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四库全书道教指南茗香文斋茗香文斋-补遗轩怡文苑
> [錢賓四先生全集2-1「四書釋義」之書摘與名句]
当前位置: 新国学网>名家云集>钱穆>作品>杂文随笔

标题:錢賓四先生全集2-1「四書釋義」之書摘與名句
錢賓四先生全集2-1「四書釋義」之書摘與名句 楊紀光key in.

1. 四書釋義 目次

再版序……………………………………………………………….三

例言………………………………………………………………….五

論語要略…………………………………………………………….一

孟子要略……………………………………………………….一五九

大學中庸釋義………………………………………………….三O三

[序p1]

2. 再版序

民國十二年,余初任無錫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之國文教席,該校規定每一國文教師隨班提升,經四年,原班畢業後,再週而復始。又規定除國文正課外,分年兼授文字學、論、孟及國學概論,皆撰有講義。惟文字學講義當年未付印,今已散失。或當年受課同學中尚有保留者,當俟他年得歸大陸,再加尋求。論語要略、國學概論皆在上海商務印書館付印,孟子要略則在上海另一書肆印行。zheengffuu遷臺後,張曉 先生任教育部長,約人彙編國民基本知識叢書,邀余撰四書之部。余養病台中,遂增學、庸兩編,併語、孟兩要略合成一書,取名四書釋義。去春重閱舊稿,略有刪訂,較以論語要略一編為多。交付學生書局重排印行。特誌其緣起於此。

中華民國六十七年六月錢穆識於台北雙溪素書樓,時年八十有四。

[序p3]

3. 例 言

一、遠自西漢劉向歆父子編七略,論語歸於六藝,當時與孝經、爾雅,同為初

學者必讀之書;而孟子則儕於諸子,與曾子、子思、荀卿之徒同稱儒家。

自是厥後,孟子漸見推尊,至宋人十三經注疏,孟子遂與論語、孝經、爾

雅並列。大學、中庸本入小戴禮記,中庸頗為歷代學者所稱重;而北宋二

程兄弟,始提倡大學,奉以為學者入德之門,來學者多先以大學、西銘示

之。及南宋朱子,承二程之意,始以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合稱四書;

又為論、孟集注,學、庸章句,闡述義蘊,發揮精微,一時翕服;於是四

書之名遂定。元明以來,科舉取士,先四書,後五經,而四書必以朱注為

圭臬。於是朱注四書,家弦戶誦,垂為人人必讀之書者,迄於清末,亙六

百年之久。

二、儒家道統之說,始於唐之韓愈;所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以是傳之孔子,孔

子傳之孟子,孟子之死而不得其傳焉者也。朱子四書,亦具道統之意。朱

子以大學為曾子作,中庸為子思作。孔子之道傳於曾子,曾子傳之子思,

而孟子受學於子思之門人。故後人又稱四書為四子書,即指孔、曾、思、

孟四子言。然子思作中庸,其說雖見於史記,又載於劉向歆之七略(即今

傳漢書藝文志),而中庸是否子思所作,實有疑問。據後代考訂,毋寧中

庸乃秦時之書。要之其書較孟子為後出,殆無可疑。而大學非曾子作,尤

成為後代學術界之定論,其成書年代或更晚於中庸。故以四書為四子書,

為孔、曾、思、孟之道統相傳,實為無稽之說,殆無再拘守信從之意義矣。

三、四書就年代言,據朱子之意,其次序當為論語、大學、中庸、孟子;而朱子教人讀四書,則別有先後序次。首大學,因其為學者入德之門也;次論語,次孟子,最後始及中庸,因篇中所論天人性命之理,幽微淵深,非初學所能驟企也。然坊間傳刻,則以學、庸篇幅少,合成一冊。故世俗幼童入學,先教大學,次中庸,再次論、孟。學、庸、論、孟之次序,其實乃便於坊間刊刻、幼童背誦而然耳。

四、朱子四書,就其認為乃孔、曾、思、孟道統相傳之著作而言,雖無徵不信,近於臆測。然學、庸兩篇,論其本文,亦自有不磨之價值。且復經兩宋大儒程朱諸人之提倡,明清相沿,此二書不僅為人人所必讀,實亦成為學術思想界討論之重點。考據思辨,義理推詳,集中於此兩書者,為量至夥。居今而言,縱謂不通學、庸,即無以深識自宋以來近世之學術,此語亦不為過。然則四書一名,自今以後,仍將在學術界有其存在,殆非不合理之推斷矣。

五、本編仍沿襲朱子四書合編之舊,亦仍分論、孟為一編,而學、庸別為一編。兩編體例,亦不相同。竊謂此後學者欲上窺中國古先聖哲微言大義,藉以探求中國文化淵旨,自當先論語,次孟子。此兩書,不僅為儒家之正統,亦中國文化精神結晶所在,斷當奉為無上之聖典。學、庸自難與媲美。然學、庸兩書,言簡而義豐,指近而寓遠,亦不失為儒籍之瑰寶,國學之鴻篇。雖當與語、孟分別而觀,正不妨與語、孟連類而及也。

