠”。读书用●曰鞠。”周礼小司 寇:“读书则用●”,注:‘郑司农云:“如今时读鞫 已,乃论之。”’史记夏侯婴传云:“婴试补县吏,与 高祖相爱。高祖戏而伤婴,人有告高祖。高祖时为亭长 ,重坐伤人,告故不伤婴。”集解:‘邓展曰:“律有 故乞鞠。高祖自告不伤人。”’索隐:‘案晋灼云:“ 狱结竟,呼囚鞠,语罪状。囚若称枉欲乞鞠者,许之也 。”’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新畤侯赵弟坐为太 常鞠狱不实”,如淳曰:“鞠者,以其辞决罪也。”晋 灼曰:“律说出罪为故纵,入罪为故不直。”

〔一八〕汉书刑法志缇萦上书云:“ 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

  及隐逸行士,淑人君子〔一〕,为谗佞利口所加 诬覆冒〔二〕,下土冤民〔三〕,能至阙者,万无数人 ,其得省问者,不过百一,既对尚书,空遣去者,复十 六七。虽蒙考覆〔四〕,州郡转相顾望〔五〕,留苦其 事〔六〕。春夏待秋冬,秋冬复涉春夏,如此行逢赦者 ,不可胜数〔七〕。

〔一〕 诗尸鸠。

〔二〕 论语云:“恶利口之覆邦家 者。”汉书王尊传云:“浸润加诬,以复私怨。”列女 传齐威虞姬传云:‘执事者诬其辞而上之。虞姬曰:“ 有司受赂,听用邪人,卒见覆冒,不能自明。”’明德 马后传云:“时有楚狱,因证相引,系者甚多。后恐有 单辞妄相覆冒,承闲为上言之。”后汉书皇甫规传云: “今见覆没,耻痛实深。”“覆没”即“覆冒”,冒、 没声近义同。

〔三〕 汉书于定国传云:“张释之 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下土”注见浮侈篇。○铎按 :三式篇:“下土边远,能诣阙者,万无数人。”“下 土”即“边远”也。

〔四〕 “覆”当作“覈”。说文云 :“覈,实也。考事襾笮邀遮其辞得实曰覈。”○铎按 :“考覆”亦汉时律令语,谓稽考覆按之。汉书郑崇传 :‘尚书令赵昌奏崇与宗族通,疑有奸。上责崇。崇对 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上怒,下崇 狱穷治。”是其证。汪说失之。

〔五〕 汉书王嘉传云:“内外顾望 。”

〔六〕 “留苦其事”旧作“留吾真 事”。按汉书西域大宛传云:“
不敢留苦”,颜师古注:“不敢留 连及困苦之也。”易林咸之豫、萃之咸、巽之井、未济 之需并云:“稽难行旅,流连愁苦。”

〔七〕 汉书楚元王后向传云:“得 逾冬减死论”,服虔曰:“逾冬至春,行宽大而减死罪 ”,如淳曰:“狱冬尽当决竟,而得逾冬,复至后冬, 故或逢赦,或得减死也。”魏相传云:“大将军用武库 令事,遂下相廷尉狱,久系,逾冬,会赦出。”

  又谨慎之民,用天之道,分地之利,择莫犯土〔 一〕,谨身节用〔二〕,积累纤微,以致小过〔三〕, 此言质良盖民,惟国之基也。〔四〕

〔一〕 句有误字,程本“土”作“ 法”。○孙诒让曰:‘案此当作“捽草杷土”。汉书贡 禹传云:“农夫父子,暴露中野,不避寒暑,捽□(颜 注云:“□,古草字也。”)杷土,手足胼胝。”即王 节信所本。今本上三字皆形近讹易,惟“土”字未讹, 而程荣又臆改为“
法”,缪之甚也!’○铎按:孙校 至确。班禄篇:“莫不被德”,类聚作“草木被德”, 亦草、莫二字相涉之证。

〔二〕 孝经云:“用天之道,分地 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急就篇 云:“鬼薪白粲钳釱髡,不肯谨慎自令然。”

〔三〕 后汉书梁统后商传云:“大 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囚久系,纤微成大。”后汉纪安 帝永宁元年岑宏议云:“几微生过,遂陷不义。”论衡 累害篇云:“将吏异好,清浊殊操。清吏增郁郁之白, 举涓涓之言。浊吏怀恚恨,徐求其过,因纤微之谤,被 以罪罚。”韩诗外传九云:“祸起于纤微。”汉书张汤 后安世传云:“累积纤微。”

〔四〕 礼记月令云:“黑黄苍赤, 莫不质良。”郑注:“质,正也。良,善也。”按此当 作“贞良”,“言”当作“皆”,“盖”当作“善”, “此皆贞良善民”为句。“贞良”见叙录。史记秦始皇 纪琅邪台刻石辞云:“奸邪不容,皆务贞良。”崔实政 论云:“竞擿微短,吹毛求疵,重案深诋,以中伤忠良 。”“国基”注见本政篇。

  轻薄恶子〔一〕,不道凶民〔二〕,思彼奸邪, 起作盗贼,以财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shaa<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aa人父母,戮人之子,灭人之门,取 人之贿,及贪残不轨〔三〕,凶恶弊吏,掠shaa不辜〔四 〕,侵冤小民〔五〕,皆望圣帝当为诛恶治冤〔六〕, 以解蓄怨〔七〕。反一门赦之,令恶人高会而夸诧〔八 〕,老盗服臧而过门〔九〕,孝子见雠而不得讨〔一0 〕,亡主见物而不得取〔一一〕,痛莫甚焉。故将赦而 先暴寒者,以其多冤结悲恨之人也〔一二〕。

〔一〕 汉书酷吏尹赏传云:“杂举 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

〔二〕 汉书翟方进传云:“丞相宣 以一不道贼”,如淳曰:“律,shaa不辜一家三人为不道 。”萧望之传云:“诸盗及shaa<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aa人犯不道者,百姓所疾苦 也。”

〔三〕 汉书王尊传云:“五官掾张 辅贪污不轨。”

〔四〕 汉书魏相传云:“人有告相 贼shaa不辜。”谷永传云:“多系无辜,掠立迫恐。”后 汉书章帝纪元和元年诏曰:“律云:掠者惟得榜笞立。 又令丙,箠长短有数。自往者大狱已来,掠考多酷,钻 钻之属,惨苦无极。念其痛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怵然动心。”

〔五〕 注见考绩篇。

〔六〕 汉书胡建传云:“诛恶以禁 邪。”

〔七〕 楚语云:“蓄怨滋厚。”

〔八〕 汉书高帝纪云:“置酒高会 ”,服虔曰:“大会也。”○沈钦韩曰:‘下云:“洛 阳有主谐合shaa<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aa人者,谓之会任之家,受人十万,谢客数 千。”此所谓“恶人高会而夸诧”也。’

〔九〕 “臧”旧作“藏”,据传改 。臧,谓所窃物也。盐铁论刑德篇云:“盗有臧者罚。 ”周礼司厉注:‘郑司农云:“今时盗贼臧,加责,没 入县官。”’

〔一0〕哀十三年左传云:‘越子伐 吴,吴王孙弥庸见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不可以 见雠而弗shaa也。”’

〔一一〕汉书于定国传云:“或盗贼 发,吏不亟追,而反系亡家。”颜师古注:“不急追贼 ,反系失物之家。”“亡主”犹“亡家”。○铎按:今 言“失主”。

〔一二〕汉书于定国传云:“民多冤 结。”○铎按:广雅释诂二:“
暴,猝也。”

  夫养稊稗者伤禾稼,惠奸宄者贼良民〔一〕。书 曰:“文王作罚,刑兹无赦〔二〕。”是故先王之制刑 法也,非好伤人肌肤〔三〕,断人寿命者也〔四〕,乃 以威奸惩恶除民害也〔五〕。天下本以民不能相治,故 为立王者以统治之〔六〕。天子在于奉天威命,共行赏 罚〔七〕。故经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天罚有罪, 五刑五用〔八〕。”诗刺“彼宜有罪,汝反脱之〔九〕 。”古者惟始受命之君,承大乱之极,被前王之恶,其 民乃并为敌雠〔一0〕,罔不寇贼消义奸宄夺攘〔一一 〕,以革命受祚〔一二〕,为之父母〔一三〕,故得一 赦。继体以下,则无违焉〔一四〕。何者?人君配干而 仁,顺育万物以成大功〔一五〕,非得以养奸活罪为仁 ,放纵天贼为贤□也〔一六〕。

〔一〕 韩非子难一云:“夫惜草茅 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今缓刑罚,行宽惠,是利 奸邪而害善人也。”按韩子语本管子明法解。后汉书梁 统传云:“刑轻之作,反生大患,惠加奸轨,而害及良 善也。”

〔二〕 康诰。

〔三〕 汉书董仲舒传云:“伤肌肤 以惩恶。”

〔四〕 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通寿命篇云:“寿命者 ,上命也。”淮南子精神训云:“夫人之所以不能终其 寿命,而中道夭于刑戮者,何也?以其生生之厚。”

〔五〕 易系辞下传云:“不威不惩 。”后汉书陈宠传云:“往者断狱严明,所以威惩奸慝 。”管子明法解云:“赏功诛罪,所以为天下致利除害 也。”

〔六〕 汉书谷永传云:“臣闻天生 蒸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亦见成帝纪建 始三年诏及王莽传。

〔七〕 “共”读为“恭”。书甘誓 云:“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八〕 书皋陶谟。“罚”今作“讨 ”。○铎按:本传亦作“讨”,遍考群书,若史记夏本 纪、汉书刑法志、说文、后汉书梁统传、应劭传所引无 作“罚”者。惟后汉书申屠刚传刚对策云:“王者承天 顺地,典爵主刑,不敢以天官私其宗,不敢以天罚私其 亲。”“天罚”与此同,盖以说经而易字耳。

〔九〕 诗瞻卬。“反脱”今作“覆 说”。○铎按:郑笺:“覆,反也。”释文云:“说, 一音他活反。”

〔一0〕书微子云:“小民方兴,相 为敌雠。”

〔一一〕书吕刑云:“罔不寇贼鸱义 奸宄夺攘矫虔。”王先生云:‘
“消”即“鸱”之误。’○孙星衍 曰:‘或今文“鸱义”为“消义”。陈乔枞今文尚书经 说考云:‘尚书疏引郑注云:“鸱义,盗贼状如鸱枭, 抄略良善,劫夺人物。”疑“消义”乃“枭义”之讹, 以声同致误也。’○铎按:陈说近是。

〔一二〕易革彖云:“汤、武革命。 ”

〔一三〕书洪范云:“天子作民父母 。”

〔一四〕“违”当作“遵”。崔实政 论云:“大赦之造,乃圣王受命而兴,讨乱除残,诛其 鲸鲵,赦其臣民,渐染□化者耳。及战国之时,犯罪者 辄亡奔邻国,遂赦之,以诱还其逋逃之民。汉承秦制、 遵而不越。”荀悦汉纪云:“夫赦者,权时之直,非常 典也。汉兴,承秦兵革之后,大过之世,比屋可刑,故 设三章之法、大赦之令,荡涤秽流,与民更始,时势然 也。后世承业,袭而不革,失时宜矣。”“大过”二字 ,今本汉纪缺,据初学记廿补。

〔一五〕旧无“物”字,据本传补。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篇云:“仁之善者在于天,天仁也。 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已,终 而复始。”又云:“天常以爱利为意,以养长为事,春 秋冬夏,皆其用也。王者亦常以爱利天下为意,以安乐 一世为事,好恶喜怒,而备用也。”

〔一六〕汉书宣帝纪黄龙元年诏曰: “今吏或以不禁奸邪为宽大,纵释有罪为不苛;或以酷 恶为贤,皆失其中。”“天 贼” 即忠贵篇所云“天以为贼”。或云:当作“大贼”,非 。

  今夫性恶之人〔一〕,居家不孝悌,出入不恭敬 ,轻薄慢傲,凶悍无辨〔二〕,明以威侮侵利为行〔三 〕,以贼残酷虐为贤〔四〕,故数陷王法者〔五〕,此 乃民之贼〔六〕,下愚极恶之人也〔七〕。虽脱桎梏而 出囹圄〔八〕,终无改悔之心,自诗以羸敖头〔九〕, 出狱踧踖〔一0〕,复犯法者何不然〔一一〕。

〔一〕 论衡本性篇云:“周人世硕 以为人性有善有恶。”

〔二〕 淮南子时则训云:“求不孝 不悌戮暴傲悍而罚之。”吕氏春秋处方篇云:“少不悍 辟,而长不简慢”,高诱注:“悍,凶也。”文选范蔚 宗宦者传论李善注引桓谭新论云:“居家循理,乡里和 顺,出入恭敬,言语谨逊,谓之善士。”○铎按“辨” 读为“变”,“无辨”犹言“不变”。下文云:“虽脱 桎梏而出囹圄,终无改悔之心”,又云:“大恶之资, 终不可化”,又云:“未尝见奸人冗吏,有肯变心悔服 称诏者也”,皆所谓“凶悍无辨”也。

〔三〕 书甘誓云:“威侮五行。” 史记匈奴传:‘中行说曰:“匈奴明以战攻为事。”’ 此用其文。

〔四〕 “贼残”疑倒。汉书哀帝纪 诏曰:“察吏残贼酷虐者,以时退。”李寻传:“诸阘 茸佞□,抱虚求进,及用残贼酷虐闻者,宜以时废退。 ”翟方进传劾奏朱博等云:“所居皆尚残贼酷虐,苛刻 惨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以立威。”

〔五〕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云 :“多陷法禁。”

〔六〕 孟子云:“今之所谓良臣, 古之所谓民贼也。”

〔七〕 汉书古今人表序云:“可与 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王莽传赞云:“穷凶 极恶。”

〔八〕 礼记月令云:“命有司省囹 圄,去桎梏。”

〔九〕 当云“自恃以数赦赎”,字 形相近而误。○铎按:“羸”与“数”形不相近,疑“ 赢”之误。襄三十一年左传注: “ 赢,受也。”

〔一0〕论语云:“踧踖如也。”

〔一一〕何不然,言何所不然也。汉 书韩信传“何不诛”、“何不服”、“何不散”,颜注 如此。匡衡传云:“窃见大赦之后,奸邪不为衰止,今 日大赦,明日犯法,相随入狱,此殆导之未得其务也。 ”

  洛阳至有主谐合shaa<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aa人者〔一〕,谓之会任之家〔 二〕,受人十万,谢客数千。又重馈部吏,吏与通奸〔 三〕,利入深重,幡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盘牙,〔四〕请至贵戚宠臣,说 听于上,谒行于下〔五〕。是故虽严令、尹〔六〕,终 不能破攘断绝〔七〕。何者?凡敢为大奸者〔八〕,材 必有过于众,而能自媚于上者也〔九〕。多散苟得之财 〔一0〕,奉以谄谀之辞,以转相驱,非有第五公之廉 直〔一一〕,孰能不为顾〔一二〕?今案洛阳主shaa<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aa人者 ,高至数十,下至四五,身不死则shaa不止,皆以数赦之 所致也。由此观之,大恶之资,终不可化,虽岁赦之, 适劝奸耳〔一三〕。

〔一〕 说文云:“谐,□也。□, 谐也。”“合”乃“□”之省。续汉书五行志载桓帝末 童谣曰:“河闲来合谐。”王先生云:‘谐合shaa<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aa人,若 今律云“私和顶凶”矣。’○铎按:谐合shaa<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aa人,即浮侈 篇所谓“以谋奸合任为业”者,史记货殖传称“借交报 仇”亦指此。主其事者,受人厚赂,遣客为之刺shaa仇家 。旧时沪上犹有之,今始永绝。王以为“私和顶凶”, 非也。

〔二〕 “会任”浮侈篇作“合任” 。按史记货殖传:“子贷金钱千贯,节驵会”,汉书作 “侩”,颜师古注:“侩者,会合二家交易者也。”一 切经音义六引声类云:“侩,合市人也。”“会”与“ 侩”同。○铎按:此“会任”盖与“驵侩”无涉。

〔三〕 汉书宣帝子东平思王传云: “通奸犯法。”

〔四〕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林赋云: “翩幡互经”,郭璞曰:“互经,互相经过也。”“牙 ”即“互”字。谷永传云:“百官盘互”,颜师古注: ‘盘互,盘结而交互也。字或作“牙”,言如豕牙之盘 曲,犬牙之相入也。’楚元王传:‘刘向云:“宗族磐 互。”’师古亦云:‘字或作“牙”。’后汉书滕抚传 云:“盗贼群起,磐牙连岁”,章怀注:“磐牙,谓相 连结。”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锢传序注引谢承后汉书云:“中官黄门,磐 牙境界。”魏志曹真后爽传:“根据槃牙。”吴志陆瑁 传:“九域槃牙。”按“牙”并当作“互”,字形相近 而误。师古谓如豕犬之牙,非是。盘、磐、槃古字通。 ○铎按:隶书“互”字作“□”,故与“牙”字恒相乱 。

〔五〕 汉书外戚恩泽侯表注:‘如 淳曰:“律,诸为人请求于吏以枉法,而事已行,为听 行者,皆为司寇。”’

〔六〕 “令、尹”,谓洛阳令、河 南尹也。

〔七〕 王先生云:‘“攘”是“坏 ”字之误。’继培按:“破坏”见救边篇。○铎按:淮 南子本经训:“坏险以为平”,钱本文子下德篇“坏” 作“攘”,误正类此。

〔八〕 一切经音义十六引三苍云: “敢,必行也。不畏为之。”史记酷吏张汤传云:“赵 王上书告汤大臣也,史谒居有病,汤至为摩足,疑与为 大奸。”

〔九〕 淮南子泰族训云:“智伯有 五过人之材。”史记卫将军传云:“以和柔自媚于上。 ”

〔一0〕礼记曲礼云:“临财毋苟得 。”

〔一一〕第五伦也。见后汉书。

〔一二〕诗正月郑笺云:‘“顾”犹 “视”也,“念”也。’按为顾,谓曲法瞻□。论衡逢 遇篇云:“节高志妙,不为利动;性定质成,不为主顾 ,“顾”亦谓委曲承意也。○铎按:惠栋云:‘顾其财 与辞也。史记曰:“招权顾金钱”,又 曰 :“掉臂而不顾。”顾者,商贾人之语也。’

〔一三〕旧脱“赦之”二字。按匡衡 传云:“虽岁赦之,刑犹难使措而不用也。”此文多本 衡语,今据补。崔实政论亦云:“虽日赦之,乱甫繁耳 。”

  或云:“三辰有候〔一〕,天气当赦〔二〕,故 人主顺之而施德焉。”未必然也〔三〕。王者至贵,与 天通精〔四〕,心有所想,意有所虑,未发声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天为 变移〔五〕。或若休咎庶征,月之从星〔六〕,此乃宜 有是事。故见瑞异,或戒人主〔七〕。若忽不察,是乃 己所感致,而反以为天意欲然,非直也〔八〕。

〔一〕 “云”旧作“之”。初学记 廿引“或三辰有候”。周礼:“
凡以神仕者,掌三辰之●”,郑注 :“日、月、星辰。”○铎按:本训篇用易“变化云为 ”,今作“之为”,误正类此。

〔二〕 开元占经六十五引黄帝占云 :“天牢中常有系星三,以甲子、丙子、戊子、庚子、 壬子暮视之,其一星去,有喜事;其二星去,有赐令爵 禄之事;三星尽去,人君德令赦天下。甲子期八十一日 ,丙子期七十二日,戊子期六十日,庚子期八十日,壬 子期六十二日而赦。”御览六百五十二引风角书云:“ 春甲寅日,风高去地三四丈,鸣条,从申上来,为大赦 ,期六十日。”又云:“候赦法,冬至后尽丁巳之日, 南风从巳上来,满三日以上,必有大赦。”又引望气经 云:“黄气四出,注期五十日赦。”

〔三〕 “然”旧作“shaa”,“然” 误为“煞”,又转作“shaa”也。“未必然也”见史记自 序。

〔四〕 御览七十六引春秋保干图云 :“天子至尊也,神精与天地通。”淮南子天文训云: “人主之情,上通于天。”御览九、八百七十六引“情 ”并作“精”。览冥训亦云:“遭急迫难,精通于天。 ”

〔五〕 易纬是类谋云:“主有所贵 ,王侯元德,天下归邮。心有所维,意有所虑,未发颜 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莫之渐射出天地灾捉,挺 患 无形之外,准萌纤微之初,先见吉凶,为帝演谋,忽之 可也,勿之无也。”此文本于彼。彼文有脱误。后汉书 杨震后赐传云:“王者心有所惟,意有所想,虽未形颜 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而五星以之推移,阴阳为其变度。”亦本易纬。

〔六〕 书洪范。

〔七〕 “或”字误。王先生云:‘ 疑“感”之误。’

〔八〕 “直”当作“真”。汉书息 夫躬传:‘王嘉曰:“天之见异,所以敕戒人君,欲令 觉悟反正,推诚行善。”’孔光传云:“臣闻师曰,天 右与王者,故灾异数见以谴告之,欲其改更。若不畏惧 ,有以塞除,而轻忽简诬,则凶罚加焉。”谷永传云: “窃闻明王即位,正五事,建大中,以承天心,则庶征 序于下,日月理于上。如人君淫溺后宫,般乐游田,五 事失于躬,大中之道不立,则咎征降而六极至。”又云 :“臣闻灾异,皇天所以谴告人君过失,犹严父之明诫 。畏惧敬改,则祸销福降;忽然简易,则咎□不除。”

  俗人又曰〔一〕:“先世欲赦,常先遣马分行市 里,听于路隅,咸云当赦,以知天之教也,乃因施德。 ”若使此言也而信,则殆过矣。夫民之性,固好意度者 也〔二〕,见久阴则称将水,见久阳则称将旱,见小贵 则言将饥,见小贱则言将穣〔三〕,然或信或否。由此 观之,民之所言,未必天下〔四〕。前世赎赦稀疏,民 无觊觎〔五〕。近时以来,赦赎稠数〔六〕,故每春夏 ,辄望复赦〔七〕;或抱罪之家,侥幸蒙恩〔八〕,故 宣此言,以自悦喜。诚令仁君闻此,以为天教而辄从之 ,误莫甚焉。

〔一〕 风俗通云:“止系风俗,见 善不徙,故谓之俗人。”见意林。

〔二〕 韩非子解老篇云:“前识者 无缘而忘意度者也。”

〔三〕 两“小”字当作“米”。○ 铎按:天之阴阳不言天,则物之贵贱亦可不言物。史记 货殖传云:“故物贱之征贵, 贵 之征贱”,又云:‘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 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矣。贵上极则反贱, 贱下极则反贵。”’是贵贱包民生食用百物言之,不独 米也。且“小”与“久”对,皆状语,若作“米”,则 文法参差矣。

〔四〕 “下”,读如“下雨”之“ 下”。○铎按:笺意以“下”为“降”,然“天降”言 “天下”,所未闻。今按“下”疑当作“示”。“示” 字古文作“●”,与“下”相似,故讹而为“下”。说 文云:“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此天言 示之证。

〔五〕 桓二年左传:‘师服曰:“ 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六〕 说文云:“稠,多也。”

〔七〕 崔实政论云:“孝文皇帝即 位,二十三年乃赦,示不废旧章而已。近永平、建初之 际,亦六七年乃一赦,亡命之子,皆老于草野,穷困惩 艾,比之于死。顷闲以来,岁且一赦,百姓忸忕,轻为 奸非,每迫春节徼幸之会,犯恶尤多。”

〔八〕 说文云:“憿,幸也。”“ 侥幸”即“憿幸”之别。经典通作“徼幸”,昭六年左 传云:“徼幸以成之。”

  论者多曰:“久不赦则奸宄炽,而吏不制〔一〕 ,故赦赎以解之。”此乃招乱之本原〔二〕,不察祸福 之所生者之言也〔三〕。凡民之〔四〕所以轻为盗贼, 吏之所以易作奸匿者〔五〕,以赦赎数而有侥望也。若 使犯罪之人终身被命〔六〕,得而必刑,则计奸之谋破 ,而虑恶之心绝矣。

〔一〕 汉书刑法志云:“酷吏击断 ,奸轨不胜。”

〔二〕 本传作“此未昭政乱之本源 ”。“政”当是“治”,唐人避讳改之。本书断讼篇云 :“必未昭乱之本原”,语意亦未足,按文义当作“此 乃未昭治乱之本原”。昭九年左传云:“木水之有本原 。”

〔三〕 管子君臣下篇云:“审知祸 福之所生。”正世篇云:“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 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 在,然后从事,故法可立而治可行。”

〔四〕 “之”字旧脱。

〔五〕 “匿”,读为“慝”。○铎 按:已见上篇。

〔六〕 汉书刑法志云:“已论命” ,晋灼注:“命者名也,成其罪也。”张耳传云:“尝 亡命游外黄”,颜师古注:‘命者名也。凡言“亡命” ,谓脱其名籍而逃亡。’鲍宣传云:“名捕陇西辛兴” ,师古注:“诏显其名而捕之。”“被命”犹言“名捕 ”也。

  夫良赎可〔一〕,孺子可令姐〔二〕,中庸之人 ,可引而下〔三〕,故其谚曰:“一岁载赦,奴儿噫嗟 〔四〕。”言王诛不行,则痛瘀之子皆轻犯〔五〕,况 狡乎?若诚思畏〔六〕盗贼多而奸不胜故赦,则是为国 为奸宄报也〔七〕。夫天道赏善而刑淫〔八〕,天工人 其代之〔九〕,故凡立王者,将以诛邪恶而养正善,而 以逞邪恶逆,妄莫甚焉〔一0〕。

〔一〕 “良”疑“赦”,“可”疑 “行”。

〔二〕 释名释长幼云:“儿始能行 曰孺子。孺,濡也,言濡弱也。”说文云:“●,骄也 。”“姐”乃“●”之省。○铎按:嵇康幽愤诗:“恃 爱肆姐”,亦省作“姐”。

〔三〕 后汉书杨终传云:“上智下 愚,谓之不移。中庸之流,要在教化。”“引”旧作“ 弘”。新书连语云:“中主者,可引而上,可引而下。 ”申鉴政体篇云:“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坠于小人之域 。教化之行,引中人而纳于君子之涂。”

〔四〕 “奴”,读为“驽”。崔实 政论亦载此谚。困学纪闻十三引政论“奴”作“好”。 或云:“好儿”即“好人”,非也。“噫嗟”政论作“ 喑恶”。史记韩信传云:“项王喑恶叱吒,千人皆废” ,索隐:“喑恶,怀怒气。”汉书作“意乌猝嗟”,晋 灼注:“意乌,恚怒声也。”方言云:“宋、卫之闲, 凡怒而噎噫,谓之胁阋。”庄子知北游篇云:“生者喑 醷物也”,释文:‘李、郭皆云:“喑醷,聚气貌。” ’一切经音义十五:“喑噫,大呼也。”噫嗟、喑恶、 意乌、噎噫、喑醷、喑噫并声近义同。淮南子缪称训云 :“意而不戴”,高诱注:“意,恚声。戴,嗟也。” “意嗟”,急气言之则为“意”。○铎按:王应麟引政 论作“好儿”,阎若璩谓“好儿”即“好人”,皆是也 。范祖禹唐鉴三云:‘帝谓侍臣曰:“古语有之,赦者 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岁再赦,善人喑哑。夫养稂 莠者伤嘉谷,赦有罪贼良民。朕即位以来,不欲数赦, 恐小人恃之轻犯宪章也。”’其说悉本此篇,“善人” 即“好儿”,是唐太宗所见本不作“奴儿”也。汪读“ 奴”为“驽”,盖以下文“痛瘀之子”当“奴儿”,不 知“
好儿噫嗟”者,怒王诛之不行,而 “痛瘀之子皆轻犯”者,谓弱者亦皆为恶,节信固发明 谚意,而非顺释原文也。自以作“好”为是。

〔五〕 急就篇云:“疟瘚瘀痛瘼温 病。”说文云:“瘀,积血也。”

〔六〕 “思”字衍,即“畏”之驳 文。

〔七〕 按汉书韩安国传云:‘丞相 蚡言于太后曰:“王恢首为马邑事,今不成而诛恢,是 为匈奴报雠也。”’陈汤传:“汤上疏言:臣与吏士共 诛郅支单于,幸得禽灭,万里振旅,宜有使者迎劳道路 ,今司隶反逆收系按验,是为郅支报仇也。”为国为奸 宄报,谓奸人雠良民,而得放释,不啻为奸人报雠,与 蚡、汤所言同意。○铎按:“为奸宄报”疑当作“为奸 报仇”。上文言“奸不胜”,故此承之而言“
为奸报仇”,因“仇”字倒在“报 ”字上,后人又以“奸宄”字常见而改之也。又为盗贼 报仇,非“为国报仇”之谓,“国”字亦疑有误。

〔八〕 襄十四年左传:‘师旷曰: “良君将赏善而刑淫。”’

〔九〕 书皋陶谟。○铎按:忠贵篇 、本训篇亦引。

〔一0〕汉书刑法志宣帝诏曰:“决 狱不当,使有罪兴邪,不辜蒙戮。”晋灼注:“当重而 轻,使有罪者起邪恶之心也。”○铎按:“逞邪恶逆” ,犹本书上篇:“疾奢夸廓”,皆平列三字为宾语。下 文:“兼纵恶逆”,“恶逆”连文,又“妄莫甚焉”亦 与上文“痛莫甚焉”、“误莫甚焉”句法一律,益知“ 逆”字不当属下读矣。或曰:“
恶逆”当是“道恶”,“道”与“ 导”同,非。

  且夫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 弛则国乱〔一〕;法无常行,亦无常弛〔二〕,君敬法 则法行,君慢法则法弛。昔孝明帝时,制举茂才〔三〕 ,过阙谢恩,赐食事讫,问何异闻,对曰:“巫有剧贼 九人〔四〕,刺史数以窃郡〔五〕,讫不能得。”帝曰 :“汝非部南郡从事邪?”对曰:“是。”帝乃振怒〔 六〕,曰:“贼发部中而不能擒,然材〔七〕何以为茂 ?”捶数百,便免官,而切让州郡,十日之闲,贼即伏 诛。由此观之,擒灭盗贼,在于明法,不在数赦。

〔一〕 管子任法篇云:“法者不可 恒也,存亡治乱之所从出。”又云:“君臣上下贵贱皆 从法,此谓为大治。”韩非子有度篇云:“国无常彊, 无常弱,奉法者彊则国彊,奉法者弱则国弱。”

〔二〕 “亦”旧作“法”,据诸子 汇函改。

〔三〕 御览二百六十五、六百五十 二并作“荆州举茂才”。按作“
荆州”是也。下云“部南郡从事” ,续汉书郡国志,南郡属荆州。○铎按:书钞七十九引 作“刺史举茂才”,亦误。

〔四〕 续汉书郡国志,巫县属南郡 。汉书朱博传云:“县有剧贼。”

〔五〕 “窃”当作“察”。汉书朱 博传云:“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窃、察声相 近。庄子庚桑楚篇:“窃窃乎”,释 文 :‘崔本作“察察”。’齐物论篇:“窃窃然知之”, 释文:‘司马云:“
窃窃犹察察也。”’家语好生篇: “窃夫其有益与无益”,王肃注:‘“窃”宜为“察” 。’皆其证。○铎按:“窃郡”,御览六百五十二作“ 牙郡”,“牙”乃“互”字之误,言南郡与邻郡盘互相 交,贼此逐彼窜,故不能得。义亦可通。

〔六〕 书洪范云:“帝乃震怒。” 振、震古字通。管子七臣七主篇云:“臣下振怒。”○ 铎按:御览六百五十二引作“震”。

〔七〕 “材”当作“才”。○铎按 :书钞及御览并作“才”。又旧本书钞无“然”字。

  今不显行赏罚以明善恶,严督牧守以擒奸猾,而 反数赦以劝之,其文常〔一〕曰:“谋反大逆不道诸犯 ,不当得赦皆除之,将与士大夫洒心更始〔二〕。”岁 岁洒之,然未尝见奸人冗吏〔三〕,有肯变心悔服称诏 者也〔四〕。有司奏事,又俗〔五〕以赦前之微过,妨 今日之显举。然则改往修来,更始之诏,亦不信也〔六 〕。

〔一〕 “常”旧作“帝”。○铎按 :常、帝二字形近多相乱,例见叙录叙潜叹。

〔二〕 御览六百五十二引汉旧仪云 :“践祚,改元,立皇后、太子,赦天下。每赦,自殊 死以下,及谋反大逆不道,诸不当得赦者,皆赦除之。 令下,丞相、御史复奏可,分遣丞相、御史乘传驾行郡 国,解囚徒,布诏书。郡国各分遣使传厩车马,行属县 ,解囚徒。”后汉书顺帝纪阳嘉三年诏曰:“嘉与海内 洗心更始,其大赦天下,自殊死以下,谋反大逆诸犯, 不当得赦者,皆赦除之。”文与此同。崔实政论云:‘ 践祚改元际,未尝不赦,每其令曰:“荡涤旧恶,将与 士大夫更始。”是褒己薄先,且违无改之义,非所以明 孝抑邪之道也。’

〔三〕 周礼槁人:“掌共外内朝冘 食者之食”,郑注:“冘食者,谓留治文书,若今尚书 之属诸上直者”,疏云:“冘食 者 ,冗散也。外内朝上直诸吏谓之冘吏,亦曰散吏。”王 先生云:‘“冗”疑“宄”。’○铎按:冗吏未必皆作 奸,王说近是。汪曲为之说,非也。

〔四〕 悔服,谓悔过服罪。汉书萧 望之传云:“不悔过服罪,深怀怨望。”宣帝子东平思 王宇传云:“王既悔过服罪,太后宽忍以贳之。”

〔五〕 “俗”疑“欲”,汇函作“ 乃”。○俞樾云:‘作“欲”是也,惟“欲”上当补“ 不”字。盖赦前之事,不得复奏,故不欲以赦前之微过 ,妨今日之显举也。无“不”字,则义不可通。’

〔六〕 汉书平帝纪即位诏曰:“夫 赦令者,将与天下更始,诚欲令百姓改行洁己,全其性 命也。往者,有司多举奏赦前事,累增罪过,诛陷亡辜 ,殆非重信慎刑洒心自新之意也。及选举者,其历职更 事有名之士,则以为难保,废而弗举,甚谬于赦小过举 贤材之义。诸有臧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皆弗案验,令 士厉精乡进,不以小疵妨大材。自今以来,有司无得陈 赦前事置奏上。有不如诏书,为亏恩,以不道论。”

  诗讥“君子屡盟,乱是用长〔一〕”。故不若希 其令,必其言。若良不能了无赦者〔二〕,罕之为愈, 令世岁老古时一赦〔三〕,则奸宄之减十八九,可胜必 也。昔大司马吴汉老病将卒,世祖问以遗戒,对曰:“ 臣愚不智,不足以知治,慎无赦而已矣〔四〕。”

〔一〕 巧言。

〔二〕 “了”旧作“子”。广雅释 诂云:“了,讫也。”王侍郎云:‘“子”疑“于”。 ’○铎按:“良犹甚”也。

〔三〕 “世”当作“●”,谓三十 年也。“老”盖“放”字,与“
考”字形相近,“考”通“考”, 转误为“老”。汉书贡禹传云:“
承衰救乱,矫复古化,在于陛下。 臣愚以为尽如太古难,宜少放古。”是其证。崔实政论 云:“今如欲遵先王之 制,宜旷 然更下大赦令,因明谕使知永不复赦,则群下震栗,莫 轻犯罪。纵不能然,宜十岁以上,乃时一赦。”意与此 同。

〔四〕 后汉书。

  夫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一〕。人之情皆见乎辞 〔二〕,故诸言不当赦者,非修身慎〔三〕行,则必忧 哀谨慎而嫉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奸恶者也。诸利数赦者,非不达赦〔四〕 务,则必〔五〕内怀隐忧〔六〕有愿为者也。人君之发 令也,必谘于群臣,群臣之奸邪者,固必伏罪〔七〕, 虽正直吏,犹有公过,自非鬻拳〔八〕、李离〔九〕, 孰肯刑身以正国〔一0〕?然则是皆接私计以论公政也 〔一一〕。与狐议裘,无时焉可〔一二〕!

