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四库全书道教指南茗香文斋茗香文斋-补遗轩怡文苑
> 子部->金匮要略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01

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脉得诸沉者,当责有水,身体肿重

【按】

脉得诸沉者一条,乃始论水气病之脉,当列于篇首。但古本脉得诸沉之上,有「少阴

脉紧而沉……」四句,文义不属,并有脱简,不释。

【注】

欬喘而不肿胀,谓之痰饮:肿重而不欬喘,谓之水气。沉脉得于诸部,身体不肿重者

,当责为气也;肿重者当责有水也。以水蓄于里,故脉沉;水溢于表,故肿重也。

02

水病脉出者,死。

【注】

水病肉肿,脉当不见,今脉出者,是气外散也,故死。

【集注】

沈明宗曰:脉得诸沉,沉为气郁,不行于表,则络脉虚,虚即水泛皮肤肌肉,故身体

肿重,当责有水。但沉为正水,而正水乃阴盛阳郁,脉必沉极,若陡见浮起,是真气

离根之象,故曰:水病脉出者死。若风、皮二水脉浮洪,不在此例。

03

问曰: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阴肿者,何也?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

便自利及汗出者,自当愈。

【注】

病下利则虚,其土伤其津也,土虚则水易妄行,津伤则必欲饮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

者,则水精输布,何水病之有?惟小便不利,则水无所从出,故必病水。病水者脾必

虚,不能制水,故腹满也;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必虚,不能主水,故阴肿也。于此推之,凡病后伤津,

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当防病水也。

【集注】

程林曰:病下利,则脾土衰而津液竭,故渴引饮;而土又不能制水,故小便不利,脾

恶湿,故腹满;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主水,故阴肿,此为病水无疑。若小便利则水行,汗出则水散,虽

不药而亦自愈矣。

04

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而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

绝者,有水,可下之。

【按】

其人消渴之下,古本有「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四句,与

上文义不属,当另分为一条,在本门五条之次,始合里水脉证。

【注】

目下窠,太阴也。目下微肿,水也。惟土不能制水,则水泛溢为病,故水始病必先见

微肿于目下也。有卧蚕状,水病证也,面目鲜泽,水病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也;沉甚脉伏,水病脉也;

消渴引饮,水病因也,此皆水病先见之征也。

【集注】

赵良曰:『内经』: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泽者,病溢饮,溢饮者,渴而多饮,溢于肠胃之外,又曰:水

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也,故水在腹,便目下肿也。『灵枢』曰:水始

起也,目下微肿如蚕,如新卧起之状,其人初由水谷不化津液,以成消渴,必多饮,

多饮则水积,水积则气道不宣,故脉伏矣。

沈明宗曰:水外走则泛溢于皮肤肌肉,内逆则浸淫于脏腑肠胃,相随胃脉上注于面,

目下如卧蚕之状;水主明亮而光润,故面鲜泽,为水病之验也。然水病因阳微阴盛,

经隧不利,所以脉伏,而胃中津液水饮,外溢皮肤肌肉,不溉喉舌,故作消渴,诚非

真消渴也。

05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注】

诸有水者,谓诸水病也。治诸水之病,当知表里上下分消之法。腰以上肿者水在外,

当发其汗乃愈,越婢、青龙等汤证也;腰以下肿者水在下,当利小便乃愈,五苓、猪

苓等汤证也。

【集注】

赵良曰:身半以上,天之分,阳也;身半以下,地之分,阴也。而身之腠理行天分之

阳,小便通地分之阴。故水停于天者,开腠理而水从汗散;水停于地者,决其出关而

水自出矣。即『内经』开鬼门、洁净府法也。

尤怡曰:发汗利小便,因其势而利导之也。

06

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注】

上条为水之在外、在下者立法也。若水在里者,非其治矣。腹者至阴脾也,故病水必

腹大也。水蓄于内,故小便不利也。其脉沉绝,即伏脉也。脉伏腹大,小便不利,里

水已成,故可下之。十枣、神佑之类,酌而用之可也。

【集注】

程林曰:腹大者,为水在里,小便不利者,为水不行,是以脉必沉伏也,故宜下之以

利其水。

07

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

故令渴也,越婢加朮汤主之。

【按】

「越婢加朮汤主之」七字,当在后「太<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太<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阳病,脉浮而紧条,发汗即愈」之下,文义始