六、朱子集注章句,為其畢生精神所注。然自今而言,時代不同,朱子當日之所用心,未必盡合於時下之要求;其名物訓詁校勘考據之密,清儒成績,亦有超越。復有在朱子為一家之言,在程朱為一代之學,陳義精卓,自有見地;而就語、孟、學、庸之本身求之,則未必相當者。本編為篇幅所限,對語、孟兩書,僅載要略。雖使讀者有未窺全豹之憾,然提綱挈領,別出機杼,分類相次,自成系統,使讀者由是而進窺全書,易於得冰解融釋之樂。至於學、庸兩篇,則不僅備列全文,亦且兼羅異義。其體裁若與語、孟兩要略不類,其宗旨在求讀者藉此以領會於原書之精旨,以及歷代學者之闡究與傳述,則用心實一也。各編並自具例言,明其宗趣,此不盡著。

[序p5-8]

4. 論語要略 目次

第一章 序說..……………………………………………………..七

一 論語之編輯者及其年代……………………………………………..七

二 論語之真偽………………………………………………………..一O

三 論語之內容及其價值……………………………………………..一七

四 論語之讀法及本要略編纂之體例………………………………..一八

五 論語之注釋書關係書及本要略參考之材料……………………..二O

第二章 孔子之事蹟…………………………………………….二三

一 孔子之先世………………………………………………………..二三

二 孔子之誕生及幼時………………………………………………..二五

三 孔子之少年………………………………………………………..二五

四 孔子往齊…………………………………………………………..二八

五 孔子返魯…………………………………………………………..三O

六 孔子適衛…………………………………………………………..三七

七 孔子過宋…………………………………………………………..四O

八 孔子南遊陳蔡……………………………………………………..四一

九 隱者之譏…………………………………………………………..四三

一O 孔子自衛返魯……………………………………………………..四六

一一 孔子之慨歎………………………………………………………..四九

一二 孔子之卒…………………………………………………………..五O

一三 孔子年表…………………………………………………………..五六

第三章 孔子之日常生活………………………………………..六一

一 平居之氣象………………………………………………………..六一

二 哀樂之情感………………………………………………………..六三

三 日常之談論………………………………………………………..六四

四 應事之態度………………………………………………………..六六

第四章 孔子之人格概觀………………………………………..六七

一 弟子之誦贊………………………………………………………..六七

二 孔子之自述………………………………………………………..七O

第五章 孔子之學說…………………………………………..…七七

一 論仁………………………………………………………………..七七

二 論直………………………………………………………………..八七

三 論忠恕……………………………………………………………..九二

四 論忠信……………………………………………………………..九七

五 論禮…………………………………………………………….一O一

六 論道…………………………………………………………….一O六

七 論君子…………………………………………………………..一一O

八 論學……………………………………………………………..一一七

第六章 孔子之弟子…………………………………………..一二一

一 姓名籍貫年齡……………………………………………………一二一

二 品題事略…………………………………………………………一二四

[p3-6]

5. 大抵論語所記?自應有一部分為孔子弟子當時親手所記錄; 而全書之纂輯增訂?則出於七十子之門人耳。至其書名?直至漢初始見。則論語之編輯?或在周末秦時?今考書中?亦有戰國末年人竄亂之跡?蓋又非盡七十子門人之真相矣。 [p9]

6. 疑前十篇去聖未遠?禮制方明; 後十篇則後人所續記?其時卿位益尊?卿權益重?蓋有習於當世之稱?而未嘗詳考其體例者。 [p13]

7. 善乎趙甌北之言曰:

戰國及漢初人書?所載孔子遺言軼事甚多。論語所記?本亦同此記載

之類?齊魯諸儒討論而定?始謂之論語。語者聖人之遺言?論者諸儒之

討論也。於雜記聖人言行真偽錯雜中?取其純粹以成此書?固見其有

識; 然安必無一二濫收者?固未可以其載在論語?而遂一一信以為實

事也。(見陔餘叢考卷四)

必明乎此?而後始可以讀論語。 [p16-17]

8. 孔子之見信用於魯者?蓋僅三月之久。其去魯?在定公之十三年?時孔子五十五歲。 [p37]

9. 孔子性嗜音樂?時與門人弟子?共相唱合?弦歌之聲不絕。亦復散策舞雩?歌詠為娛。時或莞爾微笑?戲謔間作。則其態度之閑雅?襟懷之恬暢?絕無拘束危苦之狀?而有從容中道之樂。其日常之生活?宜乎為門人弟子之目擊而親炙者所低徊嚮往而歎末由也。 [p62]

10. 蓋孔子一言一行?皆平實圓滿?絕無奇異偏僻; 雖若人人常識中所能有?而自為人人日常踐行所不及。其平實處即其偉大處?其圓滿處即其卓絕處?宜其為千古人格之模範也。 [p62]