〔一〕 易系辞上传。

〔二〕 系辞下传云:“圣人之情见 乎辞。”

〔三〕 “慎”旧作“修”。

〔四〕 “赦”疑“政”。○铎按: 作“政”是也。下文“论公政”可证。

〔五〕 “必”旧作“交”。

〔六〕 诗柏舟云:“如有隐忧。”

〔七〕 隐十一年左传云:“许既伏 其罪矣。”

〔八〕 庄十九年左传。

〔九〕 史记循吏传。

〔一0〕循吏传论云:“李离过shaa而 伏剑,晋文以正国法。”

〔一一〕御览六百九十四“接”作“ 挟”,下有“夫”字。按“接”读为“挟”,仪礼乡射 礼:“兼挟乘矢”,郑注:‘古文“挟”皆作“接”。 ’大射仪注同。汉书贾谊传云:“陛下接王淮南诸子” ,孟康曰:‘接,音“挟”,挟持欲王淮南诸子也。’

〔一二〕“与狐”旧作“兴瓜”,据 御览改。按“与狐议裘”,盖相传有是言。抱朴子博喻 篇云:“与妒胜己者而谋举疾恶之贤,是与狐议治裘也 。”天中记引符子云:‘鲁侯欲以孔子为司徒,将召三 桓而议之,左邱明曰:“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欲为千 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 未卒,狐相率逃于重邱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 周人之谋失之矣。今君欲以孔子为司徒,召三桓谋之, 非亦与狐谋裘,羊谋羞哉?”’○铎按:“无时焉可” 犹言“何时而可”,盖方俗语如此。

  传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一〕。”夫有 罪而备辜〔二〕,冤结而信理〔三〕,此天之正也,而 王之法也。故曰:“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四〕。”若 枉善人以惠奸恶,此谓“敛怨以为德”〔五〕。先帝制 法,论衷刺刀者〔六〕。何则?以其怀奸恶之心,有shaa 害之意也。圣主有子爱之情〔七〕,而是有shaa害之意, 故诛之,况成罪乎?

〔一〕 宣十六年左传。

〔二〕 汉书王莽传云:“所征殄灭 ,尽备厥辜。”按“备”俱“犕”之误。后汉书皇甫嵩 传:‘董卓曰:“义真犕未乎?。”’章怀注:‘犕, 古“服”字。’○铎按:古读“服”为“备”,故“服 辜”为“备辜”。定四年左传:“备物典策”,王引之 曰:‘“备物”即“服物”也。“服”与“备”古字通 ,赵策:“骑射之服”,史记赵世家作“骑射之备”, 汉书王莽传:“尽备厥辜”,即“尽服厥辜”,皆其证 。’说见经义述闻十九。汪谓“备”俱“犕”之误,犹 未达一闲耳。

〔三〕 信,读为“申”。后汉书冯 异传云:“申理枉结。”○铎按:“信”读“申”,已 见上文。

〔四〕 诗民劳。

〔五〕 诗荡。

〔六〕 “衷”与“衷甲”之“衷” 同。或当作“●”。汉书金日磾传云:“何罗□白刃从 东箱上。”□、●同字。“刺刀”疑“刺刃”,礼记少 仪云:“凡有刺刃者,以授人,则辟刃。”○铎按:作 “●”是,“●”即“袖”字。

〔七〕 汉书匡衡传云:“陛下圣德 天覆,子爱海内。”○铎按:“
子爱”即“慈爱”,礼记文王世子 :“庶子之正于公族者,教之以孝弟睦友子爱”,缁衣 :“故长民者,章志贞教,尊仁以子爱百姓”,王引之 并谓子爱,慈爱也。说详经义述闻卷四、卷十五。

  尚书康诰:‘王曰:“于戏〔一〕!封,敬明乃 罚。人有小罪匪省〔二〕,乃惟终自作不典,戒〔二〕 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shaa。”’言恶〔四〕人有罪虽 小,然非以过差为之也〔五〕,乃欲终身行之,故虽小 ,不可不shaa也。何则?是本顽凶思恶而为之者也。“乃 有大罪匪〔六〕终,乃惟省哉〔七〕,适尔,既道极厥 罪〔八〕,时亦〔九〕不可shaa。”言shaa<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aa人虽有大罪,非 欲以终身为恶,乃过误尔,是不shaa也〔一0〕。若此者 ,虽曰赦之可也〔一一〕。金作赎形,赦作宥罪〔一二 〕,皆谓良人吉士〔一三〕,时有过误,不幸陷离者尔 。〔一四〕

〔一〕 ○铎按:“于戏”今书作“ 乌呼”。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云:‘潜夫论作“于戏” ,此今文尚书也。凡古文尚书作“乌呼”,凡今文尚书 作“于戏”,见匡谬正俗。今本匡谬正俗古、今字互讹 ,证以汉石经残碑“于戏”字可定。’

〔二〕 “匪省”今书作“非眚”。 ○铎按:“省”即“眚”之借。

〔三〕 “戒”今作“式”。○铎按 :“戒”当作“式”。王鸣盛尚书后案云:‘释言云: “式,用也。”“式尔”者,故用如此。”江声尚书集 注音疏说同。

〔四〕 “恶”旧作“恐”。○铎按 :段氏亦云:‘“恐”当是“恶”字。’

〔五〕 汉书王嘉传云:“人情不能 不有过差。”

〔六〕 “匪”今作“非”。

〔七〕 “省哉”今作“眚灾”。○ 铎按:陈乔枞今文尚书经说考云:‘尧典:“怙终贼刑 ,眚灾肆赦”,郑注云:“怙其奸邪,终身以为残贼, 则用刑之。过失虽有害,则赦之。”是康诰此节正本尧 典之文。郑君尧典注正与潜夫论相同,皆今文家说也。 ’

〔八〕 “罪”今作“辜”。○铎按 :尔雅释诂:“辜,罪也。”

〔九〕 “亦”今作“乃”。○铎按 :陈氏云:“盖今文尚书之异文也。”

〔一0〕周礼调人:“凡过而shaa伤人 者,以民成之。”郑注:“过,无本意也。”司刺:“ 再宥曰过失”,郑司农云:“过失,若今律过失shaa<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aa人不 坐死。”后汉书郭躬传云:“法令有故、误。误者其文 则轻。”

〔一一〕○铎按:“曰”疑“日”。 上文“虽岁赦之”,御览六百五十二引崔实政论“虽日 赦之”,皆其例。

〔一二〕书尧典云:“金作赎刑,眚 灾肆赦。”○铎按:形、刑通。

〔一三〕诗黄鸟云:“歼我良人。” 卷阿云:“蔼蔼王多吉士。”

〔一四〕襄廿一年左传:‘人谓向叔 曰:“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

  先王议谳狱以制〔一〕,原情论意〔二〕,以救 善人,非欲令兼纵恶逆以伤人也。是故周官差八议之辟 〔三〕,此先王所以整万民而致时雍也〔四〕。易故观 民设教〔五〕,变通移时之议〔六〕。今日救世,莫乎 此意〔七〕。

〔一〕 “议谳”衍一字。昭六年左 传:‘叔向云:“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汉 书景帝纪中元五年诏曰:“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 于人心不厌者,辄谳之。”张汤传云:“平亭疑法,奏 谳疑。”说文云:“●者,议罪也。”“谳”与“●” 同。○铎按:易中孚象辞:“君子以议狱缓死。”此作 “议谳狱”者,盖一本作“议”,一本作“谳”,而写 者误合之也。

〔二〕 汉书王嘉传云:“圣王断狱 ,必先原心定罪,探意立情。”五行志引京房易传曰: “诛不原情,兹谓不仁。”后汉书霍谞传云:“谞闻春 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铎按:论衡答佞篇 云:“刑故无小,宥过无大,圣君原心省意,故诛故贳 误。”汉书薛宣传:“春秋之义,原心定罪。”师古注 :“原,谓寻其本也。”

〔三〕 小司寇。○铎按:广雅释诂 :“差,次也。”

〔四〕 庄廿三年左传:‘曹刿曰: “夫礼所以整民也。”’书尧典云:“黎民于变时雍。 ”

〔五〕 观象辞。

〔六〕 系辞下传云:“易穷则变, 变则通,通则久。”○铎按:“
移时”兼用易随彖辞“随时”之义 ,移、随声近义通。之,是也。诗小雅斯干:“唯酒食 是议。”句法与此同。

〔七〕 何本“乎”作“先”。按当 作“莫急乎此”。
 
 
 

  三式〔一〕第十七

  高祖定汉,与群臣约,自非刘氏不得王,非有武功 不得侯〔二〕。孝文皇帝始封外祖〔三〕,因为典式, 行之至今。孝武皇帝封爵丞相,以褒有德,后亦承之〔 四〕,建武乃绝。

〔一〕 ○铎按:叙录云:“将脩太 平,必媚此法”,“式”即“法”也。此篇述封建遗法 有宜遵者三:封爵三公,以褒有德,若其尸素,则从渥 刑,一也;分封诸候,期于佐治,有功者迁,无状者夺 ,二也;审选守相,明察治功,称职者封,怀奸者戮, 三也。此诸臣者,所司不同,而欲使之竭忠思职,则信 赏必罚而已。汉世列候率多袭爵,无德于民;而州郡牧 守,亦多不恤公事。风俗陵夷,积怠已甚,故议法古以 救之。

〔二〕 史记绛侯世家:‘亚夫曰: “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 天下共击之。”’

〔三〕 史记外戚世家云:“文帝追 尊薄太后父为灵文侯。”

〔四〕 汉书公孙弘传云:“元朔中 ,代薛泽为丞相。先是,汉常以列侯为丞相,惟弘无爵 ,上于是下诏封弘为平津侯。其后以为故事。”

  传记所载,稷、□、伯夷、皋陶、伯翳,日〔一 〕受封土〔二〕。周宣王时,辅相大臣,以德佐治,亦 获有国。故尹吉甫作封颂二篇〔三〕,其诗曰:“亹亹 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于是式。〔四〕”又 曰:“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五〕。”此言申伯、山甫文德致升平,而王封以乐土, 赐以盛服也〔六〕。

〔一〕 “日”疑“皆”。

〔二〕 诗长发疏云:‘中候握河纪 说尧云:“斯封稷、契、皋陶,赐姓号。”’又云:‘ 考河命说舜之事云:“褒赐群臣,赏爵有功,稷、契、 皋陶益土地。”’“□”即“契”字。○铎按:稷、契 、皋陶见本政篇。

〔三〕 “颂”疑当为“诵”。诗崧 高云:“吉甫作诵”,毛传:“
作是工师之诵也。”○铎按:陈奂 曰:‘疑三家诗此及烝民 诗“诵 ”作“颂”字。’

〔四〕 崧高。“是”旧作“二”, 据程本改。今诗“国”下无“于”字。按志氏姓篇引诗 “缵”作“荐”,“谢”作“序”,“于是”作“为” 。此书引诗不用毛氏,后人或据毛诗改之,遂致两引互 异。○铎按:“南国于是式”,盖本作“南国于式”, 与志氏姓篇“南国为式”同。诗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作于楚室”,张载注魏都赋引作“作为楚宫,作为楚 室”,是于、为同也。说详经传释词卷一。后人不知此 义,因据毛诗增“是”字,遂使非今非古,而成五字句 矣。然幸其增而不改,犹得考见古本之旧也。

〔五〕 烝民。

〔六〕 汉书梅福传云:“升平可致 ”,张晏曰:“民有三年之储曰升平。”按食货志云: ‘民三年耕,则余一年之畜,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 而争讼息。故三载考绩,孔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 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成此功也。三考黜陟,余三年 食。进业曰登,再登曰平,余六年食。三登曰泰平,二 十七岁,遗九年食,然后王德流洽,礼乐成焉。’“升 平”即“登平”。升平受封,与志说合。○陈奂曰:‘ 汉书杜钦传:“仲山甫,异姓之臣,无亲于宣,就封于 齐。”邓展以为韩诗。隶释载孟郁修尧庙碑云:“天生 仲山甫,翼佐中兴,宣王平功,遂受封于齐。”又潜夫 论三式篇亦云:“此言申伯、山甫文德致升平,而王封 以乐土,赐以盛服也。”并用韩义。’○铎按:此非韩 诗义,乃鲁诗义,陈乔枞已辩之。说见鲁诗遗说考十七 、韩诗遗说考十四。

  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刑渥。凶〔一〕。 ”此言公不胜任,则有渥刑也。是故三公在三载之后, 宜明考绩黜刺,简练其材。其有稷、□、伯夷、申伯、 仲山甫致治之效者,封以列侯,令受南土八蛮之赐〔二 〕。其尸禄素餐〔三〕,无进治之效、无忠善之言者, 使从渥刑。是则所谓明德慎罚〔四〕,而简练能否之术 也。诚如此,则三公竞思其职,而百寮急竭其忠矣〔五 〕。

〔一〕 鼎九四。“刑”王弼本作“ 形”。○铎按:“刑渥”,虞翻本同,注云:“大刑也 。”

〔二〕 王先生云:‘“蛮”当作“ 鸾”。’

〔三〕 文选曹子建求自试表李善注 引韩诗曰:“何谓素餐?素者,质也。人但有质朴而无 治民之材,名曰素餐。尸禄者,颇有所知,善恶不言, 默然不语,苟欲得禄而已,譬若尸矣。”汉书贡禹传禹 上书云:“血气衰竭,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 谓素餐尸禄洿朝之臣也。”谷永传云:“无使素餐之吏 ,久尸厚禄。”

〔四〕 书康诰。

〔五〕 书皋陶谟云:“百僚师师。 ”“寮”与“僚”同。一式。

  先王之制,继体立诸侯,以象贤也〔一〕。子孙 虽有食旧德之义〔二〕,然封疆立国,不为诸侯,张官 置吏,不为大夫〔三〕,必有功于民,乃得保位,故有 考绩黜刺九锡三削之义〔四〕。诗云:“彼君子兮,不 素餐兮〔五〕。”由此观之,未有得以无功而禄者也〔 六〕。当今列侯〔七〕,率皆袭先人之爵,因祖考之位 ,其身无功于汉,无德于民,专国南面,卧食重禄,下 殚百姓,富有gguuoojiia,此素餐之甚者也〔八〕。孝武皇帝 患其如此,乃令酎金以黜之,而益多怨〔九〕。

〔一〕 礼记郊特牲云:“继世以立 诸侯,象贤也。”郑注:“贤者子孙,恒能法其先父德 行。”

〔二〕 易讼六三:“食旧德,贞厉 终吉。”

〔三〕 荀子大略篇云:“天之生民 ,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国, 非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职,差爵禄,非以尊大夫而已。 ”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通封公侯篇云:“列土为疆,非为诸侯,张官设 府,非为卿大夫,皆为民也。” 后 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六年诏曰:“张官置吏,所以为人也 。”按“张官置吏”本管子明法解。

〔四〕 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通考黜篇云:‘诸侯所 以考黜何?王者所以勉贤抑恶,重民之至也。尚书曰: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礼说九锡:车马、衣服、乐 则、朱户、纳陛、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贲、鈇钺、弓矢、秬鬯,皆随其德 可行而赐。又云:“百里之侯,一削为七十里侯,再削 为七十里伯,三削为寄公。七十里伯,一削为五十里伯 ,再削为五十里子,三削地尽。五十里子,一削为三十 里子,再削为三十里男,三削地尽。五十里男,一削为 三十里男,再削为三十里附庸,三削爵尽。”

〔五〕 伐檀。

〔六〕 毛诗伐檀序云:“在位贪鄙 ,无功而受禄。”

〔七〕 独断云:“汉制,皇子封为 王者,其实古诸侯也。周末诸侯或称王,而汉天子自以 皇帝为称,故以王号加之,总名诸侯王。子弟封为侯者 ,谓之诸侯。群臣异姓有功封者,谓之彻侯,后避武帝 讳,改曰通侯,法律家皆曰列侯。”御览一百九十八引 风俗通云:“列者,言其功德列着乃飨爵也。”

〔八〕 汉书张汤后延寿传云:“延 寿已历位九卿,既嗣侯,国在陈留,别邑在魏郡,租入 岁千余万。延寿自以身无功德,何以能久堪先人大国, 数上书让减户邑。”此即本其意言之。

〔九〕 “酎”旧作“酹”。汉书景 帝纪:“元年,高庙酎。”张晏曰:“正月旦作酒,八 月成,名曰酎。酎之言纯也。至武帝时,因八月尝酎, 会诸侯庙中,出金助祭,所谓酎金也。”武帝纪:“元 鼎五年九月,列侯坐献黄金酎祭宗庙不如法,夺爵者百 六人。”如淳曰:“汉仪注,诸侯王岁以户口酎黄金于 汉庙,皇帝临受献金。金少不如斤两,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恶,王削县, 侯免国。”臣瓒曰:‘食货志:“南越反时,卜式上书 愿死之。天子下诏褒扬,布告天下,天下莫应。列侯以 百数,莫求从军。至酎饮酒,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 失侯者百余人。”’续汉书礼仪志刘昭注引 汉 律金布令云:“列侯各以民口数,率千口奉金四两,奇 不满千口至五百口亦四两,皆会酎,少府受。”

  今列侯或有德宜子民,而道不得施〔一〕;或有 凶顽丑〔二〕,不宜有国,而恶不上闻〔三〕。且人情 莫不以己为贤而效其能者,周公之戒,不使大臣怨乎不 以〔四〕。诗云:“驾彼四牡,四牡项领。〔五〕”今 列侯年●以来,宜皆试补长吏墨绶以上,关内侯补黄绶 ,〔六〕以信〔七〕其志,以旌其能〔八〕。其有韩侯 、邵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之德〔九〕,上有功于天子〔一0〕,下有益于 百姓,则稍迁位益土,以彰有德〔一一〕。其怀奸藏恶 尤无状者〔一二〕,削土夺国,以明好恶。

〔一〕 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通封公侯篇云:“择贤 而封之,使治其民,以着其德,极其才。上以尊天子, 备蕃辅;下以子养百姓,施行其道。”

〔二〕 脱一字。

〔三〕 汉书王吉传谏昌邑王贺云: “恩爱行义孅介有不具者,于以上闻,非飨国之福也。 ”张敞传颜师古注:“上闻,闻于天子也。”按汉书景 帝子河闲献王传:“有司奏元残贼不改,不可君国子民 。”赵敬肃王彭祖传:‘彭祖取淖姬,生一男,号淖子 。彭祖薨时,淖姬兄为汉宦者。上召问:“淖子何如? ”对曰:“为人多欲。”上曰:“多欲不宜君国子民。 ”’外戚传云:“霍光以许皇后父广汉刑人,不宜君国 。”“君国子民”盖亦汉时律令文,语本汤征,见史记 殷本纪。

〔四〕 论语。○铎按:赵岐注:“ 以,用也。”

〔五〕 节南山。毛传:“项,大也 。”笺云:“四牡者,人君所乘驾。今但养大其领,不 肯为用。喻大臣自恣,王不能使也。”此引诗以明大臣 怨乎不以,则以四牡项领而靡所骋,喻贤者有才而不得 试,与郑氏异谊。盖本三家诗 说 。中论爵禄篇云:‘君子不患道德之不建,而患时世之 不遇。诗曰:“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 靡所骋。”伤道之不遇也。’新序杂事五云:‘处势不 便,岂可以量功校能哉!诗不云乎?”驾彼四牡,四牡 项领。”夫久驾而长不得行,项领不亦宜乎!’隶释堂 邑令费凤碑云:“退己进弟,不营荣禄,栖迟历稔,项 领滞畜。”易林履之剥、否之屯、噬嗑之归妹、未济之 明夷并云:“名成德就,项领不试。”抱朴子嘉遁篇云 :“空谷有项领之骏者,孙阳之耻也。”勖学篇云:“ 项领之骏,骋迹于千里。”博喻篇云:“两绊而项领, 则骐騄与蹇驴同矣。”谊并与此同。○铎按:刘向习鲁 诗,故陈乔枞鲁诗遗说考云:“中论语意与新序同,皆 本鲁诗之义。”又陈奂云:“此非独三家诗义则然。毛 传质略,当亦谓贤者怀材莫用,靡所骋驰也。郑笺非传 意。”

〔六〕 汉书百官公卿表云:“爵十 九关内侯,二十列侯。”又云:“凡吏秩比六百石以上 ,皆铜印黑绶;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

〔七〕 “信”读为“申”。○铎按 :以“信”为“申”,上篇两见。

〔八〕 周语韦昭注:“旌,表也。 ”

〔九〕 诗韩奕、江汉。“邵”今作 “召”。

〔一0〕“子”旧作“下”。

〔一一〕书皋陶谟云:“天命有德, 五服五章哉!”“彰”与“章”义同。

〔一二〕“怀奸”亦汉时律令文。汉 书孙宝传:“劾奏立、尚怀奸罔上。”翟方进传:“方 进劾立怀奸邪,乱朝政。”又奏立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友后将军朱博、钜 鹿太守孙闳、故光禄大夫陈咸,“皆内怀奸猾”。元后 传:“解光奏曲阳侯根内怀奸邪,欲管朝政。”晋语云 :“使百姓莫不有藏恶于其心中”,韦昭注:“人怀悖 逆也。”后汉书章帝纪建初元年诏:“刺史明加督察尤 无状者”,章怀注:‘无状,谓其罪恶尤大,其状无可 寄言,故云“无状”。’

  且夫列侯皆剖符受策〔一〕,国大臣也,虽身在 外,而心在王室〔二〕。宜助聪明与智贤愚〔三〕,以 佐天子〔四〕。何得坐作奢僭,骄育负责〔五〕,欺枉 小民,淫恣酒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职为乱阶〔六〕,以伤风化而已乎〔 七〕?诏书横选,犹乃特进〔八〕,而不令列侯举〔九 〕,此于主德大洽,列侯大达〔一0〕,非执术督责总 览独断御下方也〔一一〕。今虽未使典始〔一二〕治民 ,然有横选,当循王制,皆使贡士,不宜阙也。

〔一〕 史记高祖纪:“六年,乃论 功与诸列侯剖符行封。”释名释书契云:“汉制,约敕 诸侯曰册。”说文云:“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也 。”“册”与“策”同。周礼大宗伯:“王命诸侯则傧 ”,郑注:“傧,进之也。王将出命,假祖庙,立依前 ,南乡。傧者进当命者,延之命使登,内史由王右以策 命之。降,再拜稽首,登,受策以出。”

〔二〕 书顾命云:“虽尔身在外, 乃心罔不在王室。”

〔三〕 句有误字。淮南子主术训云 :“群臣辐凑并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尽其能者,则 君得所以制臣,臣得所以事君,治国之道明矣。”○俞 樾云:‘“愚”字衍文也。“与”读为“举”,古字通 用。言宜举智贤以佐天子也。下文云:“当循王制,皆 使贡士。”可证其义。’○铎按:俞读“与”为“举” 是也。下文:“而不令列侯举”,亦其证。

〔四〕 诗六月。

〔五〕 “育”盖“赢”字之坏。大 戴礼曾子制言上篇云:“富贵吾恐其赢骄也。”字亦作 “盈”。汉书楚元王传刘向封事云:“骄盈无厌。”淮 南厉王传云:“骄盈行多不轨。”叙传云:“武安骄盈 。”又云:“常山骄盈。”○铎按:“负责”详断讼篇 。“责”与“债”同。

〔六〕 诗巧言。

〔七〕 汉书韩延寿传云:“既伤风 化,重使贤长吏、啬夫、三老、孝弟受其耻。”按景十 三王传:‘赵王曰:“中山王但奢 淫 ,不佐天子拊循百姓,何以称为藩臣?”’此文本之。

〔八〕 后汉书左雄传云:“特选横 调,纷纷不绝。”杨震后秉传云:“秉上言:自顷所征 ,皆特拜不试。”又云:“时郡国计吏多留拜为郎。秉 上言:宜绝横拜,以塞觊觎之端。”李固传云:“旧任 三府选令史,光禄试尚书郎,时皆特拜,不复选试。” “横选特进”犹云“特拜横拜”也。

〔九〕 “举”下当脱“士”字。○ 铎按:此疑本作“与士”。与、举古字通,思贤篇“与 直”及上文“与智贤愚”,俞氏并读“与”为“举”, 是其例。因借“与”为“举”,写者不达,遂误合“与 士”二字而为“举”字耳。

〔一0〕两“大”字疑当作“未”。 一切经音义六引苍颉篇云:“洽,遍彻也。”

〔一一〕汉书公孙弘传对策云:“擅 shaa生之柄,通壅塞之涂,权轻重之数,论得失之道,使 远近情伪必见于上,谓之术。”晁错传:“上书言:人 主所以尊显,功名扬于万世之后者,以知术数也。”史 记李斯传云:“贤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也 。”又云:“能独断而审督责,必深罚,故天下不敢犯 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云:“明慎政体,总揽权纲。” “览”即“揽”之省。

〔一二〕“始”当作“司”。

  是诚封三公以旌积德〔一〕,试〔二〕列侯以除 素餐,上合建侯之义〔三〕,下合黜刺之法。贤材任职 ,则上下蒙福〔四〕,素餐委国〔五〕,位无凶人〔六 〕。诚如此,则诸侯必内思制行而助国矣。〔七〕今则 不然,有功不赏,无德不削,甚非劝善惩恶〔八〕,诱 进忠贤〔九〕,移风易俗之法术也〔一0〕。

〔一〕 书盘庚云:“汝有积德。” ○铎按:“是”犹“是故”也。大戴礼哀公问于孔子篇 :“是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礼记哀公问篇作“是故 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是其证。

〔二〕 “试”旧作“诚”。○铎按 :涉上“诚”字而误。

〔三〕 易屯:“利建侯”。○铎按 :“建侯”已见忠贵篇。

〔四〕 后汉书窦融传光武赐书云: “内则百姓蒙福。”○铎按:“
则”字疑当在“贤”字上。

〔五〕 春秋繁露立元神篇云:“退 让委国而去。”

〔六〕 文十八年左传云:“宾于四 门,四门穆穆,无凶人也。”

〔七〕 “制”旧作“刺”。按“刺 ”乃“●”字之误。“●”即“
制”字,说文云:“●,裁也。从 刀,从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断。”

〔八〕 汉书贾谊传云:“庆赏以劝 善,刑罚以惩恶。”张敞传云:“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 。”

〔九〕 汉书循吏传云:“蜀地辟陋 ,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尔雅释诂云:“诱,进 也。”

〔一0〕孝经云:“移风易俗,莫善 于乐。”二式。

  昔先王抚世,选练明德〔一〕,以统理民〔二〕 ,建正封不过百,取法于震〔三〕,以为贤人聪明不是 过也;又欲德能优而所治纤,〔四〕则职修理而民被泽 矣〔五〕。今之守相,制地千里,威权势力,盛于列侯 ,材明德义,未必过古,而所治逾百里,此以〔六〕所 治多荒乱也。是故守相不可不审也〔七〕。

〔一〕 定四年左传云:“选建明德 。”史记赵世家云:“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二〕 史记陆贾传云:“统理chinazhongguo 。”

〔三〕 王先生云:‘“百”下脱“ 里”字。’继培按: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二年,博 士丁恭议曰:“古帝王封诸侯不过百里,故利以建侯, 取法于雷。”’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通封公侯篇云:“诸侯封不过百里 ,象雷震百里。”昭七年左传云:“诸侯 正 封。”

〔四〕 汉书食货志:‘贾谊曰:“ 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颜师古注:‘“孅”与 “纤”同。’

〔五〕 汉书薛宣传云:“众职修理 。”

〔六〕 “以”字旧脱。

〔七〕 盐铁论除狭篇云:“古者封 贤禄能,不过百里。百里之中而为都,疆垂不过五十。 犹以为一人之身,明不能照,聪不能达,故立卿大夫士 以佐之,而zhengzhi乃备。今守相或无古诸侯之贤,而邪千 里之政,不可不熟择也。”吕氏春秋务本篇云:“处官 则荒乱。”

  昔宣皇帝兴于民间,深知之,故常叹曰:“万民 所以安田里无忧患者,政平讼治也。与我共此者,其惟 良二千石。”于是明选守相,其初除者,必躬见之,观 其志趣,以昭其能,明察其治,重其刑赏。〔一〕奸宄 减少、户口增息者,赏赐金帛,爵至封侯〔二〕。其耗 乱无状者〔三〕,皆衔刀沥血于市〔四〕。赏重而信, 罚痛而必〔五〕,群臣畏劝,竞思其职〔六〕。故能致 治安而世升平,降凤皇而来麒麟,天人悦喜,符瑞并臻 ,功德茂盛,立为中宗〔七〕。由此观之,牧守大臣者 ,诚盛衰之本原也,不可不选练也;法令赏罚者,诚治 乱之枢机也,不可不严行也〔八〕。

〔一〕 见汉书循吏传序。后汉书左 雄传亦载之。

〔二〕 谓王成、黄霸,见汉书循吏 传。崔实政论云:“汉法亦三年一察治状,举孝廉尤异 。宣帝时,王成为胶东相,黄霸为颍川太守,皆且十年 ,但就增秩赐金,封关内侯,以次入为公卿。”

〔三〕 汉书景帝纪后二年诏曰:“ 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

〔四〕 ○铎按:“衔刀”见忠贵篇 。

〔五〕 汉书宣帝纪赞云:“孝宣之 治,信赏必罚。”按韩非子五蠹篇云:“赏莫如厚而信 ,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

〔六〕 宣帝纪赞云:“吏称其职, 民安其业。”

〔七〕 续汉书礼仪志光武帝建武十 九年诏曰:“惟孝宣帝有功德,其上尊号曰中宗。”后 汉书光武帝纪:‘中元元年,群臣奏言:“孝宣帝每有 嘉瑞,辄以改元,神爵、五凤、甘露、黄龙,列为年纪 ,盖以感致神祇,表章德信,是以化致升平,称为中兴 。”’论衡宣汉篇云:“孝宣皇帝元康二年,凤皇集于 太山,后又集于新平。四年,神爵集于长乐宫,或集于 上林;九真献麟。神爵二年,凤皇、甘露降集京师。四 年,凤皇下杜陵及上林。五凤三年,帝祭南郊,神光并 见,或兴于谷,烛耀斋宫,十有余日。明年,祭后土, 灵光复至。至如南郊之时,甘露、神爵降集延寿万岁宫 。其年三月,鸾凤集长乐宫东门中树上。甘露元年,黄 龙至,见于新丰,醴泉滂流。彼凤皇虽五六至,或时一 鸟而数来,或时异鸟而各至。麒麟、神爵,黄龙、鸾鸟 ,甘露、醴泉;祭后土天地之时,神光灵耀,可谓繁盛 累积矣。”

〔八〕 韩非子六反篇云:“圣人之 治也、审于法禁。法禁明着则官法必于赏罚。”五蠹篇 云:“明其法禁,必其赏罚。”

  昔仲尼有言:“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 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 和〔一〕。今者刺史、守相,率多怠慢,违背法律,废 忽诏令,专情务利,不恤公事〔二〕。细民冤结,无所 控告〔三〕,下土边远,能诣阙者,万无数人,其得省 治,不能百一。郡县负其如此也〔四〕,故至敢延期, 民日往上书。此皆太宽之所致也。

〔一〕 昭廿年左传。

〔二〕 续汉书百官志刘昭注引蔡质 汉仪云:“诏书旧典,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政 ,黜陟能否,断理冤狱,以六条问事。”其二条云:“ 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 渔百姓,聚敛为奸。”此所云,正其事矣。初学记廿四 引崔实政论云:“
今典州郡者,自违诏书,纵意出入 。”御览四百九十六又引云:‘每诏书所欲禁绝,虽重 恳恻,ma詈极笔,由复废舍,终无悛意。故里语曰:“ 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

〔三〕 汉书武五子传:‘壶关三老 上书云:“独冤结而亡告。”’襄八年左传云:“翦焉 倾覆,无所控告。”

〔四〕 说文云:“负,恃也。”

  噬嗑之卦,下动上明,其象曰:“先王以明罚敕 法。”夫积怠之俗,赏不隆则善不劝,罚不重则恶不惩 〔一〕。故凡欲变风改俗者,其行尝罚者〔二〕也,必 使足惊心破胆〔三〕,民乃易视〔四〕。

