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四库全书道教指南茗香文斋茗香文斋-补遗轩怡文苑
> 文化专题->影响zhongguo的100本书 影响zhongguo的100本书

14 《五经正义》



“融贯群言,包罗古义”

    《五经正义》是唐代颁布的一部官书。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著作,即《诗》(《诗
经》)、《书》(《尚书》、《书经》)、《礼》(《礼记》)、《易》(《周易》)、
《春秋》。汉武帝时,朝廷正式将这五部书宣布为经典,故称“五经”。
    自东汉末年以后,战乱四起,儒家经典散佚,文理乖错。
    魏晋南北朝时期,gguuoojiia长期分裂,经学也逐渐形成了“南学”、“北学”之争。再
加上儒学内部宗派林立,各承师说,互诘不休,经学研究出现一派混乱局面。隋唐建立
以后,为了统一的封建政权的zhengzhi、思想、文化建设的需要,亟需整顿混乱的经学,由
朝廷出面撰修、颁布统一经义的经书。唐太宗下令召集当时一些著名的儒士共同撰修
《五经正义》,因国子祭酒孔颖达年辈在先,名位独重,故由他负责此事。《五经正义》
撰成于贞观十六年(642年),后又经马嘉运校定,长孙无忌、于志宁等再加增损,于
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颁行。《五经正义》的卷数,因版本不同,说法亦各异。目
前流行的说法是180卷,其中《毛诗正义》40卷,《尚书正义》20卷,《周易正义》14
卷。《礼记正义》70卷,《春秋左传正义》36卷。另据《四库全书总目》:《毛诗正义》
40卷,《周易正义》10卷,《尚书正义》20卷,《礼记正义》63卷,《春秋左传正义》
60卷,共193卷。据《十三经注疏表》(宋绍熙年间黄唐合刊):《毛诗正义》70卷,
《周易正义》10卷,《尚书正义》20卷,《礼记正义》63卷,《春秋左传正义》60卷,
共223卷。现在由中华书局排印的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其卷数与此表同,此书附
有清阮元撰的校勘,易于读者理解掌握,为目前最佳版本。
    《五经正义》为经学义疏的结集。由于经书成书年代早,文字多晦涩难懂,记事又
简略不详,给后人学习带来不少困难。于是为经书作传、注之风便盛行起来,常常一部
经书就有各执一说的多家传、注。《五经正义》就是要从中选出比较好的注本,摒弃其
余杂说,对前代繁杂的经学解释进行一番统一整理。又因前代注本也有难解之处,所以
《五经正义》便依据传、注又加以疏通解释。可以说,《五经正义》是一部典型的以疏
解经的著作。
    《诗经》是zhongguo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汉初传诗的有齐、鲁、韩、毛四家。齐、鲁、
韩三家为今文经学,被朝廷立于学官,设博士。《毛诗》出现较晚,是古文经学,至东
汉章帝时才得立于学官,其主要著作为《毛诗故训传》30卷,此书为历代古文经学家所
推重。东汉兼通今古文经学的经学大师郑玄撰有《毛诗传笺》,为《毛传》作注。《郑
笺》以宗毛为主,但也并非全部申毛说。其时,他已完成《礼记注》,故为《毛传》作
笺时,常用《礼》注《诗》,还用自己的观点注《诗》,阐明《毛传》中不明确之处,
或用三家说申毛说,或用三家说难毛说。书成之后,影响颇大,《毛诗》地位日益稳固,
“三家诗”逐渐走向衰微。由于《郑笺》与《毛传》多有异同,经学界或申郑难毛,或
申毛难郑,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南北朝时,北朝兼崇毛、郑;南朝崇毛,但郑、毛之异同也是争论的热点。孔颖达
等撰《五经正义》时,调和毛郑两家之说,作为《诗经》的注。又用刘焯《毛诗义疏》、
刘炫《毛诗述义》为底本,再加疏解,撰成《毛诗注疏》,即《毛诗正义》。
    《周易》本是卜筮之书,充满迷信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彩,汉代逐渐寝流于谶纬。三国时魏国的著名
玄学家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作《周易注》。书中革除汉儒利用“五行”比附人事,以
“互体”、“卦变”来牵强附会、“按文责卦”的弊端,注重领会和把握《周易》中所