11. 今按: 利、命、仁三者?孔子言仁最多?言命次之?言利最少。孔子遇難有不避?則曰有命;如遭桓魋之難?則曰「天生德於予」是也。孔子見利有不趨?則曰有命; 如彌子招孔子主其家?孔子拒之?曰「有命」是也。孔子當敵仇有不報?則曰有命; 如公伯寮愬子路?孔子不引以為怨?曰「有命」是也。凡孔子言命?皆有甚深意味?急切難以喻人者?而諉之曰命。故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是孔子深許命也。而論語載孔子言仁最多。蓋孔子視仁極重?故 弟子凡孔子言仁?皆詳記焉。至於利?雖孔子畢生孜孜?志在利濟?然利為人所樂趨?恐言之而多誤會賴藉?故孔子罕言也。 [p65]

12. 孔子日常之生活?蓋為一極富情感而又極守規範之生活也。凡人富於情感者?每每一往直前?有踰越規範之慮; 而其謹守規轍者?則又模擬依倣?轉失真情;惟孔子為得內外之調和焉。 [p66]

13. 孔子自述行誼?則曰「中道」。中道之反面為「鄉愿」。鄉愿者?以他人之是非好惡為是非好惡?而不敢自有其是非好惡者也。中道者?不肯以他人之是非好惡為是非好惡?而能自有其是非好惡者也。狂也者?己之所是?己之所好?則起而行之者也。狷也者?己之所非?己之所惡?則去而不顧者也。能起而行矣?不能去而不顧?是狂也。能去而不顧?不能起而行?是狷也。中道者?當行則起而行?當不顧則去而不顧。蓋背乎狂狷者?鄉愿也。兼乎狂狷者?則中道也。中道者?時狂則狂?時狷則狷者也。故曰:「用之則行?捨之則藏。」孔子之外?惟顏淵為有之。後世不解此意?以謂中道者?乃得乎狂狷之中?不過偏狂?不過偏狷;於是模稜進退?兩無所據?相率而為鄉愿之實?又自欺以中道之名。吁!可歎也。今欲重明孔子中道之誼?當提出兩字?曰「時」?曰「直」。時以破頑固?直以破虛文。然後當狂則狂?當狷則狷?內直吾心?外識時務?庶幾不失於中道之行也。 [p75]

14.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

仁者直心由中?以真情示人?故能自有好惡。不仁者以有自私自利之心?故求悅人?則同流俗?合污世?而不能自有好惡。

按:從來解此章者?皆謂惟仁者「可以」好人惡人?都不識得「能」字。

[p78]

15. 仁者之好惡?即是好仁而惡不仁。仁者直心由中?以真情相見。故見仁人則好之?見不仁人則惡之。遇仁道即好之?遇不仁之道即惡之。好惡發於至誠?絕無掩飾顧忌。故曰仁者能有好惡?異乎巧言令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之徒也。 [p79]

16. 後世之言仁者?不敢言好惡;不知無好惡?則其心麻痺而不仁矣。仁道之不明於世?亦宜也。 [p80]

17.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仁即是我心之好惡?何遠之有? [p80]

18.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

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

斯語矣。」(顏淵)

此章論為仁之方。克己者?克?勝也;克勝其一己之私欲。克己始能由己?謂由己任其事也。禮者?「因人之情?而為之節文?以為民坊」者也。(禮記坊記)人皆有好惡之情?而好惡不能無節。荀子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不必[光按:「不必」乃「必不」之誤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故吾之好惡而無害於人之好惡者?是即吾好惡之節?是即所謂禮也。不窺人秘密?不聽人私語?不議論人長短?不侵犯人自由?此義人皆知之。然人徒以此相責難?相怨恨?不能反己自責自任?此不仁之類也。當知人類相處?雖其間息息相關涉?相交通?然必有一彼我所均當遵守?而不可踰越之界限焉。是謂禮節。禮節貴能彼我兩方各自遵守?仁者則遵守我一方之界限而不踰越者也。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

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顏淵)

此章亦論為仁之方?並及行仁之驗。大抵仁者貫通人我?故如見大賓?如承大祭?到處敬畏?不敢稍自恣肆?便是仁者心地。 [p80-81]

19. 仁者有時殺身而不必定殺身。吾人之死不死?當審其有利於 與否。非謂仁必死?非謂死則仁也。 [p84]

20. 孔子言仁?蓋已包有知、勇二德?為心理活動最高美而最圓滿之一境。宜乎孔子常謙遜不敢以仁自居?亦不欲輕以許人矣。 [p86]

21. 孔子論仁?首貴直心由中?故孔子又屢言直道。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直」者誠也。內不以自欺?外不以欺人?心有所好惡而如實以出之者也。人類之生存於世?端賴其能以直心直道相處。至於欺詐虛偽之風既盛?則其 必衰亂?必敗亡;得其免焉者?幸也。 [p87]

22.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

德。」(憲問)

朱子曰:「或人之言?可謂厚矣。然以聖人之言觀之?則見其出於有意之私。」又曰:「於其所怨者?愛憎取舍?一以至公而無私?所謂直也。於其所德者?則必以德報之?不可忘也。」今按:以直道報怨者?其實則猶以仁道報怨也?以人與人相處之公道報怨也。此人雖於我有私怨?我未嘗以我之私怨而報之?直以人與人相處之公道處之而已。公道即直道也。若人有怨於我?而我故報之以德?是未免流於邪枉虛偽?於仁為遠?故孔子不取。 [p88]