〔一〕 管子正世篇云:“古之所谓 明君者,非一君也。其设赏有薄有厚,其立禁有轻有重 ,迹行不必同。非故相反也,皆随时而变,因俗而动。 夫民躁而行僻,则赏不可以不厚,禁不可以不重。故圣 人设厚赏非侈也,立重禁非戾也,赏薄则民不利,禁轻 则邪人不畏。”

〔二〕 “者”字疑衍。○铎按:涉 上“者”字而衍。

〔三〕 汉书贾谊传云:“大诸侯之 有异心者,破胆而不敢谋。”谷永传云:“臣永所以破 胆寒心”,颜师古注:“言惧甚。”后汉书崔骃后实传 政论云:“孝宣皇帝明于君人之道,审于为政之理,故 严刑峻法,破奸轨之胆。”

〔四〕 汉书鲍宣传云:“旷然使民 易视。”

  圣主诚肯明察群臣,竭精称职有功效者〔一〕, 无爱金帛封侯之费,其怀奸藏恶别无状者,图铁锧钺之 决〔二〕。然则良臣如王成、黄霸、龚遂、邵信臣之徒 〔三〕,可比郡而得也;神明瑞应,可期年而致也〔四 〕。

〔一〕 汉书薛宣传云:“入守左冯 翊,满岁称职为真。”又云:“
功效卓尔,自左内史初置以来,未 尝有也。”

〔二〕 文有脱误。王先生云:‘当 云“则有铁锧斧钺之诛。”’○铎按:“铁”各本作“ 鈇”,则似当云“必图砧锧鈇钺之决。”图者,议也。 决者,论也。后汉书陈宠传:“季秋论囚”,章怀注: “论,决也。”图、决二字盖不误,句脱二字耳。

〔三〕 并见汉书循吏传。“邵”传 作“召”,颜师古注:‘召,读曰“邵”。’按召、邵 古通用。○铎按:礼记大传郑注:“然,如是也。”

〔四〕 汉书楚元王传:‘刘向云: “神明之应,应若景向。”’京房传:“古帝王以功举 贤,则万化成,瑞应着。”三式。
 
 
 

  爱日〔一〕第十八

  国之所以为国者,以有民也;民之所以为民者,以 有谷也;谷之所以丰殖者,以有〔二〕人功也;功之所 以能建者,以日力也〔三〕。治国之日舒以长,故其民 闲暇而力有余〔四〕;乱国之日促以短,故其民困务而 力不足。

〔一〕 ○铎按:爱日者,谓爱惜日 力民时也。吕氏春秋上农篇云:“敬时爱日,至老不休 。”此篇名二字所本。

〔二〕 “有”字疑衍。○铎按:本 传亦有“有”字,汪例以下句而疑衍,然转恐是下句字 脱耳。

〔三〕 后汉书张纯后奋传云:“国 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崔实政论同。管子八观篇云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 毋以致财。”淮南子主术训云:“食者民之本也,民者 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是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 尽地财,中用人力。”周语云:“丰殖九薮。”

〔四〕 孟子云:“今gguuoojiia闲暇。”

  所谓治国之日舒以长者,非谒羲和而令安行也〔 一〕,又非能增分度〔二〕而益漏刻也〔三〕。乃君明 察而百官治,下循正而得其所,则民安静而力有余,故 视日长也〔四〕。所谓乱国之日促以短者,非谒羲和而 令疾驱也,又非能减分度而损漏刻也。乃君不明〔五〕 则百官乱而奸宄兴〔六〕,法令鬻而役赋繁,则希民困 于吏政〔七〕,仕者穷于典礼〔八〕,冤民囗狱乃得直 〔九〕,烈士交私乃见保〔一0〕,奸臣肆心于上〔一 一〕,乱化流行于下〔一二〕,君子载质而车驰,细民 怀财〔一三〕而趋走〔一四〕,故视日短也。

〔一〕 艺文类聚五十二“谒”上有 “能”字,下同。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 水之闲,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 。”郭璞注:‘羲和盖天地始生主日月者也。故启筮曰 :“
空桑之苍苍,八极之既张,乃有夫 羲和,是主日月,职出入以为晦明。”又曰:“瞻彼上 天,一明一晦,有夫羲和之子,出于旸谷。故尧因此而 立羲和之官,以主四时。”’楚辞离骚云:“吾令羲和 弭节兮”,王逸注:“羲和,日御也。弭,按也。按节 ,徐步也。”“安行”亦“弭节”之意。

〔二〕 本传注引洛书甄耀度曰:“ 凡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度为千九百三十二 里。日一日行一度,月一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一也。 ”

〔三〕 说文云:“漏,以铜受水刻 节,昼夜百刻。”周礼洁壶氏郑注:“漏之箭,昼夜共 百刻,冬夏之闲,有长短焉。太 史 立成法,有四十八箭。”

〔四〕 商子垦令篇云:“无宿治, 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余 日。”

〔五〕 “君不明”类聚作“君暗” 。

〔六〕 汉书五行志云:‘诗云:“ 尔德不明,以亡陪亡卿;不明尔德,以亡背亡仄。”言 上不明,暗昧蔽惑,则不能知善恶,亲近习,长同类。 亡功者受赏,有罪者不shaa,百官废乱。’

〔七〕 说文云:“俙,讼面相是也 。”徐锴曰:“面从相质也。”“希”乃“俙”之省。 ○俞樾云:‘“希民”二字无义,疑当作“布衣”,以 “布衣”与“仕者”对举,犹慎微篇云:“人君闻此, 可以悚●;布衣闻此,可以改容”,以“布衣”与“人 君”对举也。慎微篇又云:“由此言之,有希人君,其 行一也。”汪笺云:“有希当作布衣。汉碑布作□,与 希相似。”然则此篇“布”字,亦因作“□”而误作“ 希”可知矣。“衣”与“民”下半亦微似。’○铎按: 俞说是。

〔八〕 “典”疑“曲”之误。崔实 政论云:“长吏或实清廉,不肯媚灶,曲礼不行于所属 ,私爱无囗于囗府”,魏志荀彧传云:“文帝曲礼事彧 ”是也。汉书儒林传云:‘严彭祖廉直不事权贵,或说 曰:“君□不修小礼曲意,亡贵人左右之助。”’“曲 礼”即“小礼曲意”。按武帝纪建元元年诏曰:“河海 润千里,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为岁事,曲加礼”,王 莽传云:“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皆“曲 礼”之证。○铎按:汪说是也。古书典、曲二字多相乱 ,周语上:“瞽献曲”,潜叹篇及史记周本纪作“献典 ”,误与此同。

〔九〕 空格程本作“就”。汉书酷 吏田延年传:‘霍将军曰:“晓大司农通往就狱,得公 议之。”’按就狱得直,吏政犹未大坏,此当为“鬻狱 ”。昭十四年左传云:“雍子自知其罪,而赂以买直。 鲋也鬻狱。”“鬻狱乃得直”即所谓“买直”也。○铎 按:作“鬻狱”是也。程本作“就”,音近而误。

〔一0〕汉书张汤传云:“与长安富 贾田甲、鱼翁叔之属交私。”元后传:‘王凤云:“御 史大夫音谨敕,臣敢以死保 之。 ”’○铎按:“交私”字张汤传两见。

〔一一〕昭十二年左传云:“昔穆王 欲肆其心,周行天下。”

〔一二〕隐五年左传云:“乱政亟行 ,所以败也。”毛诗凯风序云:“卫之淫风流行。”

〔一三〕“财”类聚作“贿”。

〔一四〕后汉书皇甫规传云:“载贽 驰车,怀粮步走。”○铎按:孟子滕文公下篇:“出疆 必载质。”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通瑞贽篇云:“贽者,质也。”

  诗云:“王事靡盬,不遑将父〔一〕。”言在古 闲暇而得行孝,今迫促不得养也〔二〕。孔子称庶则富 之,既富则教之〔三〕。是故〔四〕礼义生于富足〔五 〕,盗窃起于贫穷〔六〕,富足生于宽暇,〔七〕贫穷 起于无日。圣人深知,力者乃民之本也,而国之基〔八 〕,故务省役而为民爱日。是以尧敕羲和,钦若昊天, 敬授民时〔九〕;邵伯讼不忍烦民,听断棠下〔一0〕 ,能兴时雍而致刑错〔一一〕。

〔一〕 四牡。

〔二〕 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诏曰: “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外迫公事,内 乏资财,是以孝心阙焉。”意与此同。○铎按:此鲁诗 义,说见陈乔枞鲁诗遗说考八。

〔三〕 论语。

〔四〕 “是故”旧脱,据传补。

〔五〕 史记货殖传云:“仓廪实而 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 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淮南子齐俗训云:“ 夫民有余即让,不足则争。让则礼义生,争则暴乱起。 ”

〔六〕 邓析子无厚篇云:“凡民有 穿窬为盗者,有诈伪相迷者,此皆生于不足,起于贫穷 。”

〔七〕 “足”旧作“贵”,据传改 。汉书郊祀志:‘公孙卿曰:“
非少宽暇,神不来。”’

〔八〕 “国基”注见本政篇。○铎 按:本传“也”字在“基”下。

〔九〕 书尧典。○铎按:此引“人 时”作“民时”,用今文。

〔一0〕诗甘棠郑笺云:“召伯听男 女之讼,不重烦劳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此 “讼”上当有“决”字,史记燕世家云:“召公巡行乡 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定九年左传杜注:“召 伯决狱于蔽芾小棠之下。”○铎按:“讼”上疑脱“理 ”字,“理讼”见下文。

〔一一〕书尧典云:“黎民于变时雍 。”“刑错”注见德化篇。

  今则不然。万官挠民〔一〕,令长自炫〔二〕, 百姓废农桑〔三〕而趋府庭者,非朝晡不得通〔四〕, 非意气不得见〔五〕,讼不讼辄连月日,举室释作,以 相瞻视,辞人之家〔六〕,辄请邻里应对送饷,比事讫 ,竟亡一岁功〔七〕,则天下独有受其饥者矣〔八〕, 而品人俗士之司典者,曾不觉也。郡县既加冤枉,州司 不治,令破家活,远诣公府〔九〕。公府不能照察真伪 〔一0〕,则但欲罢之以久困之资〔一一〕,故猥说一 科〔一二〕,令此注百日〔一三〕,乃为移书〔一四〕 ,其不满百日,辄更造数〔一五〕,甚违邵伯讼棠之义 。此所谓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虽多亦奚以为者 也。

〔一〕 逸周书史记解云:“外内相 闲,下挠其民。”说文云:“挠,扰也。”

〔二〕 传作“令长以神自蓄”。按 说文云:“●,行且卖也。或从玄作炫。卖,炫也。读 若育。”卖、蓄声相近。○铎按:本传章怀注:“难见 如神也。”难见如神,则与炫卖适相反。今按“炫”当 为“
眩”。眩,幻也。言令长变幻自 神,以惑百姓也。楚策三:‘苏秦曰: “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亦此义。炫 、眩古不通用,然务本篇:“炫世俗之心”,以“炫” 为“眩”,是其比也。汪说失之。

〔三〕 “农”字据传补,下文亦云 :“民废农桑而守之。”

〔四〕 “晡”旧作“哺”。按说文 云:“●,旦也。哺,日加申时食也。”又申字下云: “吏以哺时听事,申旦政也。”高诱淮南子叙云:“除 东郡濮阳令,以朝哺事毕之闲,乃深思先师之训,参以 经传道家之言,比方其事,为之注解。”后汉书赵熹传 云:“朝晡入临。”晡、哺古通用。○铎按:“晡”即 “哺”之后出改旁字。

〔五〕 汉书宣帝纪元康二年诏曰: “或擅兴繇役,饰厨传,称过使客。”韦昭曰:“厨谓 饮食,传谓传食。言修饰意气以称过使而已。”后汉书 仲长统传昌言法诫篇云:“近臣外戚宦竖,请托不行, 意气不满,立能陷入于不测之祸。”独行陆续传云:“ 使者大怒,以为狱门吏卒通传意气。”蜀志法正传云: “以意气相致。”邓芝传云:“
性刚简,不饰意气。”风俗通穷通 篇云:“韩演为丹阳太守,法车征。从事汝南阎符迎之 于杼秋,意气过于所望。”庄子列御寇篇:“小夫之知 ,不离苞苴竿牍。”释文引司马彪注云:“竿牍,谓竹 简为书,以相问遗,修意气也。”世说纰漏篇云:‘虞 啸父为孝武侍中,帝从容问曰:“卿在门下,初不闻有 所献替。”虞家富春,近海,谓帝望其意气,对曰:“ 天时尚暖,□鱼□●未可致,寻当有所上献。”帝抚掌 大笑。’以馈献为意气,汉、晋人习语也。○铎按:今 谓馈物为“人情”,亦此意。

〔六〕 说文云:“辞,讼也。”

〔七〕 汉书元帝纪建昭五年诏曰: “不良之吏,覆按小罪,征召证案,兴不急之事,以妨 百姓,使失一时之作,亡终岁之功。”

〔八〕 吕氏春秋爱类篇云:“士有 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

〔九〕 后汉书灵帝纪光和三年章怀 注:“公府,三公府也。”

〔一0〕“照”旧作“昭”。按实边 篇、jiaoji篇并作“照察”,今据改。楚辞九辨云:“信 未达乎从容”,王逸注:“君不照察其真伪。”亦一证 。管子形势解云:“日月,昭察万物者也。天多云气, 蔽盖者众,则日月不明。人主犹日月也。群臣多奸立私 ,以拥蔽主,则人主不得昭察其臣下。”“昭”亦“照 ”之误,“照察”本于彼。九辨又云:“彼日月之照明 兮”,王逸注:“三光照察。”诗柏舟郑笺:“衣之不 澣,则愦辱无照察。”东方之日毛传:“人君明盛,无 不照察。”礼记哀公问:“已成而明”,郑注:“照察 有功。”论衡吉验篇:“照察明着。”皆其证也。

〔一一〕“罢”读为“疲”。

〔一二〕卢学士云:‘“说”疑当作 “设”。’继培按:“设”字是也。后汉书质帝纪本初 元年诏曰:“造设科条。”○铎按:论衡正说篇:“说 隐公享国五十年,将尽纪元以来邪?”孙诒让谓“说” 当为“设”,形声相近而误。正与此同。

〔一三〕王先生云:‘“科令”为句 。“此注百日”是“比满百日”之误。’○铎按:周礼 兽人疏:‘“注”犹“聚”也。’说文:“注,灌也。 ”广雅释诂三:“灌,聚也。”“注”自有满义,不必 改。“令”字属下读。

〔一四〕广韵五支“移”字注云:“ 官曹公府不相临敬,则为移书,笺表之类也。”

〔一五〕按“造数”疑当作“遭赦” 。

  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一〕。”从此观之 ,中材以上〔二〕,皆议曲直之辨,刑法之理可〔三〕 ;乡亭部吏〔四〕,足以断决〔五〕,使无怨言〔六〕 。然所以不者,盖有故焉。

〔一〕 并见论语。○铎按:上用论 语作结。此引论语起下。言凡人但使秉心正直,则皆可 断讼也。当分别出注,语脉始明。

〔二〕 史记魏豹彭越传赞云:“中 材以上,且羞其行。”

〔三〕 “可”字疑当在“皆”字下 ;或当作“耳”,带上读。○铎按:前说是。“中材以 上,皆可议曲直之辨,刑法之理”,与“乡亭部吏,足 以断决,使无怨言”相对成文。

〔四〕 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大率 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 、游徼。”周礼大司徒:“凡万民之不服教而有狱讼者 ,与有地治者,听而断之。”郑司农云:“与其地部界 所属吏共听断之。”蜡氏:“有地之官”,郑司农云: “有地之官,有部界之吏,今时乡亭是也。”

〔五〕 礼记月令云:“审断决”。

〔六〕 僖廿四年左传云:“且出怨 言。”

  传曰:“恶直丑正,实繁有徒〔一〕。”夫直者 贞正而不挠志,〔二〕无恩于吏。怨家务主者〔三〕结 以货财,故乡亭与之为排直家〔四〕,后反覆时吏坐之 〔五〕,故共枉之于庭〔六〕。以羸民与豪吏讼〔七〕 ,其势不如也。是故县与部并,后有反覆,长吏坐之〔 八〕,故举县排之于郡。以一人与一县讼,其势不如也 。故郡与县并,后有反覆,太守坐之,故举郡排之于州 。以一人与一〔九〕郡讼,其〔一0〕势不如也。故州 与郡并,而不肯治,故乃远诣公府尔。公府不能察,而 苟欲以钱刀课之〔一一〕,则贫弱少货者终无以〔一二 〕旷旬满祈〔一三〕。豪富饶钱者〔一四〕取客使往〔 一五〕,可盈千日,非徒百也。治讼若此,为务助豪猾 而镇贫弱也〔一六〕,何冤之能治?

〔一〕 昭廿八年左传,“繁”作“ 蕃”。○铎按:伪古文尚书仲虺之诰:“寔繁有徒”, 周书“繁”作“蕃”,古字通用。

〔二〕 晋语云:“挠志以从君。” 汉书楚元王传刘向封事云:“君子独处守正,不挠众枉 。”按说文云:“桡,曲木。”后世 “ 桡曲”字皆从手。○铎按:“挠志”已见遏利篇。

〔三〕 “务”当作“赂”,昭十四 年左传云:“雍子自知其罪,而赂以买直”是也。列女 传齐威虞姬传云:“周破胡赂执事者使竟其罪,执事者 诬其辞而上之。”“主者”即“执事者”。周礼讶士郑 注:“如今郡国亦时遣主者吏诣廷尉议者”,史记吕不 韦传:“太后乃阴厚赐主腐者吏”,张丞相传:“任敖 击伤主吕后吏”,外戚世家:“
窦姬请其主遣宦者吏”,皆所谓“ 主者”。

〔四〕 说文云:“排,挤也。”

〔五〕 周礼乡士:“旬而职听于朝 ”,郑注:“十日乃以职事治之于外朝,容其自反覆。 ”方士:“书其刑shaa之成与其听狱讼者”,郑注:“但 书其成与治狱之吏姓名,备反覆有失实者。”○铎按: “后”下当依下文例补“有”字。

〔六〕 传作“廷”,谓县廷也。史 记游侠传“县廷”,汉书作“庭”。王先生云:‘以上 下文例之,“枉”当为“排”,此“枉”字疑后人据传 改之。’

〔七〕 史记曹相国世家云:“居县 为豪吏。”

〔八〕 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县万 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皆有丞尉,是为长吏。”○ 铎按:县与部并,谓县长吏维持乡亭部吏原判也。本传 作“县承吏言,故与之同”,是其义。

〔九〕 旧脱。

〔一0〕旧脱。

〔一一〕“钱刀”传作“日月”。按 “钱刀”字非误。汉书薛宣传云:“宣为相,府辞讼例 不满万钱不为移书,后皆遵用薛侯故事。”

〔一二〕“以”旧作“已”,据传改 。

〔一三〕王先生云:‘“祈”疑“期 ”之误。’

〔一四〕史记秦始皇纪:“二十六年 ,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平准书云:“募豪富人,相假 贷。”小尔雅广诂云:“饶,多也。”

〔一五〕治要载崔实政论云:“假令 无奴,当复取客,客庸一月千。”○铎按:“取客”犹 今言“雇人”。

〔一六〕说文云:“镇,博压也。” 汉书酷吏严延年传云:“其治务在摧折豪强,扶助贫弱 。”此反言之。江充传云:“交通郡国豪猾。”

  非独乡部辞讼也。武官断狱,亦皆始见枉于小吏 ,终重冤于大臣。怨故未雠〔一〕,辄逢赦令,不得复 治,正士怀冤结而不得信〔二〕,猾吏崇奸宄而不痛坐 〔三〕。郡县所以易侵小民,而天下所以多饥穷也。

〔一〕 史记蔡泽传云:“今君之怨 已雠,而德已报。”

〔二〕 “信”读为“申”。○铎按 :述赦篇:“冤结而信理。”三式篇:“细民冤结无所 控告。”词义皆可互参。

〔三〕 汉书陈万年传云:“豪猾吏 及大姓犯法,辄论输府。”论衡商虫篇云:“豪民猾吏 。”

  除上天感动,降灾伤谷,但以人功见事言之〔一 〕,今自三府以下,至于县道乡亭〔二〕,及从事督邮 〔三〕,有典之司,民废农桑而守之,辞讼告诉〔四〕 ,及以官事应对吏者,一人之〔五〕,日废十万人,人 〔六〕复下计之,一人有事,二人获饷〔七〕,是为日 三十万人离其业也〔八〕。以中农率之,则是岁三百万 口受其饥也〔九〕。然则盗贼何从消〔一0〕,太平何 从作?

〔一〕 “除”旧作“于”,据传改 。按“但”当作“且”,本书边议篇云:“除其仁恩, 且以计利言之”,后汉书窦融传亦云:“除言天命,且 以人事论之”,皆其例也。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五年诏 曰:“久旱伤麦,秋种未下,朕甚忧之。将残吏未胜, 狱多冤结,元元愁恨,感动天气乎?”此文本之。汉书 成帝纪鸿嘉四年诏曰:“一人有辜,举家拘系,农民失 业,怨恨者众,伤害和气,水旱为灾。”亦此意也。○ 铎按:此言除去天灾不计,但以人事言之,其祸已有如 下述者。文义甚明,“但”字似不误。

〔二〕 续汉书百官志云:“凡县主 蛮夷曰道。”

〔三〕 百官志:“诸州刺史下有从 事,属国都尉下有督邮。”

〔四〕 周礼小司徒云:“听其辞讼 。”说文云:“诉,告也。或从朔、心作愬。”管子任 法篇云:“告愬其主。”

〔五〕 “之”下有脱文。○铎按: 此疑本作“一人之日废,日废十万人”,字相重而脱。 上“日”谓时日,下“日”即一日。

〔六〕 疑衍,或当作“又”。○铎 按:此“人”字涉上下文而衍。

〔七〕 王先生云:‘“获”当是“ 护”,传云:“二人经营”,亦护持之意。’继培按: 护、获形近易误,仪礼大射仪:“授获者退立于西方, 获者兴,共而俟。”郑注:‘古文“获”皆作“护”。 ’此其类也。

〔八〕 尉缭子将理篇论决狱云:“ 农无不离田业。”

〔九〕 “三百”当作“二百”。中 农食七人,三十万人当食二百一十万人,云二百者,举 成数也。汉书贡禹传云:“汉家铸钱及诸铁官皆置吏卒 徒,攻山取铜铁,一岁功十万人以上,中农食七人,是 七十万人常受其饥也。”此文本之。

〔一0〕汉书严安传云:“盗贼销则 刑罚少。”“消”与“销”同。

  孝明皇帝尝问:“今旦何得无上书者?”左右对 曰:“反支故。〔一〕”帝曰:“民既废农远来诣阙, 而复使避反支,是则又夺其日而冤之也。”乃敕公车受 章,无避反支〔二〕。上明圣主〔三〕为民爱日如此, 而有司轻夺民时如彼〔四〕,盖所谓有君无臣〔五〕, 有主无佐〔六〕,元首聪明,股肱怠惰者也〔七〕。诗 曰〔八〕:“国既卒斩,何用不监〔九〕!”伤三公居 人尊位,食人重禄,而曾不肯察民之尽瘁也〔一0〕。

〔一〕 本传注云:“凡反支日,用 月朔为正,戌亥朔一日反支,申酉朔二日反支,午未朔 三日反支,辰巳朔四日反支,寅卯朔五日反支,子丑朔 六日反支。见阴阳书也。”

〔二〕 续汉书百官志:“公车司马 令属卫尉,掌吏民上章。”

〔三〕 当作“上圣明主”。

〔四〕 孟子云:“彼夺其民时,使 不得耕耨。”汉旧仪云:‘郡国守丞长史上计事竟,君 侯出坐庭上,亲问百姓所疾苦。计室掾史一人大音者读 敕毕,遣。敕曰:“诏书数下,禁吏无苛暴。丞史归告 二千石,顺民所疾苦,急去残贼,审择良吏,无任苛刻 ,治狱决讼,务得其中。明诏忧百姓困于衣食,二千石 帅劝农桑,思称厚恩,有以赈赡之,无烦扰,夺民时。 ”’

〔五〕 “有君无臣”,僖二年公羊 传文。

〔六〕 按汉书晁错传错对策云:“ 臣闻五帝其臣莫能及,则自亲之。三王臣主俱贤,则共 忧之。五伯不及其臣,则任使之。今执事之臣,莫能望 陛下清光,譬之犹五帝之佐也。”“有主无佐”盖即本 于彼。

〔七〕 书皋陶谟。

〔八〕 “曰”何本作“云”。

〔九〕 节南山。

〔一0〕○铎按:小雅节南山之诗, 本书引者凡四:此篇及贤难篇“
国既卒斩”二语一也;志氏姓篇“ 尹氏大师”二语二也;叙录“卒劳百姓”三也;三式篇 “四牡项领”二语四也。其用“项领”之义本鲁诗,则 此亦鲁诗说也。又“尽瘁”即“憔悴”。诗小雅北山: “或尽瘁事国”,昭七年左传作“憔悴”。周礼小司寇 :“议勤之辟”,郑注:“谓憔悴以事国。”贾疏引诗 同。经义述闻卷六王引之云:‘盖毛诗之“尽悴”,三 家诗有作“憔悴”者,故郑、贾皆用之为说。“
憔悴”二字平列,“尽瘁”二字亦 平列,非谓尽其瘁也。尽瘁,双声也;憔悴,亦双声也 。’此文“尽瘁”二字或后人据毛诗改之。

  孔子病夫“未之得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 之”者〔一〕。今公卿始起州郡而致宰相〔二〕,此其 聪明智虑〔三〕,未必闇也,患其苟先私计而后公义尔 〔四〕。诗云:“莫肯念乱,谁无父母〔五〕!”今民 力不暇,谷何以生?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六〕?嗟哉 ,可无思乎!

〔一〕 论语。“患不得之”今作“ 患得之”。按荀子子道篇:‘孔子曰:“小人者,其未 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说苑杂言 篇同,论语古本亦当有“不”字。汉书朱云传云:‘今 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 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 者也。’○铎按:“患得之”,宋沈作□寓简亦谓当作 “患不得之”。虽所据者不过韩愈王承福传,然亦足证 唐人所见论语有如此作者。焦循、刘宝楠二家并申何晏 “患得之,患不能得之”之注,谓古人语急,“得”犹 “不得”。说殆不然。

〔二〕 汉书朱博传云:“汉家至德 溥大,宇内万里,立置郡县,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 国,吏民安宁。故事,居部九岁,举为守相,其有异材 功效着者,辄登擢。”又云:“故事,选郡国守相高第 为中二千石,选中二千石为御史 大 夫,任职者为丞相。”

〔三〕 韩非子难三云:“恃尽聪明 劳智虑。”

〔四〕 汉书鲍宣传云:“群臣幸得 居尊官,食重禄,岂有肯加恻隐于细民,助陛下流教化 者耶?志但在营私家,称宾客,为奸利而已。”说苑臣 术篇云:“安官贪禄,营于私家,不务公事,怀其智, 藏其能,容容乎与世沈浮上下,左右观望。如此者,具 臣也。”

〔五〕 沔水。○铎按:释难篇亦引 ,说详彼。

〔六〕 论语。○铎按:此论语颜渊 篇有若答鲁哀公语,与说苑政理篇载孔子语“未见子富 而父母贫”意同。
 
 
 

潜夫论笺校正卷五

  断讼〔一〕第十九

  五代不同礼,三家不同教,非其苟相反也,盖世推 移而俗化异也〔二〕。俗化异则乱原殊,故三家符世〔 三〕,皆革定法〔四〕。高祖制三章之约〔五〕,孝文 除克肤之刑〔六〕,是故自非shaa伤盗臧,〔七〕文罪之 法,轻重无常,各随时宜,要取足用劝善消恶而已〔八 〕。

〔一〕 ○铎按:东汉狱讼繁兴,其 流有二:一则王侯骄淫负债,残掠官民;一则奸徒迫嫁 妇人,利其聘>。祸根所在,绐欺而已。故节信议重罚 塞原而着之篇。

〔二〕 史记秦始皇纪:‘李斯曰: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 异也。”’汉书武帝纪元朔六年诏曰:“朕闻五帝不相 复礼,三代不同法,所繇殊路,而建德一也。”韩安国 传:‘王恢曰:“臣闻五帝不相袭礼,三王不相复乐, 非故相反也,各因世宜也。”’匡衡传:‘衡上疏曰: “臣闻五帝不同礼,三王各异教,民俗殊务,所遇之时 异也。”’数家语意相袭,而文或少异。淮南子齐俗训 云:“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修务训高诱注:‘ “推移”犹“转易”也。’

〔三〕 “符”当作“御”,御、符 字形相近。或当为“抚”,声之误也。“御世”见叙录 ,“抚世”见忠贵、三式、德化篇。○铎按:御、符字 形绝远,无缘致误。或说是已,而未得其字。今按“符 ”当作“拊”。拊、抚古通用,故“拊掌”或 作 “抚掌”,“抚循”或作“拊循”,诗小雅蓼莪“拊我 畜我”,后汉书梁竦传引“拊”作“抚”也。“抚世” 字古书常见,故他篇皆作“抚”。此“拊”字若不误为 “符”,则后人亦必改为“抚”矣。凡因讹误而转足考 见元本之旧者,多类此。

〔四〕 管子正世篇云:“古之所谓 明君者,非一君也。其设赏有薄有厚,其立禁有轻有重 ,迹行不必同。非故相反也,皆随时而变,因俗而动。 ”商子更法篇云:“伏牺、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 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壹言篇云:“圣人 之为国也,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 之法。故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治宜于时而行之 则不干。”

〔五〕 汉书高帝纪:‘元年,召诸 县豪杰曰:“与父老约法三章耳,shaa<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aa人者死,伤人及盗 抵罪。”’服虔曰:“随轻重制法也。”

〔六〕 汉书文帝纪:“十三年,除 肉刑法。”刑法志载诏云:“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 ,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克”与“刻” 通,说文云:“克,象屋下刻木之形。”

〔七〕 “臧”程本作“贼”,误。 汉书高帝纪李奇注云:“伤人有曲直,盗臧有多少,罪 名不可豫定,故凡言抵罪。”

〔八〕 汉书刑法志云:‘汉兴,高 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曰:“shaa<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aa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蠲削烦苛,兆民大说。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 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摭秦法,取其宜 于时者,作律九章。’循吏黄霸传:‘张敞云:“汉家 承敝通变,造起律令,即以劝善禁奸。条贯详备,不可 复加。”’

  夫制法之意,若为藩篱沟堑以有防矣〔一〕,择 禽兽之尤可数犯者,而加深厚焉。今奸宄虽众,然其原 少;君事虽繁,然其守约。知其原少奸易塞,见其守约 政易持〔二〕。塞其原则奸宄绝〔三〕,施其术则远近 治。

〔一〕 楚语云:“为之关籥蕃篱而 远备闭之。”“堑”当作“堑”。说文云:“堑,坑也 。”周礼雍氏:“春令为阱护沟渎之利于民者”,郑注 :“阱,穿地为堑,所以御禽兽。”

〔二〕 旧作“治”,据下文改。

〔三〕 盐铁论申韩篇云:“塞乱原 而天下治。”大戴礼盛德篇云:“刑罚之所从生有源, 不务塞其源而务刑shaa之,是为民设陷以贼之也。”

  今一岁断狱,虽以万计〔一〕,然辞讼之辩〔二 〕,斗贼之发,乡部之治,狱官之治者〔三〕,其状一 也。本皆起民不诚信,而数相欺绐也〔四〕。舜敕龙以 谗说殄行,震惊朕师〔五〕,乃自上古患之矣。故先慎 己喉舌〔六〕,以元示民〔七〕。孔子曰:“乱之所生 也,则言语以为阶〔八〕。”“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 义〔九〕。”脉脉规规〔一0〕,常怀奸唯〔一一〕, 昧冒前利,不顾廉耻〔一二〕,苟且中〔一三〕,后则 榆解奴抵〔一四〕,以致祸变者,比屋是也。

〔一〕 汉书董仲舒传云:“一岁之 狱,以万千数。”盐铁论申韩篇云:“今断狱岁以万计 。”

〔二〕 说文云:“□,罪人相与讼 也。辩,治也。从言在□之间。”

〔三〕 汉书晁错传云:“狱官主断 。”○铎按:“狱官之治”,“
治”字复上文,疑当作“决”。淮 南子时则训:“审决狱”,高注:“决,断也。”是其 义。

〔四〕 汉书韩延寿传云:“吏民不 忍欺绐”,“绐”与“诒”同。

〔五〕 书尧典。

〔六〕 “喉”旧作“唯”。诗烝民 云:“王之喉舌。”○铎按:凡从“侯”从“隹”之字 ,隶书往往讹溷。淮南子兵略训:“疾如鍭矢”,今本 “鍭”作“锥”;方言:“鸡雏,齐、鲁之间谓之●子 ”,今本作“秋侯子”;墨子非命下篇:“非将勤劳其 喉舌”,今本作“
惟舌”,皆以字形相似而误。说见 读书杂志卷九。

〔七〕 “元”当为“玄德”之“玄 ”。荀子正论篇云:“上周密则下疑玄矣。”○俞樾云 :‘读“元”为“玄”非是。汪又引荀子“上周密则下 疑玄矣”,如此又读“玄”为“眩”,与前说歧异,而 义益不通矣。汪所据者元刻本,而汉魏丛书本作“以示 小民”,今鄂局本从之,文义明白,不必徇元本之讹, 曲为之说。’○铎按:王氏读书杂志九墨子三引作“以 示下民”,虽不知所据何本,然知其亦不以作“以元示 民”者为是。又荀子正论篇“疑玄”,解蔽篇作“疑元 ”,并即“疑眩”,是汪说义涉两歧。

〔八〕 易系辞上传。

〔九〕 系辞下传。

〔一0〕玉篇云:“眽眽,奸人视也 。”亦作“□”汉书东方朔传云:“跂跂脉脉善缘壁” ,颜师古注:“脉脉,视貌。”庄子秋水篇云:“规规 然自失”,释文云:“规规,惊视自失貌。”荀子非十 二子篇:“莫莫然,瞡瞡然”,杨倞注:‘“瞡”与“ 规”同。规规,见小之貌。’按“莫莫”与“脉脉”声 亦相近。