包含的根本义理。他还用《老》解《易》,以玄理统易理,利用注《周易》而阐发玄学
思想,使《周易》面貌为之一新,远远高于汉儒解《易》的水平。故唐代撰《五经正义》
时,认为王弼的注“独冠古今”,选用其作《周易》的官定注本。王弼的《周易注》中
包括《经》的部分,即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另有《传》的《文言》、《彖辞》、《象辞》
三部分。其余《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四部分由晋人韩康伯继承王弼
思想而续注,这一部分韩注被合于王弼注中,收入《周易正义》中。
    《五经正义》为《尚书》选取伪孔安国传为正统注本,遭到后代学者非议。汉初,
社会上通行伏生传《尚书》29篇,为《今文尚书》。汉武帝时,又从孔子故宅壁中发现
《尚书》,由孔安国整理献出,为《古文尚书》。魏晋之际,《古文尚书》亡佚。东晋
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奉上孔安国的《尚书传》及《古文尚书》58篇,其中有33篇与
《今文尚书》大致相同,另多出25篇。在当时无人怀疑其真实性,至唐代修《五经正义》
时也自然选其为正统。至清代,已考定《尚书传》与多余的25篇《尚书》均为伪造。
《尚书正义》中经的部分即包括与《今文尚书》相符的33篇和伪造的25篇,传文即是伪
造的孔安国的《尚书传》。故经学家多认为据伪传疏解的《尚书正义》不足取。
    《礼记正义》选用东汉郑玄的《礼记注》。《礼记注》内容详实,素为儒士所重,
许多人为其疏义。至唐初,尚存有皇侃、熊安生二家。唐修《礼记正义》,以皇侃的义
疏为主要底本,以熊安生的本子补其不足之处。
    西晋杜预在刘歆、贾逵等前人解释的基础上,撰《春秋经传集解》30卷,将《春秋》
经文按纪年配合于《左传》前面,并为之作注,是现存最古的《左传》注本。至唐修
《五经正义》,以《集解》之注再加疏解,成《春秋左传正义》。
    《五经正义》本着“疏不破注”的原则,疏解时一般不突破原书的范围。如《毛诗
正义》对《毛传》与《郑笺》之异同不加评说,对二者的分歧也不判断其是非。《礼记
正义》以皇侃、熊安生的疏为底本,每遇与郑注相违之处,《正义》便务申郑说,这就
难免有牵强附会、曲从注文之嫌。《春秋左传正义》也是如此,刘炫曾著文批评杜预注
的一些错误,对刘炫的驳正,《正义》一概加以否定。这样,承袭原书的某些错误,以
讹传讹,或自相矛盾之处就在所难免了。
    《五经正义》引用大量史料诠释典章制度、名器物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又详于文字训诂,为后人研
读经书提供了方便。书中包含有zhengzhi、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的丰富内容,
是研究者的宝贵资料。《五经正义》的撰著过程中,采摭旧文,取材广泛,汇集了汉魏、
两晋南北朝时期学者的研究成果,故能“融贯群言,包罗古义”,在唐代具有很高的权
威性。
    由于《五经正义》具有很高的学术权威性,又是朝廷颁布的官书,故士子相传习诵,
不易亡佚。被它选用的注本地位大大提高,得以流传至今。更由于它收录了大量重要古
籍的内容,很多书在后世亡佚,后人全赖此书才得以窥其原貌。
    虽然不少人批评《五经正义》在疏解上颇多烦言赘语,但它保存古籍史料之功不可
没。
    《五经正义》经官方颁定后,便成为士子习经和科举考试的统一标准。自唐代至宋
初,明经取士,以此为准。以科举取士取代九品中正制,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五经正
义》顺应科举考试的需要,革除儒学多门、章句繁杂之弊,又折衷南学、北学(偏重南
学),形成经义统一的经学,在当时确有不可否认的进步作用和积极影响。《五经正义》
的颁行标志着经学史上一统局面的形成,为古代经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从此以后,士子
诵习儒经及应试,必须严格以《正义》的义理为依据,不得另立新论,否则便被视为异
端邪说。在思想、文化、学术领域实行如此专制的一统,其结果是不可避免地窒息了学
术空气,阻碍了经学的发展。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