23.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公冶長)

直者?內忖諸己者也。曲者?外揣於人者也。家自無醯?則謝之可矣。今惟恐人之不樂於我之謝?而必欲給其求;是不能內忖諸己?而已不免揣人意向為轉移。究其極?將流為巧言令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烏得為直徒哉? [p89]

24.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

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

之。」(子路)

夫至鄉人皆惡之?是必不近人之情也。然至鄉人皆好之?此難免專務每人而悅之?為鄉愿之徒。惟善者好之?不善者惡之?則其為直道之人可知。大抵直道者不以人之好惡為轉移?故常不能每人而悅焉。 [p89]

25. 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

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衛靈公)

斯民即三代之民。三代可以行直道?烏見今之不可以行直道?茍其有所試而確有善效?則從而譽之?則見譽者既知奮勵?而旁人亦藉資激勸。自直道不明?於是毀譽無準。當面則譽之?背身則毀之。不足以奮勵?亦不足以激勸。惟直者不求每人而悅?而後乃有毀譽之真。誰毀誰譽?猶其曰「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也。好惡不分?毀譽不真?而後是非壞?風俗隳矣。 [p90]

26.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

絞。」(泰伯)

此孔子言直而不可無禮也。又曰:「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學即學禮矣。禮者?人 相處之節度分限也。人之相處?其存於內者?不可無情誼?故孔子言忠言直。其發於外者?不可無分限?故孔子言禮言恕。約而言之?則皆仁道也。故言禮者?不可忘內部之真情。言直者?不可忽外部之際限。此孔子論 道之精義也。 [p91]

27. 孔子重「仁」?人皆知之?顧其重「直」?則知者鮮矣!惟不直故終不仁。求仁者莫善於先直中。故余以直次仁焉?其庶有免於孔子所惡之鄉愿!

[p92]

28. 仁者首貴能通人我。通人我?故能直。忠恕者?即通人我之要道也。忠之為言中也。在外之所表見?即其在中之所存藏?此之謂忠。故忠即誠也?即實也?即直也。惟忠者為能盡己之性。何也?虛偽欺詐之人?掩飾藏匿?彼自不敢有己?何論於成己?何論於盡己哉?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欲立欲達?忠也。立人達人?恕也。恕者?即本於其內在之忠。如是而可以言一貫?如是而可以言仁?如是而可以言直。 [p94]

29. 信者?所以行其忠也。我雖甚忠於人?而人不我信?則我忠不達。人之忠於我也?而我不之信?而人之忠亦不達。故人之交相忠者?又貴其能交相信。則孔子之言忠信?猶其言忠恕也。我不恕人?則不足以竭吾之忠;恕者?自我而言之也。人不信我?亦不足以竭我之忠;信者?自人而言之也。 恕之與信?凡所以推行吾之忠也?皆人與人相處之所不可缺者也。故君子之忠於人者?在我惟恐其不恕?在人惟恐其不信焉。 [p99]

30.吾儕今日?惟當各本吾儕當身之真情?各本吾儕內心之仁?以自謀吾儕今日當行之道?以自務吾儕今日當興之禮;固不必屑屑以求合於孔子當日之所謂道與禮者?始有合於孔子「不相為謀」之說也。故孔子又曰:「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由己不由人?即不相為謀也。後人都以君子小人善惡邪正說道之不同?是猶淺之乎言之也。 [p110]

31.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溫故即「博學於文」?多見多聞?實習有說?學之事也。知新則「約之以禮」?通今致用?踐履有悟?思之事也。若是則可以為師。此孔子論學之宗旨也。

[p119]

32.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子罕)

此即顏子不違仁之學也。中庸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易繫辭傳曰:「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上語皆謂是孔子所言。今按:中庸、易繫辭二書?雖未可盡信?然此言甚足傳顏淵好學不惰之精神。惟其好學不惰?故得三月而不違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學所以成其性情?豈可以捨學問而談性情哉?故顏子之不惰?即顏子不違仁之功夫?真可謂得孔子好學不厭之薪傳者也。顏子之不改其樂?及其好學不惰?實為顏子真能學孔子之處?故特表之於首焉。 [p125]

33.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述而)

時行則行?時藏則藏?此孔子許顏子為知中行之道也。此顏子所以在德行之科。若能行不能藏?則必於德行有違矣。 [p126]

34.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

廢?今汝畫。」(雍也)

冉有政事之材?亦聖門卓卓者。然孔子責之曰「畫」?與顏子之「語而不倦」者異矣。乃至鳴鼓之攻?幾致不容於師門。顏子陋巷?則孔子亟稱之。孔子不忘用世?而進退其門弟子者如此。其意可長思也。 [p135]