属,必是错简。在此观其里有水之文,自可知非越婢加朮汤发表之药所能治矣。

【注】

此承上条言里水未实,不可下、不可利之义也。里水者,谓里有水也。一身面目黄肿

,有水之证也;脉沉,有水之脉也。虽有是证脉,犹必渴而小便不利腹大者,始为里

有水也。设不腹大满急,此里水未实,不可下也。若小便自利,此亡津液作渴,非里

有水作渴,亦不可利小便也。

【集注】

尤怡曰:里水,水从里积,与风水不同,故其脉不浮而沉,而盛于内者,必溢于外,

故一身面目悉黄肿也。水病小便当不利,今反自利,则津液消亡,水病已,而渴病起

矣。

越婢加朮汤方(见下)

08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实白朮汤主之。

【注】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此里水所作也。似当下而不可下者,以坚大而不满痛,

是为水气虚结,未可下也。故以白朮倍枳实,补正而兼破坚,气行则结开,两得之矣

。此里水不可下之和剂也。

【集注】

赵良曰:心下,胃上脘也。胃气弱,则所饮之水入而不消,痞结而坚,必强其胃,乃

可消痞。白朮健脾强胃,枳实善消心下痞,逐停水,散滞气。

程林曰:此证如盘而不如杯,是水饮散漫之状也。以散漫于心下如盘,不必辛热之剂

以发之,但用枳朮以散之,得腹中耎而水自消矣。

沈明宗曰:见心下坚大如盘,当审虚实寒热,脉之浮沉、迟数、大小为异,毌得执方

而误用也。

尤怡曰:言水饮所作者,所以别于气分也。气无形以辛甘散之,水有形以苦泄之。

枳实白朮汤方

枳实七枚 白朮二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耎即当散也。

【集解】

李?曰:枳实消胀,苦以泄之也;白朮去湿,苦以燥之也。后张元素治痞用枳朮丸,

亦从此汤化出。但此乃水饮所作,则用汤以荡涤之;彼属食积所伤,则用丸以消磨之

。一汤一丸,各有深意,非漫无主张也。

09

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下之则胸满短气。趺阳

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注】

此明里有水兼寒兼热,误下之义也。里水脉伏,非谓三部脉皆当伏,乃谓趺阳胃脉当

伏也。若脉不伏反紧,其人必本自有寒也。水寒同病,则疝瘕腹中痛,医误以为里水

而下之,水去寒留,更虚其中,故胸满短气也。若脉不伏反数,其人必本自有热也。

水热同病,当消谷而小便数,不病水也,今小便反不利,此欲作水之病也。

【集注】

赵良曰:趺阳当伏者,非趺阳胃气之本脉也,为水畜于下,其气伏,故脉亦伏,脉法

曰:伏者为水。

魏荔彤曰:趺阳有水邪,则当伏,以胃阳为衣,湿阴寒所固闭,故阳明之脉不出也。

今反紧,不惟水盛于里,而且寒盛于中矣。盖其人不止有水气之邪,而更兼平日有积

寒疝瘕,腹中常常作痛,水邪中又兼寒邪也。医者不识其为阴寒,乃以为水邪可下,

虽水下沉,而寒邪上逆,故胸满短气矣。此病趺阳脉当伏,今反数,为本自有热。然

本自有热,则当消谷,小便数,大便坚,如伤寒胃实之证也。今小便反不利,则知为

欲作水,与湿热之邪无疑也。

10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注】

以上发明表里上下之水,以下发明五藏气血之水也。肝主筋,腹?是其部也,水邪干

之,外则筋缓不能自转侧,内则腹大、?痛,淋溲也。

【集注】

魏荔彤曰:肝水者,水附肝,则肝水也。肝经有水,必存两?,故腹大而?下痛。少

阳阴阳往来之道路,有邪窒碍,故不能自转侧。肝有水邪,必上冲胸咽,故时时津液

微生,及上升而下降,小便不利者又续通,此水邪随肝木往来升降之气上下为患也。

见此知肝经有水,当于肝脏治之也。

尤怡曰:肝之府在?,而气连少腹,肝之水不行,则腹大不能转侧,?下腹痛也。时

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者,肝喜冲逆而主?泄,水液随之而上下也。

11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按】

「其人阴肿」四字,当在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水条内,错简在此。

【注】

心主脉,膻中是其部也。水邪干之,外则周身之脉不行,其身重也;内则少气心烦,

不得卧而躁也。

【集注】

程林曰:『内经』云:心主身之血脉。『上经』曰: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是以身

重少气也。『内经』曰:诸有水病者,不得卧。夫心属火,水在心是以不得卧而烦躁

也。

魏荔彤曰:夫水邪,亦积聚之类也。切近于其处,则伏留于是脏,即可以脏而名证。

水附于心,则心水也,心经有水,四肢百骸,皆可灌注,故身重;气为水邪所阻,故