〔一一〕“唯”当为“诈”。礼记经 解云:“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王侍郎云:‘“ 唯”疑“睢”,“奸睢”犹“恣睢”。’○铎按:作“ 诈”是。

〔一二〕襄廿六年左传云:“楚王是 故昧于一来”,杜注:‘“昧”犹“贪冒”。’周语云 :“戎、狄冒没轻儳,贪而不让。”“昧冒”犹“冒没 ”也。汉书匈奴传云:“单于咸弃其爱子,昧利不顾。 ”说苑正谏篇云:“‘吴王欲伐荆,舍人少孺子曰:“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 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 傍 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 ,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盐铁论结 和篇云:“
登得前利,不念后咎。”

〔一三〕“中”下脱一字。

〔一四〕“榆”盖“偷”之误。解, 读为“懈”。“奴抵”字未详。

  非唯细民为然,自封君〔一〕王侯贵戚豪富,尤 多有之。假举骄奢,以作淫侈,高负千万,不肯偿责。 小民守门号哭啼呼,曾无怵惕惭怍哀矜之意〔二〕。苟 崇聚酒徒无行之人〔三〕,传空引满〔四〕,啁啾ma詈 〔五〕,昼夜鄂鄂,慢游是好〔六〕。或殴击责主,入〔
七〕于死亡,群盗攻剽,劫人无异〔八〕。虽会赦赎 ,不当复得在选辟之科,而州司公府反争取之。且观诸 敢妄骄奢而作大责者,必非救饥寒而解困急,振贫穷而 行礼义者也,咸以崇骄奢而奉淫湎尔〔九〕。

〔一〕 “君”字旧脱。

〔二〕 崔实政论云:“今官之接民 ,甚多违理,作使百工,及从民市,辄设计加以诱来之 ,器成之后,更不与直。老弱冻饿,痛号道路,守阙告 哀,终不见省。”孟子云:“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书 吕刑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

〔三〕 史记郦生传云:“吾高阳酒 徒也。”淮阴侯传云:“始为布衣时,贫无行。”汉书 五行志:‘谷永云:“崇聚票轻无谊之人,以为私客。 ’○铎按:郦生“高阳酒徒”之语,在朱建传内。崇、 丛古字通。说文:“丛,聚也。”书酒诰:“矧曰其敢 崇饮”,传:“崇,聚也。”忠贵篇:“崇聚群小”, 并二字平列。

〔四〕 汉书叙传云:“赵、李诸侍 中,皆引满举白。”孟康曰:“
举白,见验饮酒尽不也。”“传空 ”犹“举白”也。○铎按:“传空”犹“举白”,想当 然耳。

〔五〕 礼记三年问云:“犹有啁□之 顷焉”,释文:“啁□,声。”“啁啾”与“啁□”同 。文选长笛赋李善注引苍颉篇:“啾,众声也。”史记 魏豹传云:“汉王慢而侮人,ma詈诸侯群臣,如ma奴耳 。”

〔六〕 书皋陶谟云:“惟慢游是好 。”又云:“罔昼夜□□。”按□、鄂声相近。幽州人 谓“□”为“鄂”,见释名释形体。○铎按:洪亮吉云 :‘潜夫论云:“昼夜鄂鄂”,则今文“□”又作“鄂 ”也。’

〔七〕 “入”旧作“人”。

〔八〕 史记酷吏传云:“义纵少年 时,尝与张次公俱,攻剽为群盗。”货殖传云:“闾巷 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奸。”晋书刑法志陈群新律序 云:“旧律,盗律有劫略。”

〔九〕 成二年左传云:“淫湎毁常 。”诗荡云:“天不湎尔以酒”,释文引韩诗云:“饮 酒闭门不出客,曰湎。”

  春秋之义,责知诛率〔一〕。孝文皇帝至寡动, 欲任德〔二〕,然河阳侯陈信坐负六月免国〔三〕。孝 武仁明,周阳侯田彭祖坐当轵侯宅而不与免国〔四〕, 黎阳侯邵延坐不出持马,身斩国除〔五〕。二帝岂乐以 钱财之故〔六〕而伤大臣哉?乃欲绝诈欺之端〔七〕, 必gguuoojiia之〔八〕法,防祸乱之原〔九〕,以利民也。故 一人伏正罪而万家蒙乎福者,圣主行之不疑。永平时〔 一0〕,诸侯负责,辄有削绌之罚。此其后皆不敢负民 ,而世自节俭,辞讼自消矣〔一一〕。

〔一〕 王侍郎云:‘公羊桓五年: “葬陈桓公”,何休注云:“不月者,责臣子也。知君 父有疾,当营卫,不谨而失之也。”襄二十五年:“吴 子谒伐楚,门于巢,卒。”何休注云:“君子不怨所不 知,故与巢得shaa之。”是责知也。昭二十六年:“尹氏 、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何休注云:“立王子朝 ,独举尹氏,出奔并举召伯、毛伯者,明本在尹氏,当 先诛渠率,后治其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是诛率也。’继培按:后汉书 孔融传云:“汉律,与罪人交关三日以上,皆应 知 情。”即“责知”之意。盐铁论疾贪篇云;“春秋刺讥 ,不及庶人,责其率也。”汉书孙宝传云:“春秋之义 ,诛首恶而已。”皆用公羊谊。○铎按;王绍兰又补公 羊一条,见序(载附录)。

〔二〕 ○铎按:邵本“动欲”二字 互易,似可从。汉书景帝纪元年诏曰:“孝文皇帝减耆 欲”,即此所谓“至寡欲”也。又赞云:“专务以德化 民”,即此所谓“动任德”也。

〔三〕 “月”旧作“日”。史记高 祖功臣侯者年表云:“坐不偿人责过六月,夺侯。”○ 铎按:“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云:“孝文三年,河阳 侯陈信,坐不偿人责过六月,免。”

〔四〕 汉书外戚恩泽侯表作“田祖 坐当归轵侯宅,不与,免”,此脱“归”字。史记惠景 间侯者年表亦作彭祖。轵侯作章侯,误。表无“章侯” 。轵者,薄昭所封国也。○铎按:汉表脱“彭”字。

〔五〕 “除”旧空,据程本。史记 惠景间侯者年表作犁侯,汉书功臣表作黎侯,并无“阳 字”,此盖与“周阳”相涉而误。“邵”,史、汉并作 “召”。汉书颜师古注云:“时发马给军,匿而不出也 。”按武帝纪:“元狩五年,天下马少,平牡马匹二十 万。”食货志云:“车骑马乏,县官钱少,买马难得, 迺着令,令封君以下至三百石吏,以差出牡马。”“持 马”盖“特马”之误,“特马”即“牡马”。周礼校人 :“凡马,特居四之一。”郑司农云:“四之一者,三 牝一牡。”○铎按:“持马”两表并误。

〔六〕 庄子徐无鬼篇云:“钱财不 积,则贪者忧。”

〔七〕 汉书王尊传云:“绝诈欺之 路。”

〔八〕 “之”字旧脱。

〔九〕 汉书金日磾传云:“乱国大 纲,开祸乱原。”春秋繁露度制篇云:“凡百乱之源, 皆出嫌疑纤微,以渐寖稍长至于大。圣人章其疑者,别 其微者,绝其纤者,不得嫌,以蚤防之。圣人之道众, 堤防之类也。”

〔一0〕永平,后汉明帝纪元。

〔一一〕史记平津侯传后载王元后诏 云:“俭化俗民,则尊卑之序得,而骨肉之恩亲,争讼 之原息。”汉书楚元王传刘向封事云:“崇推让之风, 以销分争之讼。”“消”与“销”同。

  今诸侯贵戚,或曰〔一〕敕民〔二〕慎行,德义 无违,制节谨度〔三〕,未尝负责,身洁规避〔四〕, 志厉青云〔五〕。或既欺负百姓,上书封租,愿且偿责 〔六〕,此乃残掠官民〔七〕,而还依县官也〔八〕, 其诬罔慢易〔九〕,罪莫大焉〔一0〕。

〔一〕 “曰”字误。○铎按:“曰 ”盖“有”之误。或、有古同声,故连用。

〔二〕 王先生云:‘“民”疑“己 ”之误。’○铎按:疑当作“敕身”。

〔三〕 孝经。

〔四〕 王先生云:‘“规避”当作 “珪璧”。’继培按:后汉书冯衍传衍说鲍永云:“珪 璧其行。”

〔五〕 淮南子泛论训文。

〔六〕 后汉书孝明八王传云:“梁 节王畅少骄贵,颇不尊法度。梁相举奏畅不道。畅惭惧 ,上疏辞谢,不敢复有所横费,租入有余,乞裁食睢阳 、谷孰、虞、蒙、宁陵五县。”此类是也。

〔七〕 “掠”与“略”同,注见下 。

〔八〕 “依”读为“薆”,蔽也。 史记绛侯世家索隐云:“县官,谓天子也。所以谓gguuoojiia 为县官者,夏家王畿内县即国都也。王者官天下,故曰 官也。”○铎按:说文:“依,倚也。”广雅释诂三: “依,恃也。”“还依县官”者,言反倚恃天子之宠以 自保。后汉书孝明八王传梁节王畅传云:‘畅上疏辞谢 ,乞裁食五县(全文见上注引)。诏报 曰 :“朕惟王至亲之属,傅相不良,不能防邪,至令有司 纷纷有言。今王深思悔过,朕恻然伤之。王其强食自爱 !”畅固让,章数上,卒不许。’盖天子不许封租,则 官民为之杜口,而王侯之负债自若也。故曰“其诬罔慢 易,罪莫大焉”。汪读“依”为“薆”,未得其恉。

〔九〕 “罔”程本作“国”,误。 “诬罔”亦汉时律令文,汉书武帝纪:“元鼎五年,乐 通侯栾大坐诬罔”是也。说文云:“嫚,侮易也。”经 典通作“慢”,大戴礼子张问入官篇云:“慢易者,礼 之所以失也。”○铎按:说文:“●,轻也。”苍颉篇 :“●,慢也。”书传通以“易”为之。诬罔、慢易并 二字平列。

〔一0〕昭五年左传:‘昭子曰:“ 竖牛祸叔孙氏,使乱大从,罪莫大焉。”’

  孝经曰:“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示之以好恶而 民知禁。”今欲变巧伪以崇美化,息辞讼以闲官事者, 莫若表显有行〔一〕,痛诛无状〔二〕,导文、武之法 ,明诡诈之信〔三〕。

〔一〕 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通辟雍篇云:“显有能 ,褒有行。”

〔二〕 晏子春秋谏下云:“痛诛其 罪。”

〔三〕 “信”疑“罚”。

  今侯王贵戚不得浸广〔一〕,奸宄遂多。岂谓每 有争斗辞讼,妇女必致此乎?亦以传见。凡诸祸根不早 断绝〔二〕,则或转而滋蔓,〔三〕人〔四〕若斯邪〔 五〕。是故原官察之所以务念〔六〕,臣主之所以忧劳 者〔七〕,其本皆乡亭之所治者,大半诈欺之所生也〔 八〕。故曰:知其原少则奸易塞也,见其守约则政易持 也〔九〕。

〔一〕 下有脱文。○铎按:“得” 读为“德”。“浸广”与“遂多”对,即有脱文,亦当 在“浸广”上。

〔二〕 韩非子初见秦篇云:“削迹 无遗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汉书匈奴传:‘陈饶 曰:“椎破故印,以绝祸根。”’

〔三〕 隐元年左传云:“无使滋蔓 。”

〔四〕 疑“必”。○铎按:疑“令 ”。

〔五〕 疑“也”。○铎按:“邪” 犹“耳”。

〔六〕 昭六年左传云:“明察之官 。”○铎按:“念”当作“急”。“急”本作“●”, 故讹。

〔七〕 越语:‘范蠡曰:“为人臣 者,君忧臣劳。”’

〔八〕 汉书刑法志云:“原狱刑所 以蕃若此者,礼教不立,刑法不明,民多贫穷,豪杰务 私,奸不辄得,狱豻不平之所致也。”服虔曰:“乡亭 之狱曰豻。”

〔九〕 “奸宄遂多”至此,当在篇 末,盖总结一篇之意。○铎按:“奸宄遂多”,下接“ 或妇人之行”,文义自顺。错简乃自“岂谓”至“易持 也”一段。

  或妇人之行,贵令鲜洁〔一〕,今以〔二〕适矣 ,无颜复入甲门〔三〕,县官原之〔四〕,故令使留所 既入家。必未昭乱之本原〔五〕,不惟贞洁所生者之言 也〔六〕。贞女不二心以数变〔七〕,故有匪石之诗〔 八〕;不枉行以遗忧〔九〕,故美归宁之志〔一0〕。 一许不改,盖所以长贞洁而宁父兄也。其不循此而二三 其德者〔一一〕,此本无廉耻之家,不贞专之所也〔一 二〕。若然之人,又何丑□?〔一三〕轻薄父兄,淫僻 妇女〔一四〕,不惟义理,苟疏一德,借本治生〔一五 〕,逃亡抵中〔一六〕,乎〔一七〕以致于刳腹芟颈灭 宗之祸者〔一八〕,何所无之?

〔一〕 诗采苹郑笺云:“妇人之行 ,尚柔顺,自洁清。”“鲜洁”犹言“洁清”。荀子宥 坐篇:‘“孔子曰:“夫水,以出以入,以就鲜洁。” ’

〔二〕 “以”、“已”同。

〔三〕 “适”下当有“乙”字。古 人称人以甲乙。韩非子用人篇云:“罪生甲,祸归乙。 ”此其例也。周礼司剌疏云:“甲乙者,兴喻之义。” ○铎按:日知录二十三有“假名甲乙”条,说颇备。

〔四〕 周礼司厉疏云:“汉时名官 为县官,非谓州县也。”

〔五〕 “乱”上当有“治”字,说 见述赦篇。○铎按:“必”当依述赦篇作“此”。

〔六〕 诗南有乔木郑笺云:“贤女 虽出游流水之上,人无欲求犯礼者,亦由贞洁使之然。 ”蝃蝀笺云:“淫奔之女,大无贞洁之信。”

〔七〕 史记田单传论:‘王蠋曰: “贞女不更二夫。”’成三年左传云:“无有二心。”

〔八〕 柏舟。○铎按:邶风柏舟。

〔九〕 诗斯干云:“无父母诒罹” ,毛传:“罹,忧也。”郑笺云:“无遗父母之忧。” 史记韩安国传:‘帝谢太后曰:“兄弟不能相教,乃为 太后遗忧。”’

〔一0〕诗葛覃云:“归宁父母”, 毛传:“宁,安也。父母在,则有时归宁。”草虫笺云 :“君子待己以礼,庶自此可以宁父母。”

〔一一〕诗氓。

〔一二〕诗关雎:“窈窕淑女”,毛 传:“幽闲贞专之善女。”文选颜延年秋胡诗李善注引 薛君韩诗章句曰:“窈窕,贞专貌。”列女传宋鲍女宗 云:“妇人以专一为贞。”梁寡高行传颂云:“贞专精 纯。”史记秦始皇纪会稽刻石云:“有子而嫁,倍死不 贞。”

〔一三〕方言云:“●,恨也。”“ □”与“●”同。

〔一四〕礼记经解云:“婚姻之礼废 ,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列女传周主忠妾传 颂云:“主妻淫僻。”

〔一五〕史记货殖传云:“善治生者 ,能择人而任时。”

〔一六〕史记孟尝君传:‘冯欢云: “不足者虽守而责之十年,息愈多,急即以逃亡自捐之 。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 离上抵负之名。”’周礼朝士:“凡属责者,以其地傅 而听其辞。”郑注:“属责,转责使人归之,而本主死 亡,归受之数相抵冒者也。”“抵中”之“抵”,义与 “抵负”、“抵冒”同。

〔一七〕“乎”当作“卒”,属下读 。乎、卒字形相近,仪礼士冠礼:“啐醴”,郑注:‘ “啐”古文为“呼”。’此其比也。

〔一八〕吕氏春秋顺说篇云:“刈人 之颈,刳人之腹”。“芟”当作“艾”,“艾”与“刈 ”通。○铎按:“芟”当作“殳”。释名:“
殳,殊也。”昭廿三年左传释文引 说文:“殊,一曰:断也。”“殳颈”犹“断颈”耳。

  先王因人情喜怒之所不能已者,则为之立礼制而 崇德让〔一〕;人所可已者,则为之设法禁而明赏罚〔 二〕。今市卖勿相欺,婚姻无相诈,非人情之不可能者 也。是故不若立义顺法,遏绝其原〔三〕。初虽惭□于 一人,然其终也,长利于万世〔四〕。小惩而大戒〔五 〕,此所以全小而济顽凶也〔六〕。

〔一〕 旧脱“不”字。盐铁论散不 足篇云:“宫室舆马,衣服器械,丧祭饮食,声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玩好 ,人情之所不能已也。故圣人为之制度以防之。”礼记 坊记云:“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 。”

〔二〕 韩非子五蠹篇云:“明其法 禁,必其赏罚。”

〔三〕 书吕刑云:“遏绝苗民。” 管子正法篇云:“遏之以绝其志意,毋使民幸。”

〔四〕 周语云:“王天下者,必先 诸民,然后庇焉,则能长利。”韩非子难一:‘文公曰 :“雍季言,万世之利也。”’

〔五〕 易系辞下传。“戒”王本作 “诫”。

〔六〕 “小”下当脱“人”字。易 曰:“此小人之福也。”

  夫立法之大要〔一〕,必令善人劝其德而乐其政 ,邪人痛其祸而悔其行〔二〕。诸一女许数家,虽生十 子,更百赦〔三〕,勿令得蒙一还私家,则此奸绝矣。 不则髡其夫妻,徙千里外剧县〔四〕,乃可以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其〔五 〕心而绝其后〔六〕,奸乱绝则太平兴矣〔七〕。

〔一〕 汉书陈万年传颜师古注:“ 大要,大归也。”

〔二〕 昭卅一年左传云:“上之人 能使昭明,善人劝焉,淫人惧焉。”

〔三〕 ○铎按:汉书朱博传:“皆 知喜、武前已蒙恩诏决事,更三赦。”师古注:“又经 三赦也。”更、经一声之转。

〔四〕 汉时有剧县、平县之目,见 后汉书安帝纪永初元年。

〔五〕 “其”旧作“者”,据何本 改。

〔六〕 说苑政理篇云:“刑者,惩 恶而禁后者也。”

〔七〕 史记秦始皇纪云:“欲以兴 太平。”汉书路温舒传云:“太平之风,可兴于世。”

  又贞洁寡妇,或男女备具,财货富饶〔一〕,欲 守一醮之礼〔二〕,成同穴之义〔三〕,执节坚固〔四 〕,齐怀必死〔五〕,终无更许之虑〔六〕。遭值不仁 世叔〔七〕,无义兄弟,或利其娉>〔八〕,或贪其财 贿〔九〕,或私其儿子,则彊中欺嫁〔一0〕,处〔一 一〕迫胁遣送,人〔一二〕有自缢房中,饮药车上〔一 三〕,绝命丧躯,孤捐童孩。此犹迫胁人命自shaa也〔一 四〕。

〔一〕 汉书地理志云:“民以富饶 。”

〔二〕 礼记郊特牲云:“壹与之齐 ,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郑注:‘齐,谓共牢而食 ,同尊卑也。“齐”或为“醮”。’列女传蔡人之妻曰 :“适人之道,一与之醮,终身不改”。宋鲍女宗云: “妇人一醮不改。”陈寡孝妇传颂同。

〔三〕 诗大车云:“死则同穴。”

〔四〕 列女传齐孝孟姬颂云:“孟 姬好礼,执节甚公。”汉书贾捐之传云:“守道坚固, 执义不回。”

〔五〕 列女传节义传序云:“惟若 节义,必死无二。”召南申女传云:“守节持义,必死 不往。”

〔六〕 列女传息君夫人云:“人生 要一死而已,终不以身更贰醮。”

〔七〕 尔雅释亲云:“父之晜弟, 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

〔八〕 汉书陈平传云:“平贫,迺 假贷>以聘。”“聘”与“娉”同。

〔九〕 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云:“ 齐之寡妇无子,不嫁,事姑谨敬。姑无男有女。女利母 财,令母嫁妇。妇益不肯。”正此类也。诗氓云:“以 尔车来,以我贿迁。”毛传:“贿,财;迁,徙也。” 郑笺:“径以女车来迎我,我以所有财迁徙就女也。” 贪其财贿,夺之使不得迁矣。

〔一0〕桓九年纪季姜归于京师,谷 梁传云:“为之中者归之也。”范宁注:“中,谓关与 婚事。”

〔一一〕○铎按:“处”疑当作“遽 ”。

〔一二〕○铎按:“人”即“妇人” ,故下文或言“人”,或言“妇人”。

〔一三〕庄卅二年公羊传云:“季子 和药而饮之。”

〔一四〕“命”当为“令”。汉书景 十三王传云:“河间王元迫胁凡七人,令自shaa。”又云 :“赵王元迫胁自shaa者,凡十六人。”

  或后夫多设人客,威力胁载,守将抱执〔一〕, 连日乃缓,与彊掠人为妻无异〔二〕。妇人软弱〔三〕 ,猥为众彊所扶与执迫〔四〕,幽阨连日,后虽欲复修 本志,婴绢〔五〕吞药〔六〕。

〔一〕 说文云:“●,扶也。”“ 将”即“●”字。汉书外戚传孝景王皇后传云:“女逃 匿,扶将出拜。”后汉书列女阴瑜妻传云:“
扶抱载之。”

〔二〕 史记陈丞相世家云:“曾孙 何坐略人妻。”“掠”与“略”同。方言云:“略,强 取也。”

〔三〕 广韵云:‘□,柔也。“软 ”俗。’史记货殖传云:“妻子软弱。”按□、软盖“ ●”之别体。说文云:“●,弱也。”汉书王尊传又作 “耎弱”。

〔四〕 ○铎按:“与”疑“舁”, 说文:“舁,共举也。”

〔五〕 汉书司马迁传云:“婴金铁 受辱”,颜师古注:“婴,绕也。”史记秦始皇纪后班 固论云:“素车婴组。”“婴绢”犹“婴组”,即上云 “自缢”也。

〔六〕 下有脱文。何本增“晚矣” 二字,大误。
 
 
 

  衰制〔一〕第二十

  无慢制而成天下者〔二〕,三皇也;画则象而化四 表者,五帝也;明法禁而和海内者,三王也〔三〕。行 赏罚而齐万民者,治国也;君立法而下不行者,乱国也 ;臣作政而君不制者,亡国也〔四〕。

〔一〕 ○铎按:衰制,谓衰世之制 。上古任德,中古用刑,其所以如此者,世衰则不可纯 任德教也。俗儒不知通变,故节信辞而辟之。

〔二〕 王先生云:‘“慢”疑“宪 ”,形近之误”。’

〔三〕 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通五刑篇云:‘圣人治 天下,必有刑罚何?所以佐德助治顺天之度也。故悬爵 赏者,示有所劝也;设刑罚者,明有所惧也。传曰:“ 三皇无文,五帝画象,三王明刑。”’襄廿九年公羊传 何休注引孔子曰:“三皇设言民不违,五帝画象世顺机 ,三王肉刑揆渐加,应世黠巧奸伪多。”疏云:“孝经 说文。”○铎按:此说本孝经钩命决,引见周礼保氏疏 。

〔四〕 管子明法篇云:“所谓治国 者,主道明也;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

  是故民之所以不乱者,上有吏〔一〕;吏之所以 无奸者,官有法〔二〕;法之所以顺行者,国有君也; 君之所以位尊者,身有义也。〔三〕义者君之政也,法 者君之命也〔四〕。人君思正以出令,而贵贱贤愚莫得 违也,则君位于上,而民氓治于下矣〔五〕。人君出令 而贵臣骄吏弗顺也,则君几于弑,而民几于乱矣〔六〕 。

〔一〕 ○铎按:管子明法篇云:“ 奉主法,治境内,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万民欢,尽 其力而奉养其主,此吏之所以为功也。”贾子大政下篇 云:“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吏而无易民。故民之 治乱在于吏,国之安危在于政。”

〔二〕 商子靳令篇云:“法平则吏 无奸。”

〔三〕 “义”下旧衍“身有”二字 ,无“也”字。商子君臣篇云:“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 时,民乱而不治。是以圣人列贵贱,制爵位,立名号, 以别君臣上下之义。地广民众万物多,故分五官而守之 ;民众而奸邪生,故立法制为度量以禁之。是故有君臣 之义,五官之分,法制之禁,不可不慎也。”

〔四〕 按下文云:“法也者,先王 之政也;令也者,己之命也。”此有脱误。

〔五〕 管子法法篇云:“政者,正 也。正也者,所以正定万物之命也。是故圣人精德立中 以生正,明正以治国。故正者,所以止过而逮不及也。 ”任法篇云:“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 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大治。”

〔六〕 商子君臣篇云:“处君位而 令不行则危,五官分而无常则乱,法制设而私善行则民 不畏刑。君尊则令行,官修则有常事,法制明则民畏刑 。法制不明,而求民之行令也,不可得也。民不从令, 而求君之尊也,虽尧、舜之智,不能以治。”

  夫法令者,君之所以用其国也。君出令而不从, 是与无君等〔一〕。主令不从则臣令行,国危矣〔二〕 。

〔一〕 艺文类聚五十四引申子云: “君之所以尊者令,令之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

〔二〕 尹文子大道篇云:“公法废 ,私政行,乱国也。”御览六百卅八引崔实政论云:“ 君以审令为明,臣以奉令为忠。故背制而行赏,谓之作 福;背令而行罚,谓之作威。作威则人畏之,作福则人 归之。夫威福,人主之神器也。譬之操莫邪,执其柄, 则人莫敢抗;失其柄,则还见害也。”

  夫法令者,人君之衔辔箠策也〔一〕,而民者, 君之舆马也。若使人臣废君法禁而施己政令,则是夺君 之辔策,而己独御之也。愚君闇主〔二〕讬坐于左,而 奸臣逆道〔三〕执辔于右,此齐驺马繻所以沈胡公于具 水〔四〕,宋羊叔牂所以弊华元于郑师〔五〕,而莫之 能御也〔六〕。是故陈恒执简公于徐州〔七〕,李兑害 主父于沙丘〔八〕,皆以其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素夺君之辔策也〔九〕。 文言故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其所由来者渐矣,由变之不蚤变也〔一0〕。”是故 妄违法之吏,妄造令之臣,不可不诛也。

〔一〕 淮南子主术训云:“法律度 量者,人主之所以执下,释之而不用,是犹无辔衔而驰 也。”

〔二〕 荀子臣道篇云:“闇主惑君 。”

〔三〕 史记李斯传云:“兼行田常 、子罕之逆道。”

〔四〕 “繻”旧作“传”。楚语云 :“昔齐驺马繻以胡公入于贝水。”古书“需”字多作 “●”,与“专”相似。“贝水”水经注巨洋水篇引国 语作“具水”,云:“袁宏谓之巨昧,王韶之以为巨蔑 ,亦或曰朐弥,皆一水也,而广其目焉。”元和夏孝廉 文焘云:“具、巨、朐声相近。”则作“具”是也。○ 铎按:具、贝形近多相乱,“具水”之讹为“贝水”, 犹集韵“蜀人谓平川为□”,今俗作“埧”是也。

〔五〕 宣二年左传。按僖十年传: “敝于韩”,杜注:“敝,败也。”“弊”与“敝”同 。○铎按:此以叔牂为羊斟字,与杜注合。

〔六〕 楚语云:“遭世之乱,而莫 之能御也。”韦昭注:“御,止。”“御”与“御”同 。○铎按:“抵御”字正当作“御”。

〔七〕 哀十四年左传作“舒州”。 ○铎按:徐、舒古同声而通用。陈恒即田常,注见明闇 篇。

〔八〕 楚策:‘孙子曰:“李兑用 赵,饿主父于沙丘。”’事详史记赵世家。

〔九〕 “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字衍,即“素”之驳 文。○铎按: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蓄古音同部,例得借用,老子:“亭 之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之”,以“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为“蓄”,即其证。“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u”字义自 可通,盖非衍。

〔一0〕王易“故”下无“也”字, “蚤变”作“早辨”,古字并通用。“由变”之“变” 旧作“辩”,盖后人以王本改之。○铎按:荀本亦作“ 由变”,宋翔凤周易考异云:‘作“变”者,乃荀氏读 正之字,故不与诸家古文同。’李富孙易经异文释亦谓 “辩、变义通,荀随义异字。”

  议者必将以为刑shaa当不用,而德化可独任〔一〕 。此非变通者之论也,非叔世者之言也〔二〕。夫上圣 不过尧、舜,而放四子〔三〕,盛德不过文、武,而赫 斯怒〔四〕。诗云:“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 ,乱庶遄已〔五〕。”是故君子之有喜怒也,盖〔六〕 以止乱也〔七〕。故有以诛止shaa,以刑御残〔八〕。

〔一〕 汉书董仲舒传云:“天道之 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shaa而德主生。是故 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 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王者承天意 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任以治世,犹阴 之不可任以成岁也。”

〔二〕 “变通”注见述赦篇。王先 生云:‘“叔”当作“救”,昭六年左传子产曰:“吾 以救世也。”’继培按:汉书元帝纪云:‘见宣帝所用 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 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曰:“汉家自有制度,本 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 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 委任!”’此文意与彼同。

〔三〕 书尧典。

〔四〕 诗皇矣。○铎按:大雅皇矣 “王赫斯怒”,“王”指文王。此言文、武,兼用孟子 文义,梁惠王下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而武王 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是也。

〔五〕 巧言。

〔六〕 “盖”旧作“善”。

〔七〕 ○铎按:宣十七年左传范武 子召文子曰:‘吾闻之,喜怒以类者鲜,易者实多。诗 曰:“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君子之喜怒,以已乱也。’此文本之。

〔八〕 商子画策篇云:“以shaa去shaa ,虽shaa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

  且夫治世者若登丘矣,必先蹑其卑者,然后乃得 履其高〔一〕。是故先致治国,然后三王之政乃可施也 ;道齐三王,然后五帝之化乃可行也;道齐五帝,然后 三皇之道乃可从也。

〔一〕 礼记中庸云:“譬如登高必 自卑。”

  且夫法也者,先王之政也;令也者,己之命也〔 一〕。先王之政所以与〔二〕众共也,己之命所以独制 人也〔三〕,君诚能授法而时贷之,布令而必行之,则 群臣百吏莫敢不悉心从己令矣〔四〕。己令无违,则法 禁必行矣。故政令必行,宪禁必从,而国不治者,未尝 有也。此一弛一张,以今行古,以轻重尊卑之术也〔五 〕。

〔一〕 吕氏春秋圜道篇云:“令者 ,人主之所以为命也。”

〔二〕 “与”字旧脱。

〔三〕 吕氏春秋处方篇云:“法也 者,众之所同也。”商子修权篇云:“法者,君臣之所 共操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

〔四〕 汉书成帝纪建始四年诏曰: “公卿大夫,其勉悉心。”颜师古注:“悉,尽也。”

〔五〕 管子重令篇云:“凡君国之 重器,莫重于令。令重则君尊,君尊则国安;令轻则君 卑,君卑则国危。故安国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行 令在乎严罚。罚严令行,则百吏皆恐;罚不严,令不行 ,则百吏皆喜。故明君察于治民之本,本莫要于令。故 曰:亏令者死,益令者死,不行令者死,留令者死,不 从令者死。五者死而无赦,惟令是视,故曰令重而下恐 。”礼记杂记:‘孔子曰:“一弛一张,文、武之道也 。”’
 

 

  劝将〔一〕第二十一

  太古之民,淳厚敦朴,上圣抚之,恬澹无为〔二〕 ,体道履德,简刑薄威,不shaa不诛,而民自化,此德之 上也。德稍弊薄〔三〕,邪心孳生,次圣继之,观民设 教〔四〕,作〔五〕为诛赏,以威劝之,既作五兵,又 为之宪,以正厉之〔六〕。诗云:“修尔舆马,弓矢戈 兵,用戒作则,用逖蛮方〔七〕。”故曰:兵之设也久 矣〔八〕。涉历五代,以迄于今〔九〕,国未尝不以德 昌而以兵彊也〔一0〕。

〔一〕 ○铎按:西羌之乱,与后汉 相终始,而其横涌旁决,莫剧于安、顺之时。所以然者 ,士无死敌之勇,将无合变之奇,故虽乌合兽聚,猝发 而不能制。节信有激而言,非徒议兵已也。此以下三篇 皆论边事,当参合观之。

〔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圣 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按说文恬、憺并训“安 ”,“澹”则“憺”之假借,亦作“淡”,庄子胠箧篇 云:“恬淡无为。”

〔三〕 ○铎按:“德”疑当作“后 ”,涉上“德”字而误。班禄篇云:“太古之时,烝黎 初载,未有上下,而自顺序,天未事焉,君未设焉。后 稍矫虔,或相陵虐,侵渔不止。”此节文势正与彼同。

〔四〕 易观象词。○铎按:已见浮 侈、述赦篇。

〔五〕 “作”旧作“坐”。古“● ”字与“坐”相近。○铎按:此俗音讹。

〔六〕 商子更法篇云:“伏羲、神 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 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 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

〔七〕 抑。今诗“舆”作“车”, “戈”作“戎”,“作则”作“
戎作”,“逖”作“□”。按说文 云:“□,古文逖。”○铎按:此所引乃鲁诗,故文义 并与毛诗不同,说见陈乔枞鲁诗遗说考十七。

〔八〕 襄廿七年左传。

〔九〕 “迄”治要作“迨”。

〔一0〕史记自序序律书云:“非兵 不彊,非德不昌。”

  今兵巧之械〔一〕,盈乎府库〔二〕,孙、吴之 言,聒乎将耳,〔三〕然诸将用之,进战则兵败,退守 则城亡〔四〕。是何也哉?曰:彼此之情,不闻乎主上 ,胜负之数,不明乎将心〔五〕,士卒进无利而自退无 畏〔六〕,此所以然也。

〔一〕 史记律书云:“其于兵械尤 所重”,正义云:“内成曰器,外成曰械。械谓弓、矢 、殳、矛、戈、戟。”汉书艺文志论兵书云:“技巧者 ,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