35. 孟子要略 目次

弁言……………………………………………………….一六三

第一章 孟子傳略……………………………………..一六七

第二章 孟子對於當時zhengzhi之主張…………………..一八七

[附] 孟子年譜……………………………………… 一八一

第三章 孟子對同時學者之評論……………………..二O七

[附] 孟子之zhengzhi思想………………………………..二OO

第四章 孟子與門弟子對於士生活之討論…………..二三九

[附] 孟子對於當時從事zhengzhi活動者之批評………..二三九

第五章 孟子之性善論………………………………..二五一

第六章 孟子之修養論………………………………..二六七

第七章 孟子尚論古先聖哲及自道為學要領………..二八一

[p161-162]

36. 弁 言

孟子之學?辜較言之?所為有大貢獻於後世人群者?厥要有三。一曰發明性善之義。此乃中國傳統政教綱領?亦即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之所依寄?而其義首由孟子暢發之。茍非人性之善?則人類社會?不過一功利權利欺詐殺伐之場?能以法律暫維於不潰?斯為郅治升平矣。而法律之效終有際限?乃彌縫以宗教?博愛慈仁?皆出帝意?人生與罪惡俱來?非皈依上帝?即無以自贖?亦無以得救。則宗教與法律?相輔相成。若果不信斯世之外尚有一上帝?則如印度有釋迦?中國有莊老?惟有破棄人類?歸之虛無寂滅。獨中國傳統政教大綱?既不仰賴宗教?又不偏仗法律?而汲汲為斯世大 謀福利;亦不蹈老釋之悲觀與消極;則惟以主人性本善故。孟子曰:「養其大體為大人?養其小體為小人。」孟子之言性善?亦標準於大人而言也。故其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堯舜大人也。大人者?得人類此心之所同然?所謂「不失其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即心之同然也。夫使千古人心之同然者而必歸於惡?則法律終為外在之箝制?縱使上帝慈仁?亦將於事無濟。故耶教信仰?必有世界末日?則與老釋之虛無寂滅?豈不同其歸宿?今使轉易其辭?指凡千古人心之所同然者而曰此即性也?此即善也?則不煩有上帝;而法律亦人性之善所自創。善無終極?斯世界無末日?人生不虛無?而政教有所企嚮?文化有所期望。此孟子性善之學所為有大貢獻於後世人 者一也。

二曰孟子言養氣。人類之於宇宙,個人之於社會,其小藐焉,其暫忽焉;而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夫而後小者有以見其大,暫者有以見其久。於何能爾?亦曰我一人暫爾獨然之氣,有以合乎眾人千古同然之性,斯即所謂「配義與道」也。道者,人 千古之所同;義者,我一人暫爾之所獨。何以我一人暫爾之獨而謂之曰義?曰:惟此一人暫爾之獨,有以會乎人群千古之同,故以謂之義也。浩然之氣,則集義所生。夫使其人暫爾之所獨,無不合乎大 千古之所同,則其氣浩然矣。斯言也,斯行也,皆其人一時暫爾之氣之動,果其無當於千古人 之性之同,則是藐焉忽焉者,又何道而得浩然塞天地乎?故非善養氣,即無以盡其性之善。人不能盡其性而極乎善者,人之不能盡其性而極乎善者,皆其養氣之功有不至也。孟子道性善,指大 千古同然之本體;孟子言養氣,指小我暫忽所獨之工夫;必兼二者,而後表裏備,本末俱。此孟子養氣之學所為有大貢獻於後世人 者又一也。

三曰孟子言知言。當孟子之時, 言尨雜,是非淆亂,家家自以為大道,人人自以為正義,而不知其皆藐焉忽焉,特一氣之動而已。使我而無以知道義之正,定是非之宗,則終亦自限於藐焉忽焉之一氣之動而止,又何以得浩然者而養之乎?故知言者,又養氣之工夫也。若何而知?曰:知之以大 千古之所同。凡其無當於大 千古之所同者,皆其人暫爾之獨,是皆一氣之動,非所謂道與義也。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拒楊墨,而曰:「乃我所願,則學孔子。」堯舜孔子,乃人 千古之同,楊墨則暫爾一人之獨。此何以知?知之於千百年之後,孔子之道大行,楊墨之言已熄,則易。知之於千百年之前,楊墨之言盈天下,天下不之楊則之墨,當時天下皆不知而孟子獨知之,則難。故曰:「能言拒楊墨者,聖人之徒也。」是孟子亦知其難矣。而孟子獨何以知?曰:孟子亦知之以人性,知之以人性之皆善而已。墨氏兼愛,是無父也;楊氏為我,是無君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不知人性自有仁,故外假天志而侈言兼愛;不知人性自有義,故退就一己而昌言為我。兼愛、為我非不是,其病在於昧人性。人性自有仁義,此人性之所以善;仁義原本人性,此仁義之所以為善。楊墨違人性背仁義而言兼愛、為我,孟子拒之,亦所以發明人性之善也。故曰:「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生於其心,害於其政,發於其政,害於其事。」詖淫邪遁,其先皆病於心。己心既病,則無以見人性之同。孟子之知言,亦在乎知人心而已。詩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執柯伐柯,其則不遠。」故孟子曰:「思則得知,不思則不得也。」人莫不有心,心莫不能思,先立乎其大者,則小者不能奪也。故曰:「歸而求之有餘師。」又曰:「人皆可以為堯舜。」上求之千古 心之同,近反之一己當心之獨,而有以見其會通焉,斯可以證人性之善,而知言之學亦盡於此矣。故孟子之論知言,其實即心學也。孟子曰:「盡心可以知性,盡性可以知天。」夫曰可以知天,又何論乎知言哉!人必能知言而後可以卓然自出於 言之表,不奪不惑,有以養其浩然之氣,而盡吾性以極乎善也。此孟子知言之學所為有大貢獻於後世人 者三也。此三者,其實則一,皆所以盡人心而發明性善之旨也。