少气,水邪逼处,神魂不安,故不得卧;神明扰乱,故躁而烦。见此知心经有水,当

于心经治之也。

12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则小便难。

【注】

脾主腹,四肢是其部也,水邪干之,外则四肢苦重,内则腹大少气,小便难也。

【集注】魏荔彤曰:脾水者,水附于脾,则脾水也。脾专主腹,故腹大。脾主旋运,

又主四肢,旋运不利,故四肢苦重。津液不生,气不流行,上下则阻碍不通,故上则

苦少气,下则小便难。见此知有水在脾,当于脾脏治水也。

尤怡曰:脾主腹,而气行四肢,脾受水气则腹大,四肢重。津气生于谷,谷气运于脾

,脾湿不运,则津液不生而少气,小便难者,湿不行也。

13

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

【注】

肺主气,皮毛是其部也。水邪干之,外则周身皮肿,内则不输小便,大肠乃其府,水

走大肠,故鸭溏也。

【集注】

赵良曰:肺主皮毛,行荣卫与大肠合,今有水病,则水充满皮肤。肺本通调水道,下

输膀胱为尿溺,今既不通,水不得自小便出,反从其合,与糟粕混成鸭溏也。

魏荔彤曰:肺水者,水附于肺,则肺水也。肺主气,气引水行,亦能使之周身浮肿。

肺不肃则气化壅,故小便难,小便难则清浊不分,故便鸭溏,此知为有水在肺,当于

肺脏治水也。

尤怡曰:鸭溏如鸭之后,水粪杂下也。

14

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按】

面反瘦之下,当有上条「其人阴肿」四字。

【注】

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主腰,足阴是其部也。水邪干之,外则阴肿,阴下湿,足冷面瘦,内则腹大脐肿,

腰痛不得溺也。此五者,指水气等胀为言,故俱不喘咳也。

【集注】

程林曰: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令聚水而生病,是以有腹大脐肿之证也。腰

者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之外候,故令腰痛。膀胱者,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之府,故令不得溺也。以其不得溺,则水气不得

泄,浸渍于睪囊而阴汗,流注于下焦而为足冷。夫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为水藏,又被水邪,则上焦之气

血随水性而下趋,故其人面反瘦,非若风水里水之面目浮肿也。

魏荔彤曰: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水者,水附于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则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水也。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主少腹,少腹水湿固冱,故腹大脐肿腰

痛。腰以下俱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主之也,水湿在下焦,膀胱之气反塞,故不惟小便难,而且竟不得溺

。阴寒下盛,故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冷而且粘,其足皆逆冷也。面乃阳之部位,下阴

盛,上阳衰,故面必瘦,见此知水在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当于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脏治水也。

尤怡曰:身半以下,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气主之,水在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则腰痛脐肿腹大也。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

上汗,其足逆冷者,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为阴,水亦为阴,两阴相得,阳气不行,而湿寒独胜也。面反

瘦者,面为阳,阴盛于下,则阳衰于上也。

15

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

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脾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