〔二〕 礼记乐记云:“车甲衅而藏 之府库。”曲礼云:“在府言府,在库言库。”郑注: “库,谓车马兵甲之处也。”月令云:“审五库之量。 ”御览一百九十一引蔡邕月令章句云:“五库者,一曰 车库,二曰兵库。”淮南子时则训云:“七月官库。” 高诱注:“库,兵府也。”说文云:“库,兵车藏也。 ”

〔三〕 韩非子五蠹篇云:“境内皆 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汉书艺文志兵家:“ 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吴起四十八篇。”说文云:“聒 ,讙语也。”一切经音义廿引苍颉篇云:“扰乱耳孔也 。”

〔四〕 韩非子五蠹篇云:“出兵则 军败,退守则城拔。”

〔五〕 孙子谋攻篇云:“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始计篇云:“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 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 强? 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商子战法篇 云:“兵起而程敌,政不若者勿与战,食不若者勿与久 ,敌众勿为客,敌尽不如,击之勿疑。故曰:兵大律在 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先知也。”六韬兵征篇:‘太 公曰:“胜负之征,精神先见,明将察之。”’

〔六〕 治要无“自”字。按晋语梁 由靡论庆郑云:“不闻命而擅进退,犯政也。”又云: “战而自退,后不可用。”此“自退”之证。或云:“ 自”即“而”之驳文,赞学篇亦以“而”为“自”。○ 铎按:退而无畏,则为擅退甚明,“自”字赘,故魏征 删之。

  夫服重上阪〔一〕,出驰千里〔二〕,马之祸也 。然节马〔三〕乐之者,以王良足为尽力也〔四〕。先 登陷阵,赴死严敌,民之祸也。然节士乐之者,以明君 可为效死也〔五〕。凡人所以肯赴死亡而不辞者〔六〕 ,非为趋利,则因以避害也〔七〕。无贤鄙愚智皆然, 顾其所利害有异尔。不利显名,则利厚赏也〔八〕;不 避耻辱〔九〕,则避祸乱也。非此〔一0〕四者,虽圣 王不能以要其臣,慈父不能以必其子〔一一〕。明主深 知之,故崇利显害以与下市〔一二〕,使亲疏贵贱贤鄙 愚智,皆必顺我令乃得其欲〔一三〕,是以一旦军鼓雷 震,旌旗并发〔一四〕,士皆奋激,竞于死敌者,岂其 情厌久生,而乐害死哉〔一五〕?乃义士且以徼其名〔 一六〕,贪夫且以求其赏尔。〔一七〕

〔一〕 “阪”治要作“□”,误。 楚策:‘汗明曰:“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 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汉书晁错传云:“上下山 阪,出入溪涧,chinazhongguo之马弗与也。”

〔二〕 庄子秋水篇云:“骐骥骅骝 ,一日而驰千里。”“出驰”治要作“步骤”。按荀子 哀公篇云:“步骤驰骋。”

〔三〕 “节马”治要作“骐骥”。 王先生云:‘“节马”当是“良马”,涉下“节士”而 误。’ 〔四〕 “以王良”治要 作“以御者良”。按“王良”疑当作“良工”。吕氏春 秋知士篇云:“今有千里之马于此,非得良工,犹若弗 取。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后成。譬之若枹之与鼓。 夫士亦有千里,高节死义,此士之千里也。能使士行千 里者,其惟贤者也。”○铎按:王良识马,故马乐为尽 力,犹明君爱士,故士乐为效死。此义出楚策。论衡状 留篇本之云:“骥曾以引盐车矣,垂头汗落,行不能进 。伯乐顾之,王良御之,空身轻驰,故有千里之名。” 此言王良,犹楚策言伯乐,而论衡二人并举也。治要“
御者良”,衍“者”字,淮南子览 冥训高注:“王良,晋大夫邮无恤子良也,所谓御良也 。”是王良亦称御良之证。新语术事亦云:“马为御者 良。”

〔五〕 史记货殖传云:“壮士在军 ,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 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韩诗外传十:‘卞庄子曰: “节士不以辱生。”’楚策:‘张仪曰:“法令既明, 士卒安难乐死。”’

〔六〕 “者”字旧脱,据治要补。

〔七〕 管子明法解云:“人臣之行 理奉命者,非以爱主也,且以就利而避害也。”

〔八〕 “赏”当作“实”。史记鲁 仲连传云:“此两计者,显名厚实也。”下文亦云“荣 名厚实”。

〔九〕 “耻”旧作“圣”,据程本 改。

〔一0〕“此”字旧脱,据治要补。

〔一一〕管子形势解云:“民之所以 守战至死而不衰者,上之所以加施于民者厚也。故上施 厚,则民之报上亦厚;上施薄,则民之报上亦薄。故薄 施而厚责,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

〔一二〕韩非子难一云:“臣尽死力 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 也,计数之所出也。”说苑复恩篇云:“君臣相与,以 市道接。君悬禄以待之,臣竭力以报之。逮臣有不测之 功,则主加之以重赏。如主有超异之恩,则臣必死以复 之。”

〔一三〕商子赏刑篇云:“所谓壹赏 者,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异施也。夫故知愚贵贱 勇怯贤不肖,皆知尽其胸臆之知,竭其股肱之力,出死 而为上用也。

〔一四〕说苑指武篇:‘子路曰:“ 钟鼓之音,上闻于天,旌旗翩翻,下蟠于地,由且举兵 而击之。”’吕氏春秋期贤篇云:“野人之用兵也,鼓 声则似雷。”

〔一五〕史记司马相如传喻巴蜀檄云 :“人怀怒心,如报私雠,彼岂乐死恶生,非编列之民 ,而与巴蜀异主哉?”“害”治要作“空”。按作“空 ”是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羔谓子路曰:“出公 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汉书高 帝纪:“项伯夜驰见张良,具告其实,欲与俱去,毋特 俱死。”苏林曰:“特,但也。”颜师古曰:“但,空 也。空死而无成名。”

〔一六〕“徼”旧作“激”,据治要 改。“徼”与下“求”字同义。说苑谈丛篇云:“人激 于名,不毁为声。”“激”言“于”,不言“
其”。汉书扬雄传云:“不修廉隅 ,以徼名当世。”颜师古注:‘徼,要也。字或作“激 ”,激,发也。’按“激”亦字误,颜说非也。

〔一七〕淮南子兵略训云:“夫人之 所乐者,生也,而所憎者,死也。然而高城深池,矢石 若雨,平原广泽,白刃交接,而卒争先合者,彼非轻死 而乐伤也,谓其赏信而罚明也。”

  今吏从军败没死公事者,以十万数,上不闻吊唁 嗟叹之荣名,下又无禄赏之厚实〔一〕,节士无所劝慕 ,庸夫无所贪利〔二〕。此其所以人怀沮解〔三〕,不 肯复死者〔四〕也。

〔一〕 商子壹言篇云:“民之从事 死制也,以上之设荣名,置赏罚之明也。”管子权修篇 云:“将用民力者,则禄赏不可不重也。”

〔二〕 韩非子六反篇云:“厚赏者 ,非独赏功也,又劝一国。受赏者甘利,未赏者慕业, 是报一人之功,而劝境内之众也。欲治者何疑于厚赏? ”

〔三〕 “解”旧作“懈”,据治要 改。盐铁论击之篇云:“西域迫近胡寇,沮心内解,必 为巨患。”汉书赵充国传云:“欲沮解之”,颜师古注 :“沮,坏也。欲坏其计,令解散之。”○铎按:“沮 解”即“沮懈”,倒之则为“懈沮”,后汉书庞参传永 初元年上书曰:“
蓄精锐,乘懈沮。”是其例。治要 作“阻解”,二字皆借。

〔四〕 “者”字据治要补。○铎按 :“复”疑“赴”,上文“赴死严敌”,又“肯赴死亡 ”,皆其比也。

  军起以来,暴师五年〔一〕,典兵之吏,将以〔 二〕千数,大小之战,岁十百合〔三〕,而希有功。历 察其败,无他故焉,皆将不明于〔四〕变势,而士不劝 于死敌也〔五〕。其士之不能死也〔六〕,乃其将不能 效也,言赏则不与,言罚则不行〔七〕,士进有独死之 祸,退蒙众生之福。此其〔八〕所以临阵亡战〔九〕, 而竞思奔北者也〔一0〕。

〔一〕 史记蒙恬传云:“暴师于外 十余年。”

〔二〕 “以”旧作“下”,据治要 改。

〔三〕 汉书高帝纪云:“旦日合战 。”萧何传云:“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

〔四〕 “于”字据治要补。

〔五〕 孙子地形篇云:“将不能料 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六韬奇 兵篇云:“将不明,则三军大倾。”管子法法篇云:“ 民不劝勉,不行制,不死节,则战不胜而守不固。”兵 法篇云:“赏罚明,则勇士劝也。”

〔六〕 ○铎按:“也”犹“者”, 训见经传释词卷四。或曰:“其”犹“岂”,“也”同 “邪”。

〔七〕 “效”当作“故”。韩非子 初见秦篇云:“白刃在前,斧锧在后,而却走不能死也 ,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不能故也,言赏则不与,言罚 则不行,赏罚不信,故士民不死也。”又难二云:‘赵 简子围卫之郛郭,鼓之而士不起。简子投枹曰:“乌乎 !吾之士数弊也。”行人烛过免胄而对曰:“臣闻之, 亦有君之不能耳,士无弊者。”’

〔八〕 “其”字据治要补。

〔九〕 ○铎按:“亡”与“忘”同 ,治要正作“忘”。

〔一0〕邓析子无厚篇云:“御军阵 而奔北。”

  孙子曰:“将者,智也,仁也,敬也,信也,勇 也,严也〔一〕。”是故智以折敌〔二〕,仁以附众〔 三〕,敬以招贤,信以必赏,勇以益气,严以一令。故 折敌则能合变,众附爱则思力战,贤智集则英谋得〔四 〕,赏罚必则士尽力,勇气益则兵势自倍,威令一则惟 将所使。必有此六者,乃可折冲擒敌〔五〕,辅主安民 。

〔一〕 孙子始计篇云:“将者,智 ,信,仁,勇,严也。”魏武帝注:“将宜五德备。” 此益以“敬”,盖所见本异。

〔二〕 “折”疑“料”之误。史记 白起传论云:“料敌合变”。○铎按:作“料”是也。 孙子何延锡注:“非智不可以料敌应机。”盖本此。

〔三〕 史记司马穣苴传云:“文能 附众,武能威敌。”

〔四〕 “英”程本作“阴”。按“ 英”疑“策”之误。诗兔罝郑笺云:“此兔罝之人,于 行攻伐,可用为策谋之臣,使之虑无,亦言贤也。”○ 铎按:“阴谋”见史记陈丞相世家,“英”字盖俗音讹 。

〔五〕 大戴礼王言篇云:“明王之 守也,必折冲乎千里之外。”

  前羌始反时〔一〕,将帅以定令之群〔二〕,藉 富厚之蓄〔三〕,据列城而气〔四〕利势,权十万之众 〔五〕,将勇杰之士,以诛草创新叛散乱之弱虏〔六〕 ,击自至之小寇,不能擒灭,辄为所败,令遂云烝〔七 〕起,合从连横〔八〕,扫涤并、凉〔九〕,内犯司隶 ,东寇赵、魏〔一0〕,西钞蜀、汉〔一一〕,五州残 破,六郡削迹。〔一二〕此非天之灾,长吏过尔〔一三 〕。

〔一〕 先零羌滇零以永初元年为寇 ,明年自称天子。六年,滇零死,子零昌复袭伪号,至 元初四年,为任尚客刺死,陇右始平。详后汉书安帝纪 及西羌传。

〔二〕 管子霸形篇云:“朝定令于 百吏。”王先生云:‘“群”字是“郡”字之误。’○ 俞樾云:‘“定令”当作“守令”。下文引“
孙子曰:将者,民之司命,而gguuoojiia 安危之主也。是故诸有寇之郡,太守令长不可以不晓兵 。”又曰:“是故选诸有兵之长吏,宜踔跞豪厚,越取 幽奇,材明权变,任将帅者。”然则此篇所谓劝将,即 指郡县之守令而言,非命将出师之谓也。汪以管子说之 ,未得其旨。’○铎按:俞说“定令”当作“守令”是 也。而不驳王说,则亦以“群”当为“郡”,而训“之 ”为“往”。然羌反以前,诸郡已有守令,及永初元年 ,先零羌叛,遣车骑将军邓骘、征西校尉任尚等讨之, 明非此时始以将帅兼为守令而往郡也。“守令之群”, 犹班固封燕然山铭“
侯王君长之群”,谓其人之众也。 “以守令之群”者,“以”犹“率领”。僖四年左传: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史记齐世家作“齐桓公率诸 侯伐蔡”,是介词“以”字表率领之证。“以守令之群 ”,与“藉富厚之蓄”,两文相对。如王说,则句法不 一律矣。

〔三〕 史记游侠传序云:“藉于有 土卿相之富厚。”

〔四〕 当作“处”。

〔五〕 下篇云:“诸郡皆据列城而 拥大众”,或疑“权”为“拥”之误。按史记吕后纪: ‘灌婴曰:“诸吕权兵关中。”’易 林 益之临:“带季、儿良,明知权兵。”权兵,言执兵柄 。史记袁盎传:“绛侯为太尉,主兵柄”,是其义矣。 本书潜叹篇:“权噬贤之狗”,义与此同。

〔六〕 汉书终军传云:“万事草创 。”后汉书隗嚣传章怀注:“草创,谓始造也。”○铎 按:此“草创”与“散乱”连言,则非论语“
裨谌草创”之义。此语本书凡三见 :实边篇云:“草创新起”,边议篇云:“草创散乱” (旧误作“草食”,说详彼)。以声求之,盖犹“草蔡 ”也。说文:“丰,艸蔡也。象艸生之散乱也。”字亦 作“草窃”。书微子:“好草窃奸宄”,俞氏群经平议 读“窃”为“蔡”是也。草创、草蔡、草窃并双声相转 ,皆无组织、无纪律之谓。汪以“
始造”说之,非其义矣。

〔七〕 “烝”下脱一字。

〔八〕 汉书刑法志云:“合从连衡 ,转相攻伐。”颜师古注:“衡,横也。战国时,齐、 楚、韩、魏、燕、赵为从,秦国为横。”

〔九〕 “凉”旧作“源”,据下篇 改。后汉书隗嚣传讨王莽檄云:“缘边之郡,江海之濒 ,涤地无类。”章怀注:“涤,荡也。荡地无遗类也。 ”

〔一0〕续汉书郡国志,赵国魏郡属 冀州。

〔一一〕郡国志,蜀郡汉中属益州。 后汉书循吏王涣传章怀注:“钞,掠也。”一切经音义 二引通俗文云:“遮取谓之抄掠。”“抄”与“钞”同 。

〔一二〕汉书赵充国传云:“六郡良 家子”,服虔曰:“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 上郡是也。”按天水,后汉明帝永平十七年更名汉阳。 郡国志,金城、陇西、汉阳、安定、北地属凉州,上郡 属并州。

〔一三〕“非”旧作“亦”,据下文 改。孙子地形篇云:“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 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 者 ,非天地之灾,将之过也。”越绝书计倪内经:‘计倪 曰:“与人同时而战,独受天之殃,未必天之罪也,亦 在其将。”’

  孙子曰:“将者,民之司命,而gguuoojiia安危之主也 〔一〕。”是故诸有寇之郡,太守令长不可以不晓兵。 今观诸将〔二〕,既无断敌合变之奇〔三〕,复无明赏 必罚之信,然其士民又甚贫困,器械不简习〔四〕,将 恩不素结〔五〕,卒〔六〕然有急,则吏以暴发虐其士 ,士以所拙〔七〕遇敌巧。此为将〔八〕吏驱怨以御雠 〔九〕,士卒缚手以待寇也〔一0〕。

〔一〕 孙子作战篇文。旧脱“家” 字,据孙子补。

〔二〕 “将”谓郡守。汉书酷吏严 延年传颜师古注云:“谓郡守为郡将者,以其兼领武事 也。”

〔三〕 “断”治要作“料”。按史 记白起传论云:“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料、断 义相近,古亦通用。史记韩信传云:“大王自料,勇悍 仁强,孰与项王?”新序善谋篇作“自断”。又新序杂 事一宋玉对楚王问:“岂能与之断天地之高?”文选“ 断”亦作“料”。○铎按:此当从治要作“料敌”,“ 断”字俗书作“●”,故与“料”字相乱。

〔四〕 吴语云:“申胥、华登,简 服吴国之士于甲兵。”韦昭注:“简,习也。”

〔五〕 史记淮阴侯传云:“信非得 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

〔六〕 “卒”,读为“猝”。

〔七〕 “拙”治要作“屈”。○铎 按:拙、巧对举,作“屈”者借字。

〔八〕 “将”字据治要补。

〔九〕 汉书晁错传云:“其与秦之 行怨民,相去远矣。”颜师古注:“言发怨恨之人,使 行戍也。”

〔一0〕淮南子说山训云:“缚手走 ,不能疾。”

  夫将不能劝其士,士不能用其兵,此二者与无兵 等〔一〕。无士无兵,而欲合战,其败负也,理数也然 〔二〕。故曰:其败者,非天之所灾,将之过也。

〔一〕 六韬军略篇云:“凡帅师将 军,虑不先设,器械不备,教不精信,士卒不习,若此 不可以为王者之兵也。”汉书晁错传云:“士不选练, 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动静不集,趋利弗及,避难不毕 ,前击后解,与金鼓之音相失,此不习勒卒之过也,百 不当十。兵不完利,与空手同;甲不坚密,与袒裼同; 弩不可以及远,与短兵同;射不能中,与亡矢同;中不 能入,与亡镞同。此将不省兵之祸也,五不当一。故兵 法曰: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敌也;卒不可用,以其将予 敌也;将不知兵,以其主予敌也;君不择将,以其国予 敌也。”

〔二〕 旧作“治数也”,据治要改 、补。管子兵法篇云:“治众有数,胜敌有理。察数而 知理。”○铎按:“然”字当属下读。“然故”,“是 故”也。说详经传释词卷七。

  饶士处世〔一〕,但患无典尔〔二〕。故苟有土 地,百姓可富也;苟有市列,商贾可来也;苟有士民, gguuoojiia可彊也;苟有法令,奸邪可禁也〔三〕。夫国不可 从外治,兵不可从中御〔四〕。郡县长吏,幸得兼此数 者之断已,而〔五〕不能以称明诏安民氓哉〔六〕,此 亦陪克阘茸〔七〕,无里之尔〔八〕。

〔一〕 “饶士”谓士之才德优饶者 。

〔二〕 “典”司也。

〔三〕 商子错法篇云:“古之明君 ,错法而民无邪,举事而材自练,赏行而兵强。”又云 :“苟有道里,地足容身,士民可致也;苟容市井,财 货可聚也。有土者不可以言贫,有民者不可以言弱。” 汉书食货志云:“今弘羊令 吏坐 市列”,颜师古注:“市列谓市肆。”

〔四〕 六韬立将篇云:“国不可从 外治,军不可从中御。”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通三军篇云:“大夫将兵 出,不从中御者,欲盛其威,使士卒一意系心也。”○ 铎按:语亦见淮南子兵略篇。

〔五〕 “之”旧作“丈”,又重“ 而”字,据程本删、改。

〔六〕 汉旧仪云:‘御史大夫敕上 计丞长史曰:“诏书数下,布告郡国。臣下承宣无状, 多不究,百姓不蒙恩被化。守丞长史到郡,与二千石同 力,为民兴利除害,务有以安之,称诏书。”’汉书晁 错传云:“甚不称明诏求贤之意。”○铎按:此“哉” 字乃语已词,非叹词、疑词。

〔七〕 诗荡云:“曾是掊克。”按 叙录亦作“掊”。“阘茸”见贤难篇。○铎按:汉人引 荡诗多作“倍克”,与毛诗定本同。陪、倍古字通。叙 录“掊”字或后人据今诗改。

〔八〕 “里”当作“俚”,“之” 下脱一字。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云:“其画无俚之至 耳。”晋灼曰:‘扬雄方言曰:“俚,聊也。”许慎曰 :“赖也。”此为其计画无所聊赖。’

  夫世有非常之人,然后定非常之事,必道〔一〕 非常之失,然后见〔二〕。是故选诸有兵之长吏,宜踔 跞豪厚,越取幽奇〔三〕,材明权变,任将帅者〔四〕 。不可苟惟〔五〕基序,或阿亲戚〔六〕,使〔七〕典 兵官〔八〕。此所谓以其国与敌者也〔九〕。

〔一〕 “道”疑“遇”。○铎按: 道,由也。字盖不误。

〔二〕 “见”下脱四字。史记司马 相如传云:“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 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此文当同之。

〔三〕 汉书孔光传云:“窃见gguuoojiia 故事,尚书以久次转迁,非有踔绝之能,不相逾越。” 颜师古注:“踔,高远也。”“踔跞”犹言“
踔绝”。后汉书班彪后固传西都赋 云:“逴荦诸夏。”典引云:“卓荦乎方州。”文苑祢 衡传:“英才卓砾。”并与“踔跞”同。说苑谈丛篇云 :“德以纯厚故能豪。”按“越取”谓不次擢用。汉书 东方朔传云:“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 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颜师古注:“不拘常次,言 超擢之。”后汉书安帝纪永初二年诏云:“二千石长吏 ,明以诏书,博衍幽隐。朕将亲览,待以不次。”是其 义也。

〔四〕 后汉书南蛮传:“永和时, 日南、象林徼外蛮夷攻围日南”,李固议亦云:“宜更 选有勇略仁惠任将帅者,以为刺史太守。”

〔五〕 “惟”疑“推”。○铎按, 惟、唯古字通。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 阿并听从之义,字本不误。

〔六〕 墨子兼爱下篇云:“勿有亲 戚弟兄之所阿。”汉书贡禹传云:“不阿亲戚。”

〔七〕 旧作“便”。

〔八〕 盖谓邓骘也。骘以车骑将军 讨羌,战败,羌遂大盛,朝廷不能制,诏骘还师,以邓 太后故,拜骘为大将军。见后汉书西羌传。

〔九〕 注见上。
 
 
 

  救边〔一〕第二十二

  圣王之政,普覆兼爱,不私近密,不忽疏远〔二〕 ,吉凶祸福,与民共之〔三〕,哀乐之情,恕以及人〔 四〕,视民如赤子〔五〕,救祸如引手烂〔六〕。是以 四海欢悦,俱相得用。

〔一〕 ○铎按:上篇论羌虏坐大, 其故在将不知兵。此篇则讥士大夫惟图苟安,欲弃边委 寇。盖内外无人,国将不国,此节信所以独排惑议,思 救边民于水火者也。

〔二〕 盐铁论地广篇云:“王者包 含并覆,普爱无私,不为近重施,不为远遗恩。”

〔三〕 “共”意林作“同”。易系 辞上传云:“吉凶与民同患。”

〔四〕 汉书杜周传杜钦对策云:“ 克己就义,恕以及人。”

〔五〕 汉书路温舒传云:“爱民如 赤子。”按传云:“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 ,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 ,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内。是以囹圄空虚,天下 太平。”此节大恉本于彼。

〔六〕 盐铁论刑德篇云:“有司治 之,若救烂扑焦。”

  往者羌虏背叛,始自凉、并,延及司隶,东祸赵 、魏,西钞蜀、汉,五州残破,六郡削迹,周回千里, 野无孑遗〔一〕,寇钞祸害,昼夜不止,百姓灭没,日 月焦尽〔二〕。而内郡之士〔三〕不被殃者,咸云当且 放纵〔四〕,以待天时〔五〕。用意若此,岂人心哉〔 六〕!

〔一〕 诗云汉云:“靡有孑遗。”

〔二〕 淮南子兵略训云:“勇敢轻 敌,疾若灭没。”荀子议兵篇云:“若赴水火,入焉焦 没耳。”说文云:“●,火所伤也。或省作●。●,火 余也。”“尽”与“●”同。诗桑柔:“具祸以烬”, 郑笺云:“灾余曰烬。”释文:‘烬,本亦作“尽”。 ’

〔三〕 汉书宣帝纪本始元年诏:“ 内郡国举文学高第”,韦昭曰:“chinazhongguo为内郡,缘边有 夷狄障塞者为外郡。”

〔四〕 后汉书乌桓传班彪上言:“ 乌桓天性轻黠,好为寇贼,若久放纵而无总领者,必复 侵掠居人。”

〔五〕 越语:‘范蠡曰:“天时不 作,弗为人客。”韦昭注:“谓天时利害灾变之应。” 汉书赵充国传宣帝敕让充国云:“今五星出东方,chinazhongguo 大利,蛮夷大败。太白出高,用兵深入,敢战者吉,弗 敢战者凶。将军急装,因天时,诛不义,万下必全。” 后汉书王昌传云:“展转中山,来往燕、赵,以须天时 。”章怀注:“须,待也。”’

〔六〕 汉书宣帝纪地节四年诏曰: “何用心逆人道也?”

  前羌始反,公卿师尹咸欲捐弃凉州,却保三辅〔 一〕,朝廷不听。后羌遂侵〔二〕,而论者多恨不从惑 〔三〕议。余窃笑之,所谓媾亦悔,不媾亦有悔者尔〔 四〕,未始识变之理。地〔五〕无边,无边亡国。是故 失凉州,则三辅为边;三辅内入,则弘农为边;弘农内 入,则洛阳为边。推此以相况,虽尽东海犹有边也〔六 〕。今不厉武以诛虏〔七〕,选材以全境〔八〕,而云 边不可守,欲先自割,示●寇敌,不亦惑乎〔九〕!

〔一〕 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右扶 风与左冯翊、京兆尹是为三辅。”服虔曰:“皆治在长 安中。”

〔二〕 “侵”下有脱字。

〔三〕 “惑”疑“或”。○铎按: 诸大臣之议甚悖,自知者观之,则为惑议,故窃笑之。 “惑”字不误。

〔四〕 秦策云:‘三国攻秦,秦王 欲割河东而讲。公子池曰:“讲亦悔,不讲亦悔。”’ 高诱注:“讲,成也。”讲、媾古字通。

〔五〕 “地”下脱“不可”二字。

〔六〕 后汉书庞参传云:‘永初元 年,凉州先零种羌反叛,遣车骑将军邓骘讨之。参上书 曰:“万里运粮,远就羌戎,不若总兵养众,以待其疲 。车骑将军骘宜且振旅,留征西校尉任尚使督凉州士民 ,转居三辅。”四年,羌寇转盛,兵费日广,参奏记于 邓骘曰:“参前数言宜弃西域,乃为西州士大夫所笑, 果破凉州,祸乱至今。善为国 者 ,务怀其内,不求外利;务富其民,不贪广土。三辅山 原旷远,民庶稀疏,故县丘城。可居者多。今宜徙边郡 不能自存者入居诸陵,田戍故县,孤城绝郡,以权徙之 。”’又虞诩传云:‘永初四年,羌胡反乱,残破并、 凉。大将军邓骘以军役方费,事不相赡,欲弃凉州,议 者咸同。诩闻之,乃说李修曰:“先帝开拓土宇,劬劳 后定,而今惮小费,举而弃之。凉州既弃,即以三辅为 塞;三辅为塞,则园陵单外。此不可之甚者也。”’节 信所言与诩合。参传“西州士大夫”盖即指节信诸人。

〔七〕 逸周书酆保解云:“静兆厉 武。”大武解云:“武厉以勇。”

〔八〕 汉书王嘉传云:“今之郡守 重于古诸侯。往者致选贤材。”

〔九〕 “示”字旧脱,孙侍御补。 按说文:“●,弱也。”赵策:‘虞卿曰:“坐而割地 ,自弱以强秦。”又云:“割地以和,是不亦大示天下 弱乎?”’史记廉颇蔺相如传亦云:“王不行,示赵弱 且怯也。”

  昔乐毅以慱慱之小燕〔一〕,破灭彊齐,威震天 下,真可谓良将矣〔二〕。然即墨大夫以孤城独守,六 年不下,竟完其民。田单帅穷卒五千,击走骑劫,复齐 七十余城,可谓善用兵矣〔三〕。围聊、莒连年,终不 能拔〔四〕。此皆以至彊攻至弱,以上智图下愚〔五〕 ,而犹不能克者何也?曰:攻常不足,而守恒有余也〔 六〕。前日诸郡,皆据列城而拥大众。羌虏之智,非乃 乐毅、田单也;郡县之阨,未若聊、莒、即墨也。然皆 不肯专心坚守〔七〕,而反彊驱劫其民,捐弃仓库,背 城邑走〔八〕。由此观之,非苦城乏粮也,但苦将不食 尔。

〔一〕 按齐策貂勃云:“安平君以 惴惴之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禽其司 马,而反千里之齐。”“慱慱”即“惴惴”之误。庄子 齐物论云:“小恐惴惴”,是其义已。汉书贾捐之传论 珠□云:“颛颛独居一海之中。”“颛 颛 ”与“惴惴”同。颜师古注:‘
“颛”与“专”同。“专专”犹“ 区区”,一曰圜貌。’其说非也。

〔二〕 事见史记乐毅传。

〔三〕 事见史记田单传。旧作“田 单师穷,率五千骑,击走却”,据单传改。传云:“夷 shaa骑劫。”自序云:“田单用即墨破走骑劫。”

〔四〕 史记鲁仲连传云:“田单攻 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此文“聊、莒 ”,当作“聊城”,莒未尝降燕也。

〔五〕 论语云:“唯上知与下愚不 移。”

〔六〕 汉书赵充国传云:“臣闻兵 法,攻不足者守有余。”后汉书冯异传云:“夫攻者不 足,守者有余。”章怀注:“孙子兵法之文。”按孙子 军形篇云:“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七〕 昭廿七年左传云:“有坚守 之心。”

〔八〕 详实边篇注。

  折冲安民,要在任贤,不在促境〔一〕。齐、魏 却守,国不以安。子婴自削,秦不以在。武皇帝攘夷柝 境〔二〕,面数千里,东开乐浪〔三〕,西置炖煌〔四 〕,南逾交趾〔五〕,北筑朔方〔六〕,卒定南越〔七 〕,诛斩大宛〔八〕,武军所向〔九〕,无不夷灭〔一 0〕。今虏近发封畿之内〔一一〕,而不能擒,亦自痛 〔一二〕尔,非有边之过也。唇亡齿寒,体伤心痛〔一 三〕,必然之事,又何疑焉?〔一四〕君子见机〔一五 〕,况已着乎?

〔一〕 后汉书西域传,延光二年, 敦煌太守张珰上书陈三策,其下计谓“宜弃交河城,收 鄯善等悉入塞”。尚书陈忠上疏,以为“蹙国减土,经 有明诫。敦煌宜置校尉,按旧增四郡屯兵,以西抚诸国 ,庶足折冲万里”。意与此同。

〔二〕 “柝”旧从手作。按淮南子 原道训云:“廓四方,柝八极。”高诱注:“柝,开也 。”古亦省作“斥”。汉书武五子传燕王旦上书云:“ 孝武皇帝,威武洋溢,远方执宝而朝,增郡数十,斥地 且倍。”韦贤后玄成传云:“孝武皇帝,斥地远境,起 十余郡。”匈奴传云:“孝武世出师征伐,斥夺此地, 攘之于幕北。”颜师古注并云:“斥,开也。”地理志 云:“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夏侯胜传云:“ 孝武皇帝廓地斥境,立郡县。”又云:“武帝有攘四夷 广土斥境之功。”“斥境”即“柝境”,字亦借“拓” 。后汉书傅燮传云:“世宗拓境,列置四郡。”文苑传 杜笃论都赋云:“孝武拓地万里,威震八荒,肇置四郡 ,据守敦煌。”鲜卑传蔡邕议云:“世宗神武,将帅良 猛,财赋充实,所拓广远。”

〔三〕 汉书武帝纪。在元封三年。 ○铎按:程本讹“洛浪”。

〔四〕 元鼎六年。

〔五〕 即定南越也。“趾”纪作“ 址”,地理志作“趾”。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五年章怀 注云:‘“址”与“趾”同,古字通。应劭汉官仪曰: “始开北方,遂交于南,为子孙基址也。”’

〔六〕 元朔二年。

〔七〕 元鼎六年。

〔八〕 太初四年。

〔九〕 宣十二年左传:‘潘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曰: “君盍筑武军?”’杜注:“筑军营以章武功。”后汉 书隗嚣传讨王莽檄云:“有不从命,武军平之。”

〔一0〕汉书武五子传赞云:“师行 三十年,兵所诛屠夷灭,死者不可胜数。”梅福传云: “至于夷灭”,颜师古注:“夷,平也。谓平除之也。 ”

〔一一〕史记文帝纪后二年诏曰:“ 封畿之内,勤劳不处。”

〔一二〕“痛”疑“病”。○铎按: 涉下“痛”字而误。

〔一三〕盐铁论诛秦篇云:“chinazhongguo与 边境,犹支体与腹心也。夫肌肤寒于外,腹肠疾于内, 内外之相劳,非相为助也,唇亡则齿寒,支体伤而心憯 怛。故无手足则支体废,无边境则内国害。”按“唇亡 齿寒”本僖五年左传。

〔一四〕燕策云:“在必然之物,以 成所欲,王何疑焉?”