孟子生乎亂世,外則發明人性之善,內則自盡吾心,以知言養氣為務。必孟子之學昌,而後撥亂世而反之治者可其。亦必遵孟子之塗轍,而後可以得孔學之真趨。二十年前,曾為論語、孟子要略兩編,提要鉤玄,期於普及。讀者儻會合而觀,其果於當世之人心稍有裨補,則尤私衷之所懇切而祈禱者也。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歲盡錢穆識於無錫榮巷之江南大學。

[p163-166]

37. 齊宣王問卿?孟子曰:「王何卿之問也?」王曰:「卿不同乎?」曰:

「不同!有貴戚之卿?有異姓之卿。」王曰:「請問貴戚之卿。」

曰:「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王勃然變乎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

曰:「王勿異也!王問臣?臣不敢不以正對。」王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定?然後請問異

姓之卿。曰:「君有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去。」(萬章下)

此孟子論人臣有變異君位之責任也。在孟子時?貴族階級之制度尚未泯絕?故孟子專以易君之責歸之「貴戚之卿」。自秦以後?貴族制度既破?更不必有貴族、異姓之別。則為人臣者?皆有變異君位之責任。惜乎後人未能闡明孟子此意也。 [p199-200]

38.墨家常言「視人之父若其父」?斯為兼愛。然設遇凶歲?二老飢欲死?一為吾父?一為他人父?得飯一盂?不能兼救二老之死?將以奉吾父耶?抑亦奉之他人之父耶?若兼而分之?則既不足以救人之父?亦且不足以救己之父;而彼二老者?仍將兼餓而死。則墨子之兼愛?其勢將轉成兼不愛。墨子之所謂視人之父若己之父?其實則視己之父若人之父耳。孟子曰:「墨氏兼愛?是無父也。」蓋即此意。 [p221]

39.孟子性善論?為人類最高之平等義?亦人類最高之自由義也。人人同有此向善之性?此為平等義。人人能到達此善之標的?此為自由義。凡不主人類性善之論者?此皆不主人類有真平等與真自由者。爰特揭此二義於先?以為考論孟子性善論之大綱焉。 [p252]

40. 蓋孟子所謂性善者?在本乎吾心之所固有?極乎人道之所可能。非反而求諸心?則其為善不信;非學問以求之人?則其為善不大。人必學問?而後知堯舜之為善;人必反求諸己?而後知堯舜之所以為善者?於吾乃固有之也。故學問之與求放心?乃合內外而一之之道也。 [p262-263]

41. 此章所謂「有本」?即前章所謂「逢源」。吾人雖有高志遠意?而不能反身切己?自性情中發露?則皆猶無本之水也。 [p270]

42. 浩生不害問曰:「樂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

「何謂善?何謂信?」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

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

神。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盡心下)

此孟子因論樂正子之為人?而及於人格之品級也。人必為人之所可欲?而勿為人之所可惡?所謂善也。凡所謂善?皆實有之?如好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北京zheengffuu机房敏感词屏蔽>se?如惡惡臭;反身而誠?所謂信也。士能好乎善而有諸己?則居安資深?而美大聖神可以馴致。上下一理?惟在充擴。為聖為神?非別有他謬巧也。 [p296-297]

43 大學中庸釋義 目次

例言……………………………………………………….三O七

一 宋朱熹大學章句……………………………………三一三

[附] 朱熹大學章句序………………………………………三一三

二 大學古本……………………………………………三三三

[附一] 明王守仁大學古本序………………………………..三四一

[附二] 王守仁大學問………………………………………..三四二

三 朱熹中庸章句……………………………………….三五一

[附] 朱熹中庸章句序………………………………………..三九八

[p305]