,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注】

寸口,两寸也。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水寒相搏于胸中,则阳气不运,故

趺阳两关之脉伏而不起,水谷不化。若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也。少阳右尺脉

陷下,少阴左尺脉细小,亦因寒水太甚,命火受制,故男子水精不化,小便为之不利

,女子血化为水,经水为之不通也。经血而曰经水者,以水为血之体也,女子以血为

主,故曰:血分也。

【集注】

赵良曰:仲景脉法寸口多于趺阳合,何也?盖寸口属肺,手太阴之所过,肺朝百脉,

十二经各以其时,来见于寸口。脾、胃二经,出在右关。胃乃水谷之海,五藏皆禀气

于胃,则胃又五藏之本,所以经脉尤为诸经之要领也。邪或干于胃者,必再就趺阳诊

之,趺阳,胃脉之源也。

尤怡曰:此合诊寸口趺阳,而知为寒水胜,而胃阳不行也。胃阳不行,则水谷不化,

水谷不化,则脾胃俱衰。脾气主里,故衰则鹜溏;胃气主表,故衰则身肿也。少阳者

生气也,少阴者地道也,而俱受气于脾胃,脾胃衰则少阳脉卑,而生气不荣,少阴脉

细,而地道不通,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血不通。而其所以然者,则皆阳气不行

,阴气乃结之故,曰血分者,谓虽病于水,而实出于血也。

16

师曰:寸口脉迟而濇,迟则为寒,濇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

。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荣卫不利;荣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

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气前通则恶寒,阴气

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溺,

名曰气分。

【按】

「名曰气分」之下,当有下条,「桂枝去芍药加mahuang附子细辛汤主之」,十五字。

【注】

寸口脉迟为寒,脉濇少血,趺阳脉微乏气,迟亦为寒。是则气血俱虚,为寒气所干,

荣卫不利,阴阳不通,故身寒骨痛,手足逆冷,腹满肠鸣,恶寒麻痹,失气遗溺也。

此气血俱虚,寒气内客之气胀,故曰气分。而下条发明主治,用桂枝去芍药加mahuang附

子细辛汤者,温养荣卫,阴阳发散,寒邪之气也。

【集注】

程林曰:气散必从前后而去,邪气实则失气于后,正气虚则遗溺于前也。

尤怡曰:微则为气者,为气不足也,寒气不足,该寸口、趺阳为言寒,而气血复不足

也。寒气不足,则手足无气而逆冷,荣卫无源而不利,由是藏府之中,真气不充,而

客寒独胜,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而下输也。荣卫俱劳者,荣卫俱乏竭也。阳气

温于表,故不通则身冷;阴气荣于里,故不通即骨疼;不通者,虚极而不能行,与有

余而壅者不同。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者,阳先行而阴不与俱行,则阴失阳

而恶寒;阴先行而阳不与俱行,则阳独滞而痹不仁也。盖阴与阳常相须也,不可失,

失则气机不续而邪乃着,不失则上下交通而邪不容,故曰: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

气一转,其气乃散。失气遗溺,谓分虚实而散也。曰气分者,谓寒气乘阳之虚,而病

于气也。

17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mahuang附子细辛汤主之。

【按】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之十六字,当是衍文,观心下坚之本

条自知。「桂枝去芍药加mahuang附子细辛汤主之」十五字,当在上条气分之下,义始相

属,正是气分之治法,必是错简在此。

桂枝去芍药加mahuang细辛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mahuang 细辛各一两 附子(炮)一枚

右七味,以水七升,煮mahuang,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

行皮中即愈。

18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

,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跗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复如I,不渴,当发其汗

;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

,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注】

风水得之内有水气,外感风邪,风则从上肿,故面浮肿,骨节疼痛恶风,风在经表也

。皮水得之内有水气,皮受湿邪,湿则从下肿,故跗浮肿,其腹如I,按之没指,水

在皮里也,非风邪,故不恶风,因水湿故不渴也。其邪俱在外,故均脉浮,皆当从汗

从散而解也。正水水之在上病也,石水水之在下病也;故在上则胸满自喘,在下则腹

满不喘也。其邪俱在内,故均脉沉迟,皆当从下从温解也。黄汗者,汗出蘗汁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也,

其脉沉迟,藏内有寒饮;身发热者,经外有伏热。寒饮故胸满,四肢头面浮肿;伏热

若久不愈,故必致痈脓也。由此推之,可知黄汗是内饮外热,蒸郁于中,从土化而成

也。以黄汗而列水病之门者,亦因水之为病而肿也。

【集注】

程林曰:风水与皮水相类属表,正水与石水相类属里。但风水恶风,皮水不恶风,正

水自喘,石水不自喘为异耳!

