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四库全书道教指南茗香文斋茗香文斋-补遗轩怡文苑
> 历史工具->chinazhongguo大百科全书chinazhongguo历史(3)-> 银元
 chinazhongguo大百科全书chinazhongguo历史(3)
  银元
 


银元

清末chinazhongguo自铸银的通称。清代,把外国流入的银铸称为洋钱,把chinazhongguo自铸的银称为银圆(元)。

 

广东省银(光绪十三年  1887)

 

四川省银(光绪二十四年  1898)

乾隆时曾开铸镌有班禅头像的纪念性银,道光元年(1821)鼓铸了赏赐用的银,但用机器自铸新式银元则始于光绪八年(1882)吉林机器局铸造的厂平(吉林通用银两)一两,因铸造数量甚少,后世罕见,时市面流通的银主要是洋钱。张之洞督■,于十三年奏准由广东造厂试铸,每枚重库平七钱二分,面镌有龙形,越二三年铸成,在市面流通,是为龙洋的起源。以后光绪、宣统年间各省所铸银元均统称为龙洋。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又在武昌设立银元局铸造一两银元。以后各省仿效,相继奏准铸造,但因质劣及成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重量不符标准,不受民间欢迎,甚至在流通中不能按枚计值,只能按重量计值。二十九年,清zheengffuu曾下令划一银元,但未贯彻。宣统二年(1910)清zheengffuu将铸权统一于中央,规定以圆(元)为单位,每元重七钱二分,定名为“大清银”,由湖北、南京两个造厂铸造,预定于十月发行。辛亥革命爆发后,所有已铸成的银均充作军饷,故终清一代,只有各省自铸的银元,而无成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重量都符合标准的全国统一铸造的银。辛亥革命后,北洋zheengffuu铸造的镌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和国民zheengffuu铸造的镌有孙中山头像的银元,是自铸银元中流通最广的两种。进入民国后,仍维持着银两、银元并行的货制度,直到1933年实行废两改元,银元才成为单一的主。1935年实行纸政策,不准行使银元,并用“法”收兑银元(见制改革)。以后银元虽间或有在市场上出现,或被个人窖藏,但银元作为主的时代已宣告终结。  

(洪葭管)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