44. 例 言

一、大學、中庸二篇,本收小戴禮記中,宋儒始表彰之。程顥作中庸解。

至朱子定大學為曾子作,著學、庸章句,取與論、孟集注相配,稱

為四書。元明兩代,咸宗朱子。清代亦相沿不變。朱子論孟集注、

學庸章句,定為科舉取士之標準。於是學者家弦戶誦。朱子所定四

書,遂取漢人五經之地位而代之。故欲治學、庸,必取宋明儒者之

說而兼治之。學者首當分別學、庸之本義,與夫宋明儒者所表章之

新義,其間或同或異,而不害於本義與新義之各有其價值,未可輕

重而偏廢也。

二、朱子分大學為一經十傳,謂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清儒戴震幼時,從塾師讀大學章句,即問:「朱子何時人?」師答:「南宋。」又問:「南宋隔孔子幾何時?」師曰:「幾二千年矣。」又問:「然則朱子在二千年後,何知二千年前之事?」其師無以答。大學固為曾子與其門人之言與否,今實無可考定。惟其書實似成於晚周戰國之末,或秦人一天下之後。近復有疑其為漢武時人作者。今皆無證可資詳說。惟古人著書,往往有不得其主名之人者。如老子非老 作,在近世已成定論。論語雖不知記於誰何諸人之手,孟子殆亦非孟軻親手一一所撰定。則大學雖不出於曾子,亦無害大學本身之價值。

三、朱子大學章句,分大學為一經十傳。又於原文多所分析改移,復以己意為之增補,即所謂大學補傳是也。朱子引程子之說,謂:「大學乃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然大學第一步入門工夫,所謂「致知在格物」者,據朱子意,其原文之傳已逸,乃取程子之意而補之。故朱子格物補傳,實為尊信程朱學者之圭臬。今縱謂朱子補傳無當於大學原本之真相,然自朱子以來七百年,此格物補傳固已與舊本大學凝成一體,已為一盡人必讀之一經典矣,固不應忽昧而不知。故本書備錄朱子章句,使學者知宋以來相傳之大學新本,與夫宋以來學者所以尊信闡述大學之用意。

四、顧朱子大學章句雖行世已久,然學者間固不絕反對,主復大學之舊本者。自明初方孝孺以下,最著者為王守仁。下及清代,主遵古本,殆成學者間之定論。然坊間世俗則惟有朱子章句。承學之士,亦有僅知所謂大學古本之名,而竟不知大學古本之實者。本書爰特仍載大學古本,與朱子章句本 列,以備學者之對比參究。

五、本子之異同,章節之紛歧,其主要者在於釋義之因而相違。宋明儒學界朱、王之對壘,其主要論鋒,乃集中於大學一書。循致此下對「格物」一語之訓釋,明清兩代,毋慮有數十家之多。故本書既列大學古本,並取陽明大學問一篇,又附錄陽明大學古本旁釋,藉以見陽明所以闡述大學要旨之梗概。學者可以由是以窺朱、王兩家之異見。至於詳說而深究之,則兩家全書具在,固非本篇之所獲逮也。

六、朱子定大學為曾子作,其說固無據。至謂中庸作於子思,此語遠有本末。然夷考其實,中庸為晚出書之證甚顯,其決非出於子思,亦無疑問。然其書為歷代所重,別出單行而專為之作注者,其事亦不始於宋。相傳此書分三十三篇,早見於漢書藝文志。至程子始改定為三十七節。及朱子為章句,仍定為三十三章,然亦頗多以己意新定。至舊傳分篇之可考者,惟鄭玄小戴禮記注一種而已。鄭氏分篇,既多可議;朱子所定章節,亦非無可非難。故後儒又多為之重定章節者。今仍一本朱子章句,而分別注明鄭氏舊分篇次,庶學者有所比觀,而自見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

七、中庸雖晚出書,然陳義甚高,其為歷代學者推重,固非偶然。然朱子句句而解,字字而說,必求其無一不與語、孟要旨相 合,則亦不免時有失者。要之,宋明儒學所陳精義,往往追溯中庸。今無論其為本書原義與否,而自經宋明儒學之揭示,則確有別開生面,為承學之士所不可忽者。本書爰仍一本朱注,偶刪其枝節,而全錄其大體。學者既可藉此以進窺中庸之原旨,亦可由此而旁及宋學之淵微。茍善為體究,未嘗不可一舉而兩得之。至於朱注之果得中庸原書本旨與否,則轉成餘事,可勿深辨。篇中除朱注外,並雜引鄭玄舊注,亦欲使學者相互比觀,藉此以識漢、宋學術之分途。殊非為古人翹異同、爭短長也。至於古今諸家,眾說紛紜,則有待於學者之繼此而深涉之,此概不及。

八、朱子定四書,論其時序先後,則孔、曾、思、孟;當以論語為首,大學次之,中庸又次之,而孟子為殿。顧朱子之意,大學既為開示學者為學次第,故首當先誦。次論語,次孟子,最後始及中庸。以其陳義深遠,天人性命之淵微,非初學所能驟解也。然坊本傳刻,則以學、庸篇幅單薄,合為一冊,幼童初入學塾,即先誦讀;然後以次再及於語、孟。故不期以學庸兩篇連類並及焉。自今論之,語、孟為考究孔孟思想之必要參考書,固無異論。至學、庸兩篇,其作者與成書年代,既在不可考知之列。又其書簡短,語義或難確指,不若語、孟之可即就本書,比類引申而求。故治古學、究儒術者,最先必當重論、孟,然後再旁及於學、庸。本書亦會合學、庸自為一編,其用意則與從來坊刻僅就篇幅厚薄、字數多寡而聯合刊之者不同,特此附識。

[p307-311]