尤怡曰:风水水为风搏,因风而病水也。风伤皮毛,而湿流关节,故脉浮恶风,而骨

节疼痛也。皮水水行皮中,内合肺气,故其脉亦浮,不兼风,故不恶寒也。其腹如I

,即『内经』??然不坚之意。以其病在皮肤,而不及肠藏,故外有胀形,而内无喘

满也。水在皮者,宜从汗解,故曰:当发其汗。正水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藏之水自盛也。石水水之聚而

不行者也。正水乘阳之虚,而浸及上焦,故脉沉迟而喘。石水因阴之盛而结于少腹,

故脉沉腹满而不喘也。黄汗汗出沾衣如蘗汁,得之湿热交病,而湿居热外,其盛于上

而阳不行,则身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则浸及于里而荣不通,则逆于肉里而为痈脓

也。

19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

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

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按】

身体洪肿之「洪」字,当是「浮」字。「此为黄汗」四字,当是衍文。

【注】

六脉俱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之病,若风强于气,相搏为病,则偏

于荣,故为隐疹,身体为痒,痒者肌虚,为风邪外薄故也。名曰泄风,即今之风燥疮

是也,故日久不愈,则成痂癞。痂癞,疥癣、疠癞之类是也。若气强于风,相搏为病

,则偏于卫,故为水气,难以俯仰,即今之支饮喘满不得卧也。若风气两相强击为病

,则为风水,故通身浮肿也。以上诸证皆属肌表,故当发汗,汗出乃愈也。风水无汗

,当以越婢汤发汗,若汗出恶风则为表阳虚,故加附子也。若不恶风,小便通利,非

表阳有寒,乃上焦有寒也,上焦有寒,惟兼病水者,则其人口内必多生涎沫也。

【集注】

尤怡曰:风,天之气;气,人之气,是皆失其和者也。风湿相搏,风强则气从风而浸

淫肌体,故为瘾疹;气强则风从气而鼓涌水液,故为水;风气并强,两相搏击,而水

液从之,则为风水;汗之则风去而水行,故曰:汗出乃愈。若恶风者表虚也,不恶风

而小便通利者,以上焦有寒不能约束津液,故其口多涎也。

20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裹上微拥,如蚕新卧

起状,其颈脉动,时时欬,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

【注】

此承上条详申风水之证脉也。寸口脉沉而滑,中有水气之诊也;面目肿大,中有水气

之证也。有寒者,其脉沉迟,则为石水也。有热者,其脉沉滑,名曰风水也;视其人

之目胞上微拥似蚕,如新卧起之状,人迎颈脉动甚,时欬,按其肿之手足,陷而不起

者,皆风水之证也。

【集注】

赵良曰:『内经』云:脉沉曰水,脉滑曰风,面肿曰风,目肿如新卧起之状曰水,颈

脉动,喘欬曰水。又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风者,面跗庞然,少气时热,其有跗肿者,亦曰本于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名风

水。皆出『内经』也。

程林曰:沉者就下之性,滑者流衍之象,故沉滑者,中有水也。面肿曰风,风郁于经

则热,故面跗肿大有热,名曰风水。『内经』曰:诸有水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水

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颈脉人迎脉也

,水邪干土,则颈脉动,水之本在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水之标在肺,故时时欬也。以手按其腹,随手

而起,此属水胀,如按水囊者,必随手而起。今风水搏于手足,跗属肌肉之间,按而

散之,猝不能聚,故陷下而不起也。

21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耆汤主之。腹痛加芍药。

【注】

此承上条风水,详申其证,以明其治也。风水之病,外风内水也。脉浮恶风者风也,

身重肿者水也。汗出表虚,故用防己黄耆汤,固表以散风水也。若腹痛加芍药、甘草

以调中也。

防己黄耆汤方(见湿病中)

22

太<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太<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

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身肿而冷,状如

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痛在骨节,欬而喘,不渴者

,此为脾胀,其状如肿,发汗即愈。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

【按】

脾胀之「脾」字,当是「肺」字,是传写之?。发汗即愈之下,当有前条「越婢加朮

汤主之」七字。

【注】

此又详申风水、皮水、黄汗、肺胀四证之治法也。太<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太<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阳病,谓头痛发热恶风也。脉浮