〔一五〕易系辞下传。“机”王弼本 作“几”。○铎按:几,微也。故下云“况已着乎?” 作“机”者,借字。

  乃者〔一〕,边害震如雷霆,赫如日月〔二〕, 而谈者皆讳之,曰猋并窃盗〔三〕。浅浅善靖,俾君子 怠〔四〕,欲令朝廷以寇为小,而不蚤忧,害乃至此, 尚不欲救。谚曰〔五〕:“痛不着身言忍之,钱不出家 言与之。”假使公卿子弟有被羌祸,朝夕切急如边民者 ,则竞言当诛羌矣。

〔一〕 汉书曹参传颜师古注云:‘ “乃者”犹言“曩者”。’

〔二〕 诗常武云:“震惊徐方,如 雷如霆。”后汉书范升传升奏记王邑云:“今天下之事 ,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

〔三〕 “猋”旧作“焱”。按说文 云:“猋,犬走貌。从三犬。”“猋并窃盗”,犹史记 叔孙通传云“鼠窃狗盗”也。王先生云:‘“
猋并”当是“犬羊”之误。汉书王 莽传严尤云:“饥寒,群盗犬羊相聚也。”后汉纪安帝 永初四年:“虞诩迁朝歌长。时朝歌多盗贼,马棱忧之 。”诩曰:“此贼犬羊相聚,以求温饱耳。明府无以为 忧。”’

〔四〕 书秦誓云:“惟截截善谝言 ,俾君子易辞。”文十二年公羊传作“惟諓諓善靖言” 。汉书李寻传云:“秦穆公说諓諓之言。”盐铁论国病 篇亦云:“諓諓者贼也。”论诽篇又云:“疾小人浅浅 面从。”按庄子在宥篇:“而佞人之心翦翦者”,释文 引李赜注云:“翦翦,浅短貌。”翦翦、浅浅并与“諓 諓”同。“俾君子怠”亦见史记三王世家齐 王 策文。○铎按:此所引与公羊传合,皆用今文尚书。说 见陈乔枞今文尚书经说考卷三十一。伪古文“怠”作“ 辞”者,“辞”字籀文作“□”,从“台”,传写遂误 为“辞”。说见王鸣盛尚书后案卷二十九。

〔五〕 “谚”字旧脱,据御览八百 卅六补。

  今苟以己无惨怛冤痛〔一〕,故端坐相仍〔二〕 ,又不明修守御之备〔三〕,陶陶闲澹〔四〕,卧委天 □〔五〕。羌独往来〔六〕,深入多shaa〔七〕,己乃陆 陆〔八〕,相将诣阙,谐辞礼谢〔九〕,退云状〔一0 〕,会坐朝堂〔一一〕,则无忧国哀民恳恻之诚〔一二 〕,苟转相顾望,莫肯违止〔一三〕,日晏时移,议无 所定〔一四〕,己且须后〔一五〕。后得小安〔一六〕 ,则恬然弃忘。旬时之闲,虏复为害,军书交驰,羽檄 狎至〔一七〕,乃复怔忪如前〔一八〕。若此以来,出 入九载,庶曰式臧,覆出为恶〔一九〕,佪佪溃溃〔二 0〕,当何终极!春秋讥“郑弃其师”〔二一〕,况弃 人乎?一人吁嗟,王道为亏〔二二〕,况百万之众,叫 号哭泣〔二三〕,感天心乎?

〔一〕 汉书元帝纪初元二年诏曰: “惨怛于心”,颜师古注:“惨,痛也;怛,悼也。”

〔二〕 盐铁论禁耕篇云:“端坐而 民豪。”按“端坐”犹言“安坐”也。吴志虞翻传孙策 云:“端坐悒悒。”诸葛恪传云:“端坐使老。”晋书 东海王越传云:“端坐京辇,以失据会。”

〔三〕 旧脱“守”字,据边议篇补 。六韬王翼篇云:“修沟堑,治壁垒,以备守御。”齐 语云:“小国诸侯,有守御之备。”史记秦本纪云:“ 郑君谨修守御备。”

〔四〕 诗君子阳阳毛传云:“陶陶 ,和乐貌。”

〔五〕 空格程本作“听”,疑非。 ○铎按:程本“听”盖“职”讹。

〔六〕 六韬兵道篇云:“凡兵之道 ,莫过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

〔七〕 史记吴王濞传云:“击反虏 者,深入多shaa为功。”

〔八〕 后汉书马援传云:“今更共 陆陆”,章怀注:‘“陆陆”犹“碌碌”也。’按庄子 渔父篇:“禄禄而受变于俗。”史记平原君传:“公等 录录。”汉书萧何曹参传赞:“当时录录”,颜师古注 :‘
“录录”犹“鹿鹿”。’说文云: “逯,行谨逯逯也。●,随从也。”陆陆、碌碌、禄禄 、录录、鹿鹿、逯逯、●●并通。

〔九〕 后汉书桥玄传云:“诣阙谢 罪。”

〔一0〕“状”上当脱“无”字。“ 无状”注见断讼篇。

〔一一〕周礼考工记匠人:“外有九 室”,郑注:“如今朝堂,诸曹治事处。”疏云:“郑 据汉法,谓正朝之左右为庐舍者也。”按后汉时,gguuoojiia 有大事,皆于朝堂会议。后汉书邓骘传云:“其有大议 ,皆诣朝堂,与公卿参谋。”袁安传云:‘武威太守孟 云上书:“北虏既已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掠,北单于谓 汉欺之,谋欲犯边,宜还其生口以安慰之。”诏百官议 朝堂。’又云:“窦太后兄车骑将军宪北击匈奴,安与 太尉宋由、司空任隗及九卿诣朝堂上书谏。”班超后勇 传:“曹宗请击匈奴,邓太后召勇诣朝堂会议。”应奉 后劭传:‘中平二年,汉阳贼东侵三辅,皇甫嵩讨之, 请发乌桓三千人。北军中候邹靖上言:“乌桓众弱,宜 开募鲜卑。”事下四府。大将军掾韩卓与劭相难反覆。 于是诏百官大会朝堂。’陈球传:“窦太后将葬。曹节 等欲别葬太后,而以冯贵人配祔。诏公卿大会朝堂,令 中常侍赵忠监议。”卢植传:“董卓大会百官于朝堂, 议欲废立。”鲜卑传:“熹平六年,鲜卑寇三边,夏育 请征幽州诸郡兵出塞击之。大臣多有不同,乃召百官议 朝堂。”皆其事也。

〔一二〕汉书傅喜传云:“忠诚忧国 。”按汉时每以不忧国责大臣。成帝纪永始四年诏曰: “公卿列侯、亲属近臣,四方所则,未闻修身遵礼,同 心忧国者也。”孔光传策免光云:“今相朕出入三年, 忧国之风复无闻焉。”朱博传奏封事言:“丞相光志在 自守,不能忧国。”盖诏奏之文相沿如此。

〔一三〕“顾望”注见述赦篇。“止 ”当作“正”。后汉书郅恽子寿传云:“违众正议,以 安宗庙。”皇甫规传云:“互相瞻顾,莫肯正言。”皆 此意。独断云:“其有疑事,公卿百官会议。若台阁有 所正处,而独执异意者,曰驳议。驳议曰:某官某甲议 以为如是,下言臣愚戆,议异。”“违正”即“驳议” 也。

〔一四〕汉书龚胜传云:“日暮,议 者罢。”

〔一五〕礼记学记云:“虽舍之可也 ”,郑注:“舍之,须后。”汉书食货志:“诏书且须 后”,后汉书循吏卫飒传:“须后诏书”,颜师古、章 怀注并云:“须,待也。”

〔一六〕诗民劳云:“汔可小安。”

〔一七〕汉书息夫躬传云:“军书交 驰而辐凑,羽檄重迹而押至。”文颖曰:‘押,音“狎 习”之“狎”。’文选陆倕石阙铭李善注引作“狎”。 襄廿七年左传云:“晋、楚狎主诸侯之盟”,杜注:“ 狎,更也。”

〔一八〕方言云:“□伀,遑遽也。 江、浙之间,凡窘猝怖遽谓之□伀。”“怔忪”与“□伀 ”同。玉篇云:“怔忪,惧貌。”○铎按:汉人读“伀 ”如“章”,□伀,双声。

〔一九〕诗雨无正。

〔二0〕尔雅释训云:“儚儚、洄洄 ,惛也。”释文:‘“洄洄”本作“●●”。’按玉篇 作“佪佪”,与此合。说文衣部又引“●●●●”。说 文无“●”字,当依此作“溃”。今尔雅无“溃溃”, 盖脱佚也。○铎按:说文引“●●●●”,即尔雅“委 委佗佗”之异文。说见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三。

〔二一〕闵二年。

〔二二〕后汉书鲁恭传云:“一夫吁 嗟,王道为亏。”鲍永后昱传云:“一人呼嗟,王政为 亏。”盖当时成语也。小尔雅广训云:“吁嗟,呜呼也 。有所叹美,有所伤痛,随事有义也。”此即伤痛之义 矣。

〔二三〕“叫”旧脱,据实边篇补。 诗北山云:“或不知叫号。”

  且夫国以民为基,贵以贱为本〔一〕。是以圣王 养民,爱之如子〔二〕,忧之如家〔三〕,危者安之, 亡者存之〔四〕,救其灾患,除其祸乱〔五〕。是故鬼 方之伐〔六〕,非好武也〔七〕,玁狁于攘〔八〕,非 贪土也〔九〕,以振民育德〔一0〕,安疆宇也〔一一 〕。古者,天子守在四夷〔一二〕,自彼氐、羌,莫不 来享〔一三〕,普天思服,行苇赖德〔一四〕。况近我 民蒙祸若此,可无救乎?

〔一〕 淮南子泰族训云:“国主之 有民也,犹城之有基。”老子云:“贵以贱为本,高以 下为基。”新书大政上篇云:“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以 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 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 本也。”

〔二〕 襄十四年左传:‘师旷曰: “养民如子。”’新序杂事一“
养”作“爱”。说苑政理篇:‘太 公曰:“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

〔三〕 汉书翟方进传云:“忧国如 家。”

〔四〕 赵策:‘张孟谈曰:“亡不 能存,危不能安,则无为贵知士也。”’

〔五〕 襄十一年左传云:“救灾患 ,恤祸乱。”廿八年传云:“救其灾患。”

〔六〕 易既济九三:“高宗伐鬼方 。”

〔七〕 周语:‘祭公谋父曰:“是 先王非务武也。”’

〔八〕 诗出车:“攘”作“襄”。 释文:‘“襄”本或作“攘”。’后汉书蔡邕传释诲云 :“猃狁攘而吉甫宴。”邕集难夏育击鲜卑云:“周宣 王命南仲、吉甫攘猃狁,威荆蛮。”○铎按:汉书叙传 :“
于惟帝典,戎夷猾夏,周宣攘之, 亦列风 雅。”作“攘”与此同, 皆用三家诗。

〔九〕 淮南子兵略训云:“古之用 兵者,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将以存亡继绝, 平天下之乱,而除万民之害也。”

〔一0〕易蛊象词。

〔一一〕后汉书冯衍传云:“安其疆 宇。”

〔一二〕昭廿三年左传沈尹戍语。

〔一三〕诗殷武。

〔一四〕诗北山云:“普天之下。” 文王有声云:“无思不服。”“
行苇”义见下篇。

  凡民之所以奉事上者,怀义恩也。痛则无耻,祸 则不仁〔一〕。忿戾怨怼,生于无耻。今羌叛久矣!伤 害多矣!百姓急矣!忧祸深矣!上下相从,未见休时。 不一命大将以扫丑虏〔二〕,而州稍稍兴役〔三〕,连 连不已〔四〕。若排帘障风,探沙拥河〔五〕,无所能 御,徒自尽尔〔六〕。今数州屯兵十余万人〔七〕,皆 廪食县官〔八〕,岁数百万斛,又有月直〔九〕。但此 人耗,不可胜供〔一0〕,而反惮暂出之费,甚非计也 。

〔一〕 “祸”旧作“福”,据程本 改。

〔二〕 诗常武云:“仍执丑虏。” 汉书黥布传云:“埽淮南之众”,颜师古注:“埽者: 谓尽举之,如埽地之为。”“扫”与“埽”同。

〔三〕 意林“州”下有“县”字。 按本书皆以“州郡”连言,此亦当作“州郡”。汉书西 南夷传云:“州郡击之不能服。”

〔四〕 诗皇矣云:“执讯连连。” 汉书东方朔传云:“绵绵连连,殆哉!世之不绝也。”

〔五〕 “帘”旧作“榩”,“拥” 旧作“灌”,并据意林改。御览九“帘”作“翣”。“ 翣”与“箑”通,扇也。八百五十四“帘”又作“糠” ,“探”作“陶”。按“陶”当作“掏”,一切经音义 七引通俗文云:“□出曰掏。”探、掏义同。

〔六〕 意林作“无益于事,徒自弊 耳。”

〔七〕 哀元年左传云:“夫屯昼夜 九日。”杜注:‘“夫”犹“兵”也。’疏云:‘屯是 戍守之名,故诗序云:“屯戍于母家。”’“
十”旧作“才”,据程本改。后汉 书西羌传虞诩说任尚云:“三州屯兵二十余万人,弃农 桑,疲苦徭役,而未有功效,劳费日滋。”

〔八〕 急就篇云:“禀食县官带金 银”,颜师古注:“禀食县官,官给其食也。”汉书地 理志颜注:“禀,给也。”“廪”与“禀”同。后汉书 南蛮传李固云:“计人禀五升”,章怀注:“古升小, 故人日五升也。”

〔九〕 后汉书陈宠后忠传注引谢承 书云:“施延到吴郡海盐,取卒月直,赁作半路亭父, 以养其母。”

〔一0〕“耗”犹“费”也。汉书西 南夷传都尉万年曰:“兵久不决,费不可共。”颜师古 注:‘共,读曰“供”。’

  且〔一〕夫危者易倾,疑者易化。今虏新擅边地 ,未敢自安,易震荡也〔二〕。百姓新离旧壤〔三〕, 思慕未衰〔四〕,易奖厉也。〔五〕诚宜因此遣大将诛 讨,迫胁离逖破坏之〔六〕。如宽假日月,〔七〕蓄积 富贵,各怀安固之后,则难动矣。周书曰:“凡彼圣人 必趋时〔八〕。”是故战守之策,不可不早定也〔九〕 。

〔一〕 “且”旧作“是”。○铎按 :且、是草书形近,故多相乱。秦策“且王攻楚之日, 则恶出兵?”史记春申君传同,姚本“且”作“是”, 史记郑世家:“齐彊,而厉公居栎,即不往,且率诸侯 伐我纳厉公。”今本“且”作“是”,误并与此同。或 谓“是”犹“且”,非也。

〔二〕 襄廿六年左传:‘析公曰: “楚师轻窕,易震荡也。”’

〔三〕 “壤”旧作“怀”。

〔四〕 汉书元帝纪永光四年诏曰: “顷者,徙郡国民以奉园陵,令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 业失产,亲戚别离,人怀思慕之心,家有不安之意。”

〔五〕 “奖”旧作“将”。按说文 云:“●,嗾犬厉之也。”经典多作“奖”。汉书哀帝 纪云:“奖厉太子。”逸周书和寤解云:“王乃厉翼于 尹氏八士”,孔晁注:“厉,奖厉也。”

〔六〕 书多方云:“离逖尔土。” 汉书赵充国传云:“虏破坏,可日月冀。”

〔七〕 史记封禅书:‘公孙卿曰: “非少宽假,神不来。”’

〔八〕 周祝解。“凡”作“观”, “趋”作“趣”。○铎按:周书云:“凡彼济者必不怠 ,观彼圣人必趣时。”此作“凡彼圣人”者,因上句而 误记耳。趋、趣古字通。

〔九〕 汉书高帝纪:‘韩信曰:“ 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 有大功。天下已定,民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 向。”’此文意与彼同。
 
 
 

  边议〔一〕第二十三

  明于祸福之实者,不可以虚论惑也;察于治乱之情 者,不可以华饰移也〔二〕。是故不疑之事,圣人不谋 〔三〕;浮游之说,圣人不听〔四〕。何者?计不背见 实而更争言也〔五〕。是以明君先尽人情,不独委夫良 将,修己之备,无恃于人〔六〕,故能攻必胜敌,而守 必自全也。

〔一〕 ○铎按:上篇驳公卿大夫之 非议,此则进而责主上之惑邪说矣,故别为篇。

〔二〕 韩非子奸劫弑臣篇云:“圣 人者,审于是非之实,察于治乱之情也。”

〔三〕 韩非子内储说上:‘惠子曰 :“凡谋者,疑也。疑也者,诚疑以为可者半,以为不 可者半。”’

〔四〕 礼记缁衣云:“大人不倡游 言”,郑注:‘“游’犹“浮”也,不可用之言也。’ 汉书韩安国传云:“訹邪臣浮说。”史记苏秦传云:“ 明主绝疑去谗,屏流言之迹。”

〔五〕 诗小旻云:“维迩言是争。 ”汉书灌夫传:‘韩安国云:“
譬如贾竖女子争言,何其无大体也 !”’

〔六〕 孙子九变篇云:“用兵之法 ,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 不可攻也。”

  羌始反时,计谋未善,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与未成,人众未合,兵 器未备,或持竹木枝,或空手相附〔一〕,草食散乱〔 二〕,未有都督〔三〕,甚易破也。然太守令长,皆奴 怯畏●不敢击〔四〕。故令虏遂乘胜上彊,〔五〕破州 灭郡,日长炎炎〔六〕,残破三辅,覃及鬼方〔七〕。 若此已积十岁矣。百姓被害,迄今不止。而痴儿騃子〔 八〕,尚云不当救助,且待天时。用意若此,岂人也哉 !

〔一〕 王先生云:‘“附”疑“搏 ”。’○铎按:“附”疑当作“
拊”。

〔二〕 “草食”疑当为“草舍”。 后汉书冯异传云:“王郎起,光武自蓟东南驰,晨夜草 舍。”○俞樾云:‘汪说非也。“草食”当为“草创” 。“创”字缺其半,因误为“食”耳。实边篇云:“前 羌始叛,草创新起。”是其明证。’○铎按:俞说至确 。古书仓、食二字多相乱。墨子七患篇:“故仓无备粟 ,不可以待凶饥。”今本“仓”讹作“食”,商君书去 强篇:“竟内食口之数。”今本“食”讹作“
仓”,皆其例。又“草创”已见劝 将篇,义详彼注。

〔三〕 汉书叙传叙西域传云:“昭 、宣承业,都护是立,总督城郭,三十有六。”“都督 ”即谓都护总督也。魏志夏侯惇 传 云:“使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其后遂以名官。

〔四〕 奴,读为“驽”。汉书苏建 后武传:‘李陵曰:“陵虽驽怯。”’亦见霍光诸葛丰 传。武帝纪:“天汉三年,匈奴入雁门,太守坐畏□弃 市。”闽粤王传云:“东粤王余善发兵距汉,汉使大司 农张成、故山州侯齿将屯,不敢击,却就便处,皆坐畏 懦诛。”畏●、畏□、畏懦义并同。“击”上当有“讨 ”字,见下篇。后汉书西羌传云:“时羌归附既久,无 复器甲,或持竹竿木枝以代戈矛,或负板案以为楯,或 执铜镜以象兵。郡县畏懦不能制。”本此及实边篇。

〔五〕 史记高祖纪云:“秦兵强, 常乘胜逐北。”“上”疑“自”之误。黥布传云:“楚 王恃战胜自彊。”○铎按:“上”谓虏势腾上,字盖不 误。

〔六〕 吴语:‘申胥曰:“日长炎 炎。”’韦昭注:“炎炎,进貌。”

〔七〕 诗荡。

〔八〕 说文云:“痴,不慧也。譺 ,騃也。●,騃也。佁,痴貌,读若騃。”痴、譺、● 、佁、騃同字。方言云:“痴,騃也。”周礼司刺:“ 三赦曰蠢愚”,郑注:“蠢愚,生而痴騃童昏者。”汉 书息夫躬传云:“左将军公孙禄、司隶鲍宣,皆外有直 项之名,内实騃不晓政事。”后汉书独行传:‘戴就曰 :“薛安庸騃。”’

  夫仁者恕己以及人〔一〕,智者讲功而处事〔二 〕。今公卿内不伤士民灭没之痛,外不虑久兵之祸〔三 〕,各怀一切〔四〕,所脱避前〔五〕,苟云不当动兵 ,而不复知引帝王之纲维〔六〕,原祸变之所终也。

〔一〕 说文云:“恕,仁也。”管 子版法解云:“取人以己者,度恕而行也。度恕者,度 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楚辞离骚云:“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汉书晁错传云:“取人以己,内 恕及人。”杜周传杜钦对策云:“克己 就 义,恕以及人。”

〔二〕 鲁语云:“夫仁者讲功,而 智者处物。”周语云:“言智必及事”,韦昭注:“能 处事物为智。”文十八年左传云:“德以处事,事以度 功。”礼记文王世子郑注:‘“物”犹“事”也。’

〔三〕 孙子作战篇云:“夫兵久而 国利者,未之有也。”

〔四〕 后汉纪和帝永元十三年班超 上书曰:“公卿大夫,咸怀一切,而莫肯远虑。”后汉 书左雄传云:“各怀一切,莫虑长久。”按汉书平帝纪 元始元年颜师古注:“一切者,权时之事,非经常也。 犹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 ”

〔五〕 句有误字。续汉书五行志刘 昭注载延光四年马融上书云:“
臣恐受任典牧者,苟脱目前,皆粗 图身一时之权,不顾为国百世之利。”“所脱避前”, 意当与“苟脱目前”同。汉纪成帝永始元年王仁上疏云 :“万乘之主,当持久长,非一切毕决目前者。”

〔六〕 管子禁藏篇云:“法令为维 纲。”

  易制御寇〔一〕,诗美薄伐〔二〕,自古有战, 非乃今也〔三〕。传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 不可,谁能去兵?兵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圣人所以 兴,乱人所以废〔四〕。”齐桓、晋文、宋襄,衰世诸 侯,犹耻天下有相灭而己不能救〔五〕,况皇天所命四 海主乎?晋、楚大夫,小国之臣,犹耻己之身而有相侵 〔六〕,况天子三公典世任者乎?公刘仁德,广被行苇 〔七〕,况含血之人,己同类乎〔八〕?一人吁嗟,王 道为亏,况灭没之民百万乎?书曰:“天子作民父母〔 九〕。”父母〔一0〕之于子也,岂可坐观其为寇贼之 所屠剥〔一一〕,立视其为狗豕之所啖食乎〔一二〕?

〔一〕 易蒙上九:“利御寇。”卢 学士云:‘“制”疑“利”。’

〔二〕 汉书韦贤传刘歆议曰:‘臣 闻周室既衰,四夷并侵,猃狁最彊,于今匈奴是也。至 宣王而伐之,诗人美而颂之曰:“薄伐猃狁,至于太原 。”’颜师古注:“小雅六月之诗也。”

〔三〕 诗载芟云:“匪今斯今,振 古如兹。”赵策苏秦说赵王曰:“大王乃今然后得与士 民相亲。”

〔四〕 襄廿七年左传。

〔五〕 公羊传云:“天下诸侯有相 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铎按:僖二年 、十四年。

〔六〕 成十六年左传:‘栾武子曰 :“不可以当吾世而失诸侯。”’○铎按:武子,晋大 夫栾书也。

〔七〕 孙侍御云:‘汉儒相承以行 苇为公刘之诗,盖本三家旧说也。吴越春秋:“公刘慈 仁,行不履生草,运车以避葭苇。”列女传晋弓工妻曰 :“君闻昔者公刘之行乎?羊牛践葭苇,恻然为民痛之 。”后汉书寇荣传:“公刘敦行苇,世称其仁。”蜀志 彭羕传:“体公刘之德,行勿翦之惠。”班彪北征赋: “慕公刘之遗德,及行苇之不伤。”并与此同。’○铎 按:德化篇亦云:“公刘厚德,恩及草木。羊牛六畜, 且犹感德。”与此篇所说并鲁诗义,而齐、韩诗义同。 说见陈乔枞鲁诗遗说考十六。

〔八〕 史记律书云:“自含血戴角 之兽,见犯则校,而况于人?”孟子云:“圣人与我同 类者。”

〔九〕 洪范。

〔一0〕“父母”二字旧脱,据程本 补。○铎按:“父母”二字以两句相连而误脱。列子仲 尼篇云:“孤犊未尝有母,非孤犊也。”“非”上脱“ 有母”二字,例与此同。参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六。

〔一一〕汉书王莽传云:“翟义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王 孙庆捕得,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铎按 :“屠剥”犹言“屠shaa”耳。莽传下文云:“
量度五脏,以竹筳导其脉,知所终 始,云可以治病。”则是以罪犯作人体解剖,不当引以 说此。

〔一二〕孟子云:“抑亦立而视其死 与?”汉书贡禹传云:“今民大饥而死,死又不葬,为 犬猪所食。”

  除其仁恩〔一〕,且以计利言之〔二〕。国以民 为基,贵以贱为本。愿察开辟以来〔三〕,民危而国安 者谁也?下贫而上富者谁也?〔四〕故曰:“夫君国将 民之以,民实瘠,而君安得肥〔五〕?”夫以小民受天 永命〔六〕,窃愿圣主深惟国基之伤病〔七〕,远虑祸 福之所生〔八〕。

〔一〕 庄子天下篇云:“以仁为恩 。”淮南子缪称训云:“仁者,积恩之见证也。”汉书 丙吉传云:“诚其仁恩内结于心也。”

〔二〕 商子算地篇云:“民生则计 利。”孟子云:“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

〔三〕 御览一引尚书中侯云:“天 地开辟。”

〔四〕 “下”、“上”旧互置。按 管子山至数篇云:“民富君无与贫,民贫君无与富。” 荀子富国篇云:“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五〕 楚语云:“夫君国者,将民 之与处。民实瘠矣,君安得肥?”诗江有汜郑笺云:‘ “以”犹“与”也。’○铎按:下文“是以晏子轻囷仓 之蓄”,亦以“以”为“与”。又治要引楚语上亦无“ 矣”字,与此同。

〔六〕 书召诰。○铎按:此经巫列 篇亦引,说详彼。

〔七〕 方言云:“惟,凡思也。”

〔八〕 管子君臣下篇云:“审知祸 福之所生。”

  且夫物有盛衰,时有推移,事有激会,人有变〔 一〕化〔二〕。智者揆象,不其宜乎!孟明补阙于河西 〔三〕,范蠡收责于姑胥〔四〕,是以大功建于当世, 而令名传于无穷也〔五〕。

〔一〕 旧作“爱”。

〔二〕 史记蔡泽传云:“物盛则衰 ,天地之常数也。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也 。”平准书赞云:“事势之流,相激使然。”“推移” 注见断讼篇。

〔三〕 文三年左传。○铎按:鲁僖 公三十三年四月,秦、晋殽之战,晋虏孟明。后放归, 秦穆公不替孟明。及文三年五月,秦伐晋,渡茅津,封 殽尸而还,遂霸西戎,用孟明也。故曰“孟明补阙于河 西”。

〔四〕 “姑”旧作“故”。姑胥即 姑苏也。后汉纪光武纪二方望谢隗嚣书云:“范蠡收绩 于姑苏。”后汉书隗嚣传作“范蠡收责勾践”。章怀注 :“收责,谓收其罪责也。”按“收责”读如齐策“收 责于薛”,言破吴以偿会稽之败,如归责然也。后汉纪 作“绩”,盖袁氏所改。

〔五〕 秦策:‘苏秦曰:“宽则两 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撞,然后可建大功。”’史记司马 相如传喻巴蜀檄云:“名声施于无穷,功烈着而不灭。 ”

  今边陲搔扰〔一〕,日放族祸〔二〕,百姓昼夜 望朝廷救己〔三〕,而公卿以为费烦不可。徒窃笑之〔 四〕,是以〔五〕晏子“轻囷仓之蓄而惜一杯之钻”何 异〔六〕?今但知爱见薄之钱谷〔七〕,而不知未见之 待民先也;知傜役之难动〔八〕,而不知chinazhongguo之待边宁 也〔九〕。

〔一〕 成十三年左传云:“虔刘我 边垂。”垂、陲古字通。说文云:“骚,扰也。”“搔 ”与“骚”同。汉书叙传云:“外内搔扰。”

〔二〕 后汉书窦融传云:“隗嚣自 知失河西之助,族祸将及。”寒朗传云:“旧制,大罪 祸及九族。”“放”疑当作“被”,实边篇云:“百姓 暴被殃祸”,即其证。○铎按:下篇云:“或覆宗灭族 ”,即此所谓“族祸”。

〔三〕 襄十六年左传:‘穆叔曰: “敝邑之急,朝不及夕,引领西望,曰庶几乎!”’杜 注:“庶几晋来救。”汉书韩信传:‘汉王大怒,ma曰 :“吾困于此,旦暮望而来佐我!”’

〔四〕 后汉书西羌传虞诩云:“公 卿选懦,容头过身,张解设难,但计所费,不图其安。 ”意与此同。○铎按:上篇“而论者多恨不从惑议。余 窃笑之,所谓媾亦悔”云云,乃节信笑诸论者也。此亦 当同。

〔五〕 “以”犹“与”也。○铎按 :例见上文。

〔六〕 今晏子无此文。○铎按:盖 他书载晏子有此语,非必见晏子春秋。“钻”疑当作“ 饡”。说文:“饡,以羹浇饭也。”作“钻”则与“囷 仓之蓄”不类矣。

〔七〕 续汉书百官志云:“大司农 掌诸钱谷金帛诸货>。郡国四时上月旦见钱谷簿,其逋 未毕,各具别之。边郡诸官请调度者,皆为报给,损多 益寡,取相给足。”○铎按:“薄”即“簿”字,汉隶 草、竹字头不分。

〔八〕 汉书高帝纪云:“常繇咸阳 ”,应劭曰:“繇者,役也。”颜师古注:‘繇,读曰 “傜”。’说文云:“役,戍边也。”傜、繇,役,并 通。○铎按:说文:“役,古文从人。”“傜役”亦见 下篇。

〔九〕 盐铁论地广篇云:“散chinazhongguo 肥饶之余,以调边境。边境强则chinazhongguo安。”急就篇云: “边境无事,chinazhongguo安宁。”后汉书庞参传:“
永初元年,凉州先零种羌反叛,遣 车骑将军邓骘讨之。”参上书有云:“方今西州流民扰 动,而征发不绝,重之以大军,疲之以远戍,农功消于 转运,资财竭于征发。宜且振旅,督凉州士民转居三辅 ,休徭役以助其时,止烦赋以益其财。”节信所云,正 谓参等。

  诗痛“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一〕”。今公 卿苟以己不被伤,故竞割gguuoojiia之地以与敌,shaa主上之民 以喂羌。为谋若此,未可谓知,为臣若此,未可谓忠〔 二〕,才智未足使议〔三〕。

〔一〕 北山。○铎按:邹汉勋读书 偶识三云:“如潜夫此言,则北山亦主于边患。此北山 对东国、南国,殆幽、并之北山也。”又“惨惨”程本 作“惨以”,盖三家诗异文。

〔二〕 史记苏秦传秦说魏襄王云: “凡群臣之言事秦者,皆奸人,非忠臣也。夫为人臣, 割其主之地以求外交,偷取一时之功,而不顾其后,愿 大王孰察之。”此文大旨本于彼。

〔三〕 艺文类聚四十八引桓子新论 云:“尧试舜于大麓者,录天下事,如今之尚书官矣。 宜得大贤智,乃处议持平焉。”

  且凡四海之内者,圣人之所以遗子孙也;官位职 事者,群臣之所以寄其身也。传子孙者,思安万世〔一 〕;寄其身者,各取一阕〔二〕。故常其言不久行,其 业不可久厌〔三〕。夫此诚明君之所微察也,而圣主之 所独断〔四〕。今言不欲动民以烦可也。即然〔五〕, 当修守御之备。必今之计,令虏不敢来,来无所得〔六 〕;令民不患寇,既无所失。今则不然,苟惮民力之烦 劳,而轻使受灭亡之大祸。非人之主,非民之将,非主 之佐,非胜之主者也〔七〕。

〔一〕 新书过秦上篇云:“子孙帝 王万世之业也。”汉书佞幸董贤传:‘王闳云:“陛下 承宗庙,当传子孙于无穷。”’

〔二〕 阕,读为“缺”。“一缺” 犹今言“一任”矣。

〔三〕 “久行”上有脱字。方言云 :“厌,安也。”汉书匈奴传赞云:“规事建议,不图 万世之固,而偷恃一时之事者,未可以经远也。”○铎 按:疑当作“故其言常不久行”,无脱字。

〔四〕 管子明法解云:“明主者, 兼听独断。”霸言篇云:“独断者,微密之营垒也。”

〔五〕 ○铎按:“即”犹“若”也 。说详经传释词卷八。

〔六〕 “来”字旧不重。按后汉书 陈俊传云:“光武遣俊将轻骑驰出贼前,视人保壁坚完 者,敕令固守,放散在野者,因掠取之。贼至无所得, 遂散败。”即此意也。汉书晁错传云:“来而不能困, 使得气去,后未易服也。”

〔七〕 孙子用闲篇文。“民”作“ 人”,无“非人之主”句。

  且夫议者,明之所见也;辞者,心之所表也〔一 〕。维其有之,是以似之〔二〕。谚曰:“何以服很? 莫若听之〔三〕。”今诸言边可不救而安者,宜诚〔四 〕以其身若子弟补边太守令长丞尉,然后是非之情乃定 ,救边乃无患。边无患,chinazhongguo乃得安宁。

〔一〕 吕氏春秋离谓篇云:“辞者 ,意之表也。”

〔二〕 诗裳裳者华。○铎按:新序 杂事一云:“唯善故能举其类”,下引此诗证之。刘向 习鲁诗,此盖亦用鲁义也。

〔三〕 说文云:“很,不听从也。 ”礼记曲礼云:“很毋求胜”,郑注:“很,阋也。谓 争讼也。”

〔四〕 “诚”疑“试”。○铎按: “诚”字当在“宜”上,传写误倒耳。下篇云:“今诚 宜权时令边郡举孝一人,廉吏世举一人。”是其语例。 笺非。
 
 
 

  实边〔一〕第二十四

  夫制国者,必照察远近之情伪〔二〕,预祸福之所 从来〔三〕,乃能尽群臣之筋力〔四〕,而保兴其邦家 〔五〕。

〔一〕 ○铎按:驱民内迁,前二篇 已斥其谬矣。非但不可迁也,更当劝民往实之。此篇阐 发实边之要义。

〔二〕 僖廿八年左传云:“民之情 伪,尽知之矣。”

〔三〕 “预”下脱一字。说苑权谋 篇云:“知命者预见存亡祸福之原。”吕氏春秋召类篇 云:“祸福之所自来,众人以为命焉,不知其所由。”

〔四〕 庄子徐无鬼篇云:“筋力之 士矜难。”

〔五〕 诗瞻彼洛矣云:“保其家邦 。”