45. 「格物」一義?自明儒以下?紛紛無定論。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古書如此物字甚多?如曰:「言有物而行有則。」又曰:「孝子不過乎物。」不過於物?即格物也。格物?即止於至善也。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此即君與臣之至善。在未能致知以前?尚未能真知其為至善之義?則變其辭曰格物。必待知之既至?然後知萬物之皆備於我?然後知親民即我固有之明德?而止於至善之意始誠。故曰:知止而後能定、能靜、能安、能慮、能得也。 [p334-335]

46. 按:朱子大學章句?其主要實在格物補傳。陽明既疑之?乃主復古本。朱子之意?重在「格物窮理」?而陽明則易之以「致知誠意」。晦菴、陽明之異同?即成為大學本子異同之爭。今之學者?固當就大學本文而闡究大學之原義;然朱、王兩家之說?為治宋明理學者所必究?亦即為治中國近代思想史者所必知。故既列朱子大學章句序?復列陽明大學古本序?以資對比焉。

[p342]

47. 按:朱子大學章句?改定於易簀之前。陽明大學問?亦成於出征思田之年?是亦陽明之晚年定論也。陽明龍場驛「良知」一悟?本由朱子大學格物補傳轉來。大學問之作?蓋欲以易朱子之格物補傳?而懸為一時之新教典。學者取其說?與朱子格物補傳並讀?既可以究朱、王兩家之異同?亦可以由是而窺大學之本義與真相。至於是非得失?則在乎學者之好學深思而自得之。

[p349-350]

48.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按:舜之所以為大知?由其不離於眾人之道而求道?由其能於眾人

之道而加審察別擇之以為道;此即所謂中庸之道也。兩端者?一全

體之兩極端;「執其兩端」?即把握其整全體?而隨時隨地隨宜以用

之而求其中也。則兩端即包善惡?「用其中」即用其善矣。

[p357]

49.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按:中庸之道?夫婦之愚?可以與知;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中庸

不離乎眾人之道以為道?故眾人之庸言庸行?莫不有合於中庸之道

焉。然而不知其為道?乃至於不能久守也。然則「擇乎中庸」?固

已人盡能之之事矣。 [p358]

50. 中庸者?即在乎擇取眾人之道以為道?非在乎超絕眾人?而以難為能之道也。 [p359]

51. 荀子曰:「莊子知有天而不知有人。」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凡莊老道家之所謂道?是皆遠乎人以為道者。中庸蓋承道家之後?而倡為中庸之道。天命為性?率性為道?道之大原雖本於天?而道之表顯察著則不離乎人。故孟子之言?直承論語?而中庸立論?則針對莊老。若以為出於子思?則思想義理之線索條貫亂矣。 [p363]

52. 盡性之說?孟子已發之。至於致曲之義?則中庸所創?殆亦可謂擴孟子之所未備也。故闡究乎致曲之義?而後「人皆可以為堯舜」之說乃益精。學者於此?宜細參焉。 [p380]

53.莊老言自然而主虛無?中庸言誠者自成而道自道?自成自道?即自然也。然已為「自然」安上一「誠」字?安上一「道」字?則誠與道即是自然?而非虛無之謂矣。故莊老以虛無言天道與自然?而中庸易之以誠字?此為中庸在思想上之大貢獻。老子乃戰國晚出書?中庸當尤出其後?然無害於中庸在學術思想史之地位。不必定以中庸出於子思?始為尊中庸也。 [p381-382]

54. 中庸亦言無為。莊老言無為而自然?中庸言無為而誠;莊老言無為之化?中庸言無為之久而不息;此其異。 [p383]

55. 按:儒家道統之說?始於唐之韓愈。朱子此序[光按:指朱熹中庸章句序]?不僅肯定堯舜文武以至孔孟之傳統?又以二程子直接之?以及其本身;又為此一傳統賦以具體之內容;所謂「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唯一?允執厥中」?遂成為古聖人十六字之薪傳?而又以天理、人欲之分別說明之。於是所謂之存天理、去人欲?為心學之最要功夫?亦即聖學之惟一法門。此說也?雖象山、陽明?亦莫能違。故朱子中庸章句一序?雖謂之宋明兩代道學一總宣言書?亦無不可也。故特附錄於此?以備學者之細玩焉。

又按:昔儒有言?大學中不出「性」字?故朱子於序言性詳焉。中庸中不出「心」字?故此序言心詳焉。今按:儒家之學固重心性?而自佛學東來?心性之辨?愈涉精惟?所謂「彌近理而大亂真」者是也。程朱融釋歸儒?厥功甚偉。大學不出「性」字?而朱子以性字說之。中庸不出「心」字?而朱子以心字說之。此正見朱子之大氣包舉?細心斡旋。在當時實具苦心?所以能轉移風氣?重昌絕學?決非偶然。吾儕上論古人?必貴於深知其世運?而默識其用心。若僅據吾人之當生?而輕評古人之得失?此則無異於井魚拘墟?夏蟲篤時?徒自絕於大道?而於古人何預焉?此義亦讀者所當時時警惕也。


本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国学网编辑整理。