而紧,似伤寒也,伤寒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面目浮肿,其人不渴

,非伤寒也,乃风水也,发汗汗出即愈也。若愈后而恶寒者,此为过于发汗,极虚得

之,当补表阳,自可愈也。有是证渴而不恶寒,似传里也,但跗浮肿,其腹如豉,乃

皮水也。有是证胸中窒反聚痛,不能食,暮躁不得卧,似里实也;但身肿而冷,麻木

如痹,此为欲作黄汗也。痛在骨节,似伤寒也,但其状如水肿,欬喘不渴,此为肺胀

也。以上四证,皆初病皮毛,状类伤寒,故均以越婢加朮汤主之,发汗即愈也。若渴

而下利,小便数者,则津液已夺,故不可发汗也。

【集注】

赵良曰:脾胀恐是「肺」字之误。『灵枢经』云:肺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欬也

魏荔彤曰:其状如肿者,按其手足,未至陷而不起,故曰如肿,似肿而实非肿也。

尤怡曰:太<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太<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阳有寒则脉紧,骨疼有湿则脉濡,身重有风则脉浮、体酸,此明辨也。今

得伤寒脉,而骨节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即非伤寒,乃风水外胜也。风水在表而非里

,故不渴,风固当汗,水在表者,亦宜汗,故曰:汗出即愈。然必气盛而实者,汗之

乃愈,不然则其表益虚,风水虽解,而恶寒转增矣,故曰: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

之。若其渴而不恶寒者,则非病风而独病水,不在皮外,而在皮中,视风水为较深矣

,其证身肿而冷,状如周痹。周痹者,寒湿痹其阳也,皮水为水气淫于肤也。胸中窒

不能食者,寒袭于外,而气窒于中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者,热为寒郁,而寒甚于

暮也,寒湿外淫,必流关节,故曰:此为黄汗,痛在骨节。其欬而喘不渴者,水寒伤

肺,气攻于表,有如肿病,而实同皮水,故曰:发汗则愈。然而诸病若渴而下利,小

便数者,则不可谓水气当汗而概发之也。仲景丁宁之意,岂非虑人之津液先亡也哉!

或问:风水外证骨节疼,此云骨节反不痛,身体反重而酸;皮水不渴,此云渴何也?

曰:风与水合而成病,其流注关节者,则为骨节疼痛;其浸淫肌体者,则骨节不疼,

而身体酸肿,由所伤之处不同故也。皮水不渴者,非言皮水本不渴也,谓腹如I而不

渴者,病方外盛而未入里,犹可发其汗也,此所谓渴而不恶寒者,所以别于风水之不

渴而恶风也。

23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恶风加附子。

【注】

此又承上条风水,互详其证而变其治也。风水之邪,全在表而不在里,故恶风一身悉

肿,脉浮不渴也。初本无汗,身无大热,续自汗出而不恶风寒,表不虚也,故用越婢

汤以发之。若恶风甚者,表阳虚也,前方加附子一枚,以补其在表之阳也。

越婢汤方

mahuang六两 石膏半觔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mahuang,上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

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朮四两。

24

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注】

此承皮水互详其证,以明其治也。皮水之病,是水气相搏,在皮肤之中,故四肢聂聂

?动也,以防己茯苓汤补卫通荣,祛散皮水也。

【集注】

沈明宗曰:此邪在皮肤而肿也。风入于卫,阳气虚滞,则四肢肿,经谓结阳者肿四肢

,即皮水也。皮毛受风气虚而肿,所谓水气在皮肤中,邪正相搏,风虚内豉,故四肢

聂聂而动,是因表虚也。盖三焦之气,同入膀胱,而行决渎,今水不行,则当使小便

利而病得除。故防己、茯苓除湿而利水,以黄耆补卫而实表,表实则邪不能容,甘草

安土而制水邪,桂枝以和荣卫,又行阳化气而实四末,俾风从外出,水从内泄矣。

防己茯苓汤方

防己三两 黄耆三两 桂枝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三两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25

里水,越婢加朮汤主之,甘草mahuang汤亦主之。

【按】

里水之「里」字,当是「皮」字,岂有里水而用mahuang之理?阅者自知,是传写之?。

【注】

皮水表虚有汗者,防己茯苓汤固所宜也。若表实无汗有热者,则当用越婢加朮汤。无

热者,则当用甘草mahuang汤发其汗,使水外从皮去也。

越婢加朮汤方

于越婢汤中加朮四两

甘草mahuang汤方

甘草二两 mahuang四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先煮mahuang,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复汗出,