  前羌始叛,草创新起,器械未备,虏或持铜镜以 象兵,或负板案以类楯,惶惧扰攘,未能相持。一城易 制尔〔一〕,郡县皆大炽〔二〕。及百姓暴被殃祸,亡 失财货,人哀奋怒,各欲报雠〔三〕,而将帅皆怯劣软 弱,不敢讨击,但坐调文书,以欺朝廷〔四〕。实shaa民 百则言一,shaa虏一则言百;或虏实多而谓之少,或实少 而谓之多〔五〕。倾侧巧文,要取便身利己,而非独忧 国之大计,哀民之死亡也〔六〕。

〔一〕 御览三百五十七作“遑遽扰 攘,未能相一,诚易制也”。

〔二〕 后汉书西羌传论云:“永初 之闲,群种蜂起。自西戎作逆,未有陵斥上国若斯其炽 也。”诗六月云:“玁狁孔炽”,毛传:“炽,盛也。 ”续汉书五行志云:“奸慝大炽。”王先生云:‘“郡 县”下有脱文,宜言郡县不为意以至寇炽之事。’

〔三〕 “哀”当作“褱”,与“怀 ”同。史记司马相如传喻巴蜀檄云:“人怀怒心,如报 私雠。”

〔四〕 史记李斯传云:“高闻其文 书相往来。”汉书匈奴传颜师古注:“调,发也。”

〔五〕 后汉书皇甫规传云:“羌戎 溃叛,不由承平,皆由边将失于绥御,乘常守安,则加 侵暴,苟竞小利,则致大害,微胜则虚张首级,军败则 隐匿不言。”按规所言,乃永和时事,而情状正与此同 。汉书王莽传田况上言亦云:“盗贼始发,其原甚微, 非部吏、伍人所能禽也。咎在长吏不为意,县欺其郡, 郡欺朝廷,实百言十,实千言百。朝廷忽略,不辄督责 ,遂至延曼连州。”

〔六〕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危 曰:“公倾侧法令。”’汉书刑法志宣帝诏曰:“闲者 吏用法,巧文寝深。”赵充国传:‘充国曰:“诸君但 欲便文自营,非为公家忠计也。”’按“便身利己”即 贾谊传所云“见利则逝,见便则夺,有便吾身者,则欺 卖而利之”也。

  又放散钱谷,殚尽府库,乃复从民假贷,彊夺财 货。千万之家,削身无余,万民匮〔一〕竭,因随以死 亡者,皆吏所饿shaa也〔二〕。其为酷痛,甚于逢虏〔三 〕。寇钞贼虏,忽然而过,未必死伤。至吏〔四〕所搜 索剽夺〔五〕,游踵涂地〔六〕,或覆宗灭族,绝无种 类;或孤妇女〔七〕,为人奴婢,远见贩卖〔八〕,至 令〔九〕不能自活〔一0〕者,不可胜数也〔一一〕。 此之感天致灾,尤逆阴阳〔一二〕。

〔一〕 “匮”旧作“遗”。○铎按 :下文“又遭蝗旱饥遗”,又引周书“其民可遗竭也” ,误并与此同。唐人书“匚”或变作“●”,见干禄字 书。“匮”作“●”,故误为“遗”矣。

〔二〕 后汉书庞参传云:“比年羌 寇特困陇右,供徭赋役,为损日滋,官负人责,数十亿 万。今复募发百姓,调取谷帛,炫卖什物,以应吏求。 外伤羌虏,内困征赋,县官不足,辄贷于民。民已穷矣 ,将从谁求?”西羌传云:“自羌叛十余年闲,兵连师 老,不暂宁息。军旅之费,转运委输,用二百四十余亿 ,府帑空竭,延及内郡。边民死者,不可胜数,并、凉 二州,遂至虚耗。”

〔三〕 后汉书南蛮传:‘中郎将尹 就讨益州叛羌,益州谚曰:“虏来尚可,尹来shaa我。” ’王氏所言,正指就等。汉书王莽传云:‘田况言:“ 今空复多出将率,郡县苦之,反甚于贼。”’又云:‘ 太师、更始合将锐士十余万人,所过放纵。东方为之语 曰:“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shaa我。” 卒如田况之言。’意与此同。

〔四〕 “吏”旧作“使”。

〔五〕 方言云:“搜、略,求也。 就室曰搜,于道曰略。”说文云:“●,入家搜也。” 经典通用“索”。

〔六〕 “游”当为“旋”。汉书王 子侯表序云:“旋踵亦绝。”晁错传云:“前死不还踵 ”,颜师古注:‘还,读曰“旋”。旋踵,回旋其足也 。’蒯通传云:“刘、项分争,使人肝脑涂地。”

〔七〕 王先生云:‘“孤”下当有 脱字。’继培按:当作“幼孤”。史记司马相如传云: “幼孤为奴。”或云:“孤妇女,谓略取妇女,使之孤 独也。”汉书南粤传文帝赐佗书云:“寡人之妻,孤人 之子。”○铎按:或说是。孤,使动词。

〔八〕 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七年诏 :“吏人遭饥乱,及为青、徐贼所略,为奴婢下妻,欲 去留者,恣听之。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从事。”晋书 刑法志陈群新律序云:“旧律,盗律有和卖买人。”

〔九〕 “令”旧作“今”。

〔一0〕“活”旧作“治”。

〔一一〕“也”字疑衍。○铎按:“ 也”字当在“阴阳”下。

〔一二〕汉书严助传淮南王安上书云 :“臣闻军旅之后,必有凶年。言民之各以其愁苦之气 ,薄阴阳之和,感天地之精,而灾气为之生也。”魏相 传相上书亦用淮南语。

  且夫士重迁〔一〕,恋慕坟墓〔二〕,贤不肖之 所同也。民之于徙〔三〕,甚于伏法。伏法不过家一人 死尔。诸亡失财货,夺土远移,不习风俗,不便水土, 类多灭门,少能还者。代马望北,狐死首丘〔四〕,边 民谨顿〔五〕,尤恶内留。虽知祸大〔六〕,犹愿守其 绪业〔七〕,死其本处,诚不欲去之极。太守令长,畏 恶军事,皆以素非此土之人,痛不着身,祸不及我家〔 八〕,故争郡县以内迁〔九〕。至遣吏兵〔一0〕,发 民禾稼,发彻屋室〔一一〕,夷其营壁〔一二〕,破其 生业〔一三〕,彊劫驱掠,与其内入〔一四〕,捐弃羸 弱,使死其处。当此之时,万民怨痛,泣血叫号〔一五 〕,诚愁鬼神而感天心。然小民谨劣〔一六〕,不能自 达阙廷,依官吏家,迫将威严〔一七〕,不敢有挚〔一 八〕。民既夺土失业,又遭蝗旱饥匮〔一九〕,逐道东 走,流离分散〔二0〕,幽、冀、兖、豫,荆、扬、蜀 、汉,饥饿死亡,复失太半〔二一〕。边地遂以丘荒〔 二二〕,至今无人。原祸所起,皆吏过尔〔二三〕。

〔一〕 “夫士重迁”当作“安土重 迁”。汉书元帝纪永光四年诏曰:“安土重迁,黎民之 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通典一引崔实政论云: “小人之情,安土重迁,宁就饥馁,无适乐土之虑。”

〔二〕 见救边篇注。

〔三〕 王先生云:‘“于徙”疑“ 畏徙”之误。’

〔四〕 后汉书班超传云:“狐死首 丘,代马依风。”文选古诗十九首李善注引韩诗外传云 :‘诗曰:“代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 谓也。’

〔五〕 顿,读为“钝”。○铎按: 方言十:“顿、愍,惛也。”谨顿,谓谨愿惛闇也。二 字平列,又叠韵。

〔六〕 “大”旧作“人”。○铎按 :班禄篇:“乃用奢夸廓人”,“人”误作“大”,犹 此“大”误作“人”也。

〔七〕 盐铁论论诽篇云:“绪业不 备者,不可以言理。”

〔八〕 列女传魏曲沃负曰:“有祸 必及吾家。”

〔九〕 “争”下当脱“坏”字。叙 录云:“令坏郡县,殴民内迁。”

〔一0〕汉书何并传云:“并自从吏 兵追林卿。”

〔一一〕诗十月之交云:“彻我墙屋 。”赵策:‘孟尝君曰:“毋发屋室。”’按“发”字 与上复,此当读为“废”。说文云:“废,屋倾也。” ○铎按:下“发”字不误,上“发”字当为“癹”。说 文:“癹,以足蹋夷艸。”引春秋传曰:“癹夷□崇之 。”今隐六年左传作“芟夷”,杜注:“芟,刈也。” 癹、芟义近。“癹民禾稼”,犹言“刈民禾稼”耳。后 汉书西羌传:“乃遂刈其禾稼,发彻室屋”,即本此文 ,是其明证矣。“癹”作“发”者,世人多见“发”, 少见“癹”,故“癹”讹而为“发”,或改为“芟”, 班固答宾戏:“夷险发荒”,一作“芟荒”,尤其着例 。此“癹”字若不误为“发”,则校者亦必改为“芟” 。古书有因字误,而转足考见旧本者,此类是已。夫屋 可言发(盐铁论散不足篇“发屋卖业”是),而禾稼不 可言发。汪不订上句之误,而辄改下读,盖泥于废、芟 之本训,而适忘成十三年左传有“芟夷我农功”之文。 故有待今日之补苴也。

〔一二〕汉书赵充国传云:“行必为 战备,止必坚营壁。”吕氏春秋似顺论云:“往而夷夫 垒”,高诱注:“夷,平也。”

〔一三〕汉书荆王刘贾传云:“入楚 地,烧其积聚,以破其业。”高帝纪云:“不事家人生 产作业。”后汉书循吏仇览传云:“劝人生业,为制科 令,至于果菜为限,□豕有数。”

〔一四〕○铎按:“其”犹“之”也 。此言太守令长强驱其民,使与之入居内郡也。本书之 、其多互用,上文“此之感天致灾”,以“之”为“其 ”,犹此以“其”为“之”矣。

〔一五〕诗雨无正云:“鼠思泣血。 ”“叫号”见救边篇。

〔一六〕○铎按:汉书贾谊传:“其 次仅得舍人”,注:“仅,劣也。”周语:“余一人仅 亦守府”,注:‘“仅”犹“劣”也。’谨、仅、仅并 字异而义同。

〔一七〕“威”旧作“灭”,据程本 改。韩非子六反篇云:“吏威严而民听从。”

〔一八〕“挚”疑“违”,字形相近 而误。○铎按:二字形远,无缘致误。此疑当作“敢有 不慹”。说文:“慹,怖也。”言敢有不惧耳。汪说失 之。

〔一九〕“匮”旧作“遗”。○铎按 :此篇“匮”误作“遗”,凡三见。说详上。

〔二0〕吕氏春秋贵直论:‘狐援曰 :“吾今见民之洋洋然东走,而不知所处。”’或云: 此“东”疑“奔”之误。后汉书隗嚣传讨王莽檄云:“ 生者则奔亡流散,幼孤妇女,流离系虏。”○铎按:寇 发于西,故人民东走,下文兖、豫、荆、扬,皆在并、 凉之东也。“东”字不误。

〔二一〕后汉书冯衍传云:“四垂之 人,肝脑涂地,死亡之数,不啻大半。”汉书高帝纪韦 昭注:“凡数,三分有二为太半,有一分为少半。”

〔二二〕意林云:“边境牛羊,不可 久荒。”“牛羊”即上文“太半”之误。“丘”旧作“ 兵”,据叙录改。后汉书梁统后冀传云:“包含山薮, 远带丘荒。”文选陆士衡叹逝赋云:“□城阙之丘荒。 ”隶释广汉太守沈子琚绵竹江堰碑云:“躬耕者少,溉 田●●”。“●●”即“丘荒”。按广雅释诂云:“丘 ,空也。”汉书息夫躬传“丘亭”,后汉书庞参传“丘 城”,皆取此义。西羌传虞诩疏曰:“众羌内溃,郡县 兵荒。”“兵荒”疑亦“丘荒”之误。

〔二三〕后汉书西羌传云:“羌既转 盛,而二千石令长多内郡人,并无战守意,皆争上徙郡 县,以避寇难。朝廷从之,遂移陇西徙襄武,安定徙美 阳,北地徙池阳,上郡徙衙。百姓恋土,不乐去旧,遂 乃刈其禾稼,发彻室屋,夷营壁,破积聚。时连旱蝗饥 荒,而驱踧劫略,流离分散,随道死亡。或弃捐老弱, 或为人仆妾,丧其大半。”皆本此文。

  夫土地者,民之本也,诚不可久荒以开敌心〔一 〕。且扁鹊之治病也〔二〕,审闭结〔三〕而通郁滞〔 四〕,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五〕故病愈而名显。伊 尹之佐汤也,设轻重而通有无,损积余以补不足,故殷 治而君尊〔六〕。贾谊痛于偏枯躄痱之疾〔七〕。今边 郡千里,地各有两县,户财置数百〔八〕,而太守周回 万里,空无人民,美田弃而莫垦发〔九〕;中州内郡〔 一0〕,规地拓〔一一〕境,不能半〔一二〕边,而口 户百万〔一三〕,田亩一全〔一四〕,人众地荒,无所 容足〔一五〕,此亦偏枯躄痱之类也。

〔一〕 “开敌心”旧作“开垦”, 据意林改。叙录亦云:“今又丘荒,虑必生心。”列女 传晋献骊姬云:“边境无主,则开寇心。夫寇生其心, 民嫚其政,国之患也。”按晋语“开”作“启”。汉避 景帝讳,以“启”为“开”。

〔二〕 史记云:“扁鹊者,姓秦氏 ,名越人。”

〔三〕 汉书艺文志论经方云:“通 闭解结,反之于平。”

〔四〕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黄帝 曰:“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达之, 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滞 ”字旧脱,据意林补。淮南子俶真训云:“血脉无郁滞 。”

〔五〕 素问三部九候论:‘岐伯曰 :“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 虚则补之。”’

〔六〕 管子地数篇云:“昔日桀霸 有天下,而用不足。汤有七十里之薄,而用有余。伊尹 善通移轻重,开阖决塞,通于高下徐疾之策,坐起之费 时也。”

〔七〕 新书解县篇云:“天下非特 倒县而已也,又类躄,且病痱。夫躄者一面病,痱者一 方痛。”说文云:“痱,风病也。●,半枯也。”素问 生气通天论云:“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八〕 汉书文帝纪二年颜师古注: ‘“财”与“才”同。’

〔九〕 汉书刘屈牦传云:“兴美田 以利子弟宾客。”

〔一0〕汉书司马相如传大人赋云: “在乎中州”,颜师古注:“中州,chinazhongguo也。”“内郡 ”注见救边篇。

〔一一〕“拓”与“柝”同。

〔一二〕“半”旧作“生”,孙侍御 改。

〔一三〕“口户”疑倒。

〔一四〕王先生云:‘“全”当作“ 金”,谓直贵也。古以一斤为一金。’继培按:“一” 盖“不”字之坏。管子禁藏篇云:“户籍田结者,所以 知贫富之不赀也。故善者必先知其田,乃知其人。田备 然后民可足也。”“不全”即“不备”之谓。○铎按: 汪说近是。

〔一五〕荒”当为“狭”。商子算地 篇云:“地狭而民众者,民胜其地。”来民篇云:“土 狭而民众。”史记货殖传云:“地小人众。”又云:“ 土地小狭民人众。”盐铁论园池篇云:“三辅迫近于山 河,地狭人众。”皆其证也。通典一引崔实政论云:“ 今青、齐、兖、冀,人稠土狭,不足相供,而三辅左右 及凉、幽州内附近郡,皆土旷人稀,厥田宜稼,悉不肯 垦。今宜徙贫民不能自业者于宽地,此亦开草辟土振民 之术也。”晏子春秋杂下云:“不得容足而寓焉。”

  周书曰:“土多人少,莫出其材,是谓虚土,可 袭伐也。土少人众,民非其民,可匮〔一〕竭也。”是 故土地人民必相称也〔二〕。今边郡多害而役剧〔三〕 ,动入祸门〔四〕。不为兴利除害,有以劝之,则长无 与复之〔五〕,而内〔六〕有寇戎之心〔七〕。西羌北 虏,必生窥欲,诚大忧也。

〔一〕 “匮”旧作“遗”。

〔二〕 逸周书文传解云:“土多民 少,非其土也。土少人多,非其人也。”又云:‘开望 曰:“土广无守可袭伐,土狭无 食 可围竭。二祸之来,不称之灾。”’孔晁注:“政以人 土相称为善也。”礼记王制云:“凡居民,量地以制邑 ,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尉缭子兵谈 篇云:“量土地肥硗而立邑,建城称地,以城称人,以 人称粟。三相称,则内可以固守,外可以战胜。”商子 来民篇云:“地方百里者,山陵处什一,薮泽处什一, 溪谷流水处什一,都邑蹊道处什一,恶田处什一,良田 处什四。□此食作夫五万。其山陵溪谷薮泽,可以给其 材,都邑蹊道,足以处其民。先王制土分民之律也。今 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处二,田数不满百万 ,其薮泽溪谷名山大川之财物货宝,又不尽为用。此人 不称土也。”

〔三〕 后汉书和帝纪永元十三年诏 曰:“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

〔四〕 史记赵世家:‘李兑曰:“ 同类相推,俱入祸门。”’

〔五〕 ○铎按:“有以劝之,则长 无与复之”,“与”犹“以”也,互文耳。

〔六〕 “内”旧作“门”。

〔七〕 管子法法篇云:“期于兴利 除害。”治国篇云:“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 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 农事也。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 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shaa之 ,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上不利农则粟少,粟少 则人贫,人贫则轻家,轻家则易去,易去则上令不能必 行;上令不能必行,则禁不能必止;禁不能必止,则战 不必胜,守不必固矣。”盐铁论未通篇云:‘传曰:“ 大军之后,累世不复。”方今郡国田野有陇而不垦,城 郭有宇而不实,边郡何饶之有乎?’汉书严助传淮南王 安上书云:“四年不登,五年复蝗,民生未复。”徐乐 传云:“间者,关东五谷数不登,年岁未复,民多穷困 ,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循理而观之,民宜有不安其处 者矣。不安故易动,易动者,土崩之埶也。”晁错传云 :“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

  百工制器,咸填其边,散之兼倍,岂有私哉?乃 所以固其内尔。先圣制法,亦务实边,盖以安chinazhongguo也。 譬犹家人遇寇贼者,必使老小羸软居其zhoongyaang,丁彊武猛 卫其外〔一〕。内人奉其养,外人御其难,蛩蛩距虚, 更相恃仰,乃俱安存〔二〕。

〔一〕 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通五行篇云:“丁者, 强也。”论衡无形篇云:“身气丁彊。”

〔二〕 吕氏春秋不广篇云:“北方 有兽名曰蹶,鼠前而兔后,趋则跲,走则颠,常为蛩蛩 距虚取甘草以与之。蹶有患害也,蛩蛩距虚必负而走。 ”尔雅释地作“邛邛岠虚”。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云:“ 不恃仰人而食。”新书道德说云:“物莫不仰恃德。” 论衡感类篇云:“
功无大小,德无多少,人须仰恃赖 之者,则为美矣。”

  诏书法令:二十万口,边郡十万,岁举孝廉一人 ;员除世举廉吏一人〔一〕。羌反以来,户口减少,又 数易太守,至十岁不得举。当职勤劳而不录〔二〕,贤 俊蓄积而不悉〔三〕,衣冠无所觊望〔四〕,农夫无所 贪利,是以逐稼中灾,莫肯就外。古之利其民,诱之以 利,弗胁以刑〔五〕。易曰:“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六〕。”是故建武初〔七〕,得边郡,户虽数百,令岁 举孝廉,以召来人。今诚宜权时令边郡举孝一人,廉吏 世〔八〕举一人,益置明经百石一人〔九〕,内郡人将 妻子来占着〔一0〕,五岁以上,与居民同均,皆得选 举。又募运民耕边入谷,远郡千斛,近郡二千斛,拜爵 五大夫〔一一〕。可不欲爵者,使食倍贾于内郡〔一二 〕。如此,君子小人各有所利,则虽欲令无往,弗能止 也。此均〔一三〕苦乐,平傜役,充边境,安chinazhongguo之要 术也。

〔一〕 “诏书”以下,文有脱误。 按后汉书丁鸿传云:‘永元四年,代袁安为司徒。时大 郡口五六十万,举孝廉二人, 小 郡口二十万并有蛮夷者,亦举二人。帝以为不均,下公 卿会议。鸿与司空刘方上言:“凡口率之科,宜有阶品 ,蛮夷错杂不得为数。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 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 ;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 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帝从之。’和帝纪永元十 三年诏曰:“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 修良吏,进仕路狭。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 ,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 ;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俞樾云:‘依文诠解, 亦自可通。后汉书丁鸿传:“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 岁举孝廉一人。”又和帝纪:“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 ,岁举孝廉一人。”是汉制举孝廉,内郡与边地不同。 此文则合并言之。“诏书法令,二十万口”,此以内地 言也;“边郡十万”,此以边地言也;其下云“岁举孝 廉一人”,则合内地边地而言也。如分别言之,当云“ 诏书法令,郡国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边郡十万口 ,岁举孝廉一人”,则文义自明矣。“员除世”句,“ 世”乃“三十”二字之误。“除”疑当为“际”。淮南 原道训:“高不可际”,注曰:“际,至也。”“际” 与“至”一声之转。以“际”为“至”,盖汉人语。“ 员际三十,举廉吏一人”,言满三十员,则举一廉吏也 。下文云:“廉吏世举一人”,“世”亦当为“三十” 。’○铎按:俞说是。“世”即“卅”之讹。说文:“
卅,三十并也。”述赦篇:“令世 岁老古时一赦”,浮侈篇:“或丁夫世不傅犁锄”,“ 世”字误与此同。

〔二〕 毛诗卷耳序云:“知臣下之 勤劳。”汝坟郑笺云:“贤者而处勤劳之职。”

〔三〕 “不”字旧脱,据程本补。 新语术事篇云:“道术蓄积而不舒。”吴越春秋:‘伍 子胥曰:“平王卒,吾志不悉矣。”’

〔四〕 汉书杜周传云:“衣冠谓钦 为盲杜子夏”,颜师古注:“衣冠,谓士大夫也。”说 文云:“觊,●幸也。”小尔雅广言云:“觊,望也。 ”

〔五〕 “利其民”之“利”当为“ 理”。理,治也。襄廿六年左传云:“古之治民者,劝 赏而畏刑。”杜注:“乐行赏而惮用刑。”○铎按:“ 利”当为“制”,涉上下文二“利”字而误。“制”本 作“
●”,故与“利”恒相乱,边议篇 :“易利御寇”,旧讹“制”,卜列篇:“奉成阴阳而 制物”,旧误“利”,其比也。“制民”与篇首“制国 ”义近。书吕刑:“折民惟刑”,一作“制民惟刑”, 陶潜四八目引同,此古言“制民”之证。

〔六〕 观象辞。

〔七〕 后汉光武纪元。

〔八〕 ○铎按:“世”当为“卅” ,说见上。“人”程本作“又”,讹。

〔九〕 ○铎按:上文“边郡举孝一 人,廉吏卅举一人”,皆言口率,不言其秩,疑此“百 石”当为“百户”,言此时边郡户口锐减,每百户得增 置一明经,所谓权宜之计也。

〔一0〕“占”旧作“召”。史记田 叔传云:“因占着名数,家于武功”,索隐云:“言卜 日而自占着家口名数,隶于武功,犹今附籍然也。”汉 书宣帝纪地节三年诏曰:“流民自占八万余口”,颜师 古注:“占者,谓自隐度其户口而着名籍也。”二家说 “占”字各异,颜氏得之。○铎按:小司马以“家”为 “家口”亦误。说文:“家,居也。”言居于武功也。 列子天瑞篇:“国不足,将嫁于卫”,家、嫁古字通。

〔一一〕汉书百官公卿表云:“爵九 级,五大夫。”

〔一二〕“可”疑“其”之误。“贾 ”读为“价”。墨子号令篇云:“牧粟米布钱金,出内 畜产,皆为平直其贾,与主人券书之。事已,皆各以其 贾倍赏之。又用其贾贵贱多少赐爵。欲为吏者许之。其 不欲为吏,而欲以受赐赏爵禄若赎士亲戚所知罪人者, 以令许之。”此文本于彼。

〔一三〕“此均”二字旧倒。
 
 
 

潜夫论笺校正卷六

  卜列〔一〕第二十五

  天地开辟有神民,民神异业精气通〔二〕。行有招 召〔三〕,命有遭随〔四〕,吉凶之期,天难谌斯〔五 〕。圣贤虽察不自专,故立卜筮以质神灵〔六〕。孔子 称“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智”。又曰:“君子将 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而向〔七〕。”是以禹之 得皋陶,文王之取吕尚,皆兆告其象,卜底其思,以成 其吉〔八〕。

〔一〕 ○铎按:“列”犹“论”也 。小尔雅广诂:“列,次也。”广言:“列,陈也。” 论语序集解云:“论,次也。”史记张仪传索隐云:“ 论,陈也。”凡陈说事理而有序次为“论”,亦可谓之 “列”。下三篇同。

〔二〕 御览一引尚书中候云:“天 地开辟。”楚语:‘观射父云:“古者民神不杂,民之 精爽不携贰者,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是 使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时服,而后使先圣之后 之有光烈而敬恭明神者以为之祝,使名姓之后而心率旧 典者为之宗。于是乎有天地神名类物之官,是谓五官, 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 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 祸灾不至,求用不匮。”’路史前纪三引此文,误以“ 神民”为帝者名氏,又以“行”字带上读,陈耀文天中 记十一尝正之。○铎按:山海经 海 内经有“神民之丘”,郭注:“神民,言上有神人。” 或此“神民”为古帝者名氏,未可知也。

〔三〕 荀子劝学篇云:“言有召祸 也,行有招辱也。”

〔四〕 庄子列御寇篇云:“达大命 者随,达小命者遭。”春秋繁露重政篇云:“人始生有 大命,是其体也。有变命存其闲者,其政也。政不齐, 则人有忿怒之志。若将施危难之中而时有遭随者,神明 之所接绝属之符也。”遭命、随命,注见论荣篇。

〔五〕 诗大明。“谌”今作“忱” 。汉书贡禹传、后汉书胡广传、续汉书律历志论、春秋 繁露如天之为篇、说文谌字下并与此同。○铎按:毛诗 作“忱”用借字,三家作“谌”用本字。尔雅释诂:“ 谌,信也。”相列篇亦引此诗,“谌”作“忱”,盖后 人依毛诗改之。

〔六〕 礼记祭义云:“昔者圣人建 阴阳天地之情,立以为易。易抱龟南面,天子卷冕北面 ,虽有明知之心,必进断其志焉,示不敢专,以尊天也 。”史记龟策传云:“君子谓夫轻卜筮无神明者,悖; 背人道信祯祥者,鬼神不得其正。故书建稽疑,五谋而 卜筮居其二,五占从其多,明有而不专之道也。”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 通蓍龟篇云:“圣人独见先睹,必问蓍龟何?示不自专 也。”论衡辨祟篇云:“圣人举事,先定于义,义已定 立,决以卜筮,示不专己,明与鬼神同意共指,欲令众 下信用不疑。”卜筮篇云:“俗信卜筮,谓卜者问天, 筮者问地,蓍神龟灵,兆数报应,故舍人议而就卜筮, 违可否而信吉凶。”实知篇云:“若蓍龟之知吉凶,蓍 草称神,龟称灵矣。”

〔七〕 并易系辞上传。而向,“而 ”字王弼本作“如”,古通。○铎按:而、如古通,顾 炎武尝举二十余事,见日知录卷三十二。向,释文云: ‘又作“响”。’向,隶俗字,说文所无。

〔八〕 六韬文师篇云:‘文王将田 ,史编布卜曰:“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非 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非罴,兆得公侯,天遗汝师,以之佐昌,施及三王。 ”文王曰:“兆致是乎?”史编曰:“编之太祖史畴为 禹占得皋陶,兆比于此。”文王乃斋三 日 ,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乃载与俱归,立以为 师。’宋书符瑞志上史编作史遍,云:‘王至于磻溪之 水,吕尚钓于涯。王下趋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见光 景于斯。”’按志所言,皆本纬书。○铎按:昭元年左 传杜注:“底,致也。”

  夫君子闻善则劝乐而进〔一〕,闻恶则循〔二〕 省而改尤,故安静而多福;小人闻善〔三〕,闻恶〔四 〕即慑惧而妄为,故狂躁而多祸。是故凡卜筮者,盖所 问吉凶之情,言兴衰之期,令人修身慎行以迎福也〔五 〕。

〔一〕 脱一字。○铎按:孟子梁惠 王上篇:“而民欢乐之”,宋孙奭音义云:‘“欢乐” 本一作“劝乐”。’昭九年左传叔孙昭子引诗:“经始 勿亟,庶民子来”,杜注:“言文王始经营灵台,非急 疾之,众民自以为子义来劝乐为之。”此“劝乐”二字 盖本孟子。

〔二〕 “循”当作“修”。

〔三〕 “善”下脱六字。

〔四〕 “闻恶”二字补。

〔五〕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云:“ 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 。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 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埶导之以 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

  且圣王之立卜筮也,不违民以为吉,不专任以断 事〔一〕。故鸿范之占,大同是尚〔二〕。书又曰:“ 假尔元龟,罔敢知吉〔三〕。”诗云:“我龟既厌,不 我告犹〔四〕。”从此观之,蓍龟之情,傥有随时俭易 〔五〕,不以诚邪?将世无史苏之材〔六〕,识神者少 乎?及周史之筮敬仲〔七〕,庄叔之筮穆子〔八〕,可 谓能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者矣〔九〕。使献公早纳史苏 之言,穆子宿备庄叔之戒〔一0〕,则骊姬、竖牛之谗 ,亦将无由而入,无破国危身之祸也〔一一〕。

〔一〕 论衡卜筮篇云:“世人言卜 筮者多,得诚实者寡。论者或谓蓍龟可以参事,不可纯 用。”

〔二〕 “鸿”今作“洪”。

〔三〕 书西伯戡黎。“假尔”今作 “格人”,史记殷本纪作“假人”。礼记曲礼云:“假 尔泰龟有常。”○铎按:论衡卜筮篇云:‘纣至恶之君 也。当时灾异繁多,七十卜而皆凶,故祖伊曰:“格人 元龟,罔敢知吉。”贤者不举,大龟不兆。’孙星衍尚 书今古文注疏云:‘以“贤者”训“格人”,则古文尚 书自作“人”,与今文异也。’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云 :‘“格人”作“假尔”,此盖如礼记“假尔大龟有常 ”之训,疑今文尚书本然。然史记作“假人”,假、格 古通用。论衡以“贤者”训“格人”,则今文尚书与古 文尚书同也。“尔”字恐有误。’陈乔枞今文尚书经说 考八云:‘作“假尔”者,当是小夏侯本。曲礼:“假 尔泰龟有常,假尔泰筮有常”,郑注以为“命龟筮词” ,自是经师相传旧说。“尔”古文作“尔”,与“人” 相近。汉书言夏侯建从五经诸儒问与尚书相出入者,牵 引以次章句,具文饰说。夏侯胜非之曰:“建所谓章句 小儒,破碎大道。”建亦非胜为学疏略,难以应敌。建 卒自颛门名经。此盖建据曲礼文,疑尚书“假人”为“ 假尔”之讹,故读从“尔”字。王符所引,殆小夏侯尚 书与?’孙、段、陈三家定作“假尔”者为今文尚书是 也。古文作“格人”者,“人”即“尔”字之坏,盖可 无疑。

〔四〕 小旻。

〔五〕 易系辞上传云:“辞有险易 ”,释文引京房注:“险,恶也;易,善也。”古字险 、俭通用。易屯卦:“动乎险中”, 隶 释刘修碑作“俭”。否卦“俭德”,李鼎祚周易集解引 虞翻曰:‘“俭”或作“险”。’襄廿九年左传:“险 而易行”,史记吴世家作“俭”。

〔六〕 僖十五年左传。

〔七〕 庄廿二年左传。○铎按:“ 及”犹“若”也。训见经传释词卷五。

〔八〕 昭五年左传。

〔九〕 易系辞上传。

〔一0〕○铎按:“宿”亦“早”也 。周书寤儆篇孔晁注:“●,古文夙。”说文:“●, 从●声。●,古文夙。”尔雅释诂:“夙,早也。”

〔一一〕○铎按:晋语一:‘献公卜 伐骊戎,史苏占之曰:“胜而不吉。”公弗听,遂伐骊 戎,克之,获骊姬以归。有宠,立以为夫人。生奚齐。 骊姬请使申生主曲沃,重耳处蒲城,夷吾处屈,奚齐处 绛。公许之。史苏曰:“乱本生矣。”骊姬果作难,shaa 太子,而逐二公子。’故曰:“使献公早纳史苏之言, 则骊姬之谗亦将无由而入。”此与僖十五年史苏占献公 筮嫁伯姬于秦事不相涉。汪笺略,故备说之。

  圣人甚重卜筮,然不疑之事,亦不问也〔一〕。 甚敬祭祀,非礼之祈,亦不为也〔二〕。故曰:“圣人 不烦卜筮〔三〕”,“敬鬼神而远之〔四〕”。夫鬼神 与人殊气异务,非有事故,何奈于我〔五〕?故孔子善 楚昭之不祀河〔六〕,而恶季氏之旅泰山〔七〕。今俗 人筴〔八〕于卜筮,而祭非其鬼〔九〕,岂不惑哉!

〔一〕 桓十一年左传云:“卜以决 疑,不疑何卜?”