不汗再服,慎风寒。

26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

【按】

「厥而」二字,当是衍文。

【注】

水在皮肤,浸淫日久,必然腐溃而出水也,当以蒲灰散敷之,以燥水也。

蒲灰散方(见消渴中)

27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

,宜mahuang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按】

为气水之「气」字,当是「风」字,若是「气」字,则无发汗之理,且通篇并无气水

之病。

【注】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水也,今脉不沉小而浮,浮者为风,非少阴水也。若无

水虚胀者,为风水也,风水发其汗即已。风水脉沉者,宜mahuang附子汤汗之,脉浮者,

宜杏子汤汗之。

mahuang附子汤方

mahuang三两 甘草二两 附子(炮)一枚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mahuang,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集解】

沈明宗曰:mahuang附子汤,今人置之不讲,余特举而明之。mahuang、附子通阳开窍,治水

妙剂,今人惟用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气汤、丸壅补其内,致阳气不宣,转补转壅,邪无出路,水肿日增

,欬血而死者,不知凡几矣。

杏子汤方

mahuang四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炙)二两

右水七升,先煮mahuang,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得汗止

服。

28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正黄如蘗汁,

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黄耆芍药桂枝苦酒

汤主之。

【注】

此承黄汗互详其证,以明其治也。黄汗属湿,故身体肿;属风,故发热汗出而渴。状

如风水者,谓面目浮肿也。汗沾衣,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正黄如蘗汁,谓汗出黏黄也。脉自沉者,谓从

水得之也。究其得之之由,以汗出入冷水中浴,则凄怆之寒内入,遏郁汗液于肌腠,

从土蒸化而出,故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黄也。宜黄耆、桂枝解肌邪,以固卫气;白芍、苦酒止汗液,以

摄荣气,荣卫调和,其病已矣。

【集注】

程林曰:汗出则元府开,入水浴则凄怆之水寒,藏留于腠理皮肤之中,则身肿发热也

。汗出沾衣如柏汁,则津液内竭,是以汗出而渴也。身肿虽状如风水,但风水之脉不

沉,汗不黄,口不渴,为异耳!

李升玺曰:按汗出浴水,亦是偶举一端言之耳。大约黄汗由脾、胃湿久生热,积热成

黄,湿热交蒸而汗出矣。

魏荔彤曰:黄汗者,汗出之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黄而身不黄,与发黄之证不同也。

尤怡曰:黄汗之病,与风水相似。但风水脉浮,而黄汗脉沉;风水恶风,而黄汗不恶

风为异。其汗沾衣,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正黄如蘗汁,则黄汗之所独也。风水为风气外合水气,黄汗为

水气外合热气,热被水遏,互郁交蒸,汗液则黄。用黄耆、桂枝、芍药三味,行阳以

益阴,则荣气和而卫气周,盖欲使荣卫大行,而邪气毕达耳。

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方

黄耆五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右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

。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

【方解】

服后心烦者,以苦酒止汗太急也,盖汗出于心,急止之,则不得出,故心烦也。至六

、七日乃解者,正复而邪自退也。

【集解】

魏荔彤曰:古人称醋为苦酒,非另有所谓苦酒也。美酒醯,即人家所制社醋,即镇江

红醋是也。又醋之劣者,即白酒醋,各处皆是,总以社醋入药。

尤怡曰:苦酒阻者,欲行而未得遽行,久积药力乃自行耳。故曰:服至六、七日乃解

29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

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

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

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耆汤

主之。

【按】

此承黄汗详申其证也。但文义未属,必是错简,不释。

桂枝加黄耆汤方

桂枝 芍药各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耆二两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

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30

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

,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则络脉虚,伏则小便难,虚

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

【按】

此条文义不属,不释。

31

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

【按】

此条必有脱简,不释。

32

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

咽,状如炙肉,当微欬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沉而紧,沉则为水,

紧则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始时当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荣卫相干,阳损

阴盛,结寒微动,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hen气上冲,咽喉塞噎,?下急痛。医以为流饮,而大下之,气击不

去,其病不除;后重吐之,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

浮肿,又与葶苈圆下水,当时如小差,食饮过度,肿复如前,胸?苦痛,状若奔豚,

其水扬溢,则浮欬喘逆。当先攻击冲气,令止,乃治欬,欬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

病当在后。

【按】

此条文义不属,不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