〔二〕 礼记曲礼云:“非其所祭而 祭之,名曰淫祀。”

〔三〕 哀十八年左传。

〔四〕 论语。

〔五〕 史记吴世家:‘专诸曰:“ 是无奈我何。”’

〔六〕 哀六年左传。○铎按:黄河 古称河。

〔七〕 论语。

〔八〕 “筴”疑“狎”。

〔九〕 论语:“非其鬼而祭之,谄 也。”

  亦有妄传姓于五音,设五宅之符第〔一〕,其为 诬也甚矣!古有阴阳,然后有五行〔二〕。五帝右据行 气〔三〕,以生人民〔四〕,载世远,乃有姓名敬民〔 五〕。名字者,盖所以别众猥而显此人尔,非以纪〔六 〕五音而定刚柔也。今俗人不能推纪本祖,而反欲以声 音言语定五行,误莫甚焉〔七〕。

〔一〕 论衡诘术篇云:“五音之家 ,用口调姓名及字,用姓定其名,用名正其字。口有张 歙,声有外内,以定五音宫商之实。”又云:‘图宅术 曰:“宅有八术,以六甲之名数而第之,第定名立,宫 商殊别。宅有五音,姓有五声。宅不宜其姓,姓与宅相 贼,则疾病死亡,犯罪遇祸。”’王先生云:‘“传” 当作“傅”。’○铎按:程本作“□”,亦误。

〔二〕 春秋繁露五行相生篇云:“ 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

〔三〕 家语五帝篇:‘孔子曰:“ 昔某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木、火、金、水、土, 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 帝 。”释名释天云:“五行者,五气也。”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通五行篇 云:“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王先生云:‘ “右”疑当作“各”。’继培按:“
各”字是也。汉书律历志云:“三 代各据一统。”

〔四〕 礼记大传云:“王者禘其祖 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郑注:“王者之先祖皆感太 微五帝之精以生,苍则灵威仰,赤则赤熛怒,黄则含枢 纽,白则白招拒,黑则汁光纪。”疏云:‘“苍则灵威 仰”至“汁光纪”者,春秋文耀钩文。’宣三年公羊传 何休注:“上帝,五帝在太微之中,迭生子孙,更王天 下。”疏云:“此五帝者,即灵威仰之属。”

〔五〕 “敬民”盖“号氏”之误。

〔六〕 “纪”旧作“绝”。

〔七〕 论衡诘术篇云:“人之有姓 者,用禀于天。天得五行之气为姓耶?以口张歙声外内 为姓也?如以本所禀于天者为姓,若五谷万物禀气矣, 何故用口张歙、声内外定正之乎?”

  夫鱼处水而生〔一〕,鸟据巢而卵。即〔二〕不 推其本祖,谐音而可,即〔三〕呼鸟为鱼,可内〔四〕 之水乎?呼鱼为鸟,可栖之木邪〔五〕?此不然之事也 。命驹曰犊,终必〔六〕为马。是故凡姓之有音也,必 随其本生祖所王也。太皞木精,承岁而王,夫其子孙咸 当为角。神农火精,承荧惑而王,夫其子孙咸当为征。 黄帝土精,承镇而王,夫其子孙咸当为宫。少皞金精, 承太白而王,夫其子孙咸当为商。颛顼水精,承辰而王 ,夫其子孙咸当为羽〔七〕。虽号百变,音行不易。

〔一〕 庄子至乐篇文。

〔二〕 “即”字疑衍,盖“卵”之 驳文。○铎按:“即”犹“若”也。训见经传释词卷八 。汪以为衍文,非。

〔三〕 “即”与“则”同。

〔四〕 “内”读为“纳”。

〔五〕 说文云:“西,鸟在巢上。 或从木、妻作栖。”

〔六〕 “必”旧作“不”。

〔七〕 汉书律历志云:“五星之合 于五行,水合于辰星,火合于荧惑,金合于太白,木合 于岁星,土合于镇星。”御览五引尚书考灵耀云:“岁 星木精,荧惑火精,镇星土精,太白金精,辰星水精也 。”开元占经十九引春秋运斗枢云:“岁星帅五精聚于 东方七宿,苍帝以仁良温让起。荧惑帅五精聚于南方七 宿,赤帝以宽明多智略起。填星帅五精聚于zhoongyaang,黄帝 以重厚贤圣起。太白帅五精聚于西方七宿,白帝以勇武 诚信多节义起。辰星帅五精聚于北方七宿,黑帝以清平 静洁通明起。”“填”与“镇”同。

  俗工又曰:“商家之宅,宜西出门〔一〕。”此 复虚矣。五行当出乘其胜,入居其隩乃安吉。商家向东 入〔二〕,东入反以为金伐木,则家中精神日战斗也。 五行皆然。又曰:“宅有宫商之第,直符之岁〔三〕。 ”既然者,于〔四〕其上增损门数,即可以变其音而过 其符邪?今一宅也,同姓相代,或吉或凶;一官也,同 姓相代,或迁或免;一宫也,成、康居之日以兴,幽、 厉居之日以衰。由此观之,吉凶兴衰不在宅明矣〔五〕 。

〔一〕 论衡诘术篇云:‘图宅术曰 :“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则商金南方火 也,征火北方水也。水胜火,火贼金,五行之气不相得 ,故五姓之宅,门有宜向。向得其宜,富贵吉昌;向失 其宜,贫贱衰耗。”’

〔二〕 文有脱误。

〔三〕 论衡●时篇云:“太岁在子 ,子宅直符,午宅为破。”

〔四〕 旧作“放”。

〔五〕 论衡诘术篇云:“今府廷之 内,吏舍连属,门向有南北,长吏舍传,闾居有东西。 长吏之姓,必有宫商,诸吏之舍,必有征羽。安官迁徙 ,未必角姓门南向也。失位贬黜,未必商姓门北出也。 ”

  及诸神祇太岁、丰隆、钩陈、太阴将军之属〔一 〕,此乃天吏,非细民所当事也。天之有此神也,皆所 以奉成阴阳而利物也〔二〕,若人治之有牧守令长矣。 向之何怒?背之何怨?君民道近,不宜相责,况神致贵 ,与人异礼,岂可望乎〔三〕?

〔一〕 韩非子饰邪篇云:“丰隆、 五行、太乙、王相、摄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抢、 岁星。”王逸离骚注云:“丰隆,雷师。”汉书扬雄传 云:“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陈使当兵。”张晏曰:“ 太阴,岁后三辰也。”服虔曰:“钩陈,紫宫外营陈星 。”按抱朴子登涉篇有诺皋太阴将军。○铎按:“及” 犹“若”也,与上“及周史之筮敬仲”同。

〔二〕 汉书律历志云:“万物棣通 ,族出于寅,人奉而成之。”“
利”何本作“吏”。按利、吏并误 ,当是“●”字。说文云:“●,裁也。从刀,从未。 ”●、利字形相近而误。

〔三〕 论衡讥日篇云:“堪舆历历 上诸神非一,圣人不言,诸子不传,殆无其实。天道难 知,假令有之,诸神用事之日也。忌之何福?不讳何祸 ?王者以甲子之日举事,民亦用之,王者闻之,不刑法 也。夫王者不怒民不与己相避,天神何为独当责之?” 说文云:“●,责望也。”经典通作“望”。

  且欲使人而避鬼,是即道路不可行,而室庐不复 居也。此谓贤人君子秉心方直,精神坚固者也〔一〕。 至如世俗小人,丑妾婢妇〔二〕,浅陋愚戆,渐染既成 ,又数扬精破胆。今不顺精诚所向〔三〕,而彊之以其 所畏,直亦增病尔。何以明其然也?夫人之所以为人者 ,非以此八尺之身也〔四〕,乃以其有精神也。人有恐 怖死者,非病之所加也,非人功之所辜也〔五〕。然而 至于遂不损者〔六〕,精诚去之也〔七〕。孟贲狎猛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 而不惶〔八〕,婴人畏蝼蚁而发闻〔九〕。今通士〔一 0〕或欲彊羸病之愚人〔一一〕,必之其所不能〔一二 〕,吾又恐其未尽善也〔一三〕。

〔一〕 诗定之方中云:“秉心塞渊 ”,毛传:“秉,操也。”淮南子泛论训云:“圣人心 平志易,精神内守,物莫足以惑之。”鲁语云:“血气 强固。”

〔二〕 礼记曲礼郑注:“婢之言卑 也。”

〔三〕 庄子渔父篇云:“真者,精 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论衡感虚篇云:“ 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四〕 考工记云:“人长八尺。” 说文云“夫,丈夫也。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 长八尺,故曰丈夫。”

〔五〕 句有误字。

〔六〕 损,谓病减也。后汉书袁安 后闳传云:“封观当举孝廉,以兄名位未显,遂称风疾 。后数年,兄得举,观乃称损。”方言云:“
斟,益也。凡病少愈而加剧,亦谓 之不斟。”郭注:“言虽少损无所益也。”

〔七〕 汉书东方朔传云:“精神散 而邪气及。”

〔八〕 旧作“盖奔柙猛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而不惶” 。按韩非子守道篇云:“服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而不以柙,此贲、育之所 患。”意与此背。荀子臣道篇云:“狎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则危,灾及其 身。”论衡遭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篇亦云:“夫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山林之兽,不狎之物 也。”广雅释诂云:“惶,惧也。”

〔九〕 “婴人”犹“婴儿”。发闻 ,谓发声闻于人也。韩策张仪说韩王曰:“夫秦卒之与 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之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 之与婴儿也。”是亦孟贲、婴儿对举之证。

〔一0〕荀子不苟篇云:“物至而应 ,事起而辨,若是则可谓通士矣。”淮南子修务训云: “通士者,必孔、墨之类。”

〔一一〕礼记问丧云:“身病体羸。 ”韩非子十过篇云:“士大夫羸病。”

〔一二〕大戴礼曾子立事篇云:“彊 其所不能。”

〔一三〕论语云:“未尽善也。”

  移风易俗之本,乃在开其心而正其精。今民生不 见正道,而长于邪淫诳惑之中,其信之也,难卒〔一〕 解也。惟王者能变之〔二〕。

〔一〕 “卒”读为“猝”。

〔二〕 汉书地理志云:‘孔子曰: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言圣王在上,统理人伦,必 务其本而易其末。淮南子泰族训云:“诚决其善志,防 其邪心,启其善道,塞其奸路,与同出一道,则民性可 善,而风俗可美也。”
 
 
 

  巫列〔一〕第二十六

  凡人吉凶,以行为主,以命为决。行者,己之质也 ;命者,天之制也〔二〕。在于己者,固可为也;在于 天者,不可知也。巫觋祝请,亦其助也,然非德不行。 巫史祝祈者,盖所以交鬼神而救细微尔,至于大命〔三 〕,末如之何〔四〕。譬民人之请谒于吏矣,可以解微 过,不能脱正罪。设有人于此〔五〕,昼夜慢侮君父之 教,干犯先王之禁,不克己心,思改过〔六〕善,而苟 骤发请谒,以求解免,必不几矣〔七〕。不若修己,小 心畏慎,无犯上之必令也〔八〕。故孔子不听子路,而 云“丘之祷久矣〔九〕”。孝经云:“夫然,故生则亲 安之,祭则鬼享之。”由此观之,德义无违,鬼〔一0 〕神乃享;鬼神受享,福祚乃隆〔一一〕。故诗云:“ 降福穣穣,降福简简,威仪板板。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一二〕。”此言人德义美茂,神歆享醉饱,乃反报之 以福也。

〔一〕 ○铎按:此篇论却灾致福, 在己修德,不在祷祀。说虽是,而适暴露作者为有神论 者。旧作“正列”者讹。

〔二〕 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通寿命篇云:“命者何 谓也?人之寿也,天命己使生者也。”

〔三〕 哀十五年左传云:“大命陨 坠。”

〔四〕 论语云:“吾末如之何也已 矣。”

〔五〕 孟子云:“有人于此。”

〔六〕 “过”下脱一字。○铎按: 邵校本臆补“迁”字。

〔七〕 “几”读为“冀”。○铎按 :赞学篇“必无几矣”同。

〔八〕 “必令”疑倒。述赦篇云: “奸轨之减十八九,可胜必也。”即其例。或云:“必 令,谓罚严而必也。”

〔九〕 论语。

〔一0〕“鬼”字旧脱。

〔一一〕昭廿年左传云:“鬼神用享 ,国受其福。”

〔一二〕诗执竞。“板板”今作“反 反”。○铎按:程本“穣穣”作“禳禳”。尔雅释训: “禳禳,福也。”释文:‘今作“穣”。’ 阮 元校勘记云:‘毛诗执竞:“穣穣,众也。”字从禾, 言若黍稷之众多也。尔雅:“禳禳,福也。”字从示, 言禳除灾祸,则神降之福也。今本盖据毛诗改之。’陈 乔枞诗经四家异文考云:‘初学记十五引诗亦作“禳” 字,与尔雅及潜夫论合,是三家今文有作“禳禳”者。 毛诗“禳”作“穣”,“板”作“反”,与三家文异。 ’穣穣,众也。板板,大也。“反”借字,“禳”字讹 。

  虢公〔一〕延神而亟亡〔二〕,赵婴祭天而速灭 〔三〕,此盖所谓神不歆其祀,民不即其事也〔四〕。 故鲁史书曰:“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五〕 。”楚昭不穣云〔六〕,宋景不移咎〔七〕,子产距裨 灶〔八〕,邾文公违卜史〔九〕,此皆审己知道,身以 俟命者也〔一0〕。晏平仲有言:“祝有益也,诅亦有 损也〔一一〕。”季梁之谏隋侯〔一二〕,宫之奇说虞 公〔一三〕,可谓明乎天人之道,达乎神明之分矣。

〔一〕 “公”字旧脱。

〔二〕 庄卅二年左传。○铎按:事 亦见周语上。

〔三〕 成五年左传。○铎按:传云 :‘婴梦天使谓己:“祭余,余福女。”祭之明日而亡 。’此云“祭天”,即祭其神。

〔四〕 昭元年左传。

〔五〕 庄卅二年左传。

〔六〕 哀六年左传。○铎按:传云 ‘是岁也,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楚子使问诸周太 史。周太史曰:“其当王身乎!若禜之,可移于令尹、 司马。”王曰:“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 遂弗禜。’杜注:“禜,禳祭。”此文“穣”当为“禳 ”。两京本、述古堂本不误。

〔七〕 吕氏春秋制乐篇。○铎按: 事亦见淮南子道应训、新序杂事四、论衡变虚篇。

〔八〕 昭十七年左传。○铎按:距 、□古字通,俗作“拒”。裨灶欲用瓘、斝、玉瓒禳火 ,而子产拒之也。

〔九〕 文十三年左传。

〔一0〕礼记中庸云:“君子居易以 俟命。”“身”上脱一字,当是“修”字。孟子云:“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一一〕昭廿年左传。○铎按:传无 下“也”字,晏子春秋外篇同。内篇谏上作“则诅亦有 损也”。

〔一二〕桓六年左传。○铎按:“隋 ”字后人所改,传作“随”。

〔一三〕僖五年左传。○铎按:此本 作“宫奇之说虞公”。宫之奇而称宫奇,犹介之推称介 推(见遏利篇、jiaoji篇)。上文楚昭王作楚昭,宋景公 作宋景,皆名字剪截之例也。“宫奇之说虞公”,与“ 季梁之谏隋侯”一律,若如今本,则句法参差矣。卜列 篇:“周史之筮敬仲,庄叔之筮穆子”,相列篇:“唐 举之相李兑、蔡泽,许负之相邓通、条侯”,语例并与 此同。

  夫妖不胜德〔一〕,邪不伐正〔二〕,天之经也 〔三〕。虽时有违,然智者守其正道,而不近于淫鬼。 所谓淫鬼者,闲邪精物〔四〕,非有守司真神灵也〔五 〕。鬼之有此,犹人之有奸言卖平以干求者也〔六〕。 若或诱之〔七〕,则远来不止,而终必有咎〔八〕。鬼 神亦然,故申繻曰:“人之所忌,其气炎以取之。人无 衅焉,妖不自作〔九〕。”是谓人不可多忌,多忌妄畏 ,实致妖祥。

〔一〕 史记殷本纪:‘伊陟曰:“ 臣闻妖不胜德。”’

〔二〕 淮南子缪称训云:“正身直 行,众邪自息。”

〔三〕 孝经。

〔四〕 史记留侯世家赞云:“学者 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齐悼惠王世家:“魏勃少时 ,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扫齐相 舍人门外。相舍人怪之,以为物而伺之。”索隐:‘姚 氏云:“物,怪物。”’说文云:“●改,大刚卯也。 以逐精鬼。”汉书艺文志杂占类有人鬼精物六畜变怪二 十一卷。

〔五〕 大戴礼曾子天员篇云:“阳 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

〔六〕 卖平,以市道为喻。周礼小 宰:“听卖买以质剂”,郑司农云:“质剂,谓市中平 贾,今时月平是也。”汉书食货志云:“诸司市常以四 时中月实定所掌,为物上中下之贾,各自用为其市平。 ”法言学行篇云:“一哄之市,必立之平。”李轨注: “市无平,必失贵贱之正。”盐铁论本议篇云:“开委 府于京,以笼货物。贱即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失实 ,商贾无所贸利,故曰平准。”禁耕篇云:“
山海有禁而民不倾,贵贱有平而民 不疑。县官设衡立准,人从所欲,虽使五尺童子适市, 莫之能欺。今罢去之,则豪民擅其用而专其利。决市闾 巷,高下在口吻,贵贱无常。”本议篇又云:“行奸卖 平,农民重苦。”“卖平”即所谓“高下在口吻”也。 续汉书五行志云:‘
桓帝之初,京师童谣曰:“游平卖 印自有平,不辟贤豪及大姓。”’后汉书窦武传章怀注 引“平”作“评”。盖勋传注引续汉书云:‘中平元年 ,黄巾贼起,故武威太守酒泉黄隽被征失期。梁鹄欲奏 诛隽,勋为言得免。隽以黄金二十斤谢勋。勋谓隽曰: “吾以子罪在八议,故为子言,吾岂卖评哉?”终辞不 受。’“评”与“平”同。郭太后许劭传:“劭与从兄 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dang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 汝南俗有月旦评焉。”“月旦评”亦取“月平”之义。 汉时市列,每月评定贵贱,如今时朔望有长落矣。

〔七〕 说文云:“●,相訹呼也。 或从言、秀。”

〔八〕 宣十二年左传云:“必有大 咎。”

〔九〕 庄十四年左传。“炎”正义 本作“焰”,释文作“炎”。按汉书五行志、艺文志并 作“炎”,颜师古曰:‘炎,读与 “ 焰”同。’风俗通过誉篇亦云:“人之所忌,炎自取之 。”续汉书五行志赞云:“妖岂或妄,气炎以观。”亦 用此传文也。○铎按:“焰”即“炎”之后出加声旁字 。说见杨遇夫先生积微居小学述林卷五。

  且人有爵位,鬼神有尊卑。天地山川、社稷五祀 〔一〕、百辟卿士有功于民者〔二〕,天子诸侯所命祀 也〔三〕。若乃巫觋之谓独语〔四〕,小人之所望畏, 土公、飞尸、咎魅、北君、衔聚、当路、直符七神〔五 〕,及民间缮治微蔑小禁,本非天王所当惮也〔六〕。

〔一〕 礼记王制云:“天子祭天地 ,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 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二〕 礼记月令云:“命百县雩祀 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祭法云:“此皆有功烈于民者 也。”

〔三〕 僖卅一年左传云:“不可以 闲成王、周公之命祀。”

〔四〕 ○铎按:“谓独”疑当作“ 请祷”。

〔五〕 论衡解除篇云:“宅中主神 ,有十二焉。青龙、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列十二位。龙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猛神,天之 正鬼也。飞尸流凶,不敢安集。”○铎按:周广业意林 附编引裴氏新言:“俗间有土公之神。”“土公”即今 俗所谓“土煞”,程本作“士公”,讹。

〔六〕 后汉书来歙后历传云:“皇 太子惊病不安,避幸安帝乳母野王君王圣舍。太子乳母 王男、厨监邴吉等以为圣舍新缮修,犯土禁,不可久御 。”钟离意传章怀注引东观记曰:‘意在堂邑,出俸钱 ,帅人作屋,功作既毕,为解土祝曰:“兴功役者令, 百姓无事。如有祸祟,令自当之。”’论衡解除篇云: “世间缮治宅舍,凿地掘土,功成作毕,解谢土神,名 曰解土。为土偶人以像鬼形,令巫祝延以解土神。已祭 之后,心快意喜,谓鬼神解谢,殃 祸 除去。”

  旧时京师不防〔一〕,动功造禁,以来吉祥应瑞 〔二〕,子孙昌炽〔三〕,不能过前。且夫以君畏臣, 以上需下,则必示弱而取陵,〔四〕殆非致福之招也〔 五〕。

〔一〕 ○铎按:“不防”二字疑有 误。

〔二〕 汉书车千秋传云:“每有吉 祥嘉应,数褒赏丞相。”王莽传云:“神祇欢喜,申以 福应,吉瑞累仍。”按“应瑞”字倒,“瑞应”见三式 篇。○铎按:吕氏春秋不侵篇云:“不足以来士矣”, 高注:‘“来”犹“致”也。’或“来”当为“求”。 隶书求、来多相乱,书吕刑:“惟货惟来”,马融本作 “求”。楚策:“寡人之得求反”,御览人事部引作“ 来”。逸周书大聚篇:“王若欲来天下民”(玉海二十 、六十引如此),周祝篇:“彼观万物,则何为来?” 孟子离娄篇:“舍馆定,然后来见长者乎?”今本“来 ”并误作“求”。是其例。

〔三〕 诗閟宫云:“俾尔昌而炽。 ”后汉书西南夷传朱辅上远夷乐德歌诗云:“子孙昌炽 。”

〔四〕 僖八年左传云:“示之弱矣 。”昭十八年传云:“下陵上替。”○铎按:“需”亦 “畏”也。周礼考工记辀人:“马不契需”,先郑注: ‘需,读为“畏需”之“需”。’是“需”与“畏”同 义。哀六年左传:“需,事之下也。”十四年传:“需 ,事之贼也。”释文并云:“需,疑也。”“疑”亦畏 怯恐惧之义(礼记杂记:“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 十饮酒食肉,皆为疑死。”郑注:‘“疑”犹“恐”也 。’荀子宥坐篇:“其赴百仞之谷不惧”,大戴礼劝学 篇“
惧”作“疑”)。鬼神亦天王之臣 ,故曰“君畏臣,上需下,示弱取陵”也。

〔五〕 易震彖曰:“震来●●,恐 致福也。”周礼男巫:“招弭以除疾病”,郑注:“招 ,招福也。”

  尝观上记〔一〕,人君身修正〔二〕赏罚明者, 国治而民安;民安乐者,天悦喜而增历数。故书曰:“ 王以小民受天永命〔三〕。”孔子曰:“天之所助者顺 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是以自 天佑之,吉无不利〔四〕。”此最却凶灾而致福善之本 也〔五〕。

〔一〕 “上记”注见思贤篇。

〔二〕 汉书匡衡传云:“圣德纯备 ,莫不修正。”贾山传颜师古注:“修正,谓修身正行 者。”宣帝纪元康元年诏云:“吏民厥身修正。”

〔三〕 召诰。○铎按:陈乔枞今文 尚书经说考二十云:‘经言“上下勤恤”,即务求治国 安民之道。民安乃命永。王符之言,亦述今文尚书说也 。’

〔四〕 易系辞上传。○铎按:王弼 本“贤”下“利”下并有“也”字,此省。

〔五〕 汉书李寻传云:“凶灾销灭 ,子孙之福不旋日而至。”治要载仲长统昌言云:“王 者官人无私,唯贤是亲,勤恤政事,屡省功臣,赏锡期 于功劳,刑罚归乎众恶,政平民安,各得其所,则天地 将自从我而正矣,休祥将自应我而集矣,恶物将自舍我 而亡矣。”意与此同。
 
 
 

  相列〔一〕第二十七

  诗所谓“天生烝民,有物有则〔二〕”。是故人身 体形貌皆有象类〔三〕,骨法角肉各有分部,以着性命 之期,显贵贱之表〔四〕,一人之身,而五行八卦之气 具焉〔五〕。故师旷曰“赤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不寿”,火家性易灭也〔 六〕。易之说卦:“巽为人多白眼”,相扬四白者兵死 ,此犹金伐木也〔七〕。经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八〕。”“
圣人有见天下之至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九〕 。”此亦贤人之所察,纪往以知来,而着为宪则也。

〔一〕 ○铎按:此篇论人体有象类 ,角肉有分部。故审其形貌,则知富贵;观其气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而 验吉凶。此本古人迷信。然谓人之骨相,若材木之有曲 直,万物之有常宜。苟矜其奇,不为修省改尤,则富贵 必不能坐致,而有福转为灾者,则不无可取。

〔二〕 烝民。

〔三〕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篇云:“ 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 。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 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淮南子精神训云 :“
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 ○铎按:列子杨朱篇:“人肖天地之类。”汉书刑法志 :“夫人宵天地之□。”皆此义。

〔四〕 论衡骨相篇云:“人命禀于 天,则有表候于体。察表候以知命,犹察斗斛以知容矣 。表候者,骨法之谓也。”又云:“贵贱贫富,命也。 操行清浊,性也。非徒命有骨法,性亦有骨法。”又云 :“
知命之人,见富贵于贫贱,睹贫贱 于富贵。按骨节之法,察皮肤之理,以审人之性命,无 不应者。”

〔五〕 易干凿度:‘孔子曰:“八 卦之序成立,则五气变形。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 气以为五常。”’按五气,五行之气。论衡物势篇云: “一人之身,含五行之气,故一人之行,有五常之操。 五常,五行之道也。”

〔六〕 逸周书太子晋解云:“汝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 赤白,火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不寿。”

〔七〕 王先生云:“四白,谓睛之 上下左右皆露白,易所谓多白眼也。相妇人法:目有四 白,五夫守宅。见唐书方技袁天纲传。”

〔八〕 易系辞下传。

〔九〕 系辞下传。王本“有”下有 “以”字,无“至”字,“诸”下有“其”字。○铎按 :此“至”字盖涉系辞上传“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 ”增。

  人之相法,或在面部,或在手足,或在行步,或 在声响〔一〕。面部欲溥平润泽〔二〕,手足欲深细明 直,行步欲安稳覆载〔三〕,音声欲温和中宫。头面手 足,身形骨节,皆欲相副称。此其略要也。

〔一〕 论衡骨相篇云:“相或在内 ,或在外,或在形体,或在声气。”

〔二〕 王先生云:‘“溥”当作“ 博”。’○铎按:“博平”谓宽而平,王说是。

〔三〕 按“安稳”古作“安隐”, “隐”亦“安”也。诗绵郑笺云:“民心定,乃安隐其 居。”三国志武帝传裴松之注引郑康成盘庚注云:“安 隐于其众。”董卓传注引华峤汉书曰:‘卓欲迁都长安 ,召公卿以下大议。司徒杨彪曰:“昔盘庚五迁,殷民 胥怨,故作三篇以晓天下之士,而海内安稳。”“安稳 ”与“安隐”同。成二年左传:“韩厥俯定其右”,杜 注:“俯,安隐之。”庄子应帝王篇:“其卧徐徐”, 司马彪注:“徐徐,安隐貌。”○铎按:广雅释诂一: “隐,安也。”王氏疏证云:‘说文:“●,所依据也 。读与隐同。”方言:“隐、据,定也。”“隐”与“ ●”通。今俗语言“安稳”者,“隐”声之转也。’

  夫骨法为禄相表,气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为吉凶候〔一〕,部位为 年时〔二〕,德行为三者招〔三〕,天授性命决然。表 有显微,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有浓淡,行有薄厚,命有去就。是以吉凶期 会,禄位成败,有不必〔四〕。非聪明慧智〔五〕,用 心精密,孰能以中?

〔一〕 荀子非相篇云:“相人之形 状颜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而知其吉凶妖祥。”论衡自然篇云:“吉凶蜚 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见于面,人不能为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自发 也。 ”自纪篇云:“人面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部七十有余,颊肌明洁,五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分 别,隐微忧喜,皆可得察。占射之者,十不失一。”

〔二〕 “时”下脱一字。

〔三〕 ○铎按:招,准的也。详后 注。

〔四〕 “必”下有脱字。

〔五〕 礼记中庸云:“惟天下至圣 为能聪明睿智。”

  昔内史叔服过鲁,公孙敖〔一〕闻其能相人也, 而见其二子焉。叔服曰:“谷也食子,难也收子,谷也 丰下,必有后于鲁〔二〕。”及穆伯之老也,文伯居养 ;其死也,惠叔典哭〔三〕。鲁竟立献子,〔四〕以续 孟氏之后。及王孙说相乔如〔五〕,子上几商臣〔六〕 ,子文忧越椒〔七〕,叔姬恶食我〔八〕,单襄公察晋 厉〔九〕,子贡观邾鲁〔一0〕,臧文听御说〔一一〕 ,陈咸见张〔一二〕,贤人达士〔一三〕,察以善心, 无不中矣。及唐举之相李兑、蔡泽〔一四〕,许负之相 邓通、条侯〔一五〕,虽司命班禄,追叙行事,弗能过 也。

〔一〕 “孙”旧作“●”。王先生 云:‘“●”当是“姓”字之误。古者孙、姓通用。诗 麟之趾“振振公姓”,毛传:“公姓,公孙也。”’

〔二〕 文元年左传。○铎按:杜注 云:“谷,文伯。难,惠叔。食子,奉祭祀供养者也。 收子,葬子身也。丰下,盖面方。”

〔三〕 文十四年左传。王侍郎云: ‘“典哭”疑“典丧”。’继培按:“丧”字是也。汉 书武五子传:“霍光征王贺典丧”,颜师古注:“令为 丧主。”

〔四〕 献子,谷之子。

〔五〕 周语。○铎按:“及”犹“ 若”也。下“及唐举”同。

〔六〕 文元年左传。按礼记玉藻郑 注:‘“几”犹“察”也。’

〔七〕 宣四年左传。

〔八〕 昭廿八年左传。

〔九〕 周语。

〔一0〕定十五年左传。

〔一一〕庄十一年左传。○铎按:传 作“御说”,释文云:‘本或作“御”。’史记宋世家 、汉书古今人表并与此同。

〔一二〕“张”下脱一字,程本作空 格。汉书有两陈咸:一陈万年子,见万年传;一王莽时 讲礼祭酒,见莽传。

〔一三〕汉书王商史丹傅喜传赞云: “虽宿儒达士,无以加焉。”

〔一四〕史记蔡泽传。

〔一五〕条侯事见史记绛侯世家。佞 幸传云:“上使善相者相通。”不云许负,此当别有所 据。○铎按:汉书外戚传:“许负相薄姬,当生天子。 ”薄姬为文帝母,邓通为文帝幸臣,宜有令许负相通之 事,特佞幸传未言其名耳。

  虽然,人之有骨法也,犹万物之有种类,材木之 有常宜。巧匠因象〔一〕,各有所授,曲者宜为轮,直 者宜为舆,檀宜作辐,榆宜作毂〔二〕,此其正法通率 也〔三〕。若有其质,而工不材〔四〕,可如何?故凡 相者,能期其所极,不能使之必至。十种之地〔五〕, 膏壤虽肥,弗耕不获〔六〕;千里之马,骨法虽具,弗 策不致〔七〕。

〔一〕 韩非子有度篇云:“巧匠目 意中绳。”

〔二〕 旧脱“轮直者宜为”五字。 按御览九百五十二引崔实政论云:‘师旷曰:“人骨法 犹木有宜,曲者为轮,直者为舆,檀宜作辐,榆宜作毂 。”’今据补。○铎按:诗魏风伐檀疏云:“言君子之 人身自斩伐檀木,欲以为轮辐之用。”是檀宜作辐也。

〔三〕 率,读如律。治要载崔实政 论云:“不可为天下通率。”

〔四〕 “材”与“裁”同。晋语云 :“童昏嚚喑僬侥,官师之所不材也。”

〔五〕 “地”旧作“也”。

〔六〕 易无妄六二:“不耕获。” 诗甫田毛传:“大田过度,而无人功,终不能获。”

〔七〕 后汉书马援传云:“昔有骐 骥,一日千里,伯乐见之,昭然不惑。近世有西河子舆 ,亦明相法。子舆传西河仪长孺,长孺传茂陵丁君都, 君都传成纪杨子阿。臣援尝师事子阿,受相马骨法,考 之于行事,辄有验效。”尉缭子武议篇云:“良马无策 ,远道不致。”

  夫觚而弗琢,不成于器〔一〕;士而弗仕,不成 于位。若此者,天地所不能贵贱,鬼神所不能贫富也。 或王公孙子,仕宦终老,不至于谷〔二〕。或庶隶厮贱 ,无故腾跃〔三〕,穷极爵位。此受天性命,当必然者 也。诗称“天难忱斯〔四〕”,性命之质,德行之招〔 五〕,参错授受〔六〕,不易者也。

〔一〕 盐铁论殊路篇云:‘孔子曰 :“觚不觚,觚哉!觚哉!”故人事加则为宗庙器,否 则斯养之舋才。’

〔二〕 论语:‘子曰:“三年学不 至于谷,不易得也。”’孔安国注:“谷,善也。”释 文引郑康成注:“谷,禄也。”此亦当训“谷”为“禄 ”。

〔三〕 汉书食货志云:“物痛腾跃 。”

〔四〕 “忱”卜列篇作“谌”,此 盖后人据毛诗改之。

〔五〕 质、招皆以射的为喻。周礼 司裘:“王大射,则共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hu侯、熊侯、豹侯设其鹄”,郑 司农云:“方十尺曰侯,四尺曰鹄,二尺曰正,四寸曰 质。”淮南子原道训云:“先者则后者之弓矢质的也” ,高诱注:“质的,射者之准艺也。”吕氏春秋本生篇 云:“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高诱注:“招,埻的 也。”尽数篇云:“射而不中,反修于招,何益于中? ”别类篇云:“射招者欲其中小也”,高注并云:“招 ,准艺也。”质、准、埻同字。

〔六〕 “受”字旧脱。

  然其大要,骨法为主,气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为候〔一〕。五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之 见,王废有时。〔二〕智者见祥,修善迎之,其有忧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 ,循〔三〕行改尤。愚者反戾,不自省思,虽休征见相 ,福转为灾。于戏君子,可不敬哉!

〔一〕 史记淮阴侯传:‘蒯通曰: “仆尝受相人之术,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 ’

〔二〕 “时”字旧脱。按梦列篇云 :“五行王相谓之时”,今据补。“时”与下之、尤、 思、灾为韵。长短经察相篇注引相经云:“五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并以四 时判之。春三月,青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王,赤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相,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囚,黄、黑二 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皆死。夏三月,赤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王,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yellowhuangse皆相,青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死, 黑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囚。秋三月,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王,黑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相,赤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死,青、黄二 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皆囚。冬三月,黑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王,青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相,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死,黄与赤二 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囚。若得其时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王相者吉,不得其时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王相若囚死者 凶。”

〔三〕 “循”